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年少時,他寫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
臨別好友時,他留下
「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的贈語
50多年革命生涯
26載總理重任
他的名字
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懷念
1月8日
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的日子
2018年3月5日,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
「周恩來,
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
不朽的名字。
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
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
周恩來同志青年時代曾經寫下這樣的寄語:「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周恩來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是: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周恩來同志生前念茲在茲的中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完全實現。
如今,回眸周恩來工作生活中的點滴片段,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震撼,激蕩我們的心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周恩來年少時的豪言壯志。
12歲那年,周恩來來到了東北,不久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一天修身課上,校長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周恩來站起來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
「我認定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
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
這是周恩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22歲時,周恩來來到馬克思故鄉歐洲,以求尋找救國救民道路。1921年,23歲的周恩來加入中國共產黨,自此成為一名堅定共產主義者。他說「我認定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事實也正是如此。
「每個人都是普通黨員」
這是周恩來對自己黨員身份的根本要求。
1935年6月底,警衛員魏國祿當選了周恩來所在黨小組的組長。一次,周恩來問為什麼很久不開黨小組會議。魏國祿說小組會開過了,看首長忙,就沒通知。沒想到,周恩來嚴肅批評道:「在我們黨內,每個人都是普通黨員,誰都要過組織生活,這是個黨性問題。」
「我做工作,從來沒有灰心過」
這是周恩來在自我解剖時說的話。
1951年9月29日,在北京、天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會上,周恩來向1700多名教師做了《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報告。他以自己思想改造的親身經歷,回答了知識分子為什麼需要改造和如何進行改造。5個多小時裡,他以自我批評的精神坦白剖析自己的經歷,聽者莫不感動。
「我是總服務員,要為人民服務而死」
這是周恩來「人民至上」的理念。
周恩來經常說:「我是總服務員。」他要求各級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務好老百姓,當好人民的服務員。
「畏難苟安,不是共產黨人的品質」
這是周恩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真實寫照。
1972年5月,周恩來被確診患膀胱癌,發展到每天便血,但仍繼續超負荷工作。從確診到住院的兩年內,除了13天以外,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直到1974年6月住進醫院。住院期間,他會見外賓65批,在醫院召開會議20次,出院開會20次,找人談工作200次以上。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是周恩來顧全大局、忍辱負重的誓言。
「文化大革命」是周恩來十分痛苦的時期。有時他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做一些違心的事,便他堅持「抓革命,促生產」,減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損失,保護大批黨內外的幹部,從而在緊要時刻避免了黨可能發生的分裂。
「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
要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
這是周恩來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
1958年1月到杭州視察,周恩來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枕巾中間已經破損。地方同志看不下去了,就給他換了條新枕巾。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要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他坦率地說,他這樣做不光是一個人的事,是提倡節儉,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共產黨員本色。
「不靠關係自奮起」
這是周恩來為晚輩立下的家規之一。
周恩來特別叮囑晚輩:「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我的關係,都不許扛總理親屬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謀私利。」所以,在周恩來的侄子輩以及第三代的登記表裡,都找不到與周恩來的「關係」。
他的故事,
還有很多、很多……
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
他和鄧穎超同志將全部工資積蓄
都交了黨費
他一生沒有兒女
他說全中國的青年都是我的兒女
他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
毫無保留
敬愛的周總理
這盛世,如您所願
來源: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報、央視新聞、人民前線、新華網、人民日報、軍報記者、羊城晚報
原標題:《周總理,45年了,多想讓您看到今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