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煩惱,失望、憂慮、憤怒、迷茫、空虛、不快樂、缺乏安全感等負面情緒總是時不時的就讓我們親身體驗下,但是,你有沒有認真的像蘇打綠唱的那樣問過自己「你在煩惱什麼啊?」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米歇爾·勒朱瓦耶說,人類絕大多數負面情緒都是來自「假煩惱」!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煩心事,不愉快不開心是很正常的。可是我們也會發現,不同的人遭遇同樣的事情可能結果完全不一樣。
有的人遇到一些煩心事可能生活就會搞的一團糟,而有些人卻能不受負面情緒的影響,甚至反而能將其轉化為靈感。
(eg. 有些詩人和作家就把這種負面情緒變成寶貴的素材。雨果曾說過「悲傷是一種幸福,給生活增添了趣味和意義。」)
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沒辦法把負面情緒處理的這麼好呢?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在負面的情緒裡越陷越深甚至難以自拔,並不是因為我們陷入了這個煩惱本身,而是由這個煩惱帶來的」假煩惱「造成的。
真煩惱:客觀事實存在的煩惱,也就是正在面臨的問題所直接帶來的煩惱。
(eg. 今年領導讓你下午5點鐘提交任務,你到了下午6點還沒有提交,這個時候領導生氣了,覺得你怎麼這點事都辦不好,這是你的真煩惱。)
假煩惱:在真煩惱的問題發生之後,我們內心對此又產生新的解讀和感受,而進一步帶來的煩惱。
(eg. 領導批評你了之後,你在想會不會領導從此以後對你有意見呀,給你穿小鞋;或者就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太弱了,不適合這個崗位,我是不是馬上就要失業了等等,後面的一系列我們假想出來的想法就是假煩惱。)
我們假想出來的場景和問題往往要比我們面對的真問題要更加嚴重,往往是我們假想出來的假煩惱假問題才讓我們陷入到各種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我們生活中99%的問題都不會發生,我們生活中想像出來的99%的假煩惱往往也不會發生,可是我們卻是真實的陷入到了這種糟糕的想像當中。我們很少被事情的本身所影響,真正影響我們的是事情給我們帶來的感受。
生活中如果遇到負面情緒讓自己很失落的時候,首先,你要想一想,你的這些失落的情緒是來自於真的帶來這種負面結果的問題本身還是你對這個問題又進行了很多自己的聯想、想像和解讀。
(eg. 你是因為同事沒跟你說話,沒跟你打招呼擔心呢,還是擔心他在背後說你壞話?你是因為老公沒有給你送花擔憂呢,還是擔憂老公有了外遇?)
我們所有的這些擔憂往往都來自假煩惱,讓我們陷入到負面情緒當中。如果要擺脫這種心裡預期帶來的落差、帶來的失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消除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由假煩惱帶來的負面情緒,直面真正煩惱的問題,就能夠極大的減少負面情緒帶來的壓力。
如何面對真正的煩惱帶來的負面情緒呢?
我們的大腦包含情緒腦和理性腦。
情緒腦: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控制,負責正面和負面的情緒。
理性腦:主要在大腦新皮層區域,負責理性思考、推理分析。
研究發現,大腦負責情緒和負責理性的這兩部分區域,是不能同時工作的。感動的時候就會失去理智,思考的時候會不動感情,生物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作為大腦的「推拉系統」。
推:大腦把情緒往內推,讓大腦邊緣系統的「情緒腦」起作用,會讓我們容易感動。
拉:大腦將感受、事件等拉到大腦新皮層區域,讓「理性腦」起作用,讓我們思考,從而讓「情緒腦」平靜下來。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當我們在情緒化的時候,讓自己理性思考,或處理一些需要調用邏輯能力的事情,那麼就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很憤怒或者很失望的時候,停下來問自己一系列問題:
「我為什麼會這麼憤怒呢?有什麼方法解決嗎?採用這些方法會有效果嗎?」
問自己一系列問題後,不管你是否能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只要你調動了理性思考,你就會發現,你的情緒已經一點一點的在平復下來了。
參考文獻:
[1].《落差:如何化解我們內心的失望》,米歇爾·勒朱瓦耶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6。
[2].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