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面利好陸續出臺,A股闖關富時羅素指數在即,賣方買方對於A股市場的情緒明顯升溫,大多看好這輪金秋反彈行情,有基金經理、券商資管人士亦透露近期已經小幅加倉。不過,機構對這波行情的定義還僅僅是反彈,中期關鍵變量取決於經濟增速的變化。
買賣相方情緒齊升溫
多位機構人士指出,經過年初以來的調整,市場估值、情緒和交易換手均已降至低點,股市已經具備非常好的中長期配置價值。在此前提下,壓制A股風險偏好的因素邊際緩和,近期政策面加速釋放積極信號,構成了觸發市場上漲的催化劑。
估值底部迎來諸多催化劑
「政策釋放了加大投資、加快基建、促進消費等信號,對市場情緒起到積極作用,也說明政府的政策空間還比較大。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抗風險與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強。」富邦證券研究員蔣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在一系列政策細則密集出臺之後,9月27日凌晨,富時羅素將正式宣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若A股本次闖關富時指數成功,預計初期階段可能帶來的短期資金流入與納入MSCI時相當,約為120億美元。儘管從納入成功到實際實施可能有近一年的窗口期,但短期對於情緒面將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滙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認為,在當前位置,前期壓制風險偏好的因素已經鈍化,不太可能再造成市場大跌,投資者應當更關注未來國內基本面的邊際催化,包括基建領域發力託底、企業和居民的實質性減稅,以及其他改革措施。
買方賣方情緒齊升溫
隨著近日市場的強勁反彈,券商發布的觀點也逐步趨向樂觀。聯訊證券分析師朱俊春表示,經歷7個月調整的A股市場終於有望迎來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吃飯行情)。市場如果出現回調,則是加倉機會。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李少君指出,金秋行情正式揭開序幕,建議投資者把握難得的反擊窗口期,核心邏輯在於市場前期對內對外的過度悲觀預期有望邊際修復。海通政策團隊近日也重申,階段性反彈已經在途中,性質是政策偏暖帶動情緒修復,幅度如何需跟蹤後續改革政策。
「考慮到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等主要指數已連續四個季度下跌,且跌幅較深,經濟基本面仍有韌性等因素,當前市場底部已現,建議把握反彈行情。投資角度上,看好有業績支撐的滬深300和MSCI指數中A股相關標的。」上海證券投資顧問趙曉歷指出。
出於對下一階段反彈行情的判斷,多位公募基金經理透露,近期已經小幅加倉。據測算,上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小幅加倉1.51%,當前倉位65.05%。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0.87%,標準混合型基金上升1.59%,當前倉位分別為93.47%和61.64%。
海富通投資經理朱銘傑表示,上市公司三季報預計於十月中下旬公布,疊加外部環境因素階段性落地,形成當前市場反彈的時間窗口。
記者了解到,有券商資管近期也有買入動作。「目前公司部分權益產品有小幅加倉。前期市場跌幅明顯,大量個股估值趨於合理低估,目前位置配置價值已經比較明顯。」上海某券商資管人士介紹,對非周期價值藍籌、醫藥、旅遊、非周期消費品等,中長期看好,主要看好政策鼓勵的創新藥公司和細分高成長公司。
「在投資機會上促消費可能會成為一大方向,可關注相關的白酒股,估值處於低位的航空股等。」蔣棟表示。
當前行情僅為反彈
不過,考慮到可能存在的經濟下行壓力,買賣方機構對於中期市場方向仍存有疑慮。「市場目前對於經濟增速的變化還存在分歧。」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這可能是壓制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濟下行程度還不足夠清晰也是當前多數機構人士不敢看反轉的原因所在。
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專戶投資部總監陳錦泉認為,受益於政策放鬆等因素,今年四季度或者2019年上半年會有一定的反彈,但僅僅定義為反彈。更長期的關鍵變量現在還看不到,取決於經濟增速下行的速度。從投資價值的角度看,部分低估值資產風險溢價開始進入投資區域;與經濟相關度小的具有定價能力的消費品估值也逐步進入合理區域,具有複利價值;未來阿爾法產生的核心關鍵仍然是成長動力。
除了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外,上海萬豐友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李泓江對記者表示,更看重去槓桿等事件的進展。從中期角度看,目前仍沒有到加倉時機,影響經濟的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對四季度投資依然保持謹慎,現階段是低倉位,但隨時準備進攻。
長江證券策略團隊也指出,反轉信號依然有待社融企穩。當前市場政策底或已現,信用底未至,核心矛盾依然是「經濟預期下行+信用風險待緩釋」,「社融增速」仍是下半年的核心觀測指標,在其企穩前市場仍將偏謹慎,以博弈行情為主。
「中期磨底大格局不變,但右側大拐點需等兩信號明朗,即盈利回落幅度到底多大,去槓桿出現拐點帶來資金面轉折。」上述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