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初唐四傑之首,一首《詠鵝》是我們多少人童年的記憶。
想想看王勃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寫下這樣流傳千年的詩歌,誰敢說他不是難得的天才呢。而王勃似乎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在初唐的時候,成為了初唐四傑的扛鼎人物,只是太遺憾,他只不過活到二十七歲便離開人世。
在如此短暫的生命中,卻留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詩篇,或許是天妒英才,王勃早逝,成為了無數人的遺憾。
王勃的很多文章句句經典,就算是到了今天,依舊被很多人引用。比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這些句子唯美抒情,讓人看過就很難再忘記。
後人對王勃的評價褒貶不一,尤其是在盛唐的時候,有的人說王勃的文章過於華麗,有一些空洞無物。
不過詩聖杜甫對王勃的評價個人認為最為精準,杜甫在《戲為六絕句·其二》這首詩中寫了對初唐四傑的評價,「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勃是初唐四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杜甫對他的評價很高,不過王勃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他的作品都無比的深情,也很傷感,尤其是在後期受到打擊之後,更是如此。
在乾元666年,王勃因為上《宸遊東嶽頌》一篇,被唐高宗看重,還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要知道,這時候的他,才十六歲。
只可惜,王勃的一生短暫也充滿了戲劇性,王勃被判過死刑,因為擅自殺害官奴,差點送掉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被人陷害過,最終入獄,不過他當時是非常幸運,居然能遇到了大赦天下,撿回了一條命。
只不過在這件事情以後,王勃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變得憂愁,這種憂愁也體現在了他的作品之中。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經歷,讓王勃對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讀。
王勃的《落花落》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王勃把自己內心的悲痛之情完全融入到了詩歌當中,通過詩歌娓娓道來,令人感慨萬千。
《落花落》
唐代: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再美的花都會落下,無聲無息。在綠色的葉子,青色的花萼見,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輝煌的樓閣。
我看到一片片花落在臺階上,落在精美的筵席中,還有陣陣香氣隨風穿過門口插著茱萸華麗的帳幕,吹進舞館裡來。
這是一個多麼美的春天啊,只是迎著春去踏青的人怎麼還沒回來呢。
花瓣又落到了高高的樹下,我走在下面都能聞到濃鬱花香。
當花開始落下的時候,春天已經很美好,樹的葉子長出了許多,只是許多人卻沒有發現這一切的變化。
眼前精美華麗的樓閣安靜閒適,之間漂亮的姑娘來來回回。
春天啊,其實過去得很快,就像人生到了某個高度之後,可能也很難再創新高。
只想再和你一起暢遊這落花的春天,晚上也住在落滿花瓣的院子裡,
但可以再次試著白天暢遊落花之中,夜晚住宿於落花之間,一起看臺上梳著雙鬢的美麗姑娘。
這首詩是王勃生命最後的絕唱,他出獄後在家呆了一年多,這時候朝廷已經恢復他官職,可是他心灰意冷,不願回去於是沒有接受。隨後他去去交趾見自己的父親,交趾就是現在的越南北部,那是後的越南是中國的一個郡,屬於中國的領土,被貶謫的人一般都在那裡。
看完父親之後,他又踏上歸途,這是詩就是在從交趾回去的途中寫的,遺憾的是這次旅行也成為了他最後一次旅行。
王勃回去途中因為有一段是水陸,需要乘船,當時正值夏季,在海上遇到風浪,我想估計就是颱風吧,他不幸遇難。
非常遺憾,當時的他年僅二十七歲,一代文學大師就此隕落,不得不令人感到可惜,感到悲傷,仿佛是天妒英才。
王勃在這首詩中,接落花表達自己的悲痛的情緒,王勃經歷一場人生的浩劫,從獄中出來後,他對人生有來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和體會。這也讓他創作出來的作品,變得更加悽美。
在字裡行間更是透露著無限的哀愁。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惜春和傷春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悲痛,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悲傷,作者的傷痛,就算是現在讀來也能夠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王勃是一位無可爭議的天氣,可是他的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一直沒有受到過真正的重用,當一個人懷才不遇的時候,空有一腔抱負卻無可用之處,誰會不覺得悲傷呢。
不知道你對以前懷才不遇的文人有什麼看法呢,你又怎麼看待王勃的一生呢,歡迎在評論區說一說。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