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雜談:遊俠蘇洵,少年不羈,中年發奮,終成唐宋八大家

2021-01-17 北宋雜談

說起唐宋八大家,我們都對「一門父子三詞客」的三蘇非常熟悉,尤其是蘇東坡,寫下了非常多有名的詩詞。作為蘇軾的父親,蘇洵少年時是個遊俠,放蕩不羈,等到年紀中年才發憤圖強,寫出好文章,最後入選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文人受李杜的影響頗深,尤其是李太白仗劍走天涯的事跡,更是激勵了不少年輕人的豪邁氣概。少年蘇洵就是這樣的少年,仗著家大勢大,變得叛逆放蕩,不但不好好學習,還熱衷於學習劍術,遊走四方。蘇洵成為啃老一族後,有數十年的時間奔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謂之遊學,其實就是遊玩。

等到二十七八歲的時候,眼看就要三十而立了,蘇洵遭遇了落榜的命運。作為官宦之家出身的蘇洵,肯定是受不了落榜這樣丟人的事情,於是開始發奮,努力學習。他先是燒掉了以前寫的文章,表示要重頭來過,之後苦讀論語史記,諸子百家,甚至能夠倒背如流。從這可以看出蘇洵確實是痛改前非,開始認真讀書了。

有了輸入就有輸出,認真讀書後的蘇洵寫的文章也變好了,不再是他燒掉的那種普通文章。他寫出的論政文章得到了很多當權者的認可,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歐陽修。恰逢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前往京城應考並中了,於是皇帝對蘇洵來了興趣,讓他也來考試,結果蘇洵拉不下臉面,撒謊說有病去不了。

雖然兩位兒子的成就比自己來得快,但蘇洵還是沒有被埋沒,他得到了權臣韓琦的舉薦,被任命為一個縣的主薄。有意思的是,直到他的仕途結束,蘇洵的官職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兒子蘇軾。所以,蘇洵在仕途上稱不上成功,但是在文學上,他卻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成就,寫的文章被廣受認可。

蘇洵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就是《六國論》了,在我們的課本上就有這篇文章,當時還被要求全文背誦。而在當時,蘇洵的這篇文章被拿出來與賈誼的《過秦論》相提並論。由此可見,蘇洵在文學上已經取得了成功,獲得了當時文學屆的認可,這也是他能最終成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之一。

其實,小編覺得蘇洵還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情,那就是培育了蘇軾和蘇洵這兩位兒子。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少年的宿老泉雖然放蕩不羈,但好在浪子回頭不晚,終是肯低下頭苦讀,相信這些都影響了蘇軾兩兄弟。也正是蘇洵的教導有方,讓這兩兄弟在文學上取得了不低於父親的成績,成就了「一門父子三詞客」的美名。

少年啃老做遊俠,中年回頭髮奮讀書,晚年仕途做小官,這就是蘇洵的一生,後世還被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雖然沒有波瀾壯闊,但卻精彩紛呈,給當代的我們帶來了正的能量。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蘇洵一首經典詩作,中年發奮,勤能補拙終於大器晚成,激勵世人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這是近兩年來網上流傳最火的一句話,可見,"養生"這個遙遠的詞彙,終於從老年群體,擴散到了中年人;當然,事實上是年輕人也已經開始養生,喝最烈的酒,吃最貴的胃藥,熬最長的夜,植最多的頭髮——脫髮,已然是年輕群體所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
  • 國寶文物如何呈現「唐宋八大家」,遼博公布「山高水長」目錄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在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其中,蘇軾的書畫更是影響巨大。繼故宮博物院舉辦「蘇軾特展」後,澎湃新聞獲悉,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 北宋文學家蘇洵,大器晚成,教子有方,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蘇洵廣為大家所知,其實主要不是因為唐宋八大家,而是因為:第一,是他培養了兩個非常傑出的兒子:蘇軾與蘇轍。第二,是《三字經》裡將他樹立為大器晚成的榜樣。蘇洵早年間不好讀書,其父蘇序對他也是「縱而不問」,青年的蘇洵頗有任俠之氣,常年遊蕩在外,不務正業。
  • 「唐宋八大家」如何展陳:三大展廳,文脈所系
    開幕式現場 遼寧日報 圖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韓柳歐王曾三蘇」概括。
  • 現場|「唐宋八大家」如何展陳:三大展廳,文脈所系
    《宋刻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還是在書跡中品賞蘇東坡與友人泛舟江上的詩畫天地,都讓觀眾一步步走近唐宋八大家質樸平實而又超逸的中國文化的境界。開幕式現場 遼寧日報 圖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讀韓愈和蘇軾的時代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題文物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起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展廳場景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
  • ...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明年2月2日將亮相「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
  • 千古文壇巨匠、仕途生涯坎坷不平,衝出牢籠,終成「大家」
    他們家可是文學世家,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與他並稱「三蘇」,在唐宋八大家中,他們爺仨均列入其中,其中尤以蘇軾成就最高。散文齊名歐陽修,詩歌齊名黃庭堅,詞作比肩辛棄疾,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公認為「北宋四大書法家」。
  • 蘇洵為何給兩個兒子取名都有車?蘇軾蘇轍這中間又有什麼講究?
    相信對於唐宋八大家,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蘇軾和蘇轍這一對親兄弟吧。首先呢,我們來看一下他和弟弟為何分別名為「軾」和「轍」的原因吧。蘇洵為何給兒子取名蘇軾蘇轍?古代是極重取名的,作為一代文豪的蘇洵,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蘇洵長子名蘇軾,次子名蘇轍。這中間又有什麼講究?
  • 2018重慶小學必備文學常識積累:唐宋時期
    2018重慶小學必備文學常識積累:唐宋時期   由於隋代十分短暫,文學的發展也不夠典型,所以我們直接進入唐宋時期   1.初唐四傑指()、()、()、()   答案.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   2.「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這裡的「李杜」指的是()和()。
  • 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為達目標不留後路,說說有堅韌之心的蘇洵
    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四,宋朝人,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洵年少的時候,因為家境富裕,自己也比較聰明,就不怎麼愛讀書,整日都是在嬉戲玩樂,後來因為父母相繼去世,蘇洵不等不承擔起家庭的重責,於是就準備考科舉,搏一個功名,但是蘇洵第一次參加科舉卻是落榜了,這讓少時聰慧的蘇洵難以置信,蘇洵就找到中舉人的文章品讀,再和自己寫的文章進行對比,蘇洵看完之後,是滿臉羞愧,覺得自己的文章簡直一文不值。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 《鮮衣怒馬少年時》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
    在當當網無意看見的這本書,起初我是被書名吸引的,後來拿到這本書我就被內容吸引住,作者用幽默風趣的文字,講述著唐宋年間詩詞大神們的人生故事,書裡他們不再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作者說少年要讀李白,他讓你狂傲有血性;中年要對杜甫,他賦予你人文關懷和責任感;至於王維,你什麼時候都可以讀。這本書輕鬆搞笑又正經 ,適合喜歡詩詞的年輕人、學生黨看。非常有趣,尤其是學生 ,大多不愛看嚴肅又晦澀難懂的書籍 ,這本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既能增長知識,我覺得對寫作文也能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