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和詩歌界這是怎麼了?北大教授,殘雪,還有個馬某明等

2021-01-09 四季冰寒

前言:今天在網絡上看到了篇文章,頗有感慨,一些故弄玄虛,詞語和邏輯混亂的詩歌能得全國的一等獎,或者什麼什麼大賽獎,我真是無語了。難道是我的思維錯亂,跟不上那些高端的詩人思想了嗎?

我暈暈的想。

前幾日諾貝爾文學獎開獎時,網絡上霸屏的殘雪,還有一個北大教授,到今天看到的馬某明,他們的作品,我挑了幾個,仔細的看了又看,讀了又讀,越看越驚心,這也叫文章?這也叫詩歌?這也能代表當代文化?

多彩的葉子

我不禁茫然了。

如果邏輯混亂而且病態的語言,能成為文化的主流,那就是這個社會病了。如果這樣的詩詞能得獎,那一定是評委病了。

文章和詩詞的表現第一是完整性,第二是清晰的思路和情感,可以用比喻,誇張,渲染和隱藏。這是文章的可讀性,在這個基礎上,怎麼吸引讀者,就看寫手的功底了。用一些病態的思維把文字組合起來,然後胡亂排列,到致語言的混亂,這不是高明的寫手,這是譁眾取寵,這是低下的小丑表演。

我從來都對這些文章嗤之以鼻。

水映青山低

如果文章不能給別人帶來美感或者震撼,(當然,震撼可以是負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讓讀者深入其中,能明白一個或者一些道理,或者看到一個事件或者故事。那你就是成功的。相反,如果看了你的文章,完全不知所措,完全雲山霧罩,那你寫的就不是成功的。

寫詩詞的我建議多看看唐詩宋詞再寫。寫文章的多看看《讀者》或者《十月》。

還有一個現象是社會中文化的浮誇,這也是一種病,貌似還是文化高層的病。不懂詩詞沒關係,可以按照自己的風格習慣來寫。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的文章是不是能給人帶來美感和震撼或者回味。如果沒有這些,寫了就寫了,留著自己欣賞就好了。

蜘蛛的網

雖然現代的詩歌體裁自由開放,自成一派,可這並不代表你怎麼寫都行,怎麼寫都美。寫的總得讓正常人看明白吧。如果寫得雲山霧罩,讓人看得頭暈腦脹,不明所以,還是那句話。多讀讀書在寫吧。

現代海子的詩黑澀幽冷,像一個孤獨的吶喊。徐志摩的詩飄逸溫暖,像是一個暖男。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能讓人讀下去,從而產生共鳴。

寫詩詞重要的是美感和誘惑力,文章也一樣。網上有幾不出名的朋友,寫的就很好,特意錄了兩首上來,感覺比那些不知所云的寫的好多了。

半山金葉半山紅

一「數之想」

文/咖啡一杯不加錢

零時鐘鳴割開今與往,

我踏著晨昏線起舞,

一場花開燦爛已極,

燦爛著奔赴凋亡。

二人同生未必如何,

共死才配稱緣之所終,

三生石上無我姓名,

乾脆鉸斷月老的紅線。

四季風雨煎成茶湯,

要苦些味道才香,

五穀豐登金玉滿堂,

求得古老的願望!

六月羊角扶搖起,

鯤鵬來吻我的指尖,

七色虹碾成寶石,

鑲作女孩子的冠冕。

八荒月華只釀半樽酒,

狂笑中醉成李太白,

九重天下星落如雨,

拾這清輝做我的眼睛。

天空是藍的

二《秋憶秦淮》

文/沉軒

綠萍拂水槳輕拍,霧鎖江霞動客懷。

九曲煙波籠畫舫,六朝翰墨憶秦淮。

繁華夢斷秋楓賦,長夜簫寒古鳳臺。

昨日悲歌花落去,今宵紫氣又東來。

後記,上面這兩首詩詞寫的比我好,所以印象深刻,今日未曾詢問詩友,就冒昧的發了上來。就當是壓軸的大戲吧。同時,也特此致歉。

想看我寫的詩詞或者詩歌,可以點屏幕右上角關注,歡迎點評留言指點。

作者:李亞東,河北保定人。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相關焦點

  • 戴教授在這「詩歌死了」的年代,重新煥發古典詩歌的現代生命力
    戴教授一生受益於詩詞,他說他現在只想用洪荒之力,同大家一起重返盛唐。疫情期間,戴教授筆耕不輟,出版了一本新書《戴建業魔性詩詞課》。這本書是戴教授講課的精華,網上盛傳的李白找仙人,採仙草,練仙丹的段子,在這本書裡俯拾皆是。他一輩子就做了三件大事兒:品讀詩歌,為愛走穴,真誠坦蕩。
  • 北大網紅教授薛兆豐信息已被北大國發院官網刪除
    薛兆豐此次離職的原因涉及到三個方面,一個是觀點之爭,一個是身份之爭——即不是北大校聘教授,只是國發院院聘教授,第三個便是專業之爭,即沒有專業期間的學術論文發表。有一些人認為,薛兆豐沒有學術文章不能稱為教授,水平不夠,持有這類觀點的人數也不算少。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二)
    這起原本屬於個人與醫院之間的醫療糾紛,正是由於「非法行醫」四個字,加之以北大醫院的聲望,經由央視等媒體報導後,最大程度地刺激了公眾由此及彼的關聯神經,在醫學界及相關部門引發討論的軒然大波,在某種程度上意外揭示了當前醫學執業制度在現實操作中的尷尬。
  • 戚氏:北大詩歌的合唱
    2016年夏天,北大溼瓷繪眾詩友們知難而上,一起填寫了一系列戚氏。有寫北大和燕園的;有寫人生和佛理的;有觸景生情的;有紀念長輩和先賢的;還有描寫西安古城的。在溼瓷繪成立兩周年之際,特此選出同學原創的15首戚氏與大家欣賞,這些詩記述了我們散布在天南地北的北大校友們立體的、全方位的、生動活潑的思想和歷史。
  • 已故北大教授王瑤:不要做「二道販子」一樣的偽學者
    現在已是社會流行語的這句話,出自何人之口?據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介紹,它出自自己的導師、著名文學史專家王瑤之口。王瑤1914年5月7日出生於山西平遙,1934年考入清華中國文學系,1943年起師從朱自清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52年因學科調整,王瑤進入北大中文系,當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的許多學者如錢理群、陳平原、孫玉石等,都是「王門弟子」。
  • 前北大教授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當事人瀋陽回應
    原標題: 前北大教授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獨家回應:均為惡意誹謗4月5日下午,前北大中文系教授,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就被舉報曾性侵女生並導致後者自殺一事,獨家回應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稱,舉報文章中指責均為「惡意誹謗」,「保留控告的權利」。
  • 北大發布「馬藏工程」首批編纂成果,共計約360萬字
    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4日消息,5月4日下午,為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北京大學正式對外發布《馬藏》第一部第1至第5卷,共計約360萬字,並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舉行首發儀式。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主持儀式,中央馬工程領導、北京大學領導共同揭幕《馬藏》編纂工程的首批成果。
  • 北大考古學教授吃完燒雞擺出一具「人骨」(圖)
    記者了解到,這個「北大王迅」原來在網上早就小有名氣。  考古學家這樣吃雞:用雞骨頭拼出一具「人骨」  這段「考古學家是這樣吃雞」的視頻和照片最初是一名帳號為「王海軍0915」的網友發布在新浪博客上的,前日開始突然在全國範圍內被瘋傳。  據她介紹,本月2日她與王迅教授一起去吃飯,點了一隻雞、一盤麻豆腐和兩碗米飯。
  • 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把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臉
    ……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76字,閱讀約3分鐘要說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也一定是北京大學。其前身是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早在清代就已建立,是我國最早的大學。與民國初年才成立的清華大學相比,北大在近代中國的名氣和聲譽要比清華響亮得多。
  • 北大教授忠告:早睡早起+微信朋友圈控制在10人以內
    典禮上,白建軍教授作為教師代表致辭。在未名湖邊長大的他,通過講述身邊四個普通卻又不同尋常的北大人物故事,向全體新生傳遞了「在北大,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信念。 同時,他也為全體新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循序漸進,努力尋找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制定適合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學習計劃;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嚴明律己,方能取得成功。
  • 胡同裡的兩文人,一清華導師純粹至投湖,一北大教授逛窯子寫豔詩
    織染局10號院在織染局胡同西口路北,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可惜的是後來被分割為一個院落,北房正屋3間,耳房各1間,南房為4間,北房和南房均帶有前廊,其為帶脊的瓦房。10號院公館,預計月租金8塊大洋,這對於月薪260塊大洋的北大教授,且兼代北京高等師範學院課,還有經常發表文章,月收入至少300塊大洋的吳虞來說,比較輕鬆的。
  • 北大教授出書罵孔子為「喪家狗」,專家出言相助:他說的沒錯!
    一看到這句話想必人們都知道出自孔子的《論語》,在中國近千年的文化教育歷史上孔子可以說是人們心中十分神聖的人物,各地都有孔子廟,就連不少即將考試的學生都會去廟中燒燒香拜一拜以求可以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但就是這麼一位世人敬仰的孔聖人卻被北大教授大罵為「喪家狗」,一時間輿論譁然,大家都紛紛譴責這位北大教授的行為,但是專家卻為他佐證認為他所說的是事實,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杜曉勤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他此前擔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併兼任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孟浩然學會副會長,《中國學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辦)、《唐代文學研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主辦)等刊物編委。
  • 揭秘18屆北大新生數據!這3個星座新生最多,還有4對雙胞胎考北大
    揭秘18屆北大新生數據!這3個星座新生最多,還有4對雙胞胎考北大據統計,2018年北京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3047人,來自全國983所不同的高中,還有港澳臺的64名學生,數學英才班學生有20名,留學生330名,軟體工程二學位150名。
  • 北大經濟學教授曹和平案例解讀
    曹和平教授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省部委託重點重大項目,同時也是上海自由貿易區規劃方案的評審籤字專家之一。我有170斤重,今年6月12號在北大體檢的時候,北大醫院的大夫說曹教授你不能回家了,趕緊到宣武醫院去看病,因為你心臟一組冠狀動脈全部堵塞了,任何時候都可以休克,直到今天,我的診斷和先期的治療還沒有結束。有沒有一種替代的方法把它解決了呢?
  • 春天詩歌音樂劇場:這是一顆「詩歌種子」,讓詩歌和音樂結合
    2015年,挪威文學節上,挪威老詩人揚·埃裡克·沃勒的新詩集朗讀會在音樂廳裡舉行,室內樂隊伴奏,演奏的曲子都是作曲家為這場演出專門寫的,600個座位全部坐滿。觀眾和詩人,都需要去習慣1862時尚藝術中心是一個有800座的大劇場,三場演出,2400張票,邀請了8個國家和地區的9位詩人和多位音樂家,可以說是一場真正的大製作。對於還未對詩歌演出有概念的國內觀眾,對於不習慣在舞臺上表現詩歌的國內詩人,對於耗資巨大的主辦方,都是一次從未有過的嘗試。
  • 北大教授僅回復兩個字,讓人不忍直視
    秦始皇派他到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徐福就帶領這童男童女到了日本,不過對於網上流傳的日本人是徐福後代的說法不準確。徐福到了日本,帶去了先進的文化、科技,推動了日本歷史的發展。至今,日本人民仍然把徐福奉為「農耕之神」「醫藥之神」「紡織之神」。現如今,很多日本人聲稱自己是秦始皇的後裔,其中還包括日本的前首相羽田。
  • 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將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了臉
    尤其是當時我國近半數知識分子和國學大師,都和北大或多或少有點聯繫。比如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還有胡適、王國維、魯迅、朱自清這樣的著名教授。就連北大圖書館的管理員,也都是沈從文和莫言這種級別的文學大師。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北大教授,而比起上述那些響噹噹的名人,他則顯得低調神秘多了,其便是辜鴻銘。
  • 「詩詞鑑賞」殘月半籬 殘雪半枝—殘雪也是一種美!
    這兩日,被杭州西湖的斷橋殘雪美景所驚豔,網友直呼讓人美到想哭。雪後的西湖銀裝素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韻味。冬雪過後,天晴雪消,獨留斑駁殘雪,就如遺落了唐詩宋詞裡的桃花箋,另有一番風味!韓舍人書窗殘雪唐-戎昱風卷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簷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天津橋望洛城殘雪唐-閻濟美新霽洛城端,千家積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陽殘。賦殘雪唐-乾康六出奇花已住開,郡城相次見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