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也有性別差異 男生考不過女生?

2021-01-13 新華網

男生考不過女生?

——對話「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課題負責人

禹天建 繪

  【訪談嘉賓】

  龐維國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邵志芳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

  針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情況,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邵志芳副教授開展了「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赴華東師範大學專訪了龐維國、邵志芳兩位老師,探討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現狀、成因和應對策略。

  高考成績呈現「女強男弱」局面

  記者:男女平等,但也男女有別,為什麼要研究高考性別差異這個題目?

  龐維國:我們團隊長期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從事研究工作,關注認知的性別差異是心理學的課題之一。以前大學錄取的新生裡,男生比女生多,這個問題還不太突出。進入以新世紀以來,女生表現比男生好,引起人們的反思。特別是孫雲曉提出「拯救男孩」的命題,放大了社會的關注度。我們從高考成績角度關注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是基於一種基本的判斷:不同的性別理應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女強男弱,固然有社會發展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存在個體發育、認知、腦神經等內部原因,研究者要找出其中的規律,進而為教育決策提供建議,避免因不當的教育行為而製造高考成績性別差異。

  記者:當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大致是怎樣的狀況?

  邵志芳: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佔36.93%不足半數之外,女碩士佔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52.12%。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人數卻少於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47%。這樣,一正一反,中小學階段男生多而專科、本科、碩士階段女生多,凸顯了「女強男弱」的局面。

  記者:這種「女強男弱」的情況是中國特有的,還是別的國家也存在?

  邵志芳: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國家就有出現了這種現象。2009年,布林等人對8個國家的教育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教育不平等現象的減少,美國男女學生的差距從1947年開始縮小,到1979年,大學錄取新生中女生比例超過男生,並持續擴大。一項2010年的外國研究指出,加拿大高校錄取的女生和男生比例出現顯著落差,女生比男生高15個百分點之多。其他發達國家學者也有類似的發現。

  成績性別差異存在多重原因

  記者:「拯救男孩」命題中似乎暗含了一種邏輯,男生弱於女生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去「拯救」。您如何評價高考成績的性別差異?

  龐維國:就像你說的,許多人對於大學錄取女生超過男生的評價是負面的,將其歸咎於傳統教育和考試中的弊端,這未必妥當。從西方國家先於我國面臨這一局面而言,男孩「危機」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社會的進步。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家庭子女數的下降以及女性自立自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將孩子送進大學。在一個家庭裡有多個孩子的情況下,受千百年「重男輕女」傳統思想影響,家長往往優先保證男孩接受教育。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一對父母生一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寶,對女孩也會創造條件讓她讀大學。這將會開發出一半人口的智力資源,也將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我認為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現象。

  記者:也就是說,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在於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高等教育的進步是否對此有影響?

  邵志芳:有的。男生和女生認知能力存在差別,男生個體差異大,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而女生整體較穩定,很好或很差的人數相對較少。如此一來,隨著高考錄取率發生變化,男女錄取比也會發生變化。假定男女生平均成績完全相同,當錄取率為50%時,男女錄取人數各佔一半;錄取率小於50%時,被錄取男生多於女生;錄取率大於50%時,被錄取女生多於男生。當前,上海高考錄取率已達八九成,成績差的學生中男生比較多,被淘汰的也多,所以總體上女生佔優勢。這種現象也在初中升高中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總的來說,這些年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末擴招,高考率取率大幅提高,這是大學新生中女生多於男生的重要原因。

  記者:在認知能力方面,男生和女生存在怎樣的差異,如何影響高考成績?

  邵志芳:近年來,學術界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展開研究,總體得出了較為普遍的結論,男女成績差異表現出相對穩定的一致性。女生語文和英語兩科成績較好,而男生在數學上的優勢在逐漸消解。例如雷新勇2007年對上海高考英語測試成績進行性別差異分析,發現男生平均分比女生低14.85分,相當於英語考試分數標準差的65%,充分說明男女生在英語語言發展程度上存在差異。此外,男生和女生在不同領域和認知目標上也存在顯著差異。有學者研究發現,對語文而言,除了理解能力外,女生在語文識記、分析、評價、表達、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均優於男生。就數學而言,男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創新意識方面優於女生,而女生在數據處理、運算求解、應用意識方面優於男生。總體而言,女生的優勢體現在言語、知覺和計算能力等方面,男生的優勢體現在科學、機械推理和空間能力等方面。

  記者:上面分析了高等教育發展、男女生個體差異特徵、認知特點對於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邵志芳:兩性成績差異的成因和影響因素十分複雜,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學術界一直在研究。有學者指出,男生女生應對學習和考試的行為和情緒存在一定差異,女生堅持性較差,更容易焦慮。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學業動機、競爭性情境、個性特徵、認知自我調節、家庭背景、學校特點、應考方式、努力程度等,甚至高考錄取方式也會帶來錄取率的差異。

  教育改革需考慮性別平衡和學科適應性

  記者:高考成績確實存在性別差異,在受影響的科目、能力特點方面也有了一定研究成果,教育界應該怎樣反思乃至應對這種差異?

  龐維國:當前高考科目普遍以語文、英語和數學作為主要科目,研究發現,在語文和英語兩門科目上女生較男生具有認知上的優勢,而數學方面男女旗鼓相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考成績性別差異。但要改變考試科目,比如不考英語,或者加入男生佔優勢的物理,並不現實,在考試方式和題型設置上照顧男生也未必可取,為了「拯救男孩」而採取人為的「扶持」政策可能會帶來新的不公平。一個可能的改變措施在於,在考試中加強未來社會發展急需的多種能力考核。比如,在高考以及碩士入學考試的英語試卷中適當引入邏輯測驗題,這樣英語考試就不是一門單純的語言能力測試,對學生的能力考察也會更為全面。

  記者:考試成績的「女強男弱」是否意味著女生在個人發展上條件更優越?

  龐維國:「女強男弱」對男生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對女生來說,這種表面有利的局面可能也是一種隱患,如果她們考上大學後,所學的專業不再單純依靠考試成績才能獲得成就,她們將如何應對?如此說來,中小學教育應當幫助男生女生互相學到一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特質、策略和技巧。

  記者:對於高考成績性別差異,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搞明白,需要加強研究?

  邵志芳:不論成因還是對策,高考成績性別差異都需要在更廣更深的層面開展探索,研究方法也需要更新拓進。性別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兩性擅長的學科確實不同,如果考試沒有體現出這種差異、解析度低,那麼勢必會造成相當多考生對未來學習的不適應;如果性別差異過大、解析度高,在統一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必然難以保證錄取的公平性。所以,性別平衡與學科適應性,是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監控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實證研究。(記者 董少校)

    大家說

    女教師的評價更有利於女生

    劉華貴

    從走入幼兒園起,孩子的身邊鮮有男教師的身影。小學和初中學校男老師數量也只是小眾。幼兒園、小學期間的成長經歷對一個男孩而言,是有深遠影響的。而這些關鍵時期,需要男教師的男性思維引領。有女教師提出,就算她關注幼兒的性別差異,由於自身的性別特徵,在組織活動時,也會在無意中忽略學生的性別差異,對男生、女生統一評價,而這些評價更有利於女生獲得積極認同。由此可知,教師隊伍的偏女性化,也許會在無意中,製造更利於女生獲得好評的機會,從而剝奪男孩早期獲得讚許的積極影響,使之成為高考成績「女強男弱」現象的一個隱性影響因素。對於男生女生成績差異的研究,不妨從教育的起點上找找原因。(作者系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教科規劃辦副主任)

    男生的優勢考察起來難度大

    唐洪波

    男女不同的生理結構,以及人類幾千年來「男耕女織」為典型的生活方式,養成了男性以打獵、耕作為主要的學習和工作方式,培養了男性崇尚田野、森林,更具探險、挑戰、運動等特徵。而現行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模式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禁錮在幾十平米的空間,以專心聽講為主要學習方式,作為以「奔跑」為性別特徵、習慣在實踐中學習的男生,會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根據相關研究,女生在語言、識記、表達、運算等方面優於男生,現行考試制度,能夠考察的也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而男性具有優勢的想像能力、創新意識、實驗操作等方面的優勢因為種種原因卻難於考察。(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海南陵水分校校長)

    化解「女強男弱」需多措並舉

    陳令軍

    走進高校校園,滿眼春色,普遍感覺女生明顯多於男生,一些專業甚至出現一個班只有一兩個男生。這種現象存在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在我國大中城市出現一批高學歷大齡「剩女」。當前,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男女生高考成績均衡問題:一是要全面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儘量減少性別因素對教育質量的影響;二是要繼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特別是在高考學科設置和分值設定上,要充分考慮男女生的差異,既不人為剝奪女生獲得高分的權利,也要給男生創造在高考中表現的機會;三是要積極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在高校錄取、大學生就業等工作中要進一步淡化性別因素,同時引導男女青年建立正確的擇偶觀念。(作者系江蘇省睢寧縣教育局副局長)

相關焦點

  • 男生好就業專業,女生成績好、素質高也比不過成績差的男生
    男生容易就業的專業,女生成績好,素質高還是比不過男生,男生最好就業的專業。作為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就業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男生在職場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要問男生最有優勢的專業,也就是要是問男生那個專業最好就業,我腦子裡浮現出來的專業是學前教育,也就是幼兒園的老師。
  • 都什麼年代了,還覺得女生不適合學理科
    「女生沒有男生擅長數理化,別看小時候都是女生成績好,等男生開始用功了,就能很輕易超越女生。」上面這句話幾乎每個女孩子都聽過,也不知道是如何達到全國統一的,但仿佛都在說明一點,考試成績這種事,是早早被刻在性別基因裡的。某乎上也有多個類似「女生在理科的天賦是否不如男生?」
  • 公考出現性別差異對待?男生多了這些優勢,女生卻該如何把握?
    我一研究生畢業立刻就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當年國考差1分進面試,區裡面的考試同一年考了兩次(因為產生了重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是什麼時候什麼地區,答對沒獎),第一次149,第二次138,大概是這個分數(太久遠記不清楚),第6次終於進了面試(招7個),最後面試發揮不好。最後在第七次成功上岸,一次成功,工作至今。
  • 高中男生為什麼要比女生成績好,他們的差距在哪?依據是什麼?
    我兒子初中班女生三十多個,男生只有十八個,前十名幾乎全是女生,差別是,這些女生很聽話很刻苦基礎也紮實讀成學霸,但男生相當調皮,課堂上總會出點么蛾子,學得粗糙成績卻也不差,而且名次上升很快。連班主任都說,再多點男生要我老命。我去聽過課,在創造性回答問題上,這些調皮的男生想像力明顯優於女生。
  • 為何男生成績普遍比女生差?原因讓人心疼,家長知道後悔之晚矣!
    在孩子的學習階段,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女生成績普遍都要比男生成績好。在《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中,結果顯示:1999-2008年調查的各省市高考狀元中,女狀元比例逐年增加,已從1999年的34.78%上升至2008年的60.00%,上升近一倍,「陰盛陽衰」趨勢明顯,甚至有人揚言未來高考女狀元將「獨霸天下」。
  • 2020年「清華姚班」31名學生,僅有1名女生,學霸仍有性別之分?
    而男生成熟得比較晚,到了初中高中開始認學,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因此大眾都說高尖端科研人員大多是男生。 那麼有人會問了,難道說「學霸目前仍有性別之分」? 筆者不這麼認為,其實從今年高考狀元的性別就能看出來,女學霸也很多!
  • 到了高中女生比男生成績好,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到了高中女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比男生的好,並且全班前十名裡面女生往往佔大多數。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中國教育已經從中小學教師的陰盛陽衰傳染到了高中學生當中?中國的男學生不如女學生了。
  • 高考將至,12星座如何考出好成績?
    對於學生而言,高考可能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除了知識的沉澱和積累,其實高考時的心態以及自身狀態也對成績有著很大影響。所以,優化考前狀態就顯得格外重要。讓我們看看十二星座人,都該如何調整狀態從而考出好成績吧!
  • 數學輔導教材推出「男生女生版」 是因材施教還是強化性別標籤?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網友爭議。公眾號中還表示,這個教材的推出最早源於看見秦文君的兒童文學《男生賈裡》《女生賈梅》暢銷,因此有了做男生版的和女生版教輔的想法,後來尋找到一家有男女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數據的學習平臺進行合作。與該教材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
  • 佛山一中現牛人宿舍:8男生高考分數都超660(圖)
    佛山訊學霸的成績讓人驚豔,牛人扎堆更是讓人直呼「神一般的存著」。昨日高考放榜後,記者第一時間了解到,佛山一中就出現了這樣的牛人宿舍和牛人班級——205宿舍的8個男生高考成績均在660分以上,平均分超過670分,今年佛山市理科第一名也誕生於此;此外,市理科第一名所在的班級53名考生成績均在630分以上,都比今年一本理科分數線577分超出60分以上。
  • 高考查分_高考成績什麼時候出_高考成績查詢2020?
    高考查分_高考成績什麼時候出_高考成績查詢2020?2020年全國高考已結束。考試成績何時公布?何時填報志願?這份「考後提醒」請收好!2020年全國高考今日收官,20餘省份查分時間已明確9日,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已正式結束,北京、天津、浙江、海南、山東5省份也將在10日結束全部考試,這意味著2020年全國高考將落下帷幕。
  • 張朝陽:女生學不好數理化、長得好看老被人看,沒心思學
    我所呆的IT行業,也流行「女生不會編程」的說法,事實上,女程式設計師不僅數量少,平均技術水平也確實低於男程式設計師。但造成這種現象的關鍵因素,不是男女性別差異,而是在時間與精力投入上的不均。不管男生女生,只要你一個學期都不打開電腦編程,不敲它幾千行上萬行代碼,你的編程水平不可能高,練得少-->水平低-->受打擊-->學不會/不適合-->不練不學了-->...
  • 考生如何超水平考出好成績?
    每年的升學、升職、就業、考級等考試牽動無數男女,考生如何考出好成績?鄭博士再次出招:1、調整文昌位文昌位影響考試,文昌位最好放睡床和寫字檯;流年也有流年文昌位,如果流年文昌位又合主人本命的文昌位,又安放在睡床或寫字檯,考試成績定會很好。
  • 為什麼很多女生都是「路痴」| 男女的空間認知有什麼差異
    路痴,這個詞會在很多女生口中出現。女生大多對路線不敏感,甚至很弱智。從前,不相信有人真的是路痴,也不相信有人會連簡單的方位都搞不清楚。如果有女生說自己是路痴,我會覺得她大概是自謙或者說著玩的吧,也許為了讓男生顯示出自己的價值而已。但是後來我逐漸注意到這個問題,很多女生真的都是路痴。她們極容易迷路。
  • 女生全面超越男生?性別與教育雙重危機
    「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了」。近日,接受採訪時,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口吐驚人之語。而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在提前批次小語種錄取時,區別男女劃分數線。文科的男生分數線601分,女生分數線614分。理科男女線則均為644分。此消息傳出後,「男孩危機」立即被推至風口浪尖。
  • 為什麼上高中後男生普遍比女生成績好?老師有真相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帶過普通班也帶過重點班,以我的分析,整體上男生的學習能力高於女生,而男生的學習狀態明顯要弱於女生。 不過要從初高中銜接的角度看,女生的適應性明顯不如男生。比如我帶的一個重點班,按照中考成績排名,前十名中女生佔了七個,而高中第一次月考後,前十名中女生只有三個。
  •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將於1月23日開考
    11月25日,福建省教育廳舉行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工作視頻會議。會議透露:明年包括福建省在內的八個省要迎接新高考,八省將統一。且明年不再組織2021屆的高三省質檢。  「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是新高考的適應性考試,也就是說,2021年福建首次舉行的新高考要怎麼考,適應性考試是方向標,是預演,是壓力測試。
  • 了解性別差異,發揮優勢彌補劣勢最重要
    男寶和女寶在發育過程中,大腦會有一定的區別,女孩更善於語言的表達,所以對於閱讀,寫作,聯想,記憶等,都會更容易拿高分,味覺,觸覺等能力也會稍高於男生。而男孩對反應能力,空間感知,分析能力,數學科學機械能力等會有優秀表現。但是男生對語言的推理,女生對數學運算和位置記憶的能力,都會略高一籌。所以大部分女人的智商無法用數字衡量,也無法用車技衡量。
  • 廣西女孩林麗淵,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覺,最後考了多少分
    廣西女孩林麗淵也有一個理想,她從初中開始,立志考復旦大學。幾年來,她努力學習,到了高三,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她接連發生意外,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卻睡著了。本來她平時考試成績都很好,可忘了寫名字就相當於沒考了,丟了150分。
  • 高考成績是凌晨12點可以查詢嗎?高考成績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查?
    隨著首批高考成績的公布,相信各位考生已經迫不及待了。從晚上0點就開始刷手機,其心情更多的是煎熬。在考試成績查詢時間表上並沒有具體的時間。那麼究竟高考成績在哪個時間點出呢?附上高考成績查詢時間表晚上0點或中午12點!沒錯,有兩個時間節點,大部分省市都是在這兩個節點左右可查成績。但是,即便可以查,也會因為網絡擁堵造成伺服器癱瘓。很大概率都要等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