臘月二十四習俗多!但是這個習俗一定別忘了!

2021-01-15 百度經驗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這一風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寄寓了人們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

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漢族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掃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傳說一:農曆臘月二十三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漢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衝犯家中神明。古人就定下這一天是可以大掃除的日子。「掃塵日」和「送神日」的正確日期,有說是二十三日,也有說是二十四日。《五經異義》則說,官府在二十三日祭灶,民間在二十四日,基於這本主張官府二十三日祭灶的書,亦指出官府是選擇在二十三日「陰陽」交介的時間送神。因此,其實就是指從二十三日亥時進入二十四日子時的交界時間──依然是二十四日。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多數源自閩廣兩省,受當地民間習俗影響,因此,東南亞華人普遍的把二十四日視為「送灶」和「掃塵日」的正日。

傳說二:有個邪神喜歡搬弄是非,經常在玉常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間是個充滿罪惡骯髒的世界。一次,邪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帝聽後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犯上作亂之事,凡是怒忿天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做記號。玉帝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記號的門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邪神見陰謀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戶人家屋簷下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斬盡殺絕。邪神的陰謀被灶神發現了,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對策,其辦法是: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各家各戶必須來個大掃塵,哪戶不打掃乾淨,灶神就不進宅。人們遵照灶神的囑咐,清掃塵埃、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屋裡屋外、房前房後、庭院四周全打掃得乾乾淨淨。除夕夜,王靈官來到人間,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一家人團聚歡樂,美滿幸福。王靈官找不到標明劣跡的記號,便趕回天庭,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如實稟告玉帝。玉帝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騙,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永拘於天庭,不許下界作惡。從此,人們為除難消災,每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間,必須掃塵除埃。時間久了,便逐漸成為一種漢族民俗。

掃塵習俗「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漢族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相關焦點

  • 掃塵日(臘月二十四)習俗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春節習俗:每年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大掃除,這裡面有什麼典故?
    春節習俗:每年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大掃除,這裡面有什麼典故?春節是我國最大的節日,為了迎接這一個節日,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到了臘月二十四的時候,幾乎各個地區都有同一個習俗,那就是家家戶戶都要掃塵。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據說在公元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時期,我國的一些地方已經有在這個月舉行「歲終之祭」,亦稱「臘」。臘祭的對象,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門、戶、天窗、灶、行)。由於是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為臘月,臘祭的這一天稱之為臘日。
  • 進了臘月門兒,9種習俗,5種禁忌,你知道嗎?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九種習俗  臘八,喝臘八粥    臘月二十四是年底大掃除的日子。  臘月二十六是一年中最後一次打牙祭,所以又稱之為「尾牙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  過去人們平時很少能沾葷腥,所以又把這個能吃到肉的日子稱為「打牙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進了臘月門,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作者 :儒風君今天是臘月初一,距過年還剩最後一個月。在古代,臘表示打獵祭祀。在新舊交替的日子裡,獵取野獸以祭祀祖先與神明。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 為了舅舅正月不能剪頭髮 從臘月到正月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從小就知道的兒歌是到過年的時候才會歡快的唱起來。最期盼的過年是小孩子無限的期盼和憧憬。可以吃很多的糖果,可以玩有花樣的鞭炮,可以放假串親戚,甚至可以到親戚家見到很多表兄弟、表姐妹。但是正月為了舅舅不能剪頭髮,傳說正月剪頭髮對舅舅不好。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進福氣,掃來錢財
    「一掃金,二掃銀,三掃掃個聚寶盆,聚寶盆裡有個寶,子子孫孫用不了」這是民間廣泛流傳的《掃地歌》,臘八節過後,年越來越近,而有關的「年俗」也越來越多,其中一個或是人們覺得「最累」,但必不可少,那就是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
  • 農曆臘月廿四是蘇州「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南北為何差一天?
    農曆臘月廿三,也是傳統習俗裡的「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因此過小年非常隆重。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間,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買斤肉,二十七買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掃一掃。」臘月二十三,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農曆裡小年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和伏筆。
  •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撣塵」祛病災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撣塵」祛病災   新華社天津1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1月17日,臘月二十四。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 進了臘月門,九種習俗,五種禁忌,必須知道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臘 月 初 八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節喝一碗臘八粥,祝願自己新年「八方來財,萬事『粥』到」。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原標題: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齊魯網1月23日訊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以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多,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由於當時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民俗意義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臘月二十六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六是2月11日,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
  • 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也是北方傳統的小年  北方小年二十三,南方小年二十四,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  不過,聽到這個說法,一些網友卻不以為然  「我家從來都是除夕前一天才過小年~」  「年前哪有什麼小年?只不過在全國各地,更多人將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兩天的「祭灶日」當作小年——人們從二十三這天開始購置年貨,正式進入「過年節奏」。這兩天也有著許多流傳已久的習俗。
  • 臘月二十四,該掃房子啦!大掃除攻略轉起來~
    二十四 掃塵日,洗窗簾 滌被褥清庭院 盡除殘,置春聯 布新春掃房子臨近春節,很多人家都會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給家裡來個大掃除,俗稱「掃年」。那您知道為什麼要選在臘月二十四嗎?臨近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在街上經常能看到有的人拿一根大竹竿,竹竿上邊是雞毛做的撣子。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定在這一天進行大掃除,給整個家裡裡外外都仔細清掃一遍,除了掃掉灰塵,還有掃掉過去一年的晦氣和不好的東西,以乾淨整潔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來。「二十四,掃房子」這句俗語幾乎人人都聽過,還被編進那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家裡長輩之所以會選擇在二十四這一天掃房子,而不是二十五、二十六,背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 【臘月】進了臘月就是年!
    臘月民俗多 臘月裡的漢族民俗很多。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所用材料多為糯米、紅豆、棗子、慄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有營養。
  • 科普潮汕人的小年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四,也就是就是我們潮汕人常說的小年,也稱祭灶節。今天已經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天就小年,你是否了解潮汕的小年習俗?臘月二十四,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又被稱為過小年。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