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隨手寫一對聯,在場眾人看後高聲驚呼,皇帝下詔:狀元就你了

2021-01-09 騰訊網

縱觀歷史,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前,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因此各地百姓若是能實現溫飽,那就可以算是盛世了。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儀」,由於大部分人沒有積累足夠的資本,因此無法供養孩子讀書寫字和接受教育,因此讀書人在古代備受尊重。在盛唐時期,讀書人只要作詩一首,盜匪基本就會主動撤退,不敢加以刁難。至於讀書人中的佼佼者——狀元,更是受人追捧,上至權貴下至商賈,都將之奉為座上賓客,只因其前途無量。

▲古代殿試場景繪畫

對於讀書人,歷代統治者也非常重視,希望運用他們的才能來治理國家,確保江山穩固。然而統治者們亦有自己的顧慮,雖然人才難得,不過處理政務畢竟不是吟詩作對,不能輕易託付於人。為考驗讀書人的能力,在科舉制度發展完善的過程中,歷代政權其實都對其進行過改革,增加了許多實用型科目和考試內容,以挑選德才兼備的士人。經過歷代的發展,科舉制度在明朝時定型,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會試和殿試都是國家級考試,各地英傑俊才匯聚一堂,接受禮部安排進行測試。

▲清代科舉場景復原

會試通過後,考生就能成為貢士,距離成為進士僅有一步之遙,因為殿試只是排名次,並不會加以黜落。對古代讀書人來講,考中貢士就代表著光宗耀祖,親朋好友都會豔羨不已。當然,這也不代表殿試就不重要,相反,會試之後的殿試意義非凡,乃是皇帝親自考核貢士並欽點狀元、榜眼和探花的儀式。狀元作為天子門生,向來簡在帝心,其仕途要比其他進士更加順暢通達,所以達官顯貴都爭相巴結。歷史上,有許多狀元都留下了令後世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而清朝鹹豐年間,就有一位運氣極佳的貢士,殿試時憑藉一副對聯而蟾宮折桂,最後做到文淵閣大學士的高位。

▲孫家鼐舊照

此人便是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的第一任校長孫家鼐。孫家鼐,字燮臣,安徽壽州(今淮南壽縣)人,生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家境殷實,自小就在私塾讀書。孫家鼐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不分寒暑酷熱,天天書不離手,孜孜不倦地獲取書中的知識。正因如此,孫家鼐十幾歲就考中秀才,幾年後又通過鄉試,成為舉人。然而當孫家鼐自信滿滿地趕赴京城,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時,他的光芒卻被五湖四海的飽學之士遮蓋,並未如願高中。更難過的是,孫家鼐族中的幾位兄弟都名列金榜,只有他一人名落孫山。

▲科舉金榜(複製品)

孫家鼐知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此他沒有氣餒,落榜後穩定心態,扔掉過往的傲慢,潛心治學。清鹹豐九年(公元1840年),孫家鼐收拾行囊,再次踏上會試的徵途。經過三年苦讀,孫家鼐的學識已經有了本質的提升,儀度也更加沉穩。憑著學富五車的知識,孫家鼐通過會試,獲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鹹豐皇帝登上金鑾殿,親自為學子們出題。

▲鹹豐皇帝劇照

孫家鼐的文章,鹹豐皇帝先前早已看過,印象頗深,見其人器宇不凡,就對他說道:「聽說你才思敏捷,擅長對聯,朕就命你以大清百年的盛世為題,寫一副對聯。」以大清朝為題擬寫對聯看似容易,實則難度非常大,稍微言語不當,輕則排名靠後,重則殺頭誅族。孫家鼐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知道不能有半點差錯,不過他也不驚慌,如信手拈來一般寫下一副絕對佳聯——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民意,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繼羲皇堯舜;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

▲殿試舉行地——保和殿內景

從形式上看,這副對聯對仗工整、精煉簡潔,聲韻之間的平仄符合韻律,實乃絕對。更令人敬佩的是,內容完全對應題目,孫家鼐將清朝入關後六位皇帝的年號(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巧妙暗含在上下兩聯之中,以年號代替皇帝,盛讚大清百年盛世,而且用詞大氣恰當,將他們治政風格和功績表達得淋漓盡致。大殿裡的朝臣和士子聽完後,都對這幅對聯稱讚不已,甚至有人驚呼「妙哉!」。龍椅之上的鹹豐皇帝也是對此大為滿意,對孫家鼐的才華十分欣賞,硃筆欽點為一甲一名進士,即狀元。

▲西學總教習丁韙良等在京師大學堂合影

從此,孫家鼎平步青雲,先是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此後歷任湖北學政、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職,任職期間功績卓著。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變法」期間,孫家鼎奉光緒皇帝之命,創辦京師大學堂,出任管理學務大臣,成為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孫家鼐病逝,享年82歲,朝廷追諡「文正」。對於宋朝以後的文臣而言,這是最頂級的諡號,歷史上共有三十一人獲得,整個清朝僅八人獲此殊榮。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稗類鈔》

相關焦點

  •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自古以來,勢利之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在你落魄的時候 ,看不起你,甚至還口出惡語奚落於你。呂蒙正通過努力終於高中了狀元,而且還得到了皇帝的看重,被任命了重要官職。他高中狀元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家鄉。這個時候,哪些此前躲的遠遠的親戚好友們都紛紛的前來呂家祝賀,攀附關係。他們前後的態度大轉變,讓呂蒙正覺得甚是可笑和厭惡。自己窮困之時,無任何一人來理會,甚至能躲多遠就躲多遠。而當自己高中狀元後,卻一個個趨炎附勢。於是,呂蒙正也沒有給這些親戚任何的臉面。
  • 皇帝亂點狀元譜:皇帝點狀元不看文章看什麼?所有大臣沒想到!
    殿試之後,主考官初擬名次,連同答卷上報皇帝欽定。這個就叫點狀元。從某種意義上說,進士是自己考出來的,狀元是皇帝點出來的。皇帝點狀元時,偶爾一任性,不看考生的文章,而是以一個比文章更重要的理由,把考官們擬定的狀元給換了。以「名」取人中國人的名字自古講究雅正吉祥、中和通達,現代仍很重視起名、改名。
  • 古代最任性的考生,科考只寫下八個字,皇帝看後大喜:狀元就是你
    駱成驤從小就天資聰明又刻苦好學,看文章過目不忘。父親去世後,他隨母親跟著養父過日子。養父對他也十分看重,悉心培養,讓他到最好的學院讀書。成都尊經書院的主講老師王壬秋也非常器重駱成驤,認為他日後必能成就大事。古代最任性的考生,科考只寫下八個字,皇帝看後大喜:狀元就是你駱成驤從小就聰明,再加上他的父親很重視對他的教育,很早就將他送入書院培養。
  • 清朝最牛考生:科舉寫了8個字,皇帝看後拍案叫絕:狀元就是你了
    科舉是封建王朝歷史上,統治者吸收人才的一種方式,不論貧賤富貴,只要有能力,榜上有名,並可走向仕途,再獲得賞識或是才能突出,得到提拔,一步步晉升,施展自己的才華,而史上有一位最牛的考生,科舉寫了8個字,皇帝看後拍案叫絕:狀元就是你了!
  • 員外門外貼對聯,眾人皆恥笑,不料書生揮筆修改,眾人拍手稱絕!
    員外門外貼對聯,眾人皆恥笑,不料書生揮筆修改,眾人拍手稱絕!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老來得子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可是,就是因為一副對聯,喜事兒差點變成了壞事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還得從一位老員外說起。北宋年間,有一個員外,姓趙,家住在河南洛陽。
  •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能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文化積累,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精彩。對聯就是中國的一大傳統文化,在古代,只要是讀過書的秀才,必備的才能就是寫詩對對子。當然就算是現在,對聯也經常出現。過年的時候,張貼春聯,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在結婚時,更是常見,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等等。
  • 縣令喜得貴子寫一對聯,落魄秀才看後大笑:若不修改,你必死無疑
    但是對聯不僅能夠消遣作樂,也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在古代封建社會,很多皇帝為了穩定統治,大興文字獄,不少文人都曾受牽連。乾隆時期,有一個書生,十分的有才學,且擅長吟詩作對,尤其是對對子,有啥高興不高興的事,都要作對來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很順利的考中進士,進入仕途,被朝廷封為一個縣令。
  • 縣令喜得貴子寫對聯慶祝,窮秀才看後大笑不止:你命不久矣
    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生氣了就拿奴才撒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人敢說一個不字,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帝大多心高氣傲,而且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哪怕你在他面前放下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他看了不開心,就要治你的死罪。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佛印和尚立馬搶過蘇軾的扇子往水裡一丟,扇面上寫著蘇軾的詩詞,佛印就對出下聯:水流東坡屍。下聯中的屍諧音是詩,對仗十分巧妙,兩人相視之後哈哈大笑。我國的對聯文化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女子甚至以對聯的形式徵婚,以此來選擇合適的夫君。比如在北宋年間,就有一位女子用對聯的形式徵婚,後來被一位才子對出,兩人因為對聯最後喜結連理。
  • 男子生活缺衣少食,中狀元後做事常常令皇帝難看,卻三次當上宰相
    呂蒙正聰明伶俐、天資過人,十幾歲時就能寫一手好文章。呂蒙正苦中作樂,在石壁上貼上一副自己寫的奇怪春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橫批是「南北」。這副自嘲聯的含義是自己缺一(衣)少十(食),沒有「東西」。977年,31歲的呂蒙正帶著母親的厚望赴京參加禮部的省試。禮部的考試分為三場,一場帖經,一場詩賦,一場試策。經過三場考試下來,呂蒙正所考的成績非常出色。他住在京城中,等待即將就要開始的殿試。
  • 員外老來得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員外驚慌失措
    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子當承父業,下聯:臣必報君恩。這看似很普通的一副對聯,可差點要了主人的性命,大家看出其中的奧妙了嗎?可能大家沒看出來,放在古代呢?在古代,普通人要是貼了這副對聯,殺頭是小事,甚至可能被株連九族。
  • 你只知道「對穿腸」很搞笑,卻很難想像這跟一個狀元的典故有關
    今天要講的這位狀元郎,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布衣卿相。當然他也是狀元出身,並歷任三朝宰相。說起來他不能算埋沒,只是在這長長的歷史洪流中,三朝為相的人生智慧顯然已經被塵封已久。 不如就在今天,讓我們蕩起自媒體的小船,讓小編帶你們去探尋歷史長河中的這一陣漣漪。看看三朝宰相的為官智慧。 他小時家境貧寒,少年父母雙亡。成年以後,家裡並無起色。
  • 中國最有意思的對聯,一男生出一對聯,女生對出來後讓所有人臉紅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歷經千餘年的傳承,我國的對聯文化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明清以前,中國主流文人的創作主要以詩詞為主,唐詩宋詞文學史觀誕生就是在文人大量創作的基礎上才會誕生的。但是,隨著詩詞的衰落,曲藝等貼近大眾生活的文學形式漸漸成為了創作主流,對聯也就在清朝時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由於乾隆皇帝的特殊愛好,為了逢迎聖意,文人們漸漸開始書寫對聯。
  • 慈禧欽點科考,狀元落榜原因奇葩,此人逆位後成中國最後一名狀元
    隆裕偏生是個個性要強的女人,脾氣很倔,但皇帝不和,也不遷就,更不主動獻溫柔緩和關係,於是人前兩一副和睦樣子,人後連話都不說。慈禧對此極為不滿。而更令慈禧不滿的是,光緒皇帝卻經常在公開場合和珍妃秀恩愛。慈禧26歲就守寡,多年禁慾導致心理變態,因此,慈禧最見不得的就是別人恩愛。後來,找藉口派人把珍妃丟入井中活活溺死,便是最好的證明。第二,慈禧恨光緒皇帝有野心。
  • 驚天大案背景下的低調狀元(齊魯狀元系列三十四)
    你指責我失職瀆職不作為,我揭發你貪汙受賄啥都幹。作為堂堂總督的噶禮,屁股底下確實不乾淨。一次案情分析會議結束之後,噶禮張伯行兩人,由於言語不和,竟在政府辦公大院門外上演了一出全武行。先是噶禮一記老拳揮了過來,後是張伯行撩起飛腳側踹過去。於是,史籍中就有了這樣的記載:「噶軀雄壯,張亦魁梧,噶不能勝,被張公踢倒亂滾。」這些文字,讀來不禁讓人啞然失笑。
  • 史官給殺豬匠立傳,不知如何下筆,狀元寫下這一句後,眾人都叫好
    在他年少時,曾發表言論,說道:「應舉不作狀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虛生也」。雖出此狂言,他的仕途之路卻不曾像他所想像的那樣青雲直上,前途光明似錦。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來某縣遊覽。知縣大人特地設宴款待這位書生。在宴席上,知縣公子很是瞧不起這位書生,便出聲刁難他,讓他誦讀一首詩。書生便誦了一首詩,詩的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公子一聽,故意嘲笑他:「此乃一瞌睡漢。」
  • 縣令喜得貴子,寫了一副對聯,窮秀才卻大笑不止:你將被滅族
    有一年,他喜得一子。縣令就非常高興,就在縣中大辦宴會,除了親朋好友,也宴請了一些當地的才子。在宴會開始前,縣令的雅興來了,就想對對子,正好今天那麼多才子都在,縣令就想在眾人面前,顯露一下自己對對子的才華。於是就對著眾人說:「在這大喜之日,在場的各位是否有什麼佳作?」而到場的才子紛紛都推辭道:「今天是縣令喜得貴子之日,應由大人開個頭。」
  • 從血型看孩子性格,眾人驚呼:太準了!
    從血型看孩子性格,眾人驚呼:太準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看星座來了解孩子的性格,但其實血型也是孩子的性格密碼。寶寶血型不同,性格也會有所差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徐陶璋趕考奇遇記(齊魯狀元系列三十五)
    逢年過節,以及遇到紅白喜事什麼的,四裡八鄉上門求他寫對聯、題幛子的人,不在少數。一手漂亮流利的毛筆字,為徐陶璋日後參加科舉考試,直至殿試奪魁,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據有關史料記載,徐陶璋以「書法聞名於世,能大魁天下,亦得力於此」。也就是說,在文章基本水準達到的情況下,酷愛書法的康熙皇帝,最後是根據考生們的書法水平,確定徐陶璋為狀元人選的。
  •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財主驚慌失措
    自古至今,逢年過節或有喜事的時候,我們都很喜歡張貼對聯,以寄託美好的願望。對聯看似簡單,裡面卻大有學問,要寫出一副好對聯需要有真才實學才行!北宋時期的呂蒙正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從小家裡很窮,母子二人還非常不幸被父親趕出家門,過著母子相依為命的生活,多年後經過努力終於高中狀元,入朝為官,深受宋太宗的賞識,多次出任宰相一職。呂蒙正年輕的時候,一次出門經過大財主的府前,看見很多人正圍在大門口湊什麼熱鬧。於是他也徑直的走了過去,原來財主家剛剛喜得貴子,一高興就貼了一副對聯在大門上:子當承父業, 臣必報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