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叔叔」和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緣何都對南京一往情深?

2020-11-28 澎湃新聞

◎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打開手機APP,掃描一張「字源卡」,手機上瞬間顯示出這個漢字的AR動畫演示圖像,將這個漢字的來源、演化演繹地惟妙惟肖。

漢字叔叔與張帥團隊合作研發的字源卡產品已由漢字書局發布,張帥提供

手持卡片的銀髮爺爺理察·希爾斯,被網友譽為「漢字叔叔」。他於26年前開始研發的「漢字字源」網站,如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收錄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 個最常用的現代中文字字源,31876 個甲骨 文,24223 個金文,以及49705個篆書……

在中國遊歷多年後,2019年底,「漢字叔叔」終於定居南京,並成為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聘專家,70歲的他正和一個創業團隊,聯袂攻關如何用生動活潑的音視頻形象講述漢字演變故事。

「漢字叔叔」將漢字之美散播全球的同時,在南京市第一醫院,來自美國的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則用30年的時間,培訓、指導中國醫生完成高難度的心臟手術、心臟移植。在他的幫助下,該院心臟手術死亡率由50%降至2%以下。

在南京,來自全球的外國人才正在與他們的中國夥伴共同分享前沿技術、專業經驗;開放的南京,也敞開懷抱,與各國友人分享發展機遇,澎湃創新活力,「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在11月 23日-27日的「魅力城市南京行」活動中,記者從南京市科技局獲悉,自2018年至今,南京引進高端外國專家360人次,其中8人入選國家重點人才計劃外專項目、7人入選江蘇省重點人才計劃外專項目;3位外國專家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2位獲得江蘇省友誼獎,24位獲金陵友誼獎。

「漢字叔叔」理察·希爾斯向記者講述他創立的「漢字字源」網站

「漢字叔叔」聯盟南京團隊,用AR 演繹漢字前世今生

走進理察·希爾斯的家中,《說文解字》、《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中國傳統經典名著填滿書架。打開電腦,一個融合甲骨文、金文、篆書的字源資料庫詳細訴說著6552個最常用的現代漢字的起源。這些獨具特色的漢字 ,濃縮著理察70年的人生。

「世界上有7%的人說英語,但有20%的人說漢語,我非常好奇人們是如何用漢語思考的,年輕時,我想去看更大的世界,所以1972年,我買了一張單程票到中國學習漢語。」全身只剩下80美金的理察一邊做英語教師,一邊買來小學課本自學漢語,但死記硬背收效甚微。

「直到40歲,還不能讀和寫,只能說中文。但我發現,幾乎每個漢字的部件都有詳細的來源,如果知道漢字的起源,發現漢字的故事,就能了解古代中國人的生活,與古人對話。」然而,一場意外加速了理察的計劃。1994年他患上嚴重的心臟病,「如果生命只剩一年,我該做些什麼?」

「漢字叔叔」理察·希爾斯與記者分享他對漢字的理解

理察的答案是,將《說文解字》數位化。「一年後我活了下來,於是到矽谷拼命工作,賺了5萬美金,其中2萬美金讓朋友幫我掃描漢字錄入電腦,剩下的就買漢字參考書。書很貴,花了很多錢。」此後,理察將《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和《續甲骨文編》近10萬字的字形輸入電腦,2002年,漢字資源網站終於上線。

默默無聞地耕耘了9年後,2011年理察突然發現網站的訪問量猛增,一個月內有100多個國家的人訪問網站,後來他知道,是一個網友發了微博,將他的故事廣而告之,網站也被帶火了,「漢字叔叔」 成名了。2017年,理察的命運再次迎來轉折。

那一年,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帥獲悉「漢字叔叔」的故事後,向他發出邀請。此後兩年,張帥多方輾轉,並在南京市科技局的幫助下 ,讓「漢字叔叔」順利「落地」南京。

「漢字叔叔很想留在中國,而視網麼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政策,他可以作為外國高端人才申請最長期限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南京市科技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漢字叔叔」創立的「漢字字源」網站截圖

2019年底,理察提交資料。2020年1月,經江蘇省科技廳批准後,他獲得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今年春天 ,他又在南京市科技局的幫助下順利辦理了A類外國人工作許可證,5年內,他可以穩定地留在南京工作。如今,理察擔任南京市視網麼科技有限公司特聘專家,雙方聯合開發的字源卡中文版也已經上市。

「有人說我是偉大的外國人,因為我做了那麼多分析漢字的工作,其實我只不過是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夢想,那就是漢字,我希望永遠留在中國,我覺得中國是我的家。我希望在南京活到老。」理察說。

醫學無國界,30年中外技術接力守護生命健康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遠隔重洋,享譽世界的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每天一早會出現在南京市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南京一院),與醫生們一起查房、查看患者的心臟造影、心電圖、超聲影像等資料。隨後,他會進入手術室,隨時指導年輕的醫生在術中精準主刀。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

麥克與南京一院的緣分已經持續了近30年。

南京一院副院長陳鑫,1993年作為該院首批赴美培訓的醫生,前往美國奧卡拉心臟研究所學習,當時,他就是在麥克的指導下開始培訓心臟外科手術技術的。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心臟病發病率低,國內對心臟搭橋手術也很陌生,醫院一年也只有幾十例心臟手術,全國範圍能做心臟搭橋手術的醫生也不超過10個,但美國在80年代就開始推廣這項技術了。」陳鑫學成歸國後,很快成為國內業內的技術骨幹,也開啟了與麥克長達30年的友誼。此後,南京一院先後輸送五六十人次的醫護人員到奧卡拉心臟研究所進修學習。

「麥克團隊的醫生在縫合血管時,出針、進針的手法都非常精細,也因為這種精細,只需縫合一層就可以,這能讓患者更快康復。」南京一院心胸血管外科醫療組長項飛2016年曾前往美國培訓,對這個細節他記憶猶新。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與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遠程視頻對話

在麥克的幫助下,南京一院有了一支成熟的心血管外科手術團隊,過去的十年,儘管重症複雜病人越來越多,但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死亡率2%以下,比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術前危險評分預測的死亡率降低 56.9%。醫院已成功開展 105 例心臟移植手術,創全國該領域4項技術突破,2018 年心臟移植數量居全國前十位,

近30年的深厚情誼,在2018年再次升溫。當年2月,麥克受邀全職來到南京一院任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每年 ,他會在中國工作6-8個月,目前,他共接診疑難及重症心臟病患者200餘名,主刀、指導完成各類高難度心臟手術500餘例,包括13 例心臟移植手術。2019年,他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雙方愈加密切的合作 ,也讓麥克看到中國團隊的專業。「我很欣賞南京一院的團隊意識,不僅心外科團隊成員之間合作密切,他們與麻醉科、心內科 、ICU甚至手術室的清潔工的合作都很默契。以前是他們來 美國學習,現在我來中國也能學習先進的診療技術,並將中國南京的經驗帶回到美國救治患者,與他們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麥克說。

今年3月,美國紐約的新冠疫情肆虐,麥克的女兒自願馳援紐約。臨行前,陳鑫向她的女兒分享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經驗以及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陳鑫的分享,讓我們給病人更多的安慰和更好的治療,我的女兒也能自我保護、安全回家,我很感謝他。」麥克說。

在陳鑫看來,「醫學無國界,好的治療方法應該向全人類普及,人類是命運共同體。這30年的合作,我們也經歷了從向國外學習,到相互交流再到相互學習的過程,近十年來,我們也不斷在國際心血管外科的學術舞臺上展示南京市第一醫院經驗。」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攝

原標題:《「漢字叔叔」和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緣何都對南京一往情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創業夢圓,「漢字叔叔」安家南京
    比起他的中文名字斯瑞德,他更喜歡中國網友給他起的外號「漢字叔叔」。  11月8日,國家科技部發布2019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南京以第七的位次獲得近5年來最好成績。據統計,自2018年起,南京引進高端外國專家360人次。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國際上最早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漢字字源的學者之一。
  • 他可能比你還懂漢字!美國「漢字叔叔」能講出每個漢字的故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他來自美國,本名叫理察·西爾斯,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但他更喜歡被網友們稱為「漢字叔叔」。他痴迷漢字研究數十載,傾盡所有來中國研究古代漢字,創辦「Chinese Etymology(漢字字源)」網站,免費提供給全世界愛好中文漢字的人來查閱。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打造漢字字源資料庫
    而這個資料庫的創建者竟然是一位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上圖)。22日,70歲的理察·西爾斯在南京創新周開幕式上榮獲「金陵友誼獎」。  將漢字數位化是他最想做的事  1950年,理察·西爾斯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後來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2歲隻身來到了中國臺灣希望學習漢語。和詞彙、語法比起來,漢字筆畫繁多且複雜多變,死記硬背只會令人痛苦不堪。
  • 心胸外科:國際化學科共建 遠程共話罕見先心
    北京時間1月8日7:30-8:45,心胸外科國際化學科共建項目團隊與美國喬治亞州兒童醫院心臟外科主任James D. St.Louis教授團隊進行了遠程會議,會議圍繞心胸外科目前收治的一例罕見複雜先心病:先天性肺動脈瓣缺如展開討論,與會專家就該名患兒的相關檢驗、檢查結果詳細討論了手術指徵及手術方案,同時James建議進一步完善心臟MRI,心胸外科團隊當即予放射科聯繫,並獲得了放射科團隊的大力支持。
  • 耗盡家財在美國建立漢字字源網站 「漢字叔叔」痴迷漢字終不悔
    這是66歲的美國人理察·西爾斯在中國常住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國,人們對他並不直呼其名,而是用一個聽上去更親切的稱號——「漢字叔叔」。  上周六,「漢字叔叔」登上了央視一套節目《朗讀者》,他用並不流利的中文朗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這是一篇陋室之中仍心存高遠者的自白,用來形容理察的一生再恰當不過。
  • "漢字叔叔"微博求工作 因創辦漢字字源網貧困潦倒
    「漢字叔叔」理察花費全部積蓄和20年時間,從事漢字系統性研究並創辦字源網站。微博稱,「漢字叔叔」理察花費全部積蓄和20年時間,從事漢字系統性研究並創辦字源網站。如今貧困潦倒加上簽證到期,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繼續留在中國研究漢字。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條微博短短一周就有4萬多條轉發和4千多條評論,熱心網友紛紛出謀劃策,許多企業更是當場拋出橄欖枝,「漢字叔叔」理察·希爾斯一下子就「火」了。昨日,記者幾經輾轉終於撥通了理察·希爾斯的電話,聽他娓娓道來自己與「漢字」的故事。
  • 心胸外科:拿什麼拯救你,「千瘡百孔」的肺葉
    4年時間內雖然手術成功矯治了食道閉鎖及食道狹窄,但明明出現了頑固的周期性的嘔吐和反覆的肺部感染,每一個星期明明都要不自主的嘔吐一天,並且伴有明顯的喉中痰響、咳嗽喘息,原本羸弱的身體更加弱不禁風,需要不停的反覆住院治療,整個家庭陷入了極度的恐慌,父母擔心隨時可能失去他。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再探技術高地,「單改雙」手術成為行業標杆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再探技術高地,「單改雙」手術成為行業標杆 2020-11-26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耳鳴還和血管有關?這兩種表現可能是大病徵兆!
  • 教育辯論:「叔叔」和「舅舅」誰更親近?漢字分析,給你答案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濃鬱和關係網交錯複雜的國家,每個人在家庭之中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與周邊的親戚朋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構成了每個人的人情網。而家庭關係中人與人的感情往來也有著微妙的變化。本文我們來介紹兩個對等人物:叔叔和舅舅。看看這兩位長輩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到底誰更親近?
  • 南京哪個醫院看甲狀腺癌好
    核心提示:南京哪個醫院看甲狀腺癌好?南京甲康醫院是一家集診療、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甲狀腺病大型專科醫院。醫院按照國內外標準化專科醫院的建院模式,以高質量創新診療和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質診療服務,真正做到專科、專業、專病、專治。
  • 肝膽胰外科、手外科 寧波兩大學科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由於歷史原因,寧波的普外科特別是肝膽胰外科一度發展較慢,大多數肝膽胰腫瘤患者都不得不轉往上海、杭州等地治療。2001年5月,陸才德利用在浙江大學獲得的包玉剛獎學金,前往美國愛荷華大學器官移植中心進修肝移植,3個月後帶著滿滿一箱資料回到李惠利醫院。2002年起開展動物實驗,培養了一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的肝移植隊伍。
  • 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收治一位嚴重車禍外傷導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創傷性溼肺患者。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 青大附院手足外科主任潘月海:13小時手術,改變斷指女孩命運
    擔任青大附院手足外科主任的潘月海,1997年就讀於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臨床醫學七年制,200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2014年獲博士學位,師從全國著名手足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路來金教授。從2003年參與到臨床一線算起,潘月海在手足外科領域已經工作了整整15年,他所供職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手足外科是全國重點臨床專科,在手足外科領域的整體實力排到全國前五名。
  • 小夥右上肢缺血差點壞死,醫生靜脈重建血管通路讓他「絕處逢生」
    28歲的電工小康(化名)兩個月前因意外觸電引起了「電燒傷」,雖然置換人工血管,但近來右上肢疼痛麻木,右尾指出現黑色壞疽,前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就診,才知道自己兩月前置換的右上肢人工血管已經完全堵塞! 如果不及時治療,他的右上肢將出現缺血壞死。但無論行腔內手術還是再搭人工血管,都有再次栓塞的風險。
  • 專家開講如何守護「心門」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
    全世界每三個人死亡,就有一人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心臟瓣膜疾病,是心臟外科中最常見的三種疾病之一。瓣膜是心臟的「門」,無論打不開還是關不嚴,都會影響到心臟功能,甚至危害生命。本期大咖健康直播課,我們請到了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吳延虎教授,在一直播APP和紫牛新聞APP的直播,引來了近70萬人圍觀。如何來守護心「門」,一起來聽聽大咖怎麼說!
  • 「空氣彈」進血管 78歲大爺與「死神」一步之遙
    更危險的是,空氣還跑進了靜脈血管,整個下腔靜脈、腸繫膜靜脈、肝門靜脈血管都有大量積氣,他立即被轉入溫江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 空氣進血管 「死神之徵」威脅生命 隨著時間的過去,朱大爺腸道裡的氣體越來越多,下午5點,溫江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王波見到被推來的朱大爺時,他的肚子已經鼓脹得像充滿氣的氣球了。
  • 專家解釋漢字順序不影響閱讀:人腦自動排序
    「研表究明,漢字序順並不定一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後,才發這現裡的字全是都亂的。」這兩天,一道有趣的測試題勾起了眾多網友的求知慾。為什麼漢字順序錯了,人也能讀懂?5日,記者採訪專家了解到,人眼一次能看六個漢字,把六個錯亂的字理解對了,其實是種心理問題。利用好這點可加快人的閱讀速度,但在看合同、藥方等重要文字材料時,可千萬要克制,以免釀成大錯!
  • 寶寶鼻子毛細血管瘤怎麼辦?8大治療方法一看就懂
    寶寶鼻子毛細血管瘤怎麼辦?濟南血管瘤醫院專家說,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它惡變的機率比較小,而且生長的速度比較慢,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危害。但是如果這種腫瘤長在鼻子裡面,那麼就很容易對鼻腔黏膜造成損傷,這樣就會使患者出現鼻癢,咳嗽,流鼻涕等症狀的發生,讓患者非常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