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六根、八苦諦的含義

2021-01-09 三石閒書

佛家在詮釋「無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概念,與弘揚為善去惡的方法,必然涉及生命來源的問題。佛家用歸納的辦法,列舉生命的種類,大約分為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阿修羅道介於天魔之際。

一切眾生,行為善惡程度的不同,而互相輪為六道當中的生命現象,人能因善而生天,亦能為惡為畜生、惡鬼,乃至墜落地獄。佛家認為這個宇宙世間所有眾生生命的不同現象,都由於心意一念之間的善惡而互相轉變,起心動念的行為,而成六道顯著,構成三世因果的理論。

三世,是指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有過去的因,累積而成現在的果,由現在的因,累積而成為未來的果。未來與過去,又循環無盡,所謂的輪迴,便是指周旋循環的意義,建立一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佛家學說體系。

佛家的因果之說,與中國文化《易經》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具有殊路同歸的道理。還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的道理因果觀念。

我們經常會聽到佛家常說一句話:六根清淨。那麼六根指什麼呢?佛家在概括眾生身心的作用,叫做五陰,同時又分別身心與物理的關係,構成六根、六塵、與十八界。其中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一直對應的六塵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在佛家的觀念中,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純苦無樂,而眾生卻無知,反而取苦為樂。歸納起來,人生有八苦,即為: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佛稱苦渧。佛家認為人世事物,一切變遷不定,根本沒有永恆,所以稱為「無常」。

人生的一切,純苦無樂,因此名之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為「空」。而且分析世界、身心,究竟有沒有我的存在,所謂世界身心,但為我的所依,並非我的真實,又名之為"無我"。因此,綜觀人生世界,名為「無常」、「苦」、「空」、「無我」。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是佛學建立的基礎
    編者按:很多高僧大德說過,你可以不相信佛法,但你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不因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與報應相連,一般人或許就不會認同;再與三世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被人視為迷信。這種現象非常詭異,深層心理有待詳細分疏。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一切自求多福。
  • 五蘊,六根,四聖諦,十二因緣——聊聊小乘佛法的那些基礎概念
    所以這一篇文章紅塵君就來簡單的談談小乘佛法的那些基礎和核心概念——五蘊,六根,四聖諦,十二因緣,這其實同時也是大乘的基礎,從「自度」這個維度來說,兩者其實並無太大區別。五蘊五蘊這個概念,在著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第一句就曾提到過。《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
    其實,怎樣的善得怎樣的福報;怎樣的惡得怎樣的苦報,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說: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羅;犯上品十惡者落地獄,中品十惡者墮餓鬼,下品十惡者淪畜道。說明十善十惡是六道輪迴形成的業因,六道輪迴則是十善十惡應得的果報。人生本是業果的相續,而「來先去後作主翁」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便是因果業報的主體。
  • 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誰能識得自己的前塵舊事
    佛家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能夠脫生到人道,就像茫茫大海中,一隻瞎了兩眼的烏龜,恰巧遇到了漂流在海面上的浮木,這塊木頭上,有一個孔,這隻盲龜不小心恰巧把自己的腦袋插了進去,生命的遇和就是這樣的困難和奇妙,一旦失去這個人身,下一生下一世不曉得是變成了小貓小狗,還是輪迴到天堂地獄,那就看一個人業與緣的關係了。
  • 大安法師: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教育孩子心存敬畏
    正如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凡人根本不予理會,視為封建迷信。但在正信之人心中,世間眾生都在因果之中打轉,有誰能逃得開?印光大師認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一傳十,由十傳百,至千至萬,靡然風從,庶可望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此實治亂持危、改革世道人心之根本法輪也。當今之世,若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為訓,雖聖賢齊出於世,亦末如之何矣!」
  • 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些佛教用語什麼意思,有何聯繫
    「六根清淨」,這裡所講的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個人都有六根,區別就在於六根對外界的感知,有人六根不淨,貪圖聲色犬馬,有人六根清淨,五毒不侵。對於人的六根來講,分別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人體和外部環境交流的媒介。眼有視覺功能;耳有聽覺功能;鼻子有嗅覺功能;舌有味覺功能;身有感觸功能;意有腦神經。
  • 什麼是三世因果?學習三世因果的意義在哪裡?
    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和苦,空,無常,無我,等都是學佛首先要了解的內容。如果不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轉回,人生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學佛!不知道學佛的目的。今天先簡單講一下,什麼是三世因果,講三世因果的目的是什麼?三世,就是前世,今世,來世。前世不是一世,而是無窮無盡的過去。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如果你抱有懷疑,那就去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秘密,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 南懷瑾: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命是永恆的
    受持四句偈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你只要看看我們自己一生就曉得了,尤其我們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們中年所遭遇的環境,是年輕時候已經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輕及中年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把人生分三個階段,二十歲前當前生,二十到四十當這一生,四十到六十當後生。
  • 佛教中「因果」與「六道輪迴」有什麼關聯呢?
    佛教中有句形容因果的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知道,想要沒有惡果就需多種善因,那什麼是因果呢?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
  • 三分鐘看懂唐卡最經典的圖式之一——《六道輪迴圖》!
    由於年代已久,其畫面略有模糊;為了更好地讓大家了解《六道輪迴圖》的含義,下面,我們用一幅當代繪製的唐卡來進行解說:  如下圖,代表死亡之神的地獄道:即地下牢獄受苦之處,因仇恨與暴力的業行,備受酷刑之苦。一位赭色佛陀左手執火,為眾生宣說忍辱的功德。  5.畜生道:因愚痴昧於因果,而受奴役、鞭打及驚懼之報。圖中畫著各種動物,一位藍色佛陀手持《般若經》,意在教導眾生開啟智慧。  6.
  • 歷史:佛教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韓愈對佛教帶來了哪些影響?
    文/要堅定的跟走下去歷史:佛教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韓愈對佛教帶來了哪些影響?佛教以行善生天,作惡下地獄。韓愈先生雖然對佛法極不恭敬,但是發心是善,絕不會下地獄。並且當時過度崇佛,佛教畸形發展,韓愈比書憂國憂民,幫佛正法,非但無過,更有功德。至於所謂餓鬼道。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嗎?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存在的。關於因果輪迴的宇宙人生真相,其實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因為人有了生,就會有死,有了生死,大家就要思考生死是怎麼來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甚至要思考能不能夠了脫生死,不生不死,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說在歷史上已經探討幾千年了,在中外的這些宗教、文化、信仰裡面,有著豐富的答案。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較慘重故一切沉淪於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迴的途徑,不出六道。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自己的前世對今生的影響二、何謂輪迴?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人類哲學史上,蘇格拉底首第一次提出了因果論也稱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則,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循環,永無休止的。在中國的道教的經典巨著《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先提出的善惡轉化思想。
  • 三世因果
    佛家《三世因果經》因果經前面的四句話,就是因果循環報應的總綱。既指出了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環報應規律,又指出了人只要棄惡從善並行善積德就可改運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是由前世轉世來的,有的是神仙轉世,有的是由人轉世的,有的是由動物轉世的……。
  • 慈誠羅珠堪布:三世因果和六道輪迴 究竟是迷信還是真理
    編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在佛教教義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有很多人看到「因果、輪迴」這四個字,第一反應恐怕還是封建迷信,或者認為根本沒有什麼輪迴。他們往往會說:「誰曾親眼看見輪迴?至少我們沒有親眼看見,沒有親耳聽到,所以輪迴轉世之事根本就不存在。」但事實又如何?我們看不見、聽不到就代表不存在?
  •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世間八法」和「人生七苦」?
    佛教裡有個名詞叫「世間八法」。指可以令人情緒發生變化的八種行為: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世間八法也叫八風,用來形容這八種行為能迅速使人升起煩惱之火,猶如風一樣。八風,用現代漢語來理解的話,基本上都是動詞:利——獲取利益;衰——損失;毀——詆毀;譽——讚譽;稱——稱讚;譏——諷刺;苦——受苦;樂——高興。
  • 星雲大師:六道輪迴真實不虛 只是凡人不知前世
    編者按:很多前賢都說因果輪迴是佛教的基礎,離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就談不上佛教。近代高僧倓虛法師說過,惑、業、苦三者是輪迴之根,因為迷惑必然造業,造業必然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業,愈造業愈受苦,於是輪迴無已、受苦無休。正信的佛教徒都堅信輪迴的存在,但為什麼世人都不承認輪迴或看不見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