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明年2月2日將亮相「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2021-01-09 瀟湘晨報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

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這件作品是已知僅存兩幅蘇軾傳世畫作之一,想一睹該國寶風採的觀眾要記好國寶 " 駕到 " 遼博時間。

據介紹,《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院,是蘇軾晚年書法精品,包括《洞庭春色賦》和《中山松醪賦》。這件國寶級文物有著諸多特點,它前後總計 680 餘字,為蘇軾存世墨跡中字數最多的一件。正文單字大小約如古錢,結體略扁,呈左低右高之勢,下筆從容,行筆流暢中見穩重,通篇精氣內蘊,隱現汪洋浩蕩之象。

兩篇文章均以 " 酒 " 為題," 洞庭春色 " 是以 " 黃柑 " 即柑橘釀酒;" 中山松醪 " 是以定州一帶的松樹枝幹結節釀酒。蘇軾尤其偏愛《中山松醪賦》,曾多次抄錄,據說有數十卷之多,但目前所能見到的真跡惟有這一卷。

關於這件文物最終收藏於吉林省博物院也有著曲折的故事,它在清末入溥儀之手,被其攜至長春小白樓,日本戰敗投降後散入民間,於 1982 年發現於吉林市五中劉剛老師家中,後轉讓與吉林省博物院。

雖然這件國寶級文物已經撤展,但是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還將有重磅國寶級文物與觀眾見面,那就是《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這件作品是已知僅存兩幅蘇軾傳世畫作之一。

《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為北宋蘇軾創作的絹本水墨畫,正是其繪畫藝術的代表作品之一,現藏於中國美術館。其採用長卷式構圖,展現湖南省零陵縣西瀟、湘二水合流處,遙接洞庭巨浸的蒼茫景色。整幅畫作以瀟湘二水的交匯點為中心,遠山煙水,風雨瘦竹,近水與雲水、蹲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產生強烈對比,讓人在窄窄畫幅內如閱千裡江山。

這件國寶級文物將於 2021 年 2 月 2 日亮相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展出至 2021 年 3 月 2 日。

遼瀋晚報 · ZAKER 瀋陽記者 朱柏玲

【來源:遼瀋晚報·ZAKER瀋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寶文物如何呈現「唐宋八大家」,遼博公布「山高水長」目錄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在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其中,蘇軾的書畫更是影響巨大。繼故宮博物院舉辦「蘇軾特展」後,澎湃新聞獲悉,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 「唐宋八大家」如何展陳:三大展廳,文脈所系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分三個展廳,共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遼博有30多件文物首次和觀眾見面。那麼,這三大展廳是如何陳設與布展呢?  澎湃新聞獲悉,其中第一部分的「文垂千載」即從「文脈所系」開始。可以說,無論是文物書畫,還是古籍,「文脈所系」正是這一展覽的核心所系。
  • 現場|「唐宋八大家」如何展陳:三大展廳,文脈所系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分三個展廳,共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遼博有30多件文物首次和觀眾見面。那麼,這三大展廳是如何陳設與布展呢?澎湃新聞獲悉,其中第一部分的「文垂千載」即從「文脈所系」開始。可以說,無論是文物書畫,還是古籍,「文脈所系」正是這一展覽的核心所系。​​​​​​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讀韓愈和蘇軾的時代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題文物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起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對於此次展覽的展品設置,有藝術界人士表示,這樣的展覽亮點確實不少,用文物或書畫釋讀「唐宋八大家」,很不容易,難度很大,從呈現的作品看,策劃用心,名跡較多,「不過感覺有部分展品用以釋讀這一主題還是有些牽強。」
  • 故宮蘇軾大展今天終於亮相:走近「千古風流人物」
    故宮600周年之際的特展「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終於亮相,並於昨天起正式對公眾開放。 這一大展在去年底「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首次宣布後便一直受到公眾關注,也是故宮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蘇軾書畫特展。
  • 難忘2020|那些有溫度的文物與特展:從古到今,撫慰人心
    中日雙方在克服重重困難後,實現唐招提寺文物這樣的高等級文物首次不走空運改為海運,展品回運順利成行。這一文物回運插曲也彰顯了中日文博人在疫情下的責任與擔當。北京故宮「蘇軾主題書畫」、遼博「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古代藝術主題大展受熱捧2020年步入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趨穩,全國各大文博機構展事活動有序開展。
  • 北宋雜談:遊俠蘇洵,少年不羈,中年發奮,終成唐宋八大家
    說起唐宋八大家,我們都對「一門父子三詞客」的三蘇非常熟悉,尤其是蘇東坡,寫下了非常多有名的詩詞。作為蘇軾的父親,蘇洵少年時是個遊俠,放蕩不羈,等到年紀中年才發憤圖強,寫出好文章,最後入選唐宋八大家。北宋的文人受李杜的影響頗深,尤其是李太白仗劍走天涯的事跡,更是激勵了不少年輕人的豪邁氣概。少年蘇洵就是這樣的少年,仗著家大勢大,變得叛逆放蕩,不但不好好學習,還熱衷於學習劍術,遊走四方。蘇洵成為啃老一族後,有數十年的時間奔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謂之遊學,其實就是遊玩。等到二十七八歲的時候,眼看就要三十而立了,蘇洵遭遇了落榜的命運。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一個是「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還有一個是紫禁城建城600年必須做的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而原計劃於紫禁城600年期間推出的「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由於疫情未能如期舉辦。趙國英在現場透露,目前,這個展覽正在策劃中,如果不出意外,有望在2021年與大家見面。
  • 天津博物館成立百年: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展至10日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宋代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耀世奇珍——天津博物館藏文物精品陳列」,這一國寶級文物僅展至6月10日。與《雪景寒林圖》一起展出的還包括北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南宋蘇漢臣《嬰戲圖》(此兩幅展至6月10日),南宋·佚名《中興瑞應圖》、南宋·趙孟堅《水仙圖》(此兩幅展至6月24日)等。
  • 展望2021|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牛年即將到來,展望新的一年,國內主要博物館一些大展計劃也陸續公布。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原定於202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特展,呈現故宮收藏的歷代人物畫,國內數十家文博機構還將共同策劃「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並在春節期間展出。上海博物館等主要文物展館的新特展詳細計劃也將於近期公布。
  • 千年後,豬肉,把我與蘇軾連在了一起
    為此,蘇軾還為豬肉寫下了詩詞作品《食豬肉》和《豬肉頌》,由此推測,他對豬肉可謂真是情有獨鍾,甚至鍾愛一生啊。或許,當時他也曾發出過「豬肉恆久遠,一碗永流傳」類似的感慨。借著詩詞裡的豬肉正香,我們了解一下何為豬肉。
  • 北京:頤和園建園270年文物特展亮相園博館
    2020年9月25日,北京,觀眾在園博館展覽現場參觀。當日,「園說II 頤和園建園270年文物特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頤和園各類文物珍藏208件/套和190件資料品,以及來自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多家館院的數十件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 蘇軾:喝醉了,我才寫得出大字與草書
    9月,期待已久的2020蘇軾主題大展——「千古風流人物」終於在故宮文華殿開幕。這是故宮600周年的首個重量級的展覽。
  • 春節觀展指南丨不僅有年畫與生肖藝術,更有學術文物「大餐」
    自2019年1月23日起,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已進入下半場,宋徽宗《雪江歸棹圖卷》、米友仁《瀟湘圖卷》、董其昌《仿趙孟頫秋山圖軸》等31件(套)書畫精品先後換上並陳列,其中包括19件(套)董其昌的書畫作品。1月30日,換上了遼寧省博物館館藏的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與明代《顧繡東山圖卷》。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也是這批收藏首次在中國的公開亮相。展覽將帶來120件雲岡臻品文物,以及10位藝術家根據云岡文化再創作,通過繪畫、影像、裝置、雕塑、行為、攝影、聲音等作品26件。其中全球單體最大復原石窟首次公開亮相上海。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將於明天落幕,「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也是這批收藏首次在中國的公開亮相。 遼寧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0年12月2日—2021年3月2日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安迪...
    」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也是這批收藏首次在中國的公開亮相。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展期: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28日展覽將帶來120件雲岡臻品文物,以及10位藝術家根據云岡文化再創作,通過繪畫、影像、裝置、雕塑、行為、攝影、聲音等作品26件。其中全球單體最大復原石窟首次公開亮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