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行為,媽媽自己洋洋得意,但孩子卻覺得很丟人

2021-01-11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都說育人好比育樹,從一顆種子的破土而出,但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都離不開父母的灌溉和呵護。其中,母親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是影響最深刻,且最特殊的。

郭沫若先生曾說: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反過來,一個精神世界有缺失的母親,害了自己的兒子,也藉由兒子之手,害了無數人。由此可見,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意義深重。

錢婷是一名初二的學生。由於學校離家比較遠,所以她從初中開始就住校了。一下子都沒有家裡人管了,錢婷開始和同學一起玩玩鬧鬧。尤其周日返校的時候,總要和比較要好的幾個同學出去購物。

漸漸地,她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好在家裡人給的生活費比較多,還夠她用。不過某天,她看上了一條新款裙子,但是價格比較昂貴,光靠她的生活費肯定是不夠的。

思來想去,她決定偷錢。因為她知道媽媽總將錢放在一個柜子裡。她覺得這個柜子,媽媽很長時間都不會翻。

但是,她沒有料到剛好最近家裡有事急需用錢。不出意外的,她媽媽果然發現了她偷錢,結果二話不說追到了她的班級,當著所有人的面把她狠狠罵了一頓。

錢婷看著同學異樣的眼神,只恨不得想找條縫鑽進去。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敢上學了,因為她害怕聽到別人對她的議論。

從表面上看,錢婷媽媽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好似是教育得當的體現。但其實,這種行為雖然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同時也深深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除此之外,這3種行為,媽媽時常覺得洋洋得意,卻讓孩子覺得很丟臉。

1、審美特立獨行

新時代的父母是越來越潮流了,在審美上也經常有自己的想法。特別是一些媽媽,喜歡把特殊的審美體現在孩子身上,比如給孩子穿漢服、洛麗塔上學等等。

這些「奇裝異服」,可能媽媽自己覺得很得意,但總會讓孩子感覺到無所適從。因為他總會被同學「圍觀」,甚至是議論嘲笑。

2、當著所有人的面訓孩子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但很多媽媽脾氣一上來卻總是忘了這一點。而且她們覺得在大家面前,孩子給自己丟臉了,要是她不好好教育一番,人家還以為她不會教孩子。

是以,她們在別人面前訓得更狠,更不留情面。似乎這樣能體現她們家教嚴格、「剛正不阿」。

但孩子雖然年紀小,卻有很強的自尊心。這種方式無疑相當於「公開處刑」,將他的自尊狠狠扔到地上摩擦。

3、不管不顧地討好老師

這類媽媽大多都是抱著一顆「慈母之心」,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特殊的照顧。

於是,她們不管不顧,甚至光明正大地給老師送禮、討好老師。

然而,這種討好和特殊關照,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負擔,甚至會讓他在同學之中被排擠。

其實這三種行為都能夠理解,大多數母親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選錯了方式。

希望下次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多考慮方式方法,這3種行為最好不要有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到了青春期,為什麼最討厭媽媽?和媽媽的3個行為有關
    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懂,有的孩子甚至說最討厭媽媽,這不是孩子變了,多半是媽媽的行為惹惱孩子,特別是這3個行為,如嘮叨、不好好說話、管教孩子等。孩子最討厭媽媽,多半是因為這些有的媽媽可能聽到孩子說"最討厭媽媽",有的孩子雖然沒說但行為看得出孩子對媽媽的不滿,這些原因其實很簡單,媽媽來了解一下。1、總是不斷嘮叨。
  •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不少媽媽會「嫌煩」,實際是孩子愛你的表現!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不少媽媽會「嫌煩」,實際是孩子愛你的表現!1:不停地問媽媽問題媽媽們第一頭疼的就是孩子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纏著媽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了,諸如「小花為什麼不吃飯呀,她不會餓嗎?」等等問題,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從小貓小狗再到宇宙星空,孩子的想像力遠比大人想像的要大得多,而媽媽們就算再淵博、再有耐心,也很容易被孩子問到「煩」。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老話常說:「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相比之下,我覺得教育孩子才是最考驗家長的問題,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不能打、不能罵,而且孩子還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很多不好的性格和習慣。
  • 這3種爸爸是育兒「拖油瓶」,就算媽媽優秀,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01這3種爸爸是育兒「拖油瓶」,就算媽媽優秀,孩子長大也多半沒出息在當今社會,有一種說法叫做「喪偶式育兒」或者是「詐屍式育兒」,指的就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夫妻雙方有一方全程「隱身」,有的時候偶爾「詐屍」,出來教育孩子。
  • 初入幼兒園,不適應的孩子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們都了解嗎
    隨著秋季過了一大半,孩子們上學也一個月了,之前每次上學都會哭鬧不止的他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自己跟小夥伴去學校了。每天早餐還沒吃完就迫不及待想要去學校,放學去接的時候還不是特別情願回來,當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
  • 孩子最討厭父母這3種行為,對比一下看看你都做了幾件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很多行為可能都讓孩子感到厭煩或者不高興,甚至還會對親子關係帶來很大矛盾。其實在現實中,下面這幾種事情是孩子最討厭的了,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一直在做,不妨對比一下你都做了哪些。1、騙孩子說不上班,在家陪孩子媽媽可能由於各種情況不得不出去上班,但是當出門的時候,可能孩子抱著哭鬧不讓媽媽出去。這個時候,有的媽媽為了哄孩子就會騙孩子說今天不上班了,在家好好陪著孩子,但是當孩子拿著自己的玩具玩的很歡快的時候,媽媽可能就會一溜煙的走了,隨後就是孩子哭鬧聲。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還在沾沾自喜嗎?
    沒想到,這位媽媽不僅沒有給孩子任何正面評價,甚至說孩子不夠聰明,這次考得這麼好也只是碰巧而已,聽到這樣的話,其他家長也不好再說什麼。謙虛也是種禮貌,但過分謙虛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講禮貌不僅是尊重別人,也能體現出自己的修養,很多人都知道應該講禮貌,可不是所有的講禮貌都是正確的,如果採用了不適當的禮貌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 媽媽抱怨女兒對自己不好,人生回答機:看看你小時候怎麼對她的吧
    文丨福果媽媽大街上,女兒摔了媽媽排隊買的保健品,對媽媽喊:「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這些保健品都是騙人的,你聽不懂話是不是?」媽媽看到朝這邊聚攏過來的人,輕聲說:「你小點聲,這多丟人吶。」女兒依然大聲喊: 「你還知道丟人啊,跟我回家!」在家裡,媽媽洗了女兒的髒衣服,正從洗衣機裡往外拿,女兒回來了。
  • 長大後和媽媽疏遠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2種經歷,讓人惋惜
    可以說天底下的母親沒有一個是不愛孩子的,為了他們能夠付出所有,這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於孩子們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比母親更愛自己,可是有些孩子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母親不是最愛自己的人也不會去感謝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現如今很多孩子和母親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最後成為了陌生人,很多人看到這樣的事情都會覺得非常的惋惜,都會覺得為什麼這個孩子會這麼的狠心?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哭窮、承諾、欺騙,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奪走孩子對你的信任
    反之,如果親子之間缺乏信任,父母用盡方法,說破嗓子,孩子也不會有任何改變。父母與孩子之間天生就有信任感,只是在教養的過程中,父母親手毀掉了這份信任感。心理學家提醒:如果父母有下面3種行為,說明你正在毀掉孩子對你的信任。
  • 初中課間操,女生自認為「很丟人」的3種舉動,在男生眼裡卻「超可愛...
    初中課間操,女生自認為「很丟人」的3種舉動,在男生眼裡卻「超可愛」!在做課間操的時候,這些動作都比較的簡單,大家都是簡單的應付一下,只有你很認真的把每一個動作都做標準,簡直就是班級中的一股清流,但正是你這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的模樣,深深的吸引了男生的注意力,這樣的女生也是比較有魅力的。
  • 叛逆的孩子,從小牴觸父母這3種行為,長大容易學壞,現在糾正來得及
    明明對孩子用心良苦,孩子偏偏就不領情,不聽話、愛跟父母唱反調。為什麼會這樣?跟父母這3種無知的行為有關,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叛逆的孩子是學壞的根源,父母要重視,早糾正早好!一、總是命令和訓斥孩子大部分的家庭延續了中國幾千年長幼尊卑的理念,覺得孩子應該聽家長的命令。你用直接命令、訓斥為孩子好?但孩子內心不是這麼想。
  • 媽媽對女兒越不好,女兒反而對媽媽越好,掙脫羈絆,讓孩子做自己
    文/依肯的爸爸有一種很奇妙的母女相處模式,就是媽媽對女兒越兇,越嚴格,女兒反而對媽媽越發依戀和喜歡。這就是媽媽給予了孩子太多的羈絆,只有讓孩子掙脫媽媽的羈絆,才能讓孩子做回真正的自己。3、對女兒的期望太高有些媽媽把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者夢想強加給自己的女兒,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沒有完成的遺憾,讓女兒來幫自己完成,並對女兒寄予很高的期望。想要讓女兒成為舞蹈和書畫大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成為一代才女。這種對女兒期望太高的媽媽,往往對女兒的要求就很多,對女兒的管教就會很嚴格。
  • 經常「挖鼻孔」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有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詩玲非常不高興,小孩子的面部調節能力不是很好,摳鼻孔的時候手指和臉一起用力,本來長得挺可愛的寶寶,因為這一個舉動形象盡失,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做這個動作,都有點噁心了。詩玲馬上把孩子手打掉:「吃飯呢,你摳什麼鼻子,這樣是非常沒禮貌的行為,如果你覺得鼻子不舒服,可以去衛生間清理一下。」
  • 這3種行為的家長,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父母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
    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孩子活潑開朗,而有的孩子叛逆任性,還有的孩子因為自卑而做什麼都會畏手畏腳的,家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大多數具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身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家長的這幾種行為的家長會導致孩子自卑,一定要改正過來,不然等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了,再後悔就已經晚了,心理問題往往比健康問題影響更大,卻更難解決,家長一定要重視。
  • 老教師:有這幾種行為的學生,都是「潛在學霸」,你的孩子是嗎?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對於家長來說,衡量一個孩子學習好壞的標準就是他的成績如何。雖然經常有人說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成績也能說明很多問題。成績好的孩子自然在學習上下了很多功夫,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很有可能偷懶,沒有那麼認真。
  • 孩子出生是個「夜貓子」,媽媽被「折磨」到崩潰,爸爸:自己作的
    倩倩覺得自己白天能補回來,並且她認為小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能折磨人到哪裡去,所以熬夜這件事,她依舊我行我素。孩子出生了,令倩倩沒想到的是,這孩子夜裡太愛哭了,簡直是個「小貓頭鷹」。經常晚上醒,醒來之後也不吃奶,有時候哭有時候不哭,就是「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不睡覺。丈夫要上班,只能倩倩每天哄孩子,熬到黑眼圈都出來了,這回白天不能補覺了,因為白天也要照顧這個「小魔頭」。
  • 衰漫畫:阿衰「成語高手」洋洋得意?金金:你是我教過的最差學生
    衰漫畫:阿衰「成語高手」洋洋得意?金金:你是我教過的最差學生一:胡亂解釋大家在讀書的時候,肯定會接觸不少的成語,並且在很多的時候,就能脫口而出,但是學成語若只是理解字面意思,很有可能就貽笑大方了,這不漫畫中的主角阿衰就是這麼一個人,平時在學校裡面,總是不好好學習,導致成語在活用的時候出現了各種搞笑事情!
  • 這3個星座,在成為媽媽以後,能夠跟孩子相處的很好
    每次我聽到我表弟跟我吐槽他這個處女座的媽媽之後,我都有一種心疼他的感覺,真的是被這樣的媽媽折磨瘋了。但是其實不同的星座的人在成為媽媽後對自己的孩子的看法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結合著星座這個話題談一談什麼樣星座媽媽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時應該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