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大講古大師,他們才是真正的粵語好聲音,你最喜歡誰?

2021-01-18 粵一簫

1,張悅楷(1925~1997)

楷叔大名在九十年代之前在廣東粵語地區無人不識無人不曉,即使拍一個廣告都拍到街知巷聞。他於1925年出生在廣東,1949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年輕時曾經到香港一家建築公司做工程師。作為粵語講古界的泰山北鬥,無論修養、學識、聲線、語言表演力、語言模仿能力等等都無人能及,與劉蘭芳並稱"北劉南張"。他評書的作品《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等傾倒了粵語地區的所有聽眾。此韻本應天上有,人間幸得萬家聞!

2,林兆明(1928一2016年5月6日)

林兆明出生於澳門,1946年畢業於廣州大學法律系。與楷叔是最佳搭檔。曾經有很多網友說關於粵語文化最欣賞兩對大師,一對是黃俊英和楊達,另一對是張悅楷和林兆明。代表作有《西遊記》、《東周列國志》等。他的電臺節目———《小說連播》深得男女老少的追捧,從藝50多年,贏得過無數鮮花和掌聲。

3,李我(1922年-)

李我原名李晚景,在香港長大,他以李我為藝名,原因是:「當時想到自己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妻,只有一個我,所以就改了單名一個我字」。10多歲起已在粵港地區工作。年紀較大的廣東人都應該聽過一句歇後語:李我講古———包衰收尾!原因是他以前經常講一些有警示意義的古仔,很多時候都以悲劇結尾。

4,冼碧瑩(1933—)

冼碧瑩是廣州人,解放初期參加華南文工團。後來被選派去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粵語配音員。1957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成立,她從上海調回廣州,退休前是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冼碧瑩—擅長播講兒童古仔,代表作《木偶奇遇記》是兒童古仔的範本。代表作還有《孤島歷險記》、《哈利波特》、《紅樓夢》等等。

5,梁錦輝

梁錦輝為國家二級演員,廣東話劇團演員。曾在話劇舞臺、影視熒幕上塑造了幾十個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大小角色。表演藝術過硬,在語言技能方面出眾。代表作品包括:《康熙大帝》、《聊齋》、《雍正皇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嶽全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等,在粵語地區有較大影響。

6,顏 志圖

顏志圖,廣州市粵語講古藝術唯一傳承人,「顏派」評書藝術掌門,繼承了舊時民間講古的傳統。能把一本長篇小說會聲帶色的生動道來,而且絕沒一個咬字,在無稿的情況下沒一處口吃,是語言藝術的一種精髓。代表作包括:《風流才子倫文敘》、《劉金定大戰南唐》、《南海豪俠黃飛鴻》、《洪熙官三建少林寺》等等。

7,陳波

陳波是深受廣東年輕人和小朋友追捧的粵語講古佬,可惜小編找不到他的相片。他的代表作包括:《八仙全傳》、《衛斯理系列》、《笑傲江湖》、《陳波粵語童話故事集》等等。網上關於陳波的信息不多。

8,霍沛流

霍沛流的職業是醫生,說書只是他的業餘。但從1975年開始,霍沛流開始兼職電臺講古,至今已經足足三十年。三十年來,霍沛流一直兢兢業業,先後在南海電臺、廣東電臺等播講長篇小說34部,曾獲「長篇小說演播特別貢獻獎」。代表作包括:《姜子牙外傳》、《聊齋》、《封神演義》、《大唐遊俠傳》、《長城大俠.》等等。

9,李偉英

李偉英於1957年5月出生,廣州話劇團演員,著名粵語長篇小說播音員。播出的粵語長篇小說節目中的作品有多部,如:《怪才陳夢吉》、《倫文敘》、《秦始皇》、《楚留香》、《陸小鳳》、《絕代雙驕》、《邊誠浪子》、《三少爺的劍》、《十面埋伏》、《解放軍演義》、《蕭十一郎》、《乾隆皇帝》、《白玉老虎》等。

10,鄭達

鄭達1958年生在廣東廣州,因主持《今日關注》而成為廣東大紅人。1984年進入廣東廣播電視廳工作,在電臺曾"講古"多年。有"古達"和「吹水達」之稱。主要作品包括《黑鷹傳奇》、《神州傳奇》、《武林傳奇》等戊戟傳奇系列還有《三國志》、《西遊記》、《故事會》、《和珅傳》等等。

相關焦點

  • 跟隨《粵語好聲音》穿梭時空回到過去,你最想回到生命中的哪一個...
    如果人真的可以坐上時光機穿梭過去你最想回到過去的哪一個時刻?在比賽開始前,肯定要先向大家介紹我們的寶藏助力團陣容,除了我們的老朋友宋嘉其之外,另外三位嘉賓分別是:廣東名嘴林頤著名歌手東山少爺著名歌手汪晨蕊汪晨蕊作為一位有著天籟之音的粵語女歌手,來到由鈞明城獨家冠名的《粵語好聲音》的舞臺上不show兩把是不可能的!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以當時的交通、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此的長途南遷是多麼的艱辛。因此當這些南下的漢人族群在終於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不會再受戰亂影響時,就都會在那裡休養生息。
  • 廣東人有多愛吃?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起初還耐心解釋:「廣東人熱衷於吃,是因為舊時廣東地區貧窮,為了生存『飢不擇食』,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變好後,敢於嘗試外省人眼中『奇怪』食物……,我們廣東人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這樣的解釋往往並不能消除友人的疑惑,不斷追問,後來也懶於解釋,一致回覆:「是啊,我們連福建人都吃」,KO。不可否認,廣東人真的愛吃,愛吃到什麼程度?你聽過廣東人用粵語吵架嗎?
  • 現在「酷狗」都可以聽1061為您特製的至正粵語聲音!
    現在「酷狗」都可以聽1061為您特製的至正粵語聲音!>想聽至正的粵語聲音?能夠一次過聽完喜歡的節目還不想被其他信息幹擾?而作為擁有上億日活用戶的數位音樂服務提供商,酷狗音樂在線音頻用戶規模和廣東地區用戶規模也處於國內首屈一指的領先地位,對粵語節目存在大量的需求。廣州交通電臺自2005年啟播以來,一直是廣州及珠三角地區出行人群最受歡迎的廣播電臺,所生產的粵語廣播節目擁有大量忠實擁躉。
  • 舒夫真高是誰?粵語翻譯中最讓人云裡霧裡陣容
    舒夫真高是誰?相信大部分非粵語區球迷都一頭霧水,實際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烏克蘭核彈頭-舍普琴科。現在國內球迷大多都是通過國語評述來看球但在網際網路看球的球迷都會發現粵語評述頻道的存在,有時甚至是收費服務。當你們瀏覽一些網站時特別中小聯賽更加容易看到粵語譯名的出現。
  • 廣東這村是《三字經》作者故鄉?遊客:粵語念《三字經》更押韻
    長大後,沉穩厚重,精通經史,工文善詞,著有《綺業集》等,以博學多才聞名鄉裡,人稱「登州先生」。區適子曾在登州辦學多年,區氏大宗祠就曾是區適子的教書之的地方,學子數百人,傳揚了重教興文的風氣。目前《三字經》首撰作者有三個名字:南宋的禮部尚書王應麟、宋末元初的區適子、廣東新會人黎貞,其中以王應麟和區適子最流行並較被認可。
  • 《足球解說大會》火了「粵語森」不想當前鋒的後衛不是好解說
    PP體育獨家出品的《足球解說大會》僅播出兩期,已經出現不少人氣很高的學員,例如已經在解說界小有名氣的苗霖,還有來自廣東的粵語解說陳文森,人送外號「粵語森」。幾天前,在PP體育單槍匹馬,用粵語解說了足總杯曼聯與熱刺的那場直播之後,陳文森吸粉無數,當時接近50萬球迷在直播室聊天互動,球迷大讚他的過硬解說功底。粵語解說也隨著他走近了廣東地區以外的球迷。
  • 粵語咁盞鬼?好嗨哦!
    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主要使用於廣東、香港、澳門及廣西、海南等地。來到廣州,不會講粵語沒關係,但一定要學會聽——這是給到廣東生活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忠告。不然總是一不小心就會鬧出笑話來。但系粵語就系咁講嘅窩。粵語博大精深,很多趣味的字、詞,例如這幾個字、詞:鬼,死,好,鍾意。足以用來表達你對一個人喜歡的級別。喜歡的程度級別:一級:「我鍾意你。」 二級:「我好鍾意你。」 三級:「我好鬼鍾意你。」 四級:「我好鬼死鍾意你。」 五級:「我好鬼死鍾意你呀,衰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領略領略一些有趣的粵語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 【今日廣東.鄉音】從唐詩宋詞中,發現粵語之美
    粵語之美,既存在於火遍大江南北的粵語歌曲中,也保留在中小學生必備的唐詩宋詞裡……從古今文化之中,均能發現粵語之美!醬紫FM出品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最早覺察到鄉音粵語很好聽,是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聽香港歌星唱《萬水千山總是情》。
  • 她雖在好聲音輸給張碧晨,但她卻嫁位好老公!這才是真正的贏家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選秀類型的節目是層出不窮,說到唱歌選秀類型的節目,之前有《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後來又出來了《中國好聲音》。很多觀眾對《中國好聲音》的喜歡,以前也不亞於《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這兩個比較經典的選秀節目。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長在巴蜀的李白、生在中原的杜甫,恐怕都不會用粵語寫詩;生於濟南的辛棄疾、終於臨安的李清照,似乎也沒有留下能說粵語的證據。那些有可能掌握粵語的人們是不是用粵語寫作,也實在無法考證。比如生在廣東韶關的張九齡,當他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是用家鄉話還是官話在打腹稿。
  • 抖音上最火的十首粵語歌曲,你最愛的是哪首?
    今天小編給大家吐血整理抖音上最火的十首粵語歌曲,每一首都好好聽,單曲回放了無數遍。不過,本人最喜歡的還是廣東雨神的《廣東十年愛情故事》。抖音上最火的十首粵語歌曲:《廣東十年爰情故事》《不是夜色》 《風的季節》 《唉聲嘆氣》《單車》《
  • 那些隨著記憶流淌的粵語歌曲,你仍在聽嗎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裡仿佛帶點唏噓」——《光輝歲月》粵語歌似乎已經沒落沉寂了好多年了,說起粵語歌曲,腦海湧現的旋律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末。那時香港樂壇正是繁花錦簇,其光芒照進此岸的大陸,那些傳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 當廣東人「咩」你的時候,他並不是在賣萌
    因為那裡的人吵架的時候:咩咩咩咩咩但是,當一個廣東人站在你面前,以正常的語氣講上一段的時候,你腦海裡,可能不會出現張學友的表情包,也不會想到「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沒錯,你只會被一個一個「咩」語氣詞洗腦。
  • 難忘的粵語歌曲、每一個音符都記錄著逝去的情懷
    粵語歌曲-顧名思義,是用粵語演唱的歌曲。最早的粵語流行曲,是從香港流傳回內地,通過更廣泛的粵語地區的人口傳唱才得以大行其道。即便是「同聲同氣同源」的廣東本土流行樂壇,印象中都是跟在香港人的後面才興起粵語歌熱潮。但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傳唱度更加達不到同等水平。即便是廣東人作詞作曲的原創作品,由內地歌手首唱之後,都不及把版權再轉讓給香港歌手翻唱的效果。這是屬於當年的特別現象。
  • 廣東人吵架,真的太太太太太餓了
    但是走了這麼多地方之後,我還是覺得,咱們廣東人罵人才是最帶感的。咱們大吃省,罵人是可以不帶髒字。除了那五個祖傳的國罵字,大吃省人可以用各種水果、食物來攻擊對方。還記得當年有個北方同學,就被廣東室友用食物罵得一愣一愣的,毫無還手之力。如果你哪天這麼不幸地跟廣東人吵架,後果是很嚴重的。
  • 千萬別和廣東人一起學日語,他們有「自帶日語」技能
    作者:鍾亦可 編輯:羊缺牙上面這個場景不是巧合,如果你同時對粵語和日語有一定了解,就會發現,它們兩個確實是非常相似。part.1 廣東人學日語,簡直開掛據說每個大學班上有廣東人的日語專業學生,四年都過得十分鬱悶。經常讓你覺得,也沒看見他們咋學啊,怎麼好像都會了?
  • 2019好聲音佛山海選盛大開幕,廣東百聞老故事助力好聲音唱響全城
    2019《好聲音》風暴再次席捲全國,《中國好聲音》海選佛山賽區隆重舉辦。《中國好聲音》以音樂追夢為理念,唱出真聲音,演繹真音樂,將娛樂與造夢相結合,貼近各層級受眾,以音樂之名打造全佛山的線下娛樂營銷盛世。
  • 粵語相聲大師楊達,黃俊英都跟他學習,多才多藝的一級演員
    那個時候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聚集在他爸爸的醫館開私火局玩音樂。大家都是業餘唱歌的,誰的膽子大就上去唱,膽子小就坐在下面聽。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楊達自小就喜歡音樂曲藝,小小年紀就能夠熟練的演唱開平的民歌。從那個時候開啟,楊達得天獨厚,別具一格的嗓音就在開平傳開了。那個時候沒有哪個老師教,楊達自小就聰明,看到人家唱,很多民歌楊達一學便會。
  •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蒹葭》嗎?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詩經》嗎?11月13日晚,「嶺南女聲——中外合唱作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星海音樂學院嶺南女聲合唱團與青年歌唱家馮珊珊合作,唱響粵語古詩詞音樂作品《蒹葭》。嶺南風情、南國音韻,濃縮在這首3分鐘的音樂裡。演出結束後,青年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馮珊珊接受了記者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