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已進入全面衝刺階段,作為主賽區的西安市目前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如何?今日上午,十四運會組委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了西安市執委會專題新聞發布會,具體介紹了我市圍繞十四運會在城市道路設施、環境提升、綜合整治、地鐵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展以及下一步的目標計劃。
全運村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辦全運會,亦是「辦城市」。乘十四運之東風,我市城市品質提升也按下了「快進鍵」。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目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北客站樞紐提升工程、火車站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預計明年5月底前完成;跨滻河、灞河「5橋2隧」(建材北路上跨灞河橋、香槐六路上跨灞河橋、歐亞一路上跨滻河橋、金茂一路上跨滻河橋、通塬路上跨滻河橋;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錦堤六路下穿灞河隧道)建設進展順利。
「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完成1032個,佔年度任務比94%;背街小巷改造已完成509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明年春節前將累計完成提升改造562條;斷頭路已經打通55條,佔總任務比95%,月底前將再打通2條;通信架空線落地545.24公裡,一級道路電力架空線落地91.95公裡,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城市環境治理提升工作有序推進。我市以「17+7+1」為骨架的城市主要道路環境提升作為重點,從建築物外立面整治、城市家具整治提升、園林綠化建設提升、廣告牌匾整治提升、夜景照明整治提升、道路橋梁整治提升、違法建設治理等方面入手,按照綜合整治提升思路,編制細化整治方案,目前已進入整體推進和全面提升階段,同時啟動了高鐵新城至奧體中心片區沿線綜合治理提升工作。違建拆除、綜合整治和城市綠化等工作正有序推進。
西安全運村(媒體村、技術官員村、運動員村)是我市籌辦全運會的重要工程。全運村將於12月31日前完成建設任務,明年4月1日前交付使用。
實施17條、70公裡快速路建設
記者了解到,我市聚焦迎十四運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大力實施城市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交通優化提升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數量、投資強度均創歷年之最,努力提升城市交通承載力,更好地服務十四運、適應城市發展和市民出行需求。
在構建快速路網體系方面,我市以提高道路密度和連通度為重點,以骨架道路提升和路網密度優化為抓手,投資150億元,實施17條、70公裡快速路建設。目前,朱宏路主線橋、北辰大道-鳳五、鳳八立交及(北二環-鳳城八路)主線橋、西延路與西影路立交、昆明路高架橋及西南二環立交、新興南路南幅主線橋、阿房一路-西三環立交等重要節點工程已建成通車。從機場高速收費站沿朱宏路到北二環,由15分鐘縮短至4分鐘;西南二環立交沿昆明路至西三環,由20分鐘縮短至5分鐘。
同時,我市也全面加快道路項目建設。西銅高速城市段快速路工程完成總量的90%,元朔路立交提升改造完成工程總量的68%。計劃年底前,太華路-北二環、北三環立交、東三環世博大道、廣安路主線橋、新興南路主線橋,經十四路、阿房路等項目完工並放行通車。繼續策劃雁南二路、西部大道、鳳城五路、西灃路等4條快速路規劃和建設方案,初步擬定新建魚鬥路、元鳳三路等80餘條次支路建設實施方案。策劃中心城區—西鹹新區互聯互通實施方案,包括大寨路等5個近期項目21.9公裡,尚稷路等10個中期項目39.6公裡,提升道路互聯互通能力,其中,蘭池三路、尚稷路等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作為我市重要市政道路的經九路,南起西影路北至鳳城九路,記者從會上獲悉,該條道路計劃於明年5月底完成工程建設並放行通車。經九路建成通車後,將為我市增加一條南北主幹道,能很好地緩解未央路、東二環以及太華路的交通壓力。另據了解,年內我市開工建設公共停車位2萬個,目前已開工建設約2.1萬個,佔年度任務的105%。
新增城市綠地超千萬平方米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迎十四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打造設施完善、管理精細、景觀優美的城市環境。目前,城市綠化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共新增城市綠地1095.52萬平方米,栽植喬木43.36萬株,建成開放城市公園14座,新建、提升綠地廣場、口袋公園146個,新建城市綠道366.78公裡。
市政設施提升改造方面同樣加速推進,已完成人行道鋪裝18.27萬平方米、面層鋪裝129.2萬平方米,處理道路病害13.5萬平方米,規整斷面7.8公裡,改造提升人行天橋71座;修復新建雨汙水管網23段,改造主城區處雨汙水混接點2049處。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成效明顯,我市以實現路平、燈亮、乾淨、有序、設施全、環境美為目標,對599條背街小巷實施提升改造,完成提升改造509條,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春節前預計完成提升改造562條。
與此同時,我市集中開展佔道施工圍擋整治工作,已完成圍擋變圍欄757處、356公裡,累計拆除施工項目圍擋525個、2122處、345.3萬平方米。在建築物外立面整治、違法建設治理、戶外廣告和牌匾標識整治等工作方面,已累計整治建築物外立面148處;治理違法建設11094處、772萬平方米;拆除整治違法戶外廣告及牌匾標識5561處、2.64萬平方米;拔除廢棄、無主線杆1568根。
另外,我市堅持每月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掃除」活動,並在全市組織開展了城鄉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提前完成44座生活垃圾壓縮站改造提升,增設保潔員工具箱1974個,新建、改造城鎮公廁498座,新建農村公廁369座,整治存量建築垃圾196處。全市目前已規範設置314處早、夜市、攤群點,共有攤位1.5萬個、就業人員3.8萬餘人。在破解共享單車管理難題方面,我市施劃共享單車停放區域1.5萬餘處、設置電子圍欄2100餘個,在滻灞生態區建成全國第一座共享單車立體車庫。
地鐵14號線明年6月開通
地鐵建設方面,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十線共建」的高強度建設格局。其中,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將於12月28日正式開通初期運營。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地鐵三期規劃各項目建設均在加快推進中,其中8號線為環線,累計22座明挖車站已進入主體圍護結構施工,3座暗挖車站均已開工,24座區間豎井開工建設;2號線二期工程包含南延段和北延段,共設4座車站。目前6個區間已全部開工,其中草灘北站主體結構已完成過半;1號線三期7座車站全部開工建設,全線主體結構圍護樁完成70%;10號線累計11座車站實現主體結構圍擋,其中5座地下車站開始圍護結構施工,3座高架車站進入下部結構施工;15號線一期工程目前正在開展交通導改、綠化遷移以及管線遷改等前期方案的審批工作。
作為十四運的配套交通設施,地鐵14號線是三期建設規劃項目中率先開建的第一條線路,線路西起北客站(北廣場),東至國際港務區賀韶村,途經未央區、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線路全長13.8公裡,均為地下線,設車站8座。目前全線8座車站已全部封頂,車站附屬結構(出入口、風亭)完成81%,全線已實現全線洞通、軌通、電通,通信系統 「三通」,正在開展綜合聯調和動車調試工作,計劃2021年6月底前開通初期運營。14號線建成通車後將與機場線貫通運營,從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乘坐14號線約46分鐘就可抵達奧體中心,從北客站到奧體中心僅需10分鐘,十四運會期間將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者和觀眾提供一個綠色、便捷的出行方式。(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