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工傷索賠難,芝罘法律援助鼎力助維權!

2021-01-15 澎湃新聞
農民工工傷索賠難,芝罘法律援助鼎力助維權!

2021-01-12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31日

受援人高某某及其丈夫來到

芝罘區法律援助中心

贈送錦旗

對芝罘區法律援助中心及

援助律師郝曉冬的幫助

以表謝意!

案件回顧

高某某,女,臨沂來煙務工人員,2019年5月6日,至煙臺某餐飲有限公司做客房清潔工作,月工資2300元,每月打卡發放。2019年5月16日,高某某在工作中受傷。餐飲公司將高某某送到煙臺市中醫院治療,高某某的傷情經醫院診斷為:左手中指骨折。餐飲公司為高某某支付前期的急診費及醫療費後,拒絕繼續支付相關費用,並出具解除勞動關係的通知函拒絕承擔相應的責任。

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高某某向芝罘區勞動仲裁委申請了勞動仲裁,由於不懂法律,高某某在勞動仲裁過程中感到無力應對,決定向法律援助請求幫助。2019年12月13日,高某某及丈夫來到芝罘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工作人員認真聽取其陳述後,決定按照農民工申請工傷賠償免於經濟困難審查程序給予援助,當天為高某某辦理了受理、審批、指派等手續,指定北京市盈科(煙臺)律師事務所郝曉冬律師為該案的法律援助律師。高某某對援助中心的高效率幫助非常高興。

郝律師接受指派後,認真聽取受援人的陳述,仔細查看了相關證據材料並進行了梳理分析,認為本案的焦點:一是各項賠償項目的計算依據及具體數額;二是受援人是否存在停工留薪期;三是工傷待遇適用法律依據的問題。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援助律師協助受援人進行了工傷認定,經過煙臺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高某某構成工傷十級傷殘。2020年1月16日,芝罘區勞動仲裁進行了開庭審理,由於審前援助律師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因此庭審中舉證質證就應對的有理有據。庭審中被申請人對受援人勞動能力《初次鑑定結論書》提出異議,認為高某某的傷不應構成十級傷殘,援助律師辨駁認為:「被申請人若對《初次鑑定結論書》有異議,應在收到鑑定結論書後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申請行政複議,但在規定的時間內被申請人並未提出行政複議申請,故該鑑定結論書具有法律效力」。最終勞動仲裁採納了承辦律師的代理意見,2020年4月24日,芝罘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了裁決:一、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6100元。二、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一次性就業補助金49374.67元。三、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一次性醫療補助金24687.33元。四、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停工留薪期工資2960.9元。五、被執行人支付申請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300元。

勞動仲裁裁決高某某勝訴後,被申請人未到法院起訴,也不履行裁決,至2020年6月,受援人高某某未收到對方一分錢,受援人非常著急,再次聯繫援助律師請求給予幫助。援助律師雖然已幫助受援人打贏了官司,援助任務已結束,但看到受援人沒拿到錢的焦急和無奈,非常同情,決定繼續無償幫助高某某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援助律師立即與芝罘區勞動仲裁委員會聯繫,開具本案的生效證明,準備好相關執行材料,幫助受援人到芝罘區人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了執行調解協議,餐飲公司分兩次支付給受援人7萬元,受援人於2020年12月12日拿到了全部賠償款。

本案是一起較為典型的工傷賠償案件,受援人入職時間短,未籤過任何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因未繳納社會保險,導致受援人傷後未能及時申請工傷認定。而用人單位為了逃避責任,與受援人解除勞動關係,讓受援人在因工受傷的同時失去工作,這使本來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援助中心和援助律師都非常同情高某某的遭遇,通過援助中心的大力支持及代理律師的努力工作,最終取得了較好的仲裁結果,最大限度維護了受援人的合法利益。

受援人因為經濟困難

申請了法律援助

如果勝訴判決得不到實際履行

那將對於受援人意義很小

作為法律援助部門

追求的目標不應該僅僅是

每個援助案件的勝訴

也應該關注執行問題

真正讓受援人的

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原標題:《農民工工傷索賠難,芝罘法律援助鼎力助維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司法部發布2019年度法律援助維護農民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十大案例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討薪案件多;二是群體性案件多,前兩類案件均為8件;三是涉案金額大,其中有的案例,通過法律援助律師的努力爭取,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近千萬元。胡佔山說,希望通過案例的發布,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朋友提高防範意識、了解法律援助,在打工過程中,做到預防在先,提前防範,遇到法律問題時,注意保留各種證據,增強維權意識,能夠主動尋求法律援助的幫助。
  • 農民工工傷獲賠180萬 律師拿走一半 合理嗎?專家說→
    第一,楊某因工傷索賠的事兒,不能適用風險代理;第二,即便適用風險代理,律師的最高收費也不能超過委託人實際得到款項的三成。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建平表示,律協不建議律師在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的時候高收費。
  • 工傷建築工沒合同沒保險 九成維權難七成私了
    老吳是一名受過工傷的建築業農民工。2011年夏天,他在海澱區溫泉鎮一個建築工地上,不幸被機器劃傷左臂神經,導致左大拇指至今不能自主活動。2014年,老吳終於拿到了本該就屬於他的工傷賠償。但是3年的維權,換來的是打了六折的賠償結果。「如果早知道有這樣的結果,還不如當初工傷出院後就接受公司三折的賠償」,拿到法院調解書的時候,老吳長嘆一口氣。
  • 歷下法律援助解民憂 助20餘農民工討欠薪18.7萬
    大眾網濟南1月8日訊(記者 孫海燕)劉某某等20餘位外來農民工,在與單位籤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從未給這批工人交過社保,還拖欠民工12月份工資。在歷下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下,這20餘位農民工於2015年12月11日,全部都拿到了拖欠工資與補償金共計18.7萬餘元。
  • 在西安,農民工投訴,決不允許推諉、踢皮球!
    我們就是為勞動者維權的!1月4日上午,西安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寧君在華商報接聽熱線時這麼說。對於每一名群眾來電,李寧君都會記錄來電號碼,在詳細了解情況後,現場要求監察支隊按照屬地原則,立即安排涉事區縣、開發區勞動監察大隊核查處理,限時解決。
  • 烏海市海勃灣區:交通事故傷人身 法律援助暖人心
    近日,烏海市海勃灣區法律援助中心成功辦結一起農民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為受援人獲得了10萬元的賠償款,有效化解了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5年8月11日,騎電動車的農民工老人姚某與一輛計程車發生碰撞,造成姚某腰椎、肋骨等多處部位受傷,後鑑定為十級傷殘。經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計程車司機與姚某負同等責任。
  • 以同頻共振之合力治理農民工「討薪難」
    負有督導職責的相關部門應在嚴肅追責方面「打破砂鍋問到底」,並切實做好善後工作,給5年未領到薪酬的農民工一個交待。農民工「討薪難」問題,一直是令人辛酸的話題。儘管有關方面對此一直不遺餘力地予以治理,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甚至在不少地方還陷入了農民工「年年幹活年年欠、年年欠薪年年討」的怪圈。
  • 農民工父女先後被欠薪 公益律師兩次相助打贏官司
    農民工父女先後被欠薪 公益律師兩次相助打贏官司 原標題:   「我是我爸介紹來的,說這裡不僅能免費幫咱農民工維權,態度還非常友善、熱情,果然沒讓咱操啥心,被欠的工資就要回來了。」
  • 【欠薪維權】「錙銖必較」的韌勁!他們為14名農民工追回工資
    【欠薪維權】「錙銖必較」的韌勁!他們為14名農民工追回工資 2020-08-22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暴力對待農民工討薪將被嚴懲
    全國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檢查行動 暴力對待農民工討薪將被嚴懲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31    [列印] [關閉]         本報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劉聲)中華全國總工會今天宣布,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安部和全總聯合發起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行動,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將持續至2010年2月5日。
  • 「暖陽一號」服務農民工有力度、有溫度
    在詳細了解情況後,老張立即撥通王某的電話,在長達半個多小時的連線溝通中,一方面剖析厲害關係,明確拖欠工資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另一方面協商解決方案,結合雙方實際從人性化角度妥善處理,最大限度減少負面影響,
  • 鐘點工,也有了法律「護身符「!
    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又將非全日制用工納入法律保護範圍之內。非全日制用工與全日制用工相比較,有共同點亦有特殊性。就實踐而言,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應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唯如此才能在遭遇侵權時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疫情期間線上追薪 河南高院通報10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
    大河網訊(記者 宋向樂)1月15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高院獲悉,2020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1.98萬件,為1.9萬多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75億元;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25件,涉案人數123人。當天,河南省高院還對外通報了10起涉農民工維權的典型案例。
  • 28名農民工的笑容與淚水
    半年工資打水漂28名農民工心慌了2020年11月23日,張某等十幾名農民工來到永壽縣勞動監察大隊反映,幹了半年多的活兒,眼看過年工資卻拿不到。工作人員樊洋詢問情況、做筆錄,並給欠薪公司發出整改通知書,責令一周後支付所欠薪資。七天過去了,工資依舊沒有著落。縣勞動監察大隊將情況通報到縣檢察院。
  • 對話 | 永康市天平法律服務所
    他們勇毅、堅持、奉獻、樸實,常年戰鬥在法律服務的一線,用腳步和汗水書寫新時代基層法律工作新風貌。    金華之聲聯合市司法局推出《不忘初心,紮根基層——做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法律服務工作者》特別節目,花樣主播走訪、記錄、與他們對話,全媒體、多角度為您呈現新時代基層法律工作者的新風採。
  • 法律援助化解多年恩怨 受援人感恩國家好政策
    2021年初,和平區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了開年來的第一面錦旗。該案件是一起返還原物糾紛案,原告兄弟姐妹四人從父輩處繼承來的房屋明明房本上寫著自家的名字,卻因歷史遺留問題始終無法入住,困擾了多年後終於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下得以物歸原主。
  • 被搶手機、被踢皮球,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
    「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工作人員說我手續齊全,到法院應該很快就能解決,沒想到這法律程序一走就是兩年,到現在還沒有結果。」張家兵說他已經走投無路,不知道這個年能否挨過去。據了解,2020年1月,新密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河南大穩置業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張家兵工程款5.4萬元。「當時工程款還有數百萬沒付給我,法院的一審判決明顯不符合實際,有點荒唐。」
  • 工傷患者椎體骨折術後內固定螺釘斷裂,起訴醫院索賠20萬丨醫法匯
    法律簡析一、工傷保險與醫療糾紛能否獲得雙重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 防控新冠肺炎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尋求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找哪裡...
    為發揮職能作用,更好服務黨委政府、企業單位和社會公眾依法科學防控疫情,省司法廳組織省律師協會、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法律服務機構,對防控疫情涉及的法律問題分專業進行了認真梳理,組織全省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人員,全力為防控疫情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 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
    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備受關注。來自河南、湖北的200餘位農民工2016年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建築工地務工,至今工資未結清。日前,部分農民工前去討薪,卻遭遇踢皮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該建築工程無證建設長達5年,有關部門監管不嚴給欠薪埋下禍根,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根治農民工欠薪強制手段落實不到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最後一公裡」尚需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