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這個網站,在搜索框裡輸入一個文字,就可以看到這個字的字源,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體,它是怎麼演變的,一清二楚。」理察·西爾斯在電腦前熟練地操作演示著。比起他的中文名字斯瑞德,他更喜歡中國網友給他起的外號「漢字叔叔」。
11月8日,國家科技部發布2019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南京以第七的位次獲得近5年來最好成績。據統計,自2018年起,南京引進高端外國專家360人次。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國際上最早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漢字字源的學者之一。
從22歲開始學習中文,理察·西爾斯用了近20年時間,建起一個免費的漢字字源網站「漢字字源」。他手工將每個漢字的甲骨文、金文、篆體等字形數位化處理編碼入庫,收錄10萬餘個古文字字形,包括31876個甲骨文字形、24223個金文字形以及49705個篆體字形。在網頁上滑鼠輕點,漢字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這個網站已吸引來自170個國家的漢語愛好者,月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
去年,「漢字叔叔」和南京結緣,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視網麼團隊一起創辦了「漢字書局」品牌,繼續從事漢字字源文化研究。一邊是對傳統文化和古漢字有著無限熱情的「真愛粉」,一邊是立足機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擁有10餘項發明專利的「科技後浪」——今年6月,「漢字書局」藉助增強現實技術展現漢字字源的演變,研發出針對兒童學習的多語種識字卡片,獲得眾多好評,短短一個月,線上眾籌金額就達到目標金額的5倍以上。
在南京這座古今交融、具有「創新氣質」的城市,「漢字叔叔」找到了歸屬感。在他南京的家中,書架上放滿了各種關於古漢語研究的書籍,上層端正擺放著「金陵友誼獎」獎牌。這是南京市給予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用以表彰其在南京市「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建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活到老,學到老。」這位古稀之年的美國老人,提到漢字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希望可以一直住在南京,也相信南京會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
記者 管鵬飛
實習生 劉 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