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悲哀: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2021-01-09 老沙侃文化

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豪放派詩詞的主要代表人物辛棄疾,一生都在為抗擊金兵,收復中原努力奮鬥,除了親自參加戰鬥外,他還留下了大量的愛國詩篇,成為永遠激勵後人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終其一生的奮鬥,也未能實現心願,最後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哀和無限的遺憾。

公元1161年,身處北方的辛棄疾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起義隊伍,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起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衝進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這時他二十三歲。

辛棄疾

但是由於南宋小朝廷不思進取,對主戰派一味打壓,對辛棄疾也不會重用。他被任命為江陰籤判兩年後就離職賦閒了。之後他在吳楚等地漫遊,一年秋天,他登上健康賞心亭,眺望遠方,想到自己雖有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但卻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於是寫下著名的《水龍吟》一詞。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健康賞心亭

公元1204年,辛棄疾任鎮江知府期間,有一次登上了鎮江北固山的凌雲亭,面對大好河山,想到內憂外患,不禁憂心忡忡,寫下了一首《永遇樂》。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不久之後,他又一次登上北固亭,面對長江的滾滾波濤,回想起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再看南宋偏安江南的現狀,不由感慨萬千,寫下一首《南鄉子》。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來。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是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而這又是一個不乏英雄的時代,只是英雄卻無用武之地!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1188年秋天,陳亮給辛棄疾和朱熹寫信,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一大計,辛棄疾和陳亮久別重逢,感慨萬端,兩人縱談國事,盟誓為統一祖國奮鬥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後寫下了《賀新郎》一詞,發出了「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

賀新郎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喚嗚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之後不久,二人又一次聚會,辛棄疾設宴招待陳亮,喝到酒酣時,二人暢談國事,痛快淋漓。事後,辛棄疾想起這次暢談,猶感意猶未盡,於是寫了一首雄壯的《破陣子》,表達自己驅逐金人、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醉裡挑燈看劍

雖然辛棄疾一生不忘恢復中原,無奈朝廷懦弱,苟且偷生,屈辱求和,對辛棄疾等主戰派棄之不用。讓一腔愛國之情的忠義之士報國無門。辛棄疾晚年,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縱馬殺敵的情境,感慨不已,寫下一首《鷓鴣天》。

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想到自己一生努力,最後卻一事無成;自己空有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決心,卻不被朝廷理解;辛辛苦苦著就的《美芹十論》,卻無人重視,成為毫無價值的廢品,內心的悲哀可想而知。而他的悲哀,又豈止是他個人的悲哀。他的悲哀,是一個民族的悲哀,一個時代的悲哀,生在那樣一個時代,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壯歲旌旗擁萬夫

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已經身染重病,朝廷想再次起用他,然而,辛棄疾已經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了,臨終之際,他大喊幾聲「殺賊」,帶著滿腔的遺恨,離開了人世。

相關焦點

  • 種木十年渾未辦,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詩詞中這兩句有何寓意?
    不過,看到這兩句詩,不由得還會想起辛棄疾的這首詞,《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 辛棄疾安慰自己的一首詞,短短4句,寫盡年少的風光,晚年的無奈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我還是吧《美芹十論》《九議》這些寫著如何平定金賊的策論,拿去跟東家人換一些如何種樹的書吧!
  • 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的5月28日,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為了將辛棄疾培養成統兵大將,辛贊不僅將辛棄疾交給當時山東第一名師劉瞻培養,還帶著辛棄疾訪遍山東猛將,學習戰術兵法。15歲、18歲時,辛棄疾兩次借赴赴燕京應考之機,對金都進行實地考察,以期爭取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辛棄疾《美芹十論》)。20歲時,辛棄疾已成為「文武兵皆善」的全才。
  • 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如果把豪放派看作一個江湖門派,則蘇東坡乃氣宗,辛棄疾為劍宗
    但這種豪放之氣不是天生就有的,得慢慢修煉。蘇東坡出生在天府之國四川眉山,小時候在和母親一起讀到《漢書·范滂傳》時,蘇軾就立志要成為像範滂那樣為了理想敢於犧牲的時代巨人。所以直到被貶黃州之前,他的詞裡面都是儒家的用世志意。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 「申江詩潮第246期」王軍勝追步辛棄疾詞六十一首(總619期)
    是非曲直疏留意,善惡分明未信書。附辛棄疾原玉壯歲旌旗擁萬夫,綿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08追步辛棄疾 鷓鴣天 和章泉趙昌父有友逍遙江海中,來時小聚去如風。初逢俱是青春少,近歲皆為白髮翁。詩必和,對求工。尋常話語見相同。
  • 瘋狂4換1!恩比德英格拉姆互換東家,美媒:76人藉助鵜鶘奪冠
    瘋狂4換1!恩比德英格拉姆互換東家,美媒:76人藉助鵜鶘奪冠 NBA聯盟還未停賽,不少球隊對本賽季的重啟前景,似乎已經不抱太大了期待了。出於這種情況,已經有球隊將目光提前放在了夏天的休賽期,其中就有位於東部賽區的費城76人。
  • 辛棄疾很特別的一首詞,通篇都在罵兒子,卻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棄疾怎麼會要專門寫一首詞來罵大兒子呢?本詩詞有一個序,這當中辛棄疾早就介紹了原由。序中說:吾擬乞歸,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就是說,辛棄疾的大兒子以家庭田土沒有購買為由,阻止辛棄疾罷官。事實上光看辛棄疾序中所言,便能解釋他怎麼會要罵大兒子了,還可以解釋本詩會受後代人共同認可的原因。《最高樓·吾衰矣》辛棄疾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 辛棄疾有首詞,五句話抄了五個人,沒有一字是原創,卻成永恆經典
    在寫詞這件事上,辛棄疾絕對是個天才。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 這首詞一共94個字,辛棄疾卻在其中嵌入了至少25味中藥,分別是: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硫磺、黃柏、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縮砂仁、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
  • 《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大全集 卷二
    稼軒長短句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共收辛詞六百二十餘首。其詞筆勢縱橫,雄健豪放,不為格律所拘,繼承了蘇東坡豪放派的詞風,並在內容和藝術上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辛棄疾長短句》( 亦稱《稼軒詞》),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
  • 辛棄疾大手筆之作,劍氣酒氣霸氣一樣不少,不經意間透著一絲調皮
    作為一位將領,辛棄疾能於幾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徒;作為一位詞人,在各大宋代詞人排行榜上,辛棄疾從未跌出過前三。放下手中的劍非辛棄疾所願,提起筆桿子或許也不過是為了消解失意和煩悶。但他這一寫,就寫出了600多首詞作,這個數量是兩宋文人之最,從此詞中之龍就成了後世對他的稱呼。
  • 辛棄疾:天平的兩端.
    今天想說的這個人,名叫辛棄疾。
  • 遇到一群調皮的熊孩子,辛棄疾悟出首《清平樂》,讀完心裡暖暖的
    當辛棄疾遇到熊孩子,看見孩子們純真無邪的模樣,便悟出了這首《清平樂》,既活潑可愛又有水平。《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這首詞上闋描敘的是鄉下悠閒恬靜的生活方式。
  •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辛棄疾:一個被詩詞耽誤的將軍,依然生而有光芒兩宋文壇,群星璀璨,但卻很少有人能像辛棄疾一樣,將半生無奈活成了一片燦爛的煙花。被逼下戰馬,握起手中的筆,是他一生的痛,卻是文壇一大幸事,從此詞壇有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詞中之龍。「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他的愛;「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是他的恨;「醉裡挑燈看劍」是他的苦;「稻花香裡說豐年」是他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