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官,有多種解釋。
有人認為五官指「耳、眉、眼、鼻、唇」等五種人體器官,也有人認為五官指「耳、目、鼻、唇、舌」,還有人認為指「耳、眉、目、鼻、口」。
可是,不管是哪種說法,耳朵總是位列第一,毋庸置疑的排在重要的位置。
由此可見,耳朵對於人們的重要程度,它是我們聆聽與了解世界重要的橋梁。
據統計,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的改變,耳鳴的發病率正逐漸升高,並嚴重困擾患者生活、工作和休息。
在美國,大約1/3的成年人生活中會出現耳鳴,其中至少10%的人會出現需要醫學評估的、長時間的耳鳴。
我國大約有10%的人出現過耳鳴。
其中耳鳴嚴重到影響生活、睡眠質量、記憶力、精神集中度的患者佔耳鳴人群的2%,0.5%的耳鳴患者因為嚴重耳鳴而殘疾。並且耳鳴可發生於兒童,且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多於女性。
(以上數據來源於網絡)
引起耳鳴的原因有很多,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也許,耳鳴與頸椎病也有很大的關係呢?
耳鳴是一種聽覺紊亂現象,是聽覺系統受到各種刺激或本身病變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聲音感覺。其病因可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或血液供應障礙造成。
首先,頸部的外傷、勞損和退變等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刺激或壓迫頸交感神經,使內耳的生理功能受到幹擾而產生耳鳴或耳聾。
與此同時,內耳的血液大部分藉助內聽動脈供給,而聽動脈從椎基底動脈分出,當頸椎小關節錯位時,可刺激或壓迫椎動脈,或由於刺激了頸椎關節囊韌帶或椎動脈壁周圍的交感神經,反射性地引起椎動脈痙攣而導致供血不足,進而引起內聽動脈血流減少而發生耳鳴或耳聾。
中山市中醫院案例:
中山女孩小雷(化名)突然出現左耳耳鳴,聲如蟬叫。由於擔心耳鳴加重,進一步發展成耳聾或其他嚴重後果,遂馬上到耳鼻喉科就醫,經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脊柱科 查到了原因
由於患者同時有頸部疼痛症狀,小雷找到了我院脊柱科的主任醫師陳世忠進行診治。
通過詢問病史和檢查,陳主任發現小雷的寰樞關節及左側C2/3小關節存在錯位情況,局部軟組織壓痛明顯,於是給予了患者頸椎按摩治療,之後進行了頸椎復位。
治療結束後,小雷驚喜地發現,在頸痛症狀消失的同時,耳鳴居然也已經消失了!
隨著電子化設備的廣泛使用,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頭面部很多疾病都和頸椎有一定的相關性。
如果有頭面五官的疾病,又伴有頸項部的不舒服症狀時,在前往相應專科診治以後,一定要記得到脊柱專科進行排查!
陳主任小貼士:如果出現耳鳴時,可嘗試儘量後仰頭頸部30-60秒,感受一下耳鳴是否會聲音變小或者消失,如果有,那就很可能是頸椎有問題導致耳鳴了,應該儘快到脊柱專科就醫,如果無效,就要到耳鼻喉科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