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章一隻銅箱,兩道封書助力王莽篡漢

2021-01-09 靈錦財經

西漢末年,梓潼縣人哀章在長安求學,一向品行不端,好說大話。他看到王莽居位攝政,就做了一隻銅箱子,製作了兩道封書題籤,一道寫作「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道寫作「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所謂某,就是高皇帝的名字。

文書說王莽應作真天子,皇太后應遵從天命。圖和書都寫明王莽的八名大臣,又起了吉利的名字叫王興和王盛,哀章還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裡面,共有十ー人,都寫明了官職和爵位,作為輔佐。哀章聽到齊郡新井和巴郡石牛事件下達了,當天黃昏,穿著黃衣,拿著銅箱子到高帝祠廟,把它交給了僕射,僕射向王莽奏報。

十ー月二十五日,王莽到高祠廟接受天神命令轉讓統治權的銅箱子。他戴著王冠,晉見太皇太后,回來便坐在未央宮的前殿,下文告說:「我自身無德,幸賴是皇初祖黃帝的後代,是皇始初虞帝的子孫,又是太皇太后的親屬。皇天上帝大加顯揚和保佑,既定的天命,宣告皇統的開端,上天降下的符命、圖文,神明曉喻,把普天下人的命運託付我。

赤帝漢朝高皇帝的神靈,秉承上命,傳給我轉讓政權的金策書,誠惶誠恐,不敢不敬謹接受!二十五日為一吉日,我戴著王冠,登上天子的座位,建立新王朝』。決定改變曆法,改變服飾的顏色,改變祭祀用品,改變旌旗,改變用器制度。把今年十二月初一定為始建國元年正月的初一,把雞鳴之時作為一天的開始。車馬、服飾的顏色配合土德崇尚黃色,祭祀適應正月建醜使用白色,使者符節的旄頭都採用純黃,其上寫著「新使五威節」,表明我們是秉承皇天上帝的威嚴命令。」

王莽將要當真皇帝之前,先讓人捧著各種符瑞給太皇太后看,太后大吃驚。這時,因孺子劉嬰還沒有即位,所以皇帝御璽仍放在太后的長樂宮。等到王莽即位,向太皇請予御璽,太后不肯給。王莽讓安陽候王舜規勸。王舜一向謹慎周到。太后平素喜歡他、信任他。

王舜晉見,太后知道他是來為王莽索求御璽,憤怒地罵道:「你們父子兄弟、家庭宗族,靠著漢王朝的力量,幾代享盡榮華富貴,不但不去回報,反而利用別人託孤寄子的機會,奪取政權,不再顧念恩德情義。這種人,連豬都不吃他剩餘的東西,天下怎麼會有你們兄弟!而且你們自己用金匱符命當新皇帝,改變曆法,改變車馬、服飾顏色,改變制度,就應該另刻一枚御璽,傳之萬代,為什麼要使用這個亡國的不祥之璽,而想得到它?我是漢王朝的一個老寡婦,早晚都要死、,打算跟御璽一同埋葬。我不給他,他最終也得不到。」太后邊說邊哭。左右侍從都跟著哭泣。王舜也悲痛不已。

停了很久,王舜才抬頭問太后:「我等已無話可說,只是王莽一定要得到傳國玉璽。太后,你難道能夠水遠不給他?」太后聽王舜說得懇切,擔心王莽威脅她,便拿出御璽,扔到地上,對王舜說:「待我老死後,你們全族兄弟將被屠滅!」王舜得到傳國御璽呈獻給王莽。王莽非常高興,特地在未央宮建臺宴請太后,讓眾人盡情歡樂。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謀朝篡漢的王莽——悲劇的理想主義者
    王莽——熱議在身,謎一樣的歷史人物說起歷史上的王莽,大家對他應該都有印象,這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我們熟知的姓「王」的皇帝。王莽,西漢末年,以「禪讓」形式代漢建新,班固是第一個為王莽立傳的史官,這當然不是為了歌頌他,而是在王莽的新朝滅亡35年後,將王莽陰謀篡漢的過程詳細的記載在《漢書》中。
  • 大隱原創:王莽篡漢?一生真偽復誰知?
    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逸,只有王莽為人謙恭,生活儉樸,散財濟貧。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入朝為官,行事端正,禮賢下士,眾望所歸,30歲被封為新都侯,並出任騎都尉、光祿大夫,38歲被叔父王根舉薦接替大司馬之職。後成帝病逝,哀帝即位,外戚定陶傅太后與丁後一族得勢,王莽被迫請辭,隱居新野3年。期間其次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逼子自殺償命,聲望日隆,天下歸心。
  • 王莽篡漢?對不起,歷史記載並不支持這個結論!
    自《漢書》稱王莽「肆其奸慝,以成篡盜之禍」以來,王莽篡漢幾成定論,但此說是站在以漢朝為正統的角度,而在王莽登上帝位前後,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有三件難以解釋的「怪事」足以說明問題:第一件事:給王莽授爵封地,無數「粉絲」操碎了心漢平帝時,王莽任大司馬,已是位極人臣,但大臣們還是一個勁地鼓動朝廷違反舊制,給王莽授予「安漢公」的爵位,並擴大封地。
  • 曾是儒家道德楷模的王莽是真君子還是真能裝?他又為何篡漢自立?
    題/曾是儒家道德楷模的王莽是真君子還是真能裝?他又為何篡漢自立?文/有疾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基本上都要經過一番血與火的鬥爭。從漢朝一直到清朝都是這樣。不過,在這些大一統王朝中,卻出現過一個和平換代的畸形怪胎。
  • 王莽篡漢的傳說,和孫悟空有關!
    頑石看西遊 | 592期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文章開篇的時候,孫悟空被鎮壓,而人間正好是王莽篡漢的時候,在五行山附近都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個山在那之前是沒有的,直到王莽篡漢的時候,突然就有一天,這座山從天而降了下來,下面壓著一隻神猴,不吃不喝到今天都沒有凍死餓死。這個故事說的,其實就是孫悟空了,可見如來佛鎮壓孫悟空並沒有誰看見,能看見的只有一座山從天而降。
  • 為什麼能夠篡漢成功?王莽:因為我姓田,還有一個好姑姑
    題/王莽為什麼能夠篡漢成功?一系列偶然事件構成的必然事件文/有疾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摘要:在公元前386年的時候,田和將齊康公放逐於海上,自立為國君,被周安王冊立為齊侯。自此之後,田氏齊國在諸侯之間具有了合法地位,史稱「田氏代齊」。
  • 王莽篡漢:上天用日食「幫」他大伯剷除政敵,王氏家族不興盛都難
    題/王莽篡漢:上天用日食「幫」他大伯剷除政敵,王氏家族不興盛都難文/有疾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摘要:在漢成帝劉驁繼位之後,在關中地區曾經下了一場連續四十多天都沒有能夠停下來的大雨。不論是百姓還是皇帝,都因為這場大雨而寢食不安,生怕引發大洪水。
  • 王莽篡漢後規定名字只能起一個字,看似搞笑,其實寓意極深!
    其實有許多了解這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了解,這三國中的王莽、其實這王莽是當時孝元皇后的親戚,所以一時間也是權勢滔天、權傾朝野的關係戶了。而且這皇后一家先後都是輩出人才,光是大司馬就出了5個人!而且他的姑姑還做了皇后,幾乎都是皇親貴胄的典範代表了。而這王莽自小就是十分的天資聰穎也是非常的有野心的人。
  • 王莽篡漢的真正源頭在哪?4個太后並立,最終造成一場宮闈之亂
    西漢被王莽取代,怪皇帝無腦同時立了四個太后,最終釀成宮闈之亂劉邦開創漢朝以來,他死後無論如何也不知道,其創立的江山210年後,竟被後宮外戚王莽篡奪。後人對王莽大加鞭撻,認為王莽篡位大逆不道,其實江山並不只是姓劉,歷史上很多皇帝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帝位,為何偏偏罵王莽?另外,王莽真正篡位表面上是其姑姑王政君所為,但真正源頭,還有一個太后。
  • 王莽成功篡漢後昏招迭出,腦袋發熱,竟然和錢過不去
    可是咱們的王莽同志搞得有點特殊,在鑄幣這件事情上玩過了頭,讓天下的百姓大失所望,最終導致天下混亂,動搖新政權的根基。 漢代的錢幣就存在流通上的問題,漢代的錢幣要麼面額較大,不利於應付小面額交易,要麼就是面額太小造成運輸和裝載上的困擾,王莽篡漢以後
  • 視頻(秦漢篇)四十四、王莽是如何篡漢的?
    王政君不但長壽、在後位時間長,而且接下來漢朝的所有政治活動,國家的走向,包括西漢的滅亡,也就是王莽篡漢,幾乎都和她息息相關。因為王政君長時間居於後位,因而她的娘家人都沾她的光,發達起來。西元前33年, 42歲的漢元帝病死。王政君給漢元帝生的兒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但是網上有人替劉儀偉回答這個看似荒唐的問題,網上的人是這樣推的,唐僧為貞觀13年解救孫悟空的,唐僧在到達壓孫悟空的大山時,有一個人告訴唐僧此山是王莽篡位之年天降此山。
  • 孫悟空原型探秘:如來打造五行山另有深意,王莽篡漢或藏神話密碼
    行者曰:「我年紀小,歷過世代萬千,知得法師前生兩廻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害。法師曾知兩廻死處無?」師曰:「不知。」行者曰:「和尚蓋緣當日佛法未全,道緣末滿,致見如此。」法師曰:「汝若是九度見黃河清,曾知天上、地府事否?」行者答曰:「何有不知。」 以上文字中有很多信息與吐谷渾有關。 白衣秀士,在西北著白衣者何人?
  • 王莽篡漢後,劉氏宗族憑什麼重新奪回江山?
    王莽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有人說他是改革家,有人說他是復古者,更有不少人直接將他稱為亂臣賊子的篡位者。自從皇帝後,王莽一直在推行改制,可最終卻攪得天下大亂,最終自己也死於亂軍之中。當時被推翻王莽領導人的,正是劉氏宗族,更始帝劉玄。後來又是光武帝劉秀重新建立漢朝,史稱「東漢」。
  • 王莽就是一個「偽君子」、「野心家」,卻表現出一副謙虛的樣子?
    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幾乎所有的野史小說中,王莽被過度地醜化了。後來也只不過是依靠著推測,將各色小丑的面具強行加在他的頭上。不過,這些面具也並不都是空穴來風。王莽掌權後,將年僅13歲的漢平帝毒死,故意挑選只有2歲的劉嬰做兒皇帝,以便自己在幕後操縱,後來直接篡漢自立,登基為帝了。根據這些來看,如果用正統的道德標準對其進行衡量的話,他應當是為人所不齒的。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這樣一來,劉秀不僅大為激發了部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而且巧妙地為再生的劉漢皇室樹立起了一道道堅固的屏障,從而與西漢初年劉邦大封功臣為諸侯所帶來的結果大不一樣。「天道忌盈,人事懼滿;月盈則虧,花開則謝。」這些雖然是出於天理循環,實際上也是處事的盈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