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在詮釋「無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概念,與弘揚為善去惡的方法,必然涉及生命來源的問題。佛家用歸納的辦法,列舉生命的種類,大約分為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阿修羅道介於天魔之際。
一切眾生,行為善惡程度的不同,而互相輪為六道當中的生命現象,人能因善而生天,亦能為惡為畜生、惡鬼,乃至墜落地獄。佛家認為這個宇宙世間所有眾生生命的不同現象,都由於心意一念之間的善惡而互相轉變,起心動念的行為,而成六道顯著,構成三世因果的理論。
三世,是指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有過去的因,累積而成現在的果,由現在的因,累積而成為未來的果。未來與過去,又循環無盡,所謂的輪迴,便是指周旋循環的意義,建立一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佛家學說體系。
佛家的因果之說,與中國文化《易經》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具有殊路同歸的道理。還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的道理因果觀念。
我們經常會聽到佛家常說一句話:六根清淨。那麼六根指什麼呢?佛家在概括眾生身心的作用,叫做五陰,同時又分別身心與物理的關係,構成六根、六塵、與十八界。其中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一直對應的六塵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在佛家的觀念中,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純苦無樂,而眾生卻無知,反而取苦為樂。歸納起來,人生有八苦,即為: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佛稱苦渧。佛家認為人世事物,一切變遷不定,根本沒有永恆,所以稱為「無常」。
人生的一切,純苦無樂,因此名之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為「空」。而且分析世界、身心,究竟有沒有我的存在,所謂世界身心,但為我的所依,並非我的真實,又名之為"無我"。因此,綜觀人生世界,名為「無常」、「苦」、「空」、「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