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問我《道德經》有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反正我在讀第4遍了

2021-01-09 拂塵記

這是拂塵記c的第424篇原創文章,字數2369,閱讀大概需要6分鐘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來分享學習《道德經》方法以及收穫。當然我的理解和方法,只適合我,不一定合適你;我覺得這樣好,你不一定認為正確,如果有不同意見或更好的方法,歡迎批評指正。

我在今年3月7號開了《共讀道德經》的圈子,這之前,對於道德經,我從來沒有讀過,更不用說學習理解了,我開圈子的原因,就是想督促自己,能夠堅持把這部經典讀完,沒想到,越學越有意思,我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開始在讀第4遍了。

因為成了圈主,我督促自己,每天至少學習誦讀1章,到現在,已經完整讀了三輪,受益頗多。

01 我的學習方法

這是我的學習過程,希望能對大家有借鑑作用。

第一遍我大概每天花不到10分鐘,抄寫一章,看一遍譯文。囫圇吞棗,意思不懂,沒關係,就像看一本小說一樣,很好奇地想一直看到最後,看看它到底偉大在哪裡?

看到第1章,就差點被嚇到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短短12個字,就有幾種斷句方式,幾種翻譯,感覺它晦澀難懂,心生退意。

可是不要著急,後面幾章,意思就淺顯得多,越讀越有意思,美與惡、善與不善,高與低,這些辯證思想,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把我理解不了的現象、糾結,都梳理透了。

粗讀第1遍時,遇到難於理解的、晦澀的、我不認可的觀點,都不用糾結、也不要戀戰,只抄一遍,讀一遍,有想法就記錄下來,如此而已。

81天後,我開始精讀第2遍,我對每一章的字句,都認真思考領悟,參考網上各種不同解釋,加上自己的思考,每天寫一些心得。

這一遍讀得很辛苦,耗時最多,但是收穫也最大。

比如對於「空」、「水」、「多即是少」等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並應用到生活中,我發現我的底層思維邏輯開始有了很大提高。

很快81天過去,我開始讀第3遍,隨著越來越深入的思考,回過頭看之前寫的,有的覺得太膚淺,有的覺得理解錯誤,我就把當時的想法與之前相比較,看有什麼相同與不同,有什麼精進。

我發現,很多章節的理解有不同,我的感受是:道德經就像一個聚寶盆,你越往深了挖,就越能挖到寶藏。

我現在正在進行第4輪的學習,希望能夠熟悉經文,做到融匯貫通,有的觀點,在好幾章裡都有表達。

02 我的收穫

1、深刻地改變了我的底層思維邏輯

這是最大的改變,也是最大的收穫。

我發現現在遇到問題、矛盾,我的想法看法跟以前有極大的改變。

比如前幾天在另一個群裡,我點評了一個戰友的文章,他半夜加我,我早上欣然同意,可是後來聊天中,他思路清奇,我實在無法接受理解。

當時我就表達了我的感受,我把聊天記錄發到群裡,只是想讓小夥伴們來確定下我的判斷,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看到大家的評論,我覺得我沒有問題,就拉黑了他。

之後我想,也許他年紀比我們大,有所謂的「代溝」吧,他的想法跟我們有差別,很正常,也不用上升到對與錯、好與壞的高度,我不能接受他,就此別過。

之後我就把這事忘了,直到昨天又加了一個戰友,她說上次那個人是她的忘年交,怕他冒犯了我,想安慰我一下。

我說當時是有些不舒服,不過後來早已經雲淡風輕了。

戰友說要學習我調節情緒的速度,我突然發現了我的變化,原來我會為此鬱悶很久,甚至會與生活中的其他小事累積,影響心情。

現在,我更能接受跟我「不一樣」的存在,好壞美醜善惡,都不是絕對的,我們沒必要為此傷神。

又比如最近我開始反省年輕時候,曾經犯過很多錯誤,可是當時卻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對的,現在承認自己的自大、狂妄甚至錯誤,也並不難了。詳見文章 《認識自己的短板,承認自己犯過的錯,這沒什麼丟人的》

2、生活更淡定從容

自從認識了「道」,知道人最大的目標,是要懂得「順勢而為」、「順其自然」,有些事急不來,也爭不來,再著急上火,再怨天尤人,再糾結煩惱,自然規律都不會因為你而改變。

我現在慢慢接受了「慢就是快」的精髓,慢不是拖延,不是不做,不是不爭,而是要像水庫的水一樣,該蓄勢的時候,就收斂、蓄藏,該開閘放水時,就噴湧而出,奔流不息,該爭取時爭取、該收穫時就收穫,該忍耐時忍讓,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我從7月份「失業」,全職在家,剛開始心有不甘,在家總感覺心中不爽,但是現在漸漸接受了現實,玩的時候盡情玩,沒有愧疚感;做的時候盡力做,做成做好。

不管處於何種境遇,都把生活安排好,讓每一天都過得淡定從容,珍惜感恩當下的一切。

3、順其自然

有時候,我們做一件事,總認為自己已經竭盡全力,就應該得到好的結果,可是事實往往並不如願,於是我們會失落難過,鬱悶糾結。

其實,當明白了順其自然的道理,就會內心釋然。

在道德經的前半部分,讀到悟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順其自然,順勢而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及不自生,故能長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順其自然,不是認命不作為,而是在行動上要盡力而為,結果上則順其自然。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完美才是常態,看清本質,就不再怨天尤人,就能順應時勢,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

在積極心理學中,有句話對我影響頗深,在這裡同樣適用:

世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盡力;他人的事,尊重,老天的事,順從。

這也是「順其自然」的道理,分清自己與他人、老天的事,我們的人生就會通透很多。

我們要順其自然,就是要在努力過後,對於結果的坦然。

當然,道德經中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知識寶藏,比如「水」,水的品質,可以單獨一篇文章來解讀,我們聽說過「上善若水」,但是有真正思考過「水」到底有哪些品質嗎?

這一點,我們就下次再來分享吧!

感謝大家的聆聽,如果你也對此有興趣,可以來找我,我們一起學習體會。

大家好,本文由拂塵記原創,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歡迎關注,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莊子大智慧:《南華經》裡有4句話,每天讀2遍,離聖人更進一步
    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著作,裡面當中有4句話,建議每天讀2遍,就會離聖人更進一步!第一句:「道德內全之無形符顯」莊子在《南華經·內篇》中提到了「德充符」的說法,這裡的「德」是指一種心態,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品德、德行或者是道德。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內全之無形符顯」,這裡「道德內全」的人不顯山不露水,是看不出來的。
  • 白巖松:《道德經》是我的生命之書。但我看不懂,有些書值得等待
    白巖松將《道德經》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書,他曾言:「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但是我看不懂《道德經》,怎麼辦?《道德經》全篇5162個字,是春秋戰國老子的著作,簡簡單單幾千字沒卻涉及到了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內容,其中深奧的內涵和意思讓普通人「讀不懂」。很多人在網上發問「《道德經》講了什麼,如何讀懂《道德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強求讀懂它呢?也許不是你讀不懂,而是時機未到。
  • 解密《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 經典|《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到底在講什麼呢?
    然而,與之相對的一個事實是,老子生活的年代太過於久遠,以至於他的話語體系和用詞方式和現代人所理解的內容大相逕庭,因此很多人在讀《道德經》的時候,第一感覺便是讀不懂。儘管知道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但若問《道德經》究竟在講什麼,仿佛可以用成千上萬的話語去闡述,卻又總是很難簡潔明要地概括出思想主旨,從而又使道教之「玄」變得「玄之又玄」。
  • 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若希望稱心如意,這4個問題你應問清楚
    在我們求職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若問道:「你還有什麼需要問我的嗎?」我想了解一下品質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招聘啟事》上面,假如你有什麼不明白之處,應提出來問清楚,例如社保問題、帶薪假期、就餐、住宿條件等等,畢竟這些問題也涉及到了個人的切身利益。
  • 我研究了咪蒙的100+篇文章後,發現了這些秘密...
    為什麼咪蒙寫的文章就有如此魔力,讓人又愛又恨?她的文章有什麼特殊之處?我們怎樣才能寫出她那樣的文章?身為一枚新媒體小編,我試著對咪蒙最近的100+篇文章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梳理,想看看能否從中提煉出咪蒙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這些分析所得能對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所幫助。
  • 道德經第十章:你了解道家的性命雙修嗎?修道究竟是修什麼呢?
    大家好,我是雅風。今天我們學習道德經的第10章。我個人認為道德經前10章。當中最難解讀的就是第10章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知道道德經前兩章是總綱和索引,從第3章開始一直到第9章,老子通過一系列的形象比喻,既擺事實,又講道理,讓我們對天之道和聖人之道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認識,但是知道不等於做到。
  •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更容易避禍求福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才可能做到避禍求福人行走於世間,無論你本事多大、手段多強,都不能逆天而行。順應天規,通達順遂;不應天規,早晚吃虧。其實,早在千年前,老子就堪破了天規。而《道德經》中有4條天規,我們只要悟透了,就能做到避禍求福:一、低調收斂,立身以謙《道德經》中說:「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 我研究了咪蒙的100+篇文章後,發現了這些秘密...-虎嗅網
    為什麼咪蒙寫的文章就有如此魔力,讓人又愛又恨?她的文章有什麼特殊之處?我們怎樣才能寫出她那樣的文章?身為一枚新媒體小編,我試著對咪蒙最近的100+篇文章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梳理,想看看能否從中提煉出咪蒙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這些分析所得能對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所幫助。
  • 《道德經》:氣傲皆因經歷少,心平只為折磨多!
    如果早點知道這句話,或許人生的境遇就會截然不同。 最近讀到這樣一段話,讓我心裡為之一震,頗受啟發和感動,以至於第一遍沒讀透,讀了第二遍、第三遍才有了重獲新知的感覺。讀罷又不得不感慨:能真正讀懂這句話的人,或許早已是「遍體鱗傷」。
  • 奧登:一旦你讀了卡瓦菲斯的詩,就會忘記這篇文章
    卡瓦菲斯三十多年前,已故的R.M.道金斯教授把C.P.卡瓦菲斯的詩介紹給我。我讀過許多不同譯者譯的卡瓦菲斯的詩,但每一首譯詩都可以立即被辨認出來,那是卡瓦菲斯的詩。沒有人可以寫他那種詩。隨便讀他的哪一首詩,我總感到:「看得出這個人用一種獨特的視角觀察世界。」自說自話的詩竟然可以翻譯,對我來說似乎難以想像,然而我相信這是可以翻譯的。
  • 《道德經》:三種性格,命最好;看你佔有幾個
    如果你擁有或養成下面的三種性格,那你的命運也錯不到哪!隨和我們都知道「上善若水」,水雖柔,但能包容萬物。我們常說「百鍊鋼不如繞指柔」,《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隨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軟,卻隱藏著無窮的力量。中國有句話叫「粗暴者所得甚微,溫順者所得甚多」,是說人在做事時的性格很重要。同樣一件事,由於性格不一樣,可能導致其結果出現很大的差別。
  • 什麼是低調?悟透《道德經》第28章中的3句話,你就明白了
    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現代人常愛說「低調奢華有內涵」,還說「低調才是王道」。那麼,什麼是真正的低調呢?其實,很多人是嘴上喊著低調,內心和行為一點也不低調,甚至截然相反。正所謂是「非知之難,行之惟難」,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不難,但做起來卻很不容易,知易行難啊!真正低調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實力,要不然就是虛偽、假謙虛。
  • 感悟|為什麼要堅持念完《北鬥經》5048遍?
    那麼,為什麼要讀5048遍《北鬥經》呢?《太上天壇玉格》中明言:「行雷法者,授《雷經》誦五千四十八卷(一藏經之數);行鬥法者,誦《北鬥經》五千四十八卷,吞符四十九日;行靈寶法,誦《度人經》五千卷。如此行法,立便神驗無疑。」古代以5048遍、5000遍、10000遍等為一藏。根據經書不同、遍數不同,北鬥經5048遍為一藏,也是現代說的圓滿之意。
  • 如果你的孩子寫作業超過11點,請一定看看這篇文章!
    原標題:如果你的孩子寫作業超過11點,請一定看看這篇文章! 看著孩子哈欠連天疲憊不堪的倦容,我睡意全無。知道孩子家長在全程陪同,於是問:孩子還沒有寫完作業嗎?什麼時候寫完告訴我一聲。那一刻,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 今天早晨醒來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看到的幾條信息是: ○杜老師,孩子剛剛寫完作業,你也早點休息吧(微信顯示時間是1:50) ○孩子每天12點多,今晚又是1點多睡覺。
  • 中國的入世與出世: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
    人若能無災無害地走過這一生,就是最大的幸運,這其中的智慧就是《易經》之道。接下來說說《道德經》一部道德經,僅僅五千字,卻能流傳幾千年,散布到全世界,為何?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這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 一本5000多字的《道德經》:讀懂經典4句話,才知人生真諦
    在家已有3個月之久,但3個月來,我絲毫不感覺空虛與焦慮。理由無他,只因看了這本《道德經》,看完才知它實在是妙極了。年少初識,還是在金庸武俠的絕世神功《九陰真經》,開篇第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就出自《道德經》。不明覺厲!
  • 《道德經》是如何解釋「道」的,你真的讀對了嗎?
    《道德經》是如何解釋「道」的,你真的讀對了嗎?說到《道德經》,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道德經》是我國古代道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的作者乃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之恢弘後世幾乎無人能及,唯有莊子可與之並肩。
  • 感悟|持誦《北鬥經》,到底有哪些好處?
    我是以信眾的方式念完《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5048卷的,因為我悟道淺薄,知識欠缺,以一個信眾的角度跟大家淺聊一下:為什麼要念《北鬥經》?念《北鬥經》有哪些好處?怎麼堅持念完《北鬥經》5048遍?為什麼是5048遍?念《北鬥經》對家人有幫助嗎?念《北鬥經》為什麼能逆天改命?念《北鬥經》的結果是什麼?能實現得道成仙的願望嗎?
  • 問吧精選|柯小剛:防止民間讀經走向宗教化
    曼曼和小宇:我曾經去了一個小孩讀經班的宣傳課,他說13歲以下的孩子要去學,而且開始就是背不教意義,甚至不上小學,這樣子我接受不了,不知道正確的讀經是怎麼樣的,在家可以家長教嗎?柯小剛:在強大的毒經宣導中,你能保有常識感,未被洗腦,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