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怎樣預習比較高效呢?看資深教師杜du手寫筆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語文。
語文園地一共安排了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交流平臺。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古詩做交流,引導學生學習古詩的一些方法:
1.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可以藉助注釋來理解。
2.帶著想像去讀有畫面感的詩句,體會詩歌的美。
3.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第二部分是詞句段運用,這道題有兩個小題,第一是給出一段話,讓孩子們抓住關鍵句,把握這段話的主要觀點。
(本題是對本單元語文要素的鞏固練習)
第二小題是生活中的語文運用。要根據實際需要,能夠從公交站牌提取重要信息,並根據文中一段話的提示,讓孩子制定出乘車方案,並選出最佳的乘車方案。
第三部分是日積月累,這部分安排了傳統文化常識,關於五行、五穀、五音、五彩等內容,要求學生了解其大致的內容。
下面我們就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走進這個語文園地,進入細緻預習吧!
一、交流平臺
1.目標: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歸納理解古詩意思的方法。
首先,孩子們交流自己學習古詩的心得,重點交流在理解古詩詞意思的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比如「藉助注釋、想像畫面、了解傳統文化知識」這三種方法都能加深我們對古詩詞的理解。
2.教師引導
我們回憶之前學過的古詩,我們在學習《三衢道中》藉助注釋來理解題意。
我們在學習《惠崇〈春江曉景〉》時,使用想像畫面的方式,來感受「竹外桃花三兩枝」的美好景象。
我們在學習《元日》時,在了解正月初一喝屠蘇酒和換新桃符的古代習俗後,能夠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3.方法拓展
除了上面的方法,我們還有其他理解古詩的方法,比如:文白對照、查閱古漢語詞典、結合地域特色等方法,來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二、詞句段運用
1.第一小題目標:運用抓住關鍵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話的主要觀點。
首先,學生自己讀一讀這段話,試著了解大意,然後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在理清句子之間的關係。
想想這段話主要是圍繞哪句話而寫的呢?並抓住第一句中的「為了」和第三句中的「因為」。
「為了」其實是說明目的,「因為」是解釋原因。
再把握住第二句這個關鍵句子,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體會花草樹木就像綠色衛士一樣、就像城市之肺,是非常形象而確切。
抓住了關鍵句就能把握這段話表達的觀點,觀點是什麼?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
2.第二小題目標:能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首先,讓孩子們閱讀教材給出的材料,並思考從站牌和旁邊的提示中讀明白了什麼信息,然後一起交流反饋。
通過上面的信息,確定這次出行的方案,一共有三個方案,再根據材料的要求,讓孩子們小組討論選出最佳的方案。
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出發點溫泉鎮,目的地宋家窪,以及時間的要求「就是希望九點前趕到」這些關鍵的信息,明確小林這次的出行需求,然後從出發時間、停靠站點多少等,進行排除。最後選出最佳出行的方案,就是我們書上標記的方案二。
三、日積月累
目標:了解「五行、五穀、五音、五彩」各指什麼。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行」是運動的意思,我國古代思想家試圖用這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那麼五行在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穀指的是五種穀物,稻指的是水稻,麥指的是小麥,黍指的是黃米,菽是豆類的總稱,稷指穀子,有人認為指的是高粱。現在的五穀就泛指糧食作物。
五音,又稱五聲音階。相當於現代簡譜的1、2、3、5、6。其實五聲音階也被稱為中國音階。
五彩:黃、青、赤、白、黑,五彩原來指五種顏色,其中青指藍色或綠色,赤指比朱紅稍淺的顏色,現在的五彩泛指各種顏色。
知識拓展:
五臟:心、肝、脾、肺、腎。
五味:甜、酸、苦、辣、鹹。
五官:耳、目、口、鼻、舌。
五金:金、銀、銅、鐵、錫。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關於這個單元的語文園地,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杜du老師,覺得上面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