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8年陝西饑荒到底多嚴重?一個人值不了10塊錢

2020-12-01 騰訊網

「足跡所至,十室九空,遍地哀鴻,奄奄垂斃。」 成千上萬的百姓由於飢餓而奄奄待斃,這是民國十八年陝西境內的真實寫照。這場駭人聽聞的饑荒,其規模之龐大,影響之慘烈,在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都極其罕見。

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民不聊生……更加令人心悸的場面還在接連出現:買賣人口居然成為了合法生意。面對飛漲的糧價,人的身價居然不及鬥糧的三分之一,連10塊錢都不值。民國十八年的陝西饑荒究竟有多嚴重?這場天災的背後,是否藏匿著人禍的魅影?

末世災難降臨

1928年的春末,天有異象,大旱初起,陝西省內幾乎所有的縣區都滴雨未降。泉水枯竭,水井幹涸,望著龜裂的土地,百姓皆處處禱雨,人人呼天,惶惶不可終日。直至最後一場冰雹的降臨,仿佛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此拉開了荒年的序幕。

對於絕大多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都是收一次莊稼,吃一季糧食。然而,乾旱帶來了夏季絕收,秋季又未能下種,陝西竟是兩季顆粒無收,可謂一次千年難遇的浩劫。在當時,地主家中尚有存糧可以支撐,而平民百姓只能束手無策。

就這樣,1928年秋季,災情逐步蔓延到各地。這場饑荒災難,究竟是何等的慘絕人寰?

飢腸轆轆的人們,如同焦黃的麥稈般,被這場席捲而來的饑荒成片的放倒,瞬時間就躺滿了街頭巷裡。不計其數的饑民們,在田野上搜尋草根、樹皮充飢;更有甚者,將鳥糞拾起後用水洗淨,挑食其中未被消化的糧食顆粒,只求腹中不再空蕩。

然而,這些緩兵之計根本無法成為災民的生存保障。權宜之後,食不果腹的百姓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朝夕相伴的家禽家畜。耕牛騾馬,悉數宰殺;看家護院的貓與狗,甚至上躥下跳的老鼠,都成了饑民們的捕食對象,無一倖免。

天災固然可怖,可更加令人恐慌的,是人心。在戰亂與饑荒的雙重壓迫下,買賣婦女兒童的生意愈發緊俏,甚至幾乎成為了一種的合法經營。據統計,在這場浩劫中,陝西省出逃災民和被賣出的婦女兒童的總數,總計高達78萬餘人。

在當年,若是到各縣縣城中去走一走,便能驚悚的看見街道上公開設置的「人市「市場。女人和孩子們面呈土色,瘦骨嶙峋,猶如商場中陳列的死氣沉沉的商品,身上插著明碼標價的草標,等待被哪位財主買走。

彼時,糧價飛漲,小麥每鬥的價格在5元到8元之間,有的地方甚至已漲至每鬥12元。在民國初期,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此等水漲船高的糧食價格,絕不是尋常人家可以負擔得起的。

然而人命遠比食糧微賤,一條人命,竟是連10元也不值。當時,婦女價格約為兩三元左右,兒童因為力氣小,幹活少,賣價還要更低一些。這些待價而沽的女人和孩子,身價尚不及一鬥小麥的三分之一,著實令人咋舌。

窺見商機,狡猾的人販子蜂擁而至,他們從山西、河南成群結隊地前來,將低價收買到的大批婦女兒童運出潼關,重利出售。陝西政府下達的禁販人口之令,實際只是一紙空文,趁機抽取油水、從中漁利者,不勝枚舉。

人口買賣剛剛興起時,因為可以作童養媳之用,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還能賣到5元的「高價「。然而,隨著災情的日益嚴重,無計可施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性命,甚至連錢都不要,直接讓買家把人帶走,只求保全兒女此身。很多女人為了活命,也只好分文不取,自賣自身。

在當時出關的大道上,許多婦女兒童餓斃在出逃的途中。在路旁的溝池和田野的雜草中裡隨處可見餓殍的身影。大批走投無路的災民們選擇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災難就像瘟疫一樣,在這片昔日富饒祥和的三秦大地上開始蔓延……

不能忘卻的慘痛

這場以旱為主,且蝗災、雹災、瘟疫並發的巨災,以陝西為中心,向四周不斷擴散,並波及山西、河北、河南等眾多省市。「地無餘溼,屋鮮盡藏,赤地千裡,萬井封鎖無煙。「滿地都是形容枯槁的饑民,田廬毀沒,村落焚毀,哭聲震野。

災難初始時,眼見糧食短缺,有心之人便開始哄抬物價,饑民們的狀況更是雪上加霜;在災民們舉家逃荒,流離失所之時,竟有喪盡天良之人對他們索要過路費……災情愈演愈烈,饑民載途,民不聊生,各地餓斃災民的數字,成倍加番地往上增長。

社會一片混沌,各縣土匪趁機蜂起。這些「土匪」,一部分是由破產農民組成的,飢腸轆轆的他們三五成群,搶劫掠奪富戶的糧食。而另一部分成員則來自某些地方軍隊,他們仗勢欺人,胡作非為,接管一個地區後便無惡不作,欺壓百姓,殘害人民。

當時的大荔縣區,被敲骨吸髓的土匪麻老九盤踞後,已是民生凋敝,生靈塗炭。在那個戰事頻生的荒蕪年代,農民無地可耕種,只能失業,城內成群的乞丐也由乞食而轉為「搶食」。鄉村裡的災民不等餓死,就已經喪失了生的希望,開始尋死。

潘多拉之盒已經被打開,慘不忍睹的人禍接踵而至。在所有能吃的、不能吃的東西都吞盡之後,日暮窮途的人類,終是將牙齒殘忍地伸向自己的同類。

在飢餓的主宰下,吞食人肉的慘劇正在街頭巷尾相繼發生。歷經百萬年進化的文明人類,在張嘴閉嘴之間又回到起點。

餓殍遍野,十室九空。這場曠世奇災,從1928年一直延續到1930年,令陝西這個原有1300萬居民的富庶之地,在三年大荒中,減少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淪為餓殍、死於疫病的有300多萬人,更有流離失所者600多萬。

天災與人禍

小說《白鹿原》中,曾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饑荒之年,一個飢餓不已的媳婦起夜來到廚房,看到房中有燈光,便疑心丈夫一家背著自己偷吃,便悄悄貼窗偷聽。結果她聽到公婆在和她丈夫商議,要把她殺了吃掉,說等挨過這這次饑荒,再給丈夫娶一房。

媳婦嚇得魂飛魄散,連夜跑回了娘家。經過父母一番安撫,媳婦終於睡下。然而她翻來覆去也無法入眠,就想去找父母同睡。結果,在父母屋子窗前,她聽到二人在商議:反正都沒吃的,女兒給外人吃也是吃,不如自己殺來吃了還能撐幾天。

這個略顯驚悚的故事,其實是民國十八年陝西饑荒的真實縮影。這樣的悲劇,在當時諸多陝西普通百姓家庭中頻繁上演。那麼,被譽為「八百裡秦川」富庶之地的陝西,究竟為何會發生如此嚴重而持久的災荒呢?

其實,早在清朝末年,陝西省的水利和農田建設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年久失修也未曾得到修繕。民國成立以後,三秦境內戰事頻起,千裡赤地。緊接著,天災降臨,從1927年就開始的嚴重旱荒,一直持續了四年之久,農業生產被擱置,以豐補歉更是無從談起。

面對無情天災,個人的渺小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此時的陝西,亟需政府強有力的措施來引導局勢。然而,此刻的統領馮玉祥卻在忙著和省內的其他軍閥開戰,麻木不仁的當權者們,致使本來早就該展開的救援行動,遲遲沒有鋪開。

這場慘絕人寰的災荒背後,人禍的魅影清晰可見。正是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共同導致了陝西荒災的爆發和遷延。這段觸目驚心的慘痛歷史,值得引起今天人們的認真思考和反思!

相關焦點

  • 【歷史】民國共38年,就鬧了38年饑荒,無一日不饑荒,餓死2億人
    民國時期:(一)1920-1921年華北四省區大饑荒:死1000多萬人,災民3000萬(一說5000萬)。(二)1925年川黔湘鄂贛五省大饑荒,死人數不詳。(三)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1300多萬人。
  • 講述了1942年發生在河南的饑荒與天災人禍:上
    河南大饑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開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饑荒之一。這場大饑荒的範圍還包括河北、山西、山東、安徽。平息大旱之後,又遇蝗災,由於河南地處抗日前線,有下級瞞報、政策失誤、交通堵塞等原因,導致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 1942年民國大饑荒,草根樹皮為食,個個瘦骨如柴,觸目驚心!
    1942年民國大饑荒:睡覺,是這些難民唯一能抵禦飢餓的方式 1942年民國大饑荒:一位因為飢餓而暈倒在路邊的小孩,在垂死線上掙扎,沒有一個人來管他,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是一樣的挨餓
  • 1942年河南饑荒:倆饅頭換一個老婆,不是段子,人命不如一個紅薯
    1877年,華北乾旱不只是山西,還有直隸、山東、河南、陝西,這五個地方乾旱最嚴重,餓死了1300萬人。 民國「河南大饑荒」 看過劉震雲小說《溫故1942》的人對1942年河南饑荒更能感同身受,1938年5月,蔣介石炸毀黃河花園口
  • 民國鎳幣到底值不值得玩?還是看發行數量吧~
    在1914年2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發行1種5分鎳幣。民國24年時又發行了5分、10分、20分3種鎳幣。當時,省內市場流通使用鎳幣較少,直到1936年時,中央銀行才運來了第一批鎳幣1萬元。因數量不多,不夠分配。後運到的第二批鎳幣有5萬元,幣值有5分、10分、20分3種。其中,5分幣有2萬元,10分幣和20分幣各1.5萬元。
  • 民國西安城:80年前的老照片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陝西!
    任踏一磚,即疑為秦偶拾一瓦,又疑為漢謂長安灰塵,皆五千年故物                                                ——易君左如果穿越回民國的陝西,頗多趣味:有五層樓炮房,有塵土滿天;有膽大的山中少婦,有荒野中的罌粟;有紅軍與夷族吃血酒的奇聞;當然,還有很多的美食美酒……無論民國與今天,西安都是值得一遊的奇趣古城。
  • 1936年饑荒「人吃人」:活人肉比死人貴兩倍多
    1936,把縣長嚇瘋的川甘大饑荒  1936年,四川靖化縣長於竹君瘋了,他是被嚇瘋的!  地裡的玉米燒成一片大火  造成這人間慘劇的元兇,是從1930年起開始蔓延、至1936年進入高潮的川甘大饑荒。僅就四川地區而言,除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人口約3700餘萬。  有人說,1927年北伐成功到1937年日軍侵華這十年間,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而真實的情況卻與「黃金十年」的美譽截然相反。
  • 大饑荒時代 畫家在幹什麼?
    在西安,大饑荒期間陝西非正常死亡人口為18.7萬人。之所以死亡人口少,人口學家曹樹基認為,可能與近百年來陝、晉發生過饑荒有關,這些地區民間重視、珍惜糧食,成功化解了政府的高壓。在天津,市委1959年6月送上廬山會議的材料表明,各區黨員比較一致否定大躍進,對大辦鋼鐵、人民公社提出懷疑和指責。薊縣在1960-1962年間食物中毒2672人,死亡60人。
  • 1942年河南鬧饑荒,為什麼災民一路向西,直奔陝西,原因很簡單
    當時由於戰爭頻發,以及天公不作美,許多的地方鬧起了饑荒,於是許多農民百姓被迫離離鄉,去尋找更能夠適合生活的地方當農民百姓的機箱鬧饑荒,或者是發生什麼自然災害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比現在,平民百姓能不能生活得很好,全靠老天爺能不能夠成全。如果風調雨順,自然百姓安居樂業,如果天公不作美,為了活下去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 當年的大饑荒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些老照片,真的慘不忍睹
    當年的大饑荒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些老照片,真的慘不忍睹。但是在當年的大饑荒年代,其實是我們很難想像的,因為他們過著的生活,讓人看到這些老照片,都覺得慘不忍睹。
  • 1942年,河南省大饑荒時期,婦女們的生路到底有多艱難?
    那麼,在40年代的初期,河南省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在1942年,河南省大饑荒時期,婦女們的出路到底有多艱難?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前人的艱辛生活。河南省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屬於人口大省、糧食大省。在古代歷史上,河南省與山東省就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從清朝統治的後期開始,河南省遭遇了一系列的天災人禍,百姓們的生活只能用一個「苦」字形容。
  • 1942年,河南爆發嚴重的饑荒,李培基為何不上報?原因有三
    1942年,河南地區大面積爆發了嚴重的饑荒。而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為了解決饑荒,解救難民。他與一線戰鬥人士一起尋找解決災情的方法,不辭辛勞的私下走訪安撫人心,帶頭節約糧食,把食物讓給更需要幫助的人民。不論怎麼看他都是當代活雷鋒,人民心中的好官員。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災還是人禍?原因令人心痛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災還是人禍?不過在距今不到100年的年前的民國年間也曾經發生了悲慘的人吃人事件,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公元1942年,由於戰亂和饑荒的雙重壓迫使得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中原大地上更是哀鴻遍野,儘管已經過去了將近百年,不過作為研究各家學說的筆者對此卻不能無動於衷!
  • 東非遭遇60年最嚴重旱災 約1200萬人鬧饑荒(圖)
    東非遭遇60年最嚴重旱災 約1200萬人鬧饑荒(圖) 2011-07-08 10:43:00     作者:
  • ...荒:近代中國第一大旱災,北方五省持續近4年大旱,1000萬人死於饑荒
    大旱1876年,光緒二年旱情持續加重,仍然沒有降雨,並且受災範圍進一步擴大,大部分農作物都因為旱災絕收。旱災引發的蝗災也非常嚴重,農作物被啃食一空。《山東通志》記載這一年全省「大旱,民飢」,大旱已然引發饑荒。而1876年12月11日的《申報》報導,因為旱災,山東出現很多災民,紛紛逃荒、祈雨。對於災情的慘狀記載為「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
  • 晚清的這場大饑荒有多可怕?為了能夠活下來,出現了吃人的現象
    接下來講到的就是發生在晚清時候的一次天災-大饑荒。這次天災大饑荒發生在戊寅年和丁丑年之間,所以清朝晚期的這次天災又被稱作丁戊奇荒。這場災難的巨大危害性我要用很多具體的數據來給大家說明。晚清時期的這場丁戊奇荒波及範圍涉及到中國的山西和陝西等多個省,持續時間長達4年,受到這場饑荒災難影響的黎民百姓人數到達了一億人數上下,其中根據相關史冊紀錄中寫道的,在這次災荒中餓死的人口數量有一千多萬。
  • 民國1塊「大洋」,在2020年能值多少錢?1萬銀元購買力嚇死人?
    隨著越來越多歷史影視劇的出現,很多人開始對中國的古代史感興趣。除了春秋戰國、唐宋元明清之外,很多人對於民國時期的感情更為特殊。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民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位名人。雖然我們將從清朝到新中國建立的這段期間,統稱為「民國」,但其實民國大體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從1912年開始,1月到3月是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期。而1912年3月至1928年,則是北洋政府時期,也就是以袁世凱為首的軍閥統治時期。第三階段就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從1927年直到1949年,也就是新中國正式成立這一年。
  • 1942年河南饑荒:兩饅頭能換個媳婦,並非段子,人命僅值幾個土豆
    這個成語到了現在,已經引申成為用以形容災荒十分嚴重,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而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就完全可以用「易子而食」來形容。當時兩個饅頭就能換一個老婆,一個紅薯就能把兒子賣了,由此可見,當年河南大饑荒到底有多麼可怕了。1937年,日軍已經不滿足於東北,想要將爪牙伸向整個中國。於是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以東北為據點,以北路為主要侵略方向進犯我國領土。
  • 《邛崍縣誌》裡的1959:人口急劇下降 死於饑荒
    又如民國35年(1944年)大旱,從34年農曆十一月至35年六月,冬春旱連夏,南河斷流,沿河兩岸水稻栽插甚少。糧價暴漲,據縣誌記載,僅平落鄉就餓死10餘人。然而從統計數字看,民國37年的人口總數為363561人,比民國34年的335926人增加了26635人,可見民國35年大旱並未帶來人口大量減少的後果(民國35年和36年的數字缺失)。
  • 理財-2017民國紙幣值多少錢民國紙幣圖片及價格一覽
    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紙幣的使用其實是到了近現代的時候才大量出現,特別是中華民國的成立也使得紙幣的流通成為了稀鬆平常的事情。那麼,2017民國紙幣值多少錢呢?隨小編來看看民國紙幣圖片及價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