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2021-01-08 化石網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中國龍

雙冠加持,威高位重

中國龍

June 17, 2020

歌曲「龍的傳人」火遍中國,但估計作詞人侯德健也沒想到,黃河腳下竟睡有真龍!

(來源:網絡)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是結合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動物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它莊嚴威儀,上可騰雲駕霧,無翅而飛,下可翻江倒海,興風作雨。龍是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幾乎代表著中國人所有的美好願景。「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所有中國同胞、海外華人都期待著中華民族如巨龍般騰飛,實現偉大復興。

中國龍常常是尊貴和力量的象徵。古人認為皇帝是天的兒子,是龍的化身,故稱「真龍天子」。龍又是美好和正義的代表,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與之相對,西方文化中的龍,卻是非常邪惡的生物,是撒旦的化身,它長著一對好似蝙蝠的翅膀,性情暴戾(lì),動不動就噴火殺人。這是東西方世界因為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對「龍」認識上的差異,也可以說東西方文化中的「龍」是完全不同的動物。

邪惡的西方惡龍(來源:網絡)

現代科學興起後,又出現了一種遠古的「龍」,這就是「恐龍」。1842年,英國博物學家歐文正式命名了恐龍「Dinosauria」(英文為:dinosaur)。deinos(希臘文)的意思是巨大的、恐怖的,saur的意思是蜥蜴,「Dinosaur」被認為是「恐怖的蜥蜴」。中文的恐龍一詞,源自日本的「恐竜」,是由著名翻譯家章鴻釗翻譯的。

中國的龍、西方的龍,還有恐龍,雖然都叫「龍」,但含義完全不同。「差之毫厘,謬(miù)以千裡」。

今天我們介紹的中國龍(Sinosaurus)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龍」,而是一類在中國發現的恐龍,它們的屬名就叫「中國龍」。它屬於早期新獸腳類,是中國恐龍中最早發現的肉食愛好者,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它兩足行走,肉食性,體長5.6米,頭骨碩大,頜骨發達,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牙齒的邊緣都有小的鋸齒,前後肢強壯有力,是當年中國大地上的一個迅猛殺手。

中國龍發現於中國雲南祿豐,祿豐是一個神奇的古生物樂園,在這裡有20多個屬的脊椎動物被發現。中國古動物館的鎮館之寶——「中華第一龍」許氏祿豐龍就發現於此,當然也包括大家不太熟悉的中國龍。中國龍和祿豐龍可是一對CP仇家,推測中國龍的食物之一就是祿豐龍。

1940年,在《中國地質學會志》上,楊鍾健發表了《初步的祿豐脊椎動物化石研究》,首次描述了中國龍,化石包括一部分頭骨,下頜和一些牙齒和肢骨。楊老將它命名為三疊中國龍(S. triassicus),這種以中國為字頭命名的名字,足見楊老對這隻肉食恐龍的重視和厚愛。1941年12月14日,中央地質調查所舉辦建所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脊椎動物化石展覽室分甲、乙室,甲室陳列著絕對主角許氏祿豐龍,乙室則陳列著其他採於祿豐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中國龍的標本。這也是三疊中國龍的首次閃亮登場。

(來源:網絡)

前面我們曾介紹過孩子們都喜歡的擁有奧特曼頭冠的單嵴龍,還有「莫西幹」頭型的五彩冠龍。中國龍則有著更加奇特的頭冠——雙冠,頭頂有兩個骨質的脊冠,是已知的頭頂雙脊的恐龍中,唯一擁有完整頭骨化石的種類。科學家們對頭冠進行分析發現,它的頭冠非實心,相當脆弱,肯定不能用於爭鬥,這麼漂亮的雙冠,看來有點華而不實。有科學家推測:這種頭冠有可能是用於撐開獵物腹腔以便於進食,這是為了吃,啥法子都想得出來。當然一個更簡單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種間識別或性展示。

(來源:網絡)

中國龍屬只有一個種:三疊中國龍,因為當時認為化石產出的層位,被定為三疊紀地層而得名。1986年《古脊椎動物學報》上吳肖春發表了《記裂頭鱷屬(Dibothrosuchus)一新種》的文章,描述了採自雲南祿豐盆地下祿豐組的裂頭鱷屬一新種。裂頭鱷屬和南非的楔齒鱷屬(Sphenosuchus)親緣關係最為相近,認為這兩類生存的時代基本相當,產裂頭鱷屬的祿豐盆地的下祿豐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三疊中國龍發現層位與裂頭鱷屬的層位相當。因此現在認為三疊中國龍生存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祿豐動物群的時代也應該為侏羅紀早期。根據命名法規,三疊中國龍不能改名了。不過它的名字起得相當大氣,不改也很好;相比竊蛋龍的名字簡直是「天上地下」了。

(來源:網絡)

中國龍和北美洲的雙嵴龍、南極洲的冰脊龍是親戚。1987 年,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祿豐發現了保存了一對完整頭冠的頭骨,將它命名為 「中國雙嵴龍」。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它和三疊中國龍應該是一個物種。這種情況下,中國雙嵴龍則被稱為「晚出同物異名」,屬於無效名稱。

通過化石我們知道,2億年前,中國最早的肉食恐龍曾經在雲南大地上奔跑,勇往直前。現在你如果想看到中國龍,可以去到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尋找它的蹤影。

這就是我!中國龍!(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龍的原型究竟是何種生物?有可能是這種生活在兩億年前的生物
    故事中經常有一種名叫龍的怪物出現,每當老人提到龍的時候,語氣總是充滿著神秘和崇敬。長大以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可以說,自古以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盤著一條龍。身為龍的傳人,我們既驕傲也自豪,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上,龍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
  • 中國龍圖騰海外形象調查 法國:沒人認為中國龍猙獰
    近日,上海一位專家提出重新審視中國的圖騰——龍,認為龍的英譯「dragon」在英文中是邪惡象徵。而在多哈亞運會期間,主辦者把中國的龍安插在了日本的隊伍中,而把另一個神獸——麒麟作為中國的象徵。這兩件事在網際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中國龍的形象是否真的就是被誤認為西方的龍,因而被認為邪惡兇殘?中國龍的形象是否還不為外國人了解?為此,本報駐海外記者展開了「中國龍海外形象調查」。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龍是黃帝的圖騰?《山海經》和考古學證實,龍是2億年前的生物
    許多人認為,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是黃帝創造出來的圖騰。但幾千年來,民間目擊龍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歷朝歷代的古籍中也有大量龍的記載。另外,《山海經》和一項考古發現證實,龍在2億年前真的存在過。下面,讓我們從《夢溪筆談》、《史記》和《拾遺記》等古籍記載,了解中國古代龍的故事。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再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 龍象徵著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何區別?科學家:天差地別!
    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龍在我國是吉祥和神聖的象徵。古代的君王常常以龍自稱,當我們去到故宮的時候,當置身於雄偉的建築中,我們看到龍的元素無處不在。其實不僅只有我國有龍,在西方國家也有龍,雖然兩者都叫做龍,但是卻有天差地別的不同。
  • 「龍鳳呈祥」傳說,原來最早來自龍圖騰和鳳凰圖騰
    在傳統國學中,龍和鳳各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組合更是表示吉慶之事,其組合中,龍一般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而鳳則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龍鳳周圍更有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象,這一組合圖案被稱為「龍鳳呈祥」,常用於當代人婚慶場合,以及年畫、吉祥物等。
  • 西安長歌行研學|龍圖騰
    龍圖騰圖騰詞源自印第安語,是「親屬」「標誌」 的意思。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其他自然物同氏族有親緣關係,因而用來作為本氏族的標誌,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一種文化現象。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就像歌裡唱的「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 龍圖騰的變遷:起源於天象崇拜
    龍是我們的圖騰,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子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很多中國人和海外華人都這樣說。然而,這種精神圖騰是如何形成並隨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延續到現在的呢?在龍年到來之際,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從龍圖騰的變遷上為人們進行了闡釋。
  • Jeep®牧馬人龍圖騰概念車 北京車展首發
    4月23日,2012年北京國際車展拉開帷幕,Jeep®品牌不僅推出首次以中國元素設計和打造的Jeep®牧馬人龍圖騰概念車,更帶來國內最齊全、涵蓋各個細分市場的SUV產品陣容。Jeep®牧馬人龍圖騰概念車,正是Jeep®第一次採用中國元素打造出的概念車產品。」  全球首發:Jeep牧馬人龍圖騰概念車  2012年正值龍年,龍象徵著力量和權威,它騰雲駕霧,總在大起大落中撥雲見日,這些特點為Jeep®牧馬人龍圖騰概念車的設計帶來了靈感。
  • 龍真的存在嗎?簡析中華龍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小編真是無力吐槽,恐龍雖然帶個龍字,但其身形外表跟咱中國龍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再說恐龍一詞是19世紀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明的,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國人簡潔翻譯為恐龍,而中國龍的形象早在幾千年前就已出現。而數千年來,並未發現真正意義上的龍的骸骨,19世紀40年代曾名噪一時的墜龍事件,後來經過考證,結果證明可能是一種海洋生物。
  • 今日推薦--戊辰年 小本票
    在自然界,龍是不存在的,但龍卻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和炎黃子孫的精神體現。很多學者們經過千百年的考證研究,一致認為:龍只是古代人民想像中的一種象徵美好生活的動物,起源於原始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龍對中國的文化藝術、民族風俗有深遠的影響,海內外的中國人都以「龍的傳人」自豪。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龍的傳人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距今超過5000年,但是遺憾的是,那個時代並沒有明確的文字流傳,我們只能從上古神話傳奇中追憶那些關於炎帝、蚩尤、皇帝等遠祖的傳說。就在那個時期,炎帝先戰敗於皇帝,再然後炎黃部落合力擊敗蚩尤,於是皇帝統一了華夏部落,然後龍圖騰開始成為華夏部落的標誌。那麼看看這些圖騰在甲骨文中的表現。「牛」和「熊」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極其的象形,因為在當時牛或熊都是大家熟悉的家畜或者山林中的動物。換句話說,在華夏部落還沒有成立之前,大家的圖騰守護神都是日常所見的、對部族有益的生靈,部族將其神性化,進行祭拜,以求祀佑!
  • 蛇圖騰與龍圖騰/李英豪
    蛇圖騰與龍圖騰
  • 少年國學院線上課堂|燦爛的龍文化——說龍
    龍文化總序中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文化的象徵。在幾千年浩瀚的歷史進程中,龍成了一種文化。它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 《龍圖騰》弘揚龍的精神 追溯華夏文化根源
    中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鄭佳林、通訊員韓偉華)大型上古傳奇小說《龍圖騰》近日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龍圖騰》以五千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徵服東方、統一萬國、創舉龍圖、肇造中國、劃地九州,實現中華各民族大融合的英雄史實為背景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那它為何會被先輩列入十二生肖,營口墜龍不能證明嗎
    龍這種傳說中的生物,普遍出現在全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中。在西方的傳說中,龍生雙翼,有利爪,口噴火焰,卡普空遊戲《怪物獵人》中就有大量參考西方龍設計出來的怪物們;而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中的龍並無羽翼,憑藉法力騰雲駕霧、施雲布雨,之後還逐漸演變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圖騰。
  • 龍圖騰的由來之拜火的啟示
    自夏族之時,就已經有龍旗產生。那麼,龍旗之中的龍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難道是對蛇的崇拜?對鱷魚的崇拜?還是對蠑螈的崇拜?甚至在坊間還有認為是多種圖騰合一而成。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如今的龍形是非常完整且成熟的,從歷代變化來看,龍形一開始並非我們目前所認知的樣子。是否可以這麼想:封建社會的人們也是不知道龍的具體來路,只是一直傳承而來,繼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