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都說女人生孩子就像過鬼門關,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難。
01-海歸女博士抱娃跳樓
還沒來得及等到母親節,4月27日,長沙某小區中,37歲的海歸女博士蘇女士帶著剛剛5個月大的二胎女兒從樓頂一躍而下,當場結束了兩條生命,而這僅僅距離蘇女士的丈夫凌晨4點加班後回家不到一個小時。
得知噩耗的丈夫非常震驚,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他十分崩潰,一邊踱步一邊喃喃自語:「我什麼都不要,只想要我的女兒,為什麼要把她帶走?」
蘇女士和丈夫都擁有博士學位,她自己是一名海歸博士,丈夫做科研工作。平時生活工作都很安穩簡單,除了5個月大的女兒,還有一個孩子7歲上小學。
據蘇女士的家人稱,蘇女士自從生完二胎後就出現了產後抑鬱,不過家人沒有引起重視,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
02-產後抑鬱悲劇層出不窮
近些年,新聞裡產後抑鬱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
2017年,湖南一個31歲的二胎媽媽,帶著一雙不滿3歲的兒女跳樓,三人全部罹難;2018年5月,江西省萍鄉一個二胎媽媽帶著一雙兒女跳河,後來媽媽被救起,而兩個孩子溺亡;2019年3月,杭州一位28歲的媽媽跳樓自殺,而就在她自殺的前一秒,剛給孩子餵完奶;僅僅一個月後,福建漳州一位28歲的寶媽,也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溺亡……
中國是一個發展極其快速的環境,新的事物總是導致新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很多時候,我們這一代會有的問題在之前的幾十年很少發生,比如產後抑鬱這樣的心理疾病,這導致很多人都很難了解抑鬱症或者產後抑鬱。而不知不覺間,產後抑鬱已經成為了一個高發的疾病。
研究調查,在中國,有15%的產婦會被確診產後抑鬱,而高達85%的新媽媽則會有抑鬱情緒,產後抑鬱正在困擾著新一代女性。即使從數據上來看,中國和世界水平幾乎沒有太大差異,但對產後抑鬱的誤解嚴重降低了中國女性獲得支持治療的可能。
很多人對產後抑鬱的理解還停留在汙名化的階段,認為「這不過是矯情」,「釋放釋放就好了」,「就是閒得,忙起來就不想了」,「因為照顧孩子就抑鬱了,沒有母性」。
03-家庭關係起重要作用
最近挺火的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裡,女主角尋找因為丈夫長期不在家,自己在家做全職太太后得了抑鬱症。自己抑鬱症發作,想找丈夫求助卻怎麼也打不通電話後不慎割傷自己。而妻子因自殺住院了,丈夫也因為工作而不能第一時間趕來。
很多男性因為不理解女性在生育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遭受的身心雙重的壓力,總是在妻子需要幫助支持時輕飄飄的帶過,甚至覺得「每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怎麼到你就不行了」。
一個紀錄片中,妻子對著丈夫聲淚俱下,訴說著自己產後抑鬱的痛苦,而丈夫卻仍然表示產後抑鬱是杜撰的,妻子只是太矯情了。
大家再來看看這張圖,這是一個6歲女孩做的連線圖——「我家的分工」。有多少人的媽媽和這個小女孩的媽媽一樣每天都像個陀螺似的忙個不停,而丈夫卻好像與這一切無關。
如果丈夫能夠分擔一些生活的壓力,讓妻子能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時不時地喘口氣,對妻子而言,不但是生活上的減負,也是心理上極大的寬慰。
每個女性在做母親的時候不會突然變成超人,她們還是那個擰不動瓶蓋、害怕蟑螂的女孩。希望在她們負重前行的時候,丈夫和家人能多多替她們分擔,給予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更多親子育兒知識,請關注@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點讚或分享給更多人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崔娃:出生就有罪,母親的態度讓他從貧民窟走出,影響他的一生
2歲男孩被親生母親從14樓扔下,父母吵架,為何總是孩子「買單」
41歲日本超人媽媽,20年生11個娃,網友:為家庭放棄自我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