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吳門畫壇中的中堅人物,即便在晚年仍不停筆,畫作名揚天下
文/錢毛毛
張宏(1577-1652),字君度,號鶴澗,祖籍位於江蘇蘇州,是我國明代著名畫家。擅長山水畫的他,十分注重寫生練習,筆力健拔有力、墨色溼潤,富有層次感,有元人之古意。
在畫石方面,連皴帶染為其一大特點。再加之又能畫寫意人物,人物形象及其逼真,形神俱佳,便成為了明末時期吳門畫壇上的中堅代表人物,受到吳中學者的尊崇。
據史書稱,在張宏九十二歲的時候,身體依舊十分健朗,一直在積極創作。在晚年時期,張宏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繪製出一幅長卷《西山爽氣圖》,通過題跋,得知製作此幅畫作的時間是在夏季。
古人常有通過寫書法來排解苦暑煩躁的方法,而張宏則是通過全神貫注地繪畫,來忘卻這些煩惱,因此他創作的時候十分的投入。
仔細欣賞之後,便能發現這幅畫中種種細節與幽默的題跋,無一不讓人感受到他的快樂。這幅《西山爽氣圖》也在後世被譽為「浙博十圖」之一,它的地位緊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由此可見此畫的珍貴與精妙。
除了《西山爽氣圖》,還有一幅長卷《松下閒話圖》值得一提。這是張宏於1633年創作的畫作,是一幅真實反映了當時那個年代漁村生活的山水畫佳作,目前被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張宏格外重視實景寫生,在遊歷名山大川之時便進行創作,真實地將當地的風土人情記錄在畫卷之上,這幅《松下閒話圖》便是如此。
遠處林木繁茂,山石巨大,山腳處有屋舍掩映在山林之中。近處的松樹下有兩位老者在談論什麼,人與自然在張宏的畫卷之上顯得格外和諧,也許這就是寫生畫家的魅力吧。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本文系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