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是封建王朝歷史上,統治者吸收人才的一種方式,不論貧賤富貴,只要有能力,榜上有名,並可走向仕途,再獲得賞識或是才能突出,得到提拔,一步步晉升,施展自己的才華,而史上有一位最牛的考生,科舉寫了8個字,皇帝看後拍案叫絕:狀元就是你了!
這位考生名叫駱成驤,字公驌,出生於1865年,原名姓李,母親在他年幼時去世,父親與駱成驤相依為命,但不善料理家事,眼看兒子駱成驤要養不活,卻遇上了一對做生意的夫妻駱騰煥夫婦,駱騰煥夫婦家境殷實,於是駱成驤的親生父親將兒子過繼給了駱騰煥夫婦。
駱成驤九歲時跟隨養父就讀於錦江書院,養父有心培養,駱成驤也勤奮好學,十四歲應州試,獲得了知州高培谷及襄理考試的楊銳等人的賞識,駱成驤並以歲試第一名入學了尊經書院,書院主講王壬秋對駱成驤也頗為器重。
1893年,駱成驤在四川中鄉試第三名舉人,2年後在乙未科會試中了進士,參加殿試,光緒帝臨軒策問,考生答題完,光緒帝與正考官尚書徐桐、副考官侍郎李若農等人議閱審卷,看到一張卷子裡寫了8個字:「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光緒帝拍案叫絕,說:「狀元就是你了!」
當時光緒帝雖是皇帝,九五之尊,但並沒有任何實權,處處受限,晚清時期,清王朝已經像風中的枯葉,只得落地,即使光緒帝也想有所作為,但什麼也做不了,皇帝內心憂愁,但無人理會。
而駱成驤年輕氣盛,在卷中如實寫出了自己對題目的看法,並且駱成驤心中也有抱負,不免覺得光緒帝軟弱,又覺光緒帝在如此處境中悽悽慘慘,因此寫下「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光緒帝一看,猶遇知音,並「欽定第一」,駱成驤憑著自身才能與膽識獲得了頭名狀元。
但在當時的局勢下,駱成驤並未得到清朝朝廷的重用,好在駱成驤清廉自守,坦蕩光明,也不求高官厚祿,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圖財不圖名,所以駱成驤過得儉樸。
駱成驤雖是文官,晚年卻積極提倡「強國強種」的體育運動,希望中國男兒能保家衛國,1921年,四川武士總會成立,駱成驤為會長,後又在少城公園內建立了國術館,一生享有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