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神實力堪比真武大帝,地位不亞如來觀音?孫悟空曾請他出手捉妖

2021-01-10 白馬晉一

文:追風怒放(作者原創授權)

在之前的文章裡,筆者已經解讀過五方五老中的四位,就是西天佛老,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北方北極玄靈(北極玄靈就是真武大帝)。今天筆者來解讀一下,五方五老中的最後一位,他就是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在之前的文章裡,筆者說過,西遊記原著裡對崇恩聖帝的描述有四句,對北極玄靈的描述就一句,但是北極玄靈地位這麼高,只有真武大帝配得上。而原著中對於真武大帝的描述可有好幾處,那麼最後一位黃角大仙呢?

我們發現,如來和觀音都基本不怎麼上天,而孫悟空做齊天大聖的時候,和五方五老以兄弟相稱。但是孫悟空第一次見到如來卻不認識他們,西遊記第53回,孫悟空說觀音活該一事無夫,說明觀音是女性,所以和觀音以兄弟相稱並不合適。孫悟空肯定是崇恩聖帝,三島仙翁,北極玄靈,黃角大仙兄弟相稱了。而且這位黃角大仙也是經常到天庭來的,起碼,上天的頻率比如來和觀音多多了。如來和觀音頂天了就是蟠桃會的時候過來一下,取經時的公務往來。

那麼這位黃角大仙是何許人也呢?他,有個角嗎?筆者覺得不是,筆者有兩個證據。證據一,在天庭做官的基本是人,也有動物,人居多吧。動物的崗位頂天了就是28星宿。也就是說五方五老裡不可能有個動物。證據二,金角銀角也是人,他們頭上也沒有角。為什麼他們叫金角和銀角呢?因為他們一個是老君兜率宮左邊角落裡看銀爐的童子,一個是右邊角落裡看金爐的童子。

也就是說黃極黃角大仙的這個角和這個極,都是在西遊世界的最中心。那麼西遊世界的最中心在哪裡?咱們從原著找答案:

原著第1回,孫悟空去西牛賀洲拜師學藝,從東勝神洲,要過一重大海到南瞻部洲。再過一重大海到西牛賀洲。也就是說,東勝神洲和西牛賀洲並不交界。

原著第8回,唐僧救孫悟空出來的五行山已經改名為兩界山,是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的交界處。合著,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交界的地方還真多。

原著第62回,孫悟空和二郎神打敗九頭蟲後,九頭蟲由於速度比孫悟空快,向北海快速逃遁。也就是說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是交界的。

那麼,這樣的話,我們就明確了。在西遊世界裡,東勝神洲和南瞻部洲是交界的,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是交界的,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是交界的。那麼,南瞻部洲、東勝神洲是否與北俱蘆洲交界呢?

要筆者說啊,東勝神洲應該是不和北俱蘆洲交界,因為東勝神洲的大海最多,面積也最大嘛。南瞻部洲應該是交界的,交界的地方是一大片沙漠,沙漠地帶形成了流沙河。筆者還有一個證據,就是北極玄靈真武大帝雖然掌管北俱蘆洲,但是他的道場在南瞻部洲的武當山,一來南瞻部洲繁華和讓人迷戀,二來方便監控北俱蘆洲。也就是說,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妥妥的交界,那麼,南瞻部洲和其他三個州都是交界的。沒跑了,西遊世界的中心就是在南瞻部洲,黃極黃角大仙的所在就在南瞻部洲的某一處。

我們再來看,承恩聖帝的道場在南瞻部洲泰山,北極玄靈的道場在南瞻部洲武當山,文殊的道場在南瞻部洲五臺山,普賢道場在南瞻部洲峨眉山,靈吉菩薩的道場在南瞻部洲須彌山,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在南瞻部洲九華山。這幾位怎麼看都不像是黃角大仙。那麼,黃角大仙非南瞻部洲的這一位莫屬了,他是誰呢?他就是南瞻部洲盱眙山大聖國師王菩薩了。

等等,有些讀者就要說了。人家是佛教的人好不好,黃極黃角大仙怎麼聽都像是個道教的名字。但是筆者有兩個證據可以證明,這位黃角大仙就是大聖國師王菩薩。

證據一,在西遊世界裡,很多神仙佛道編制都有一點,比方觀音如來是天庭的五方五老,比方地藏王菩薩又是天庭掌管大部分地仙的幽冥教主,比方文殊普賢本質上都是地仙。那麼黃角大仙是大聖國師王菩薩,又有何妨。況且,國師和王,本來就有點道教坐鎮中間的領導的意思。

證據二,這是個能說明大聖國師王菩薩是黃角大仙最重要的證據。西遊記第66回,孫悟空去請大聖國師王菩薩去幫自己去降服黃眉大王,人家和真武大帝一樣都不願意去,同樣也派了自己的手下去,真武大帝派了龜蛇二將並五大神龍,大聖國師王菩薩派了小張太子並四大神將。等等,小張太子,小張是誰的太子啊?

天庭裡有沒有信張的,有。西遊記第52回,孫悟空的棒子被青牛精套了,上天請救兵和張天師葛天師等四大天師打了個招呼。而孫悟空又對青牛精吹大牛,綁見玉皇張大帝。也就是說玉皇大帝姓張。小張不是玉帝的兒子就是張天師的兒子,張天師顯然沒這個膽生兒子,而玉帝的兒子大家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況且人家叫小張太子。

而且小張太子的老師,是要當國師治國的。沒跑了,大聖國師王菩薩就是五方五老中的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相關焦點

  • 東華帝君和真武大帝的江湖實力:比肩如來觀音,孫悟空見到不敢惹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 《西遊記》第五回:「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之前,我們討論五方五老中的如來和觀音,本篇,接著談一談餘下三位。
  • 孫悟空連玉帝如來都不怕,為何卻怕真武大帝?看他的稱號就知道了
    玉帝再一次決定捉拿孫悟空,所幸太白金星又再一次勸解,玉帝為了息事寧人,只好讓孫悟空做個名正言順的齊天大聖,不僅承認他的稱號,還在天庭為他建了座富麗堂皇的大聖府。可孫悟空仍不滿足。玉帝讓他看管蟠桃園,他卻監守自盜,幾乎將蟠桃園中成熟的蟠桃吃光。後來,見王母娘娘舉辦蟠桃宴沒有邀請自己,感覺被輕視,顏面無光,憤恨之下,竟然大鬧天宮。
  • 孫悟空都敬畏的真武大帝,豬八戒卻不怕,看當年的北極四聖是誰?
    孫悟空與真武大帝的首次過招,是在你不認識我,我卻識得你,沒打招面的過程中悄悄結束的。 落難之際,孫悟空想到了南瞻部洲武當山上的主神真武大帝,請他出面相助救唐僧一難,同時除去唐僧取經團和天兵天將等災難。 「源易緣」注意到,孫大聖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到武當山,見到真武大帝,孫悟空更是表現出了尊敬有加。
  • 孫悟空鬧天宮時從未敢走過北天門,北天門是何人會讓孫悟空懼怕?
    就連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走的都是南天門,而他在北天門,他是北極真武大帝。實力比老孫強太多,地位比玉帝高多了,玉帝執掌三界,也是五方五老給的。他和孫悟空相比的話,先從出生說起,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那石頭據說是女媧補天時候遺留下來的石頭,而真武大帝可是盤古的兒子,玉帝的下一任,炎黃二帝的父親,就憑這個出生,猴子孫悟空就打不過他。其次就是在孫悟空最厲害,最光輝的時刻,只不過跟真武大帝手下的一個王靈官是平手,所以孫悟空不打北天門還是有自知之明的,這也證明孫悟空不是真武大帝對手。
  • 實力地位不亞於紫微大帝
    天庭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而玉帝正是天庭的最高領導者。是不是玉帝上邊就沒人比他大了?有的,玉帝上面就是三清。三清分別是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他們是道教和天庭諸神最高的精神領袖。然而三清之中,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也就是說三界之中地位最高的神仙是元始天尊。
  • 玉帝不求如來佛祖,天庭還有神仙可以降伏孫悟空嗎?
    1、通過王靈官的「竭力」二字,立馬對比出其他神官是「出工不出力」,上面逃跑那「四大天王和九曜星君」真的拼命阻攔孫悟空了嗎?2、再有王靈官只是「佑聖真君」的佐使,當時更厲害的佑聖真君①並沒有親自出手,他只是調來了36個雷將助陣。佑聖真君不出手的原因,大概率是他不能自降身份欺壓小輩,或者是玉帝不發話,他不能擅自出手。
  • 孫悟空連玉帝如來都不怕,為何不敢去北天門撒潑?看看裡面住著誰
    ,後來孫悟空更是變本加厲,把玉皇大帝趕下他自己的位置,還打翻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可謂是犯下了彌天大錯。孫悟空撒潑基本把天庭都撒了個遍,可是唯獨孫悟空它沒有去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北天門,它難道不知道北天門嗎?不,孫悟空不可能不知道北天門,那麼唯一剩下的原因就是它不敢去北天門鬧。
  • 孫悟空大戰黃眉怪,為何沒請菩薩幫忙?因一件事讓觀音很沒面子?
    唐僧一行路過小雷音寺,被黃眉怪幻化的佛主欺騙,一行人被黃眉怪捉了,孫悟空也被壓在了妖怪的法寶金鐃之下。孫悟空用盡了本領也沒法破鐃而出,可憐自己的師父還被妖精抓走了,最後還是五方揭諦請來了二十八星宿,孫悟空才逃出困境。
  • 太上老君的手下隨便偷個寶貝就能收拾孫悟空,為何老君不行?
    並不是太上老君不能對付孫悟空,而是太上老君級別太高,捉拿一個妖猴還用不到他出手。天庭的神仙是有級別的,這個級別在孫悟空被如來佛祖鎮壓之後,玉帝開慶功宴邀請眾神仙時說得明白:玉帝傳旨,即著雲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同謝佛恩。玉帝請得一眾的神仙是按從高到低排列的。
  • 此神仙實力完勝孫悟空,地位直逼如來佛祖?或藏三清四御一個布局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創授權)關於西天取經的真正起因,目前大部分觀點認為是如來想向南贍部洲傳教。這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陰謀論,有人認為,玉帝快被太上老君架空了,因為在大鬧天宮時,諸神實力通天,對付一個上躥下跳的孫悟空是很容易的,但是都不出手,玉帝感覺自己的統治很危險,所以扶持如來傳教,擴大佛教影響力,以此來對抗太上老君為首的道教勢力。
  • 六耳獼猴之後,孫悟空不找觀音菩薩幫忙了?
    一些讀者分析,這是因為,除掉六耳獼猴時,悟空找如來幫忙,而如來親口允諾,保證孫悟空「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也即是說,孫悟空從此就被內定為佛了,比觀音還高級,所以他不找觀音幫忙了。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恐怕沒有道理。
  • 西遊中四極大帝僅出現一帝,其坐騎幾乎無敵,其他三帝實力如何?
    此四帝皆是先天「太極界」尊神,輔佐昊天玉皇上帝,統御萬天。而在西遊記中,僅東極青華大帝有正式出場,他的另一個尊號為太乙救苦天尊,住東天門妙巖宮,書中介紹:萬真環拱,千聖興隆。天尊高坐九色蓮花座上,百億瑞光之中。注意,這裡的"百億瑞光"出自《青玄救苦寶懺》中的"十方號化度眾生,百億瑞光瞻妙相"一句,其實正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專屬,顯示了他在道門無上的地位。
  • 孫悟空見了都要乖乖喊師相!
    西遊記中,有實力的神仙太多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如來,大鬧天宮一隻手搞定孫悟空,在靈山一眼望穿青牛精,一缽盂把六耳獼猴打回原形,獅駝嶺一指解決大鵬雕。像如來和老君這樣的大神,在西遊記中比比皆是,還比如觀音、太乙救苦天尊、燃燈上古佛、彌勒佛、玉皇大帝、鎮元子、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陰星君、黎山老母等等。但以上這些,都不是本文的主人公,要說到本文的主人公,那可就厲害了,妖怪們聽了他的名字就聞風喪膽,孫悟空見了他都要乖乖喊一聲師相,究竟是哪位大神會如此厲害呢?
  • 西遊記中,與真武大帝並稱伏魔大帝的天佑大帝是誰?
    其中,天蓬即八戒,佑聖真君轉世成為真武。 那麼,天佑是誰呢?  在道藏中,沒有天佑副元帥,只有天猷副元帥。這位天猷副元帥也不知是何許人也,只知神通廣大,經常輔佐天蓬元帥巡查四方。  為何《西遊記》的作者要把天猷改成天佑?這兩個字不但讀音不同(猷讀音如猶),並且意義也完全不同(猷為謀劃、功績之意,佑則為庇護之意)。
  • 孫悟空成佛後,地位已超過觀音?其實菩薩有個身份連如來也要下跪
    孫悟空成佛後,地位已超過觀音?其實菩薩有個身份連如來也要下跪很多人都知道,在西遊記的世界中,其實都喜歡論資排輩,比如在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時候,請的名單都是按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等等來邀請,這是天庭的說法,而在西天靈山又有三十五佛的說法。
  • 西遊記中最牛凡人,他的真身,讓如來佛祖和玉帝都畢恭畢敬
    可以說在這個神仙妖怪滿天飛的世界裡凡人是卑微的存在,就連神仙也是時常不把凡人放在心上的。就如有一回玉帝遊走凡間看到有貢品準備進食的時候,豈料被官員的老婆一把掀翻在地,一氣之下讓這個地方三年沒有雨水,完全不顧當地百姓的死活。就是這樣一個神尊人卑的世界卻有一位特殊的凡人,他就像神仙的化身一樣,披著凡人的外衣,卻享受著神仙的本質,就連如來和玉帝都要給幾分薄面。
  • 這個神仙實力成謎?吊打孫悟空,地位堪比三清四御,蟠桃會卻沒他
    通過上面的分析,既能看出孫悟空不知天高地厚,看不起鎮元大仙,也從側面印證了鎮元大仙地位尊崇,因為鎮元大仙在混元道果研討會上,可不僅僅是聽課,還要發言、講課。這也是鎮元大仙超級自信,在觀內只供奉天地的原因:我鎮元大仙的地位不低於四御,所以,我只供奉天地。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鎮元大仙管元始天尊叫大天尊,而如來佛管玉帝叫大天尊。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為何無人看他,與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遭遇有關?
    孫悟空因為心中不斷膨脹的欲望,跑去天宮大鬧了一場,就在他以為玉帝沒有可用的人才時,他生命當中的剋星如來出現了,這位大佬到達戰場之後,是相當的文雅,他的手裡沒有任何的兵器,也不見他使用出任何的法寶,就是一個簡單的賭約就定了雙方之間的勝負。此後500多年的時光裡,悟空都是孤孤單單一猴待在五行山下。可能有些人會問,這麼長的時間裡有人去看他嗎?
  • 孫悟空大鬧閻王殿,地獄三個大神為啥不動手?
    孫悟空自打從須菩提那學了一招半式之後,整個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暢通無阻,去東海沒人攔得住,去閻王爺那隨心所欲,去天庭也是沒神仙頂得住,但是取經路上略微遇見一個妖魔鬼怪都降伏不了,還東請西請求佛祖求菩薩幫自己。再看他當年去地府大鬧的時候,真的沒人治得了他嗎?
  • 西遊真有趣:十二,為何觀音先出頭幫玉帝
    又稱玄武大帝,蕩魔天尊,佑聖真君,《北遊記》說真武大帝乃是玉帝一魂所化。民間傳說真武大帝是盤古之子,曾降世為伏羲,生有炎黃二帝。《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則說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載:「昔有淨樂國王與善勝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娠,懷胎十四個月。於開皇元年甲辰之歲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時,誕於王宮。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不統王位,唯務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