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要想福報延綿不斷,切莫忽視這三件事,敬畏因果,不可辜負

2021-01-08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說:因果,無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在那裡;輪迴,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未曾停過;無常,無論你怕與不怕,它都在發生。人生在世,因果循環,禍福相依。你如何對待世界,世界便會如何待你,萬事有因果,牢記這三句話,欠的債總要還的,切莫心存僥倖:

02欠別人的,終歸是要還的

人生在世,欠帳不還遭報應,騙人錢財必短命,欠別人的,終歸是要還的,切莫心存僥倖心理。金錢債得還,欠債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越是推脫,越是自損福報。

活在塵世中,各有各的難,各有各的責任,別人扛著自己的艱辛願意借你錢,那是信任你,那是因為心裡有你。信任,是人和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萬不可辜負。

感情的債,終歸也是要還的。你久某個人的,會有另一個人要回去;某個人欠你的,會有另一個人還給你。人生的無情與多情,絕情與濫情總體來說是平衡的。

所以,不要在感情中去傷害一個事事以你為先的人,也不要太留戀一個人、不要太沉淪在一段情中無法自拔,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每個人心裡的位置就這麼多,你不讓一些人離開,更好的人怎樣進來?

緣起緣滅,萬般皆有因果!拿不起的,本來就是別人的;放不下的,原本就不屬於你。執念越深,命運就會越苦,一念放下,人生萬般自在。

03尊重自然,敬畏因果

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起初,我們依附並懾服於自然;之後,人類產生了駕馭、主宰自然的意識。我們欠自然的債,也遲早要還的。

相傳這世界上有一萬種樹、八千種草、七百四十種雜藥、四十三種雜香、一百二十一種寶,所有這些都可以救濟眾生。然而,有許多人卻對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不斷毀壞大自然,待到因緣會際是,果報還自受。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隨業流轉,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你傷害了別人,別人會傷害你,同樣,傷害了自然,也會帶來相應的果報。正如末世之疾病,漸漸增添;末世之良藥,亦漸漸減少。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個不經意的善舉就會種下善因,一個細小的惡念也會種下惡因,結善果還是惡果,都在人們的一念之間。

人們不信因果,貪嗔痴一天天膨脹,所以就失去了心靈的平衡,各種各樣的疾病自然就一天天多起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滿滿,就要尊重自然,敬畏因果。

04萬般皆因果

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懷有一顆敬畏之心,行事有約束,心中有信仰。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生,萬般皆因果,所嘗之果皆是曾經所種之因,誰也躲不過去,每一個人,都得為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而負責。

塵世之中,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常常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起初良心還會有所不安,但嘗到些許甜頭之後,便越來越肆無忌憚,可這些通過傷害別人得到的利益,只是鏡花水月,擁有一時,卻耗損了自身的福報,算來算去,算計的不是別人,卻是自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因果是善惡,善惡必有報,做善事的人,種下善因,會受到福報的眷顧;而作惡的人,也一定逃不掉應有的報應。

05結語

人這輩子,自有因果,所有遇見,皆有緣由;所有夫妻,皆有善意;所有好運,皆需付出。請你相信,你當下所遇見的所有人,皆是最好的安排,切莫辜負;你施捨的所有善意,都是自己的善緣;你遇見的所有苦難,都會在未來得以回報。

相關焦點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佛家常常教導我們,父母就是家中的兩尊佛,孝養父母,就是供養佛;報父母恩,就是報佛恩。03與人為善古人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一個人的善良裡藏著他的運氣,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所積攢的福報,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之喜。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念佛修行首先要做的便是斷除自身的惡習惡念,心生清淨,才能積攢福德。「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無緣無故生災禍,一切福禍皆由自己造作而來。佛家常講: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廣行善事,雖然不會立即得到善報,但其實禍事已經遠離;一個人作惡多端,縱使不會馬上遭到惡果,但其實福報已經漏掉。
  • 「善惡有報,因果輪迴」:做這3件事,必有大福報,你做到了嗎?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做事別太狂妄了,不然遲早會吃惡果,遭報應的。人啊,別算計來算計去,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和解。因果輪迴,善惡有報。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佛教:最能積累福報的六件事,人人都可以做到,還請切莫忽視
    《增廣賢文》中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個常做善事的人,往往福氣都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善因。所以別總抱怨自己福氣太差,這六件事最能積福,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還請多多益善。
  • 95歲老和尚告訴你:佛前供養,這3件事務必做好,功德無量!
    在將問題轉述給老和尚之後,老和尚告訴我說「佛前供養,但凡用心,功德自然能夠最大化。」用什麼心呢?就是「慈悲心、歡喜心、平常心」。老和尚繼續說:無論是行持佛前的何種供養,若能在行持供養之時,牢記這3件事,並且將它做好,功德自然無量無邊。老和尚所說的3件事是什麼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和尚所說的3件事分別是哪三件事!
  • 「萬事必有因果」,無福之人,往往被這三大通病拖累
    我雖非佛門弟子,但平日裡對三寶,也算有敬畏之心,對於佛家理念,也算得是有正信正知。就好比在寫作中,曾多次強調佛教的因果觀,認為佛家所言的「因果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佛語有言:「萬事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後都有因緣。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佛告訴我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得好意,其福難量」,要積累陰德就要存善念,做好事,這樣做的你,即使一時半會沒有福報,禍事也會因為你的行為而遠離你,謂之「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相反,如果一個人不會反省自己,一味地去幹缺德事,虧心事,那麼即使報應沒找上你,福氣也會離你越來越遠,這叫做「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以下的這4種事,折福損德,因果難饒,別再做了。
  • 學佛人: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就是獲得佛的智慧,脫離苦海,獲得解脫。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勤加修行,多積福報。而福報的獲得又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行為之中。淨業三福上說「孝順父母,侍奉師長,慈芯不殺,修十善業」 可獲得福報。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 佛說:這5種人,福薄命苦,希望不是你!
    這類人也喜歡去算命,或者常去寺院燒香祈福,民間也有「窮人愛算命」這一說法。其實不論是算命還是去寺院裡燒香拜佛,這些在大多數人看來不過是為了尋求一種內心的自我安慰。要想真正改善命運,就要行動,而不是坐以待斃,要從當下起斷除一切惡習、積德行善。人的命不是天註定的,是你前世修得的因果。佛家講: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因果既定,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只有今生的運。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障深慧淺、佛緣淺薄,他是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易生詆毀情緒,那就造業了。什麼樣的人暫時與佛無緣?業障深重、不明因果、善根不足之人。這樣的人愚痴顛倒,可能要經歷多生多劫的輪迴修行,才能與佛結緣。佛家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信佛信什麼?信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行善自有天報、作惡自有天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才是真正的自渡。
  • 「佛說」福報「由天也由人」,你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行善積德
    天地有福田,萬事皆因果,一個人今生的福報,總是按照其「成長」的過程開花發芽,得證正果, 在這個過程中,福報「由天也由人」,你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行善積德,而是要這樣去「種」福報。一、「播種」福因,心存善念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一個人想要福順綿長,無憂安康,就要種下善良的「福因」,要修善心,行善事,從內心開始踐行菩薩道。
  • 佛教:供奉「地藏菩薩」,這三件事不要做,因果不虛!
    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若能奉持佛教,如說修行,定能挖掘自性中的如來寶藏。很多佛子,特別是修學地藏法門的人,常在家中供奉地藏菩薩,可是你知道嗎?我們供菩薩時,有三件事不能做,切記因果不虛。第一,妄念不可動。所謂「妄念」,就是我們心中虛妄的念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是妄念一動,我們的心就難以清淨。自心就如同一池清水,本來水面如鏡,沒有任何波瀾。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佛家常講: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即使當下沒有顯現福報,但其實災禍已經遠離。一個人作惡多端,即使當下災禍沒有出現,但他的福氣已經走遠。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佛門裡有一句話,叫作「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隨業力流轉,即使經歷了百千萬次輪迴,業力也不會消失,一旦因緣聚合,果報就會顯現出來。待惡報現前,就是再求神拜佛也是徒勞。佛菩薩再有神通,也改變不了我們的因果。因此,避免遭受惡果,就要從當下種好善因。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一、不孝父母有那麼一句話:凡事不順,皆為不孝。
  • 這三件事,爛在肚子裡也別說,因果不饒人 !
    造下口業,福報就會從口裡溜走。 要想培福求福,我們就要多積口德,少造口業!所以,以下這三件事,就算爛在肚子裡也千萬別說!否則,因果不饒人。 佛陀在世時,弟子們常常說些別人的閒話。 於是,佛陀對弟子們說:「你們修行要學會兩件事:說有意義的話,保持適度的沉默。」 世間之事,有因必有果。 佛家有五大戒律,其一就是:不妄語。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這世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凡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說明自己有此業障。  我們要想通過學習善知識改變命運,就要從當下起戒掉一切惡習,心存善念,斷惡行善,業障消了、善業多了,命運自然會越來越好。很多人需要研究風水,什麼是風水?你的狀態、你的行為就是風水,莫向外求。文字認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佛家有句佛語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
  •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5件事最損陰德,萬萬不可為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因果對一切眾生平等。佛教認為,萬事講究因緣和合,一切都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造,有什麼因,就必然造就什麼樣的果報。因此,要想收穫福報、庇佑子孫就要多積德行善。有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積德行善為何還要分陽善陰德?所謂「陽善」,其實就是做好事公開透明、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