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主要是指耳朵裡經常能出現奇奇怪怪的聲音,如鳥叫聲、某種聲音的回聲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普遍。短時間的耳鳴,通常可以自我緩解,因耳朵受到外界刺激,導致的反饋。
但如果耳鳴累及到身體其他組織器官,就不能忽視了。據統計上發現,在我國至少有1億左右的人患有耳鳴,並且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大學生,耳鳴比例可以達到10%以上。
為什麼會經常耳鳴?是不是耳朵有問題?
針對耳鳴的問題,絕大多數人群都認為是耳朵問題,在民間還有「十鳴九聾,久鳴必聾」的說法。實際上,真正耳鳴的原理並不是大家從耳朵內部聽見的聲音,還很有可能是受到電刺激,或其他地方引發的併發症。
因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耳鳴:
如長期吸菸喝酒,尤其是吸菸史較長時間的人,通過吸菸會刺激血管收縮,菸草中上百種化學成分、致癌物,在刺激內耳毛細胞後,耳朵中的血液循環受到抑制,導致耗氧量減少,就有可能加重耳鳴反應。
此外,還有很多老人在出現耳道痒痒的情況時,會用耳勺亂掏或者是用棉籤往裡捅,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方式。有大量研究顯示,經常亂掏耳屎,極易損傷耳道,在破壞耳道皮膚保護屏障的同時,還極易增加耳道溼疹的概率。
如果過於用力,還沒有自行排出的耳屎,還很容易把耳道堵住,甚至是造成栓塞,進而誘發耳鳴。還希望大家注意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當耳道痒痒可以輕輕觸摸,或者是多咀嚼可促進耳屎排出。
因病理原因造成的耳鳴:
如高血壓、腎氣虛弱、耳聾、不良的生理情緒,都有可能誘發耳鳴或者加劇病情。在臨床上發現,尤其是心理因素,在耳鳴發病過程中佔有重要作用,如果你最近心情不佳,常常抑鬱、煩躁、苦悶,不利於病情恢復。
所以,無論你是出現了哪種情況的耳鳴,如單側耳鳴、雙側耳鳴等等,如果不是短期出現,而是連續不斷,耳道內的聲音反反覆覆,都不能大意,避免影響到耳朵健康,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同時,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情緒,通過看書、聽歌、打遊戲等,可適當解壓,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