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消弭災禍,應從五戒十善做起

2020-11-29 騰訊網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嵗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 虛雲老和尚《辭世詩》

民國三十六年在揭陽第一中學講

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倘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人們缺乏道德,做種種罪惡,釀成幹戈水火饑饉的浩劫。若要轉移天心,消弭災禍,應從轉移人心做起,應從人類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愛信義,才可轉移天心。

若人只管做惡事,不肯回頭,怎能化除戾氣?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即是由迷得覺,導人歸於至善的不二法門。

我們對於因果報應,要相信是事實而非虛假的。如果人人能夠相信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那麼悖理犯法的行為,當然是不敢再做了。釋迦牟尼佛抱救世之心,棄捨王位,修盡苦行,以救度世間。

諸君明白因果,欲免將來受苦,應該在這時候多造善因。我們今日所受的種種苦難,皆是前世所種下的惡因所感。所以,我們今後應種善因,將來自然得善果。

現在我們要改造世界,趨進大同,一切須憑我們這顆心做起。在學生方面,先要努力讀書,讀書不忘救世,救世首要救心,救心即是糾正自己思想的謬誤,要篤信因果律的道理,勿入歧途;更由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實現。

如果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能夠篤信因果,實踐八德十戒,那麼,強凌弱,眾暴寡,及種種爭殺造業的禍事,便不會釀成,而真和平、真平等、真大同的極樂世界,也可促其實現而再沒有五濁惡世,和一切苦惱的滋生了。

《過娘娘叫狗山偈》

蜀漢興師到此間,山高路險幾人攀。

重重雲鎖孤峰外,惟有松濤不自閒。

士馬騰空衝碧落,旌旗蔽日卷夷班。

悠然天際連聲喚,共道娘娘叫狗山。

《觀經》中「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慧淨上人開示此段文,每一念每一念都能消除他曠劫以來、生生世世所累積的種種罪業。可是為什麼很多念佛人都有病苦、障礙呢?

很多人因果關係看不清楚,「為什麼很多念佛人都有很多病苦、障礙?」他本來就有很多病苦、障礙,不是念了佛增加了病苦、障礙,而是他本來就這樣。

佛陀開示我們,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

每一個人,不論有念佛沒有念佛,生老病死是免不了的,佛法正是為了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所以我們才念佛。

念佛之後,每一念每一念都滅我們的無量生死重罪,減輕我們的苦惱。但是在往生淨土之前,我們還是一個苦胚子,業報身是前一輩子帶來的,是沒有信佛念佛之前造罪造業來的,當然還是個苦胚子;往生極樂之後,才究竟圓滿,沒有苦。

在今生當中,念佛人也能體會到苦越來越少,不然就沒有現世利益了,這些都要我們自己去感受。

你的意思是「既然一念佛就滅了很多罪,我們就不應該受罪受苦啦,一念佛什麼都好啦,身體馬上八十歲變成十八歲」,這不符合實際生活

眾生的身心是過去苦報的一種結果顯現,就是解決這個果報,也一定有個過程,有個程序,它又不是變戲法

相關焦點

  • 五戒與十善
    「十戒」源於「五戒」,而又與「五戒」側重不同。「五戒」側重於止惡,而「十戒」側重於行善。由「十戒」而來的「十善」即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嗔恚,以因緣觀離愚痴,以誠實語離妄語,以和合語離兩舌,以愛語離惡口,以質直語離綺語,以救生離殺生,以布施離偷盜,以淨行離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以佛教的觀點,守「五戒十善」可確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墮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修持。
  • 佛門三皈五戒十善
    三皈:皈依佛指的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皈依佛)皈依法指的是皈依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 (皈依法)皈依僧指的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及出家僧 (皈依僧)五戒:不殺生:這個殺生分有意殺害 無意殺害 我舉幾個例子
  • 五戒、十戒、具足戒都有什麼不同?
    佛教的戒律主要是分為五戒、十戒、具足戒三個等級要求,其中遵守的紀律等級也各不相同。分別是比丘與比丘尼要受具足戒。具足戒又稱近具戒、大戒,簡稱具戒。出家人只有受過具足戒的,才能成為比丘、比丘尼。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比如,不殺生就是不侵犯別人不侵犯別人的生命。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產。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別人的名節。不妄語,也就是不侵犯別人的名譽。所以說守五戒,也就是守法。不侵犯別人,自然可以免除恐怖而獲得身心的自由與平安。
  • 佛教裡說的五戒十善是指哪五戒哪十善呢?為什麼修持如此重要?
    我們常聽人說修行要做到五戒,修十善業,可是一般人並不清楚五戒到底是指哪五戒,十善是指哪十善呢?其實五戒出自於《增壹阿含經》,簡單點講就是「戒殺生,戒偷盜,戒淫邪、戒妄語,戒飲酒」。為什麼要戒殺生呢?十善業主要是勸導人行善,五戒主要是勸人不要作惡。但是十善基本與包括了五戒。十善是指不殺生、不淫邪、不盜竊、不妄語、不兩舌(挑撥離間)、不惡口(罵人)、不綺語(花言巧語)、不貪、不嗔、不痴。為什麼要修五戒十善呢?
  • 修「戒定慧」,首先從五戒開始
    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謂細緻詳盡,這些戒律雖然繁多,都是以五戒為根本而衍生。所以修行之人,首先要從五戒開始入門。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我們注意到佛陀制定的五戒之中,需要戒除的是邪淫,而非淫慾。因為現代社會嘛,如果都出家的話,那麼人類就會滅絕了,所以並不提倡不婚,對於有妻室有家庭的人,對妻室以外的異性動淫亂之心就是邪淫。邪淫不僅僅是行為上的出軌,哪怕只是念頭上起了非分之想,已然是破戒。至於那些搞婚外戀,婚外情的人,果報非常嚴重,他們的事業人生往往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遲早惡報會找上門的。
  • ​小虎提醒丨冬季防火,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
    小虎提醒從小事做起,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希望廣大市民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從小事做起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一、不要購買「三無」家電產品和劣質電器一些職工朋友特別是農民工朋友,在購買家用電器、插線板時,不太注意對品牌(產品質量)的選擇,也不太注意對安全證書的查看,容易購買到「三無」產品
  • 如來說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而唐僧在女兒國則五戒全破
    中國佛教的五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邪,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那麼唐僧作為西遊裡面的高僧大德肯定是要尊重這些戒律的,但是事實如何呢?唐僧有沒有犯戒呢?都犯了哪些戒律呢?因為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這幾個算是半路出家的,犯的戒也是數不勝數,我們就不單獨說了,在此只說說作為如來佛二弟子的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僅在女兒國這一難中所犯的戒律。
  • 四大「衰相」,運勢受阻,易得罪人,近期會有災禍降臨
    如果一個人的印堂部位發青或發暗的話,代表著近期可能有災禍降臨,事業、財運方面容易產生很多的困難和阻礙,尤其是如果近期單獨外出的話,容易遭遇一些災禍,近期儘量少與陌生人過多的打交道,說話方面也容易得罪人,近期一定要謹言慎行,不然容易招惹來很多的口舌是非,不能逞一時之氣,不然容易給自己招來禍端!
  • 失戀很痛苦,挽回有方法,應先從普通朋友做起
    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普通朋友做起,在聯繫時,或者見面時,以一個普通朋友的口吻進行聊天,這樣對方才會慢慢放下對你的戒備心,重塑對你的好感。給對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是重燃好感的最好方式。在與前任剛獲得聯繫時,千萬不要著急,很多人分手後挽回不成功原因就在於過於心急了,在對方開始對你鬆懈時,又重新提起彼此感情的事,當再次觸動對方的防範心時,她就不再輕易聯繫你,或者跟你見面了。
  • 既要胸懷大志,又要從小事做起,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欲成大事者,應胸懷大志,還要有大智慧、大氣量,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歷史上陳勝的事跡我們都知道,他年輕時給人當僱工,當時正值秦朝的殘暴統治時期,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十分同情和自己一樣命運的人。
  • 師:人類消弭爭端的最後手段和無奈形式
    武力解決是消弭人類爭端的最後手段和無奈形式。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慘重的。戰爭之後,或形成新的權力中心,或實現權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時人民也獲得了暫時的和平與安寧,而權力中心無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蓋堯舜之後,有國有家者,無不因徵戰而得立宗廟。縱觀《師》卦卦爻辭,蓋聖人於興師,主張堅持兩個原則,一是正義,後發制人,二是用賢,知人善任。
  • 人在災禍來臨之前有預兆,不信請看……
    人若一心行善,雖然不能馬上給你帶來福報,但是災禍已經悄悄遠離;人若作惡,雖然不會馬上面臨災禍,但是福氣已經悄悄溜走。影響一個人命運福禍的根本不在於上天或命,而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因果、自己的業。  《太上感應篇》開篇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的福氣都是善業的積攢,災禍也都是自找的,無因不成果。
  • 寅吃卯糧的習慣容易帶來災禍
    最近看到不少關於過度透支有關的事情,所以今天就和朋友們談談這個話題,楊老師想要告訴朋友們的是,寅吃卯糧這種提前消費,一旦形成習慣,很容易帶來災禍。楊老師先給朋友們說說,這裡面的道理。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命理學中,財的定義,那就是,我克者為財。
  • 易經禁忌:想要趨利避害,避免災禍,守住這一點很重要
    現在畢業生越來越多都進入社會了,在職場上他們往往沒有辦法展現出自己想要的一面,並且社交方面非常苦惱,其實早在幾千年裡,《易經》將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全部寫了下來,其實非常簡單。孔子卻說,你這樣做很好,但如果一直做下去,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個賢能的人,這樣的話你受盡百姓愛戴就會讓其他人不滿,因為這樣會形成對比,之後你就會被孤立,會有更大的災禍,事實證明孔子是對的,子路也因此逃過一劫。
  • 先從朋友做起才能成功追到手的星座女
    朋友有很多種,就好像一棵樹,每一片葉子是一個朋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文章就是先從朋友做起才能成功追到手的星座女。
  • 有聲作文《邁進美好新生活 從吃的文明做起》朗讀者:賴俊霖
    朗讀者:重慶潼南區朝陽小學三年級10班 賴俊霖  指導老師:沈妍《邁進美好新生活 從吃得文明做起》永川區興龍湖小學六年級1班 應昕蕊 指導老師:洪飛    「近日,各個地區出臺『吃得文明』餐桌政策,讓『吃得文明』落地落實,讓群眾感受到餐桌上的禮儀。」看到這則新聞,我不禁疑惑起來:什麼是吃得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