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探探說起,聊聊它的「女性為王」之道

2020-11-15 人人都是..

某著名張姓產品經理說過,如果你不了解女性,那麼你將失去一半用戶。本文主要談談陌生社交產品 — 探探的女性為王之道。

本著對社交產品的熱愛,寫了此篇文章。由於剛涉獵社交領域,有許多未深入到本質的地方,難免有不足之處,也希望不吝賜教、一同交流。

探探在陌生社交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研究分析這款產品的過程中,我也深刻意識到:探探本質上是一款基於女性用戶痛點出發的社交產品, 這是它和其他主流產品的區別,也是突圍的關鍵。

本人針對這款火熱的社交產品分析探討,目的是希望洞悉探探與其他陌生社交產品的本質差異,希望能戳到人性本質的一面,從底層看待社交產品為人們帶來的意義。

本文將分為三個部分展開討論:陌生社交背景、探探產品分析、思考與總結。

一、陌生社交背景

20年前,網民突破地理限制,通過社交軟體接觸了陌生人,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隨機輸入一串QQ號,添加陌生人聊天,最終成為好友。這是在社交網絡第一次連結陌生人的方式,那時候對網絡上的陌生人大多沒有牴觸,充滿好奇。

很快,我們通過社交網絡連結到興趣、生活、異性、愛好,發展更加廣泛。從PC時代的百度貼吧、QQ、豆瓣、人人網,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微信、陌陌。日漸豐富的社交需求逐催生出熟人、陌生、職場、社區等社交產品。

社交網絡作為連結陌生人的渠道,從剛開始的添加QQ號到實名制搜索、又到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在這樣一個產品功能轉變過程,對陌生人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剛開始的好奇心早已被滿足,隨之而來變化的是社交需求變得豐富且複雜。

我們不光需要連結陌生人,還需要更高效率的過程和更豐富精準的匹配,同時消化娛樂內容,還要防止過程中被打擾。在熟人社交產品結識陌生人,未免過於「高調」、「低效」。轉移到陌生社交產品,隨著開放的社交環境,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騷擾、廣告、詐騙。特別是廣大女性用戶,深受痛苦。

我們一方面渴望連結陌生人,但同時也要忍受產品的弊病。

在這樣的社交背景下,探探憑藉什麼特色在白熱化競爭的陌生社交領域殺出重圍呢?

二、探探產品分析

在用戶信息相對開放的陌生社交環境下探探以一種貌似閉關鎖國,但又鼓勵貿易往來的半開放式的產品特性呈現在我們面前。

向右輕輕一划,看似一個簡單連結陌生的方式,卻對社交訴求有高度滿足。過去我們以搖一搖的方式從眾多人中海選,在大海中打撈漂流瓶,這樣的方式過於低效。

後來,我們可以從附近的人,和各種娛樂場景中連結陌生人。這種方式由於缺少漏鬥過濾,從而缺乏精準的匹配度,而類似的開放環境使得用戶被動接受陌生人信息,甚至飽受騷擾。(特別是女性用戶)

陌生社交,我們訴求:異性篩選、匹配度、過程高效。

在探探上,臉成為了真實的篩選標籤,也是在網絡環境中對異性的首要關注點。只需左右滑動,我們便可以過濾篩選眼緣人。這樣的特性對廣大用戶,特別是女性用戶拿出了連結陌生人高效、主動、匹配的解決方案。

生活中一些人,周圍環境中缺乏異性,也缺乏認識渠道,只能靠生活中「運氣」海選。苦於沒有認識的途徑,在街上看到有好感的異性不敢搭訕。深耕於中國傳統思想,更是對搭訕行為產生違和尷尬的觸動。普遍缺乏主動的女性更是如此,她們不敢主動與陌生異性交流。

陌生社交產品的出現為人們打開了大門,依賴網絡、依賴陌生社交產品,我們找到了另外一條連結陌生人的途徑。

在連結陌生人過程中,針對篩選效率這一點,它們沒有做到極致,而探探做到了。

針對最典型的陌陌來做比較,認識陌生人可以通過這幾個途徑:

  1. 附近的人/動態
  2. 遊戲場景
  3. 娛樂場景
  4. 點點(後續模仿探探添加)

如果篩選有眼緣的異性,在陌陌上的操作就會是點擊進入資料 — 看照片分享 — 確認是否上眼 —發送打招呼消息 — 等待對方回答,這樣完成了一個搭訕。

而在探探上,進入首頁,真人照直接顯示,右滑喜歡便完成搭訕,等待對方喜歡你。這一簡單的動作相當於在陌陌上瀏覽了資料,發送搭訕消息。如果對方喜歡了你,就和在陌陌上搭訕後對方應答,它們的效果是一樣的。(PS:但陌陌搭建了溝通場景,這點和探探有別,後面說到)

要達成一樣的篩選效果,陌陌需要好幾步,探探只需輕輕右滑。

在探探上用戶可以快速地翻閱異性照片,選擇向左或向右高效篩選,並完成搭訕行為。這就是探探在篩選心儀異性的高效之處,並且喜歡對方,對方卻不知道,只有同時喜歡兩個人才能交流。

對於男性用戶來說,在任何社交平臺和女生搭訕,並不會尷尬。但對於女性用戶,她們大多羞於對待心儀的男生,缺乏主動。探探這個功能,幫助女性擺脫主動搭訕的尷尬,使她們能夠主動地發起社交行為,只要向右輕輕一滑,等待心儀男生也愛上她。

探探讓女性用戶敢於主動發起社交行為。

同樣,這樣的功能也幫助快速過濾無效陌生人,篩選有好感的異性。不喜歡人不能對話,相比於開放式的社交平臺,在探探上的主動社交行為避免了被動式的異性騷擾。

根據公布的數據:探探註冊用戶數近億,DAU 700W+。

在探探上總有看不完的臉,照片篩選成了相識的社交媒介,只要我們彼此外貌看得上眼,便獲得一個社交媒介,這會成為陌生人認識的「藉口」。

這就相當於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異性,你們互相欣賞對方,朝對方拋去了好感的眼光。只不過探探讓人幾乎一天可以逛上好幾個三裡屯,看到足夠多的異性,篩選出有眼緣的,也挑剔掉沒有緣分的,同時向有好感的放電。

從探探產品最基本功能—照片篩選來看,這種粗暴的刷臉篩選滿足了絕大多數90,95後的戀愛觀需求。

當然用戶目的不僅是認識異性這麼簡單,在照片篩選這一關,探探只不過是提供了相識的社交媒介罷了。

用戶最終追求的是能從相識到熟知,最終抵達真實生活中的配對!既然這是用戶的真實需求,那探探是怎麼幫助用戶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從陌生到熟人社交的轉變,我們會經歷相遇-相識-相知-熟知四個階段。 探探提供了相遇的前提條件,這一點是基於地理位置發現的海量異性用戶。從相遇到相識是基於照片篩選,建立社交媒介幫助兩個陌生人相識,為他們的對話提供「藉口」。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既然用戶追求的是最終真實匹配,那麼在接下來,從相識到相知的下一階段中,社交媒介沒有了,在這裡產生了斷層。

而這個斷層會產生非常可怕的後果,用戶在這沒有無法順利完成與陌生異性相知,進而滿意度下降,開始逃離。探探當然不希望自己只是個篩選機器,不願用戶得到配對相識後,逃離其他SNS產品。

當然探探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目前的版本中,出現了眾多的用戶信息。例如:標籤、興趣、自定義問題,還有展示用戶動態的朋友圈。

下面從探探產品功能上一探究竟。

1. 為用戶創造社交媒介

不局限於在刷臉篩選這個功能,探探不光在幫助用戶篩選心儀異性,更有意塑造從相識到相知的下一階段社交媒介。

在用戶的展示頁上出現,標籤、興趣愛好、短視頻、提問等個人信息,鼓勵用戶填寫完善,不僅是為了讓眼前的人變得栩栩如生,更有意幫助用戶了解對方,製造生活共同點,為聊天破冰製造話題。

在聊天界面就更為明顯,首次自動回復直接展示雙方興趣愛好共同點。包括聊天工具—真心話、表情都是在提供社交媒介,幫助用戶持續了解對方,製造雙方破冰的聊天話題。

而用戶在聊天框頂部可以觀察到對方的在線情況。

這點非常奇妙,在熟人社交產品QQ上我們可以看到對方在線情況,探探這樣的舉措也是為了能讓用戶進一步把握對方「行蹤」,實施精準對話,避免浪費熱情。

由於在線情況彼此都能看到,也規避掉了聊天不回的尷尬。

綜上所述,探探在幫助用戶相互了解採用了多樣性展示以及功能引導。為用戶規避配對後不說話的尷尬,能夠刺激用戶主動發起下一階段的社交行為。

一步步引導用戶從相遇到相識,進而相知,直至熟知。

只有在產品本質上,區分於其他熟人社交網絡,才能避免用戶配對後向其他社交產品逃離。關於首頁的刷臉篩選,在這個環節,用戶將完成對異性的相遇和相識兩個階段。

點擊首頁右上角進入右抽屜交流區,用戶將在這個環節完成相識到相知甚至熟知。

2. 產品未來趨勢探討

前面說到,探探本質上是基於女性用戶痛點出發的社交產品,而這款產品解決用戶社交需求是基於雙方主動行為、篩選後匹配的社交模式。在這樣的產品模式下搭建的社交生態,女性用戶起到了「引狼入室」的作用。

也就是說,探探產品不變的一點是關於女性社交生態的搭建。

因此關於產品未來趨勢,個人覺得探探始終會堅持的一點在於圍繞女性用戶打造解決她們痛點的功能特性,建立迎合女性感覺的機制。圍繞建設社交生態、維護女性用戶,實現能夠滿足用戶(增長與留存)良性循環的結果。通過搭建女性生態,進而構建高效、人人配對且能持續交往的社交環境。

在構建這樣的願景下,目前探探遇到的主要問題:

  1. 外貌優先級,作為異性篩選標籤,用戶交友多樣性需求未滿足
  2. 用戶完成配對後,向熟人社交產品逃離
  3. 頭部用戶過大,不缺配對;而底層用戶配對不上

除了遵循女性社交生態不變,產品也會朝著兩個不矛盾的趨勢變化:

  • 遵循目前產品框架,每一個細節完善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
  • 開拓更廣闊的產品框架,重新定義用戶需求與滿意度

針對這樣的背景,大膽猜想解決方案。但重複強調,不能動搖的是:基於女性用戶痛點出發,圍繞連結、社交媒介、高效與匹配原則,構建社交生態,只有踩住這些點才不會探探忤逆核心競爭力。

第一個問題解決方案:

1、建立興趣分類標籤,用戶根據對異性的類型需求切換篩選模式。

例如:喜歡音樂,可以通過設置篩選條件,挑選喜歡音樂的人進行刷臉匹配,進而售賣這種篩選模式。經過某標籤右滑喜歡的人,對方可能通過其他標籤也可以喜歡自己,同樣可以配對。

2、讓朋友圈成為可配對的篩選媒介。

用戶通過朋友圈可以讓喜歡的人看見,而被喜歡的用戶可看到X個匿名喜歡自己的人,他可根據對方的朋友圈內容選擇是否配對。

這麼一來不光增加了配對方式,並且促發用戶豐滿朋友圈內容、激發活躍。用戶以優質的朋友圈獲取配對資格,激發對朋友圈經營,而後期可根據朋友圈活躍度進行流量變現。

第二個問題解決方案:

  • 豐富用戶標籤信息,製造共同話題,例如添加星座、在哪上過大學等
  • 製造不屬於異性交往的社交背景,可添加遊戲場景,在聊天背景植入話題信息
  • 變音式語音調戲,用戶可進行變音與對方對話,幫助用戶搭起關係
  • 發起線下交友會,在平臺上募集配對的小範圍圈子,發起線下party

第三個問題解決方案:

此類問題涉及到算法配對,本人就不班門弄斧了。但要提到的每人對異性都有一個喜好範圍,限制著是否右滑,往往一個滿意的閾值,界定著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

如果為通過建立用戶模型,在用戶的異性推送中,根據算法推送大量處於用戶滿意度水平附近的異性,或許可以避免頭部用戶過大的問題。

3. 與主要競品的區分

獨特的產品功能為探探贏得了市場,但這樣粗暴刷臉方式同時也導致用戶留存率低下。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探探上可以與陌生人相識並建立聯繫,但缺乏社交場景。

典型提供陌生社交場景的陌陌,它不僅提供與異性相識的機會,更創造與陌生人交流的場景。相比於探探,陌陌是一個陌生人娛樂的平臺。

探探比陌陌強大的點在於:對外貌篩選單個維度,用戶能高效與陌生異性相識。兩者在針對用戶不同社交需求的效率上形成了互補。

經過對比陌陌、探探、抱抱、積目、遇見我們可以發現:陌陌為首的一類提供可消費的陌生社交場景,而探探與積目一類提供刷臉篩選的產品主要重視連結與陌生人的相識。

探探深耕高效、主動的眼緣社交,為用戶帶來絕佳體驗的同時,也因為缺乏開放式的陌生社交場景導致用戶活躍度低,成為一臺篩選機器。

4. 亮點與不足之處

亮點在此就不贅述了,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1. 戳準用戶痛點,針對眼緣社交做到極致;
  2. 操作界面簡潔易用,刷臉輪播次數少;
  3. 男女比例均衡且乾淨度高。

探探的用戶結構在陌生社交別具一格,男女比例達到了6:4,而其他眾多同類產品也才不過8:2或9:1。這是一個相對均衡的結構,規避了僧多肉少的現象。

探探用戶渠道推廣也主要針對女性人群,一旦陌生社交平臺湧入了大量高質量的女性,狼也就自然知道了。

年齡構成大多分布在85-95後之間,相比於同類產品趨年輕化,這樣的構成也符合對異性需求相對較大的年齡端。這些年齡段人中,在荷爾蒙的激發下,對異性追求都是當務之急。

本人在使用探探的過程中,切換北京、長沙多地定位,連續刷臉發現總有刷不完的臉。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的用戶真實度、乾淨度都讓人滿意。

產品不足之處:

  1. 具備外貌魅力的人才能存活
  2. 存在有剛需但被未滿足群體
  3. 以臉為主的社交媒介比較單一

周邊許多用戶反應長得好看才是真的好,外貌篩選模式的探探,提供了異性相識的機會。但正是因為單一的媒介會造成未被滿足群體的流失,這部分人由於先天不足或後天不努力,難以在異性海選中脫穎而出,久而久之沒有合適配對,自然也就流失了。

即使臉是相對高效的社交媒介,但對於廣大用戶來說並不是唯一產生好感的社交媒介,口才、肢體魅力、場景溝通、技術技能都夠作為社交媒介與異性相識。

在粗暴的刷臉模式下,對某些群體來說未免顯得過於空洞,也就是所謂的缺乏有趣的靈魂。

5. 未來用戶增長渠道

查了近年來的中國單身人口比例,發現口徑不一,決定以領頭羊陌陌來做對比。

陌陌的月獨立設備數超過了6500萬臺,用戶群體是依賴於場景社交的單身人士,相對探探的月活設備量來說,探探依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至少陌陌用戶數證明了單身用戶上限。

另外四五線城市和大學生群體還有很強的增長潛力,這些群體都非常容易形成口碑傳播。

特別是大學生群體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且人群聚集的產經,隨著接踵而來的00後,這一代從初中使用行動裝置的用戶,無論是在戀愛觀念和易傳播程度上,對於戳中痛點的探探來說,孕育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不得不提探探的營銷傳播能力,相信不少人都被這個簡訊確幸過。生命中的美好就是你暗戀的人也喜歡自己,探探詮釋了它的含義。匿名表白簡訊病毒傳播讓探探收穫了不少用戶,我們相信探探有能力保持高速增長。

三、總結和思考

不同的社交需求催生了不同的社交產品,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陌陌以地理位置連結周圍陌生人。在這種開放式的環境下,用戶在連結過程中出現了低效、被騷擾、尷尬的體驗,缺乏有趣的陌生人。

探探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主動、高效的連結陌生人方式出現,解決了當下用戶的痛點。

在社交領域,由於集群效應存在,在一個社交維度內成功的產品只能有一個。 維度並不僅是一個名詞或者是分類詞,更代表一種感性詞。準確來說,是在一個描述用戶感覺的維度裡,因為集群效應存在,巨頭只有一個,而這個巨頭的特徵就是能夠高效滿足人的社交需求。

這種現象可以放大到熟人社交、陌生社交、社區社交、校園社交。

對於陌生社交產品,我不禁要問:用戶在這裡所做的一切能帶來什麼讓他們感到美好的東西,並且是在真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

個人認為陌生社交領域成功因素有三點:

  1. 連結
  2. 社交媒介
  3. 高效與匹配

用戶通過社交產品連結陌生人,持有社交媒介和陌生人持續交往直至熟知,在這個過程中追求愉悅,並滿足高效率與高匹配。

世上存在各種各樣的人,因為地理位置、複雜的人文環境,使得陌生人彼此之間得不到信息認知與信任。網際網路的出現,通過某種方式把這樣的資源連結匹配起來,使他們之間溝通、相識,獲得愉快的體驗。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社交的意義。

不同的社交產品為用戶建立不同的社交場景,滿足多樣的社交需求。而產品最終歸結於為用戶創造價值,這是我們共同追溯的原則。

 

本文由 @王木三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探探6周年數據揭秘:摩羯座堪稱人氣王,獲23.63%用戶喜歡
    星座命盤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年輕人喜歡討論的話題,十二星座到底誰最受歡迎成為世紀難題,而在不久前社交平臺探探發布的六周年大數據中,或許可以揭開謎底。據探探數據顯示,探探平臺上有23.63%的「右滑」(喜歡)都被摩羯座收入囊中,並且與天秤座、水瓶座位列探探用戶中最受歡迎的星座前三甲,堪稱人氣王。
  • 探探潘瀅:讓算法匹配連接真實社交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8日,由36氪主辦的「2020WISE新經濟之王」峰會在北京如期而至,社交品牌探探受邀出席,與業內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歡聚一堂,共同就新經濟未來的十年進行展望。作為年輕人喜愛的頭部社交品牌,探探已成為年輕人拓展人脈圈、建立新關聯的重要社交平臺。
  • 探雷、排雷到底有多難?今天跟你聊聊地雷那些事兒
    戰時,地雷是防禦的利器;和平時期,它則常會令人聞之色變。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至今依然有1.1億枚地雷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
  • 探探發布六周年數據 最受歡迎女用戶獲贊600萬
    數據顯示,探探平臺上最受歡迎的男女用戶分別獲其他用戶「喜歡」數達105萬、600萬,堪稱人氣王。  探探是一款上線於2014年的社交軟體,會根據用戶個人資料、地理位置、興趣愛好等信息實時推薦周邊的人,用戶收到推薦後,左滑照片代表無感,右滑代表喜歡,互相喜歡即配對成功、可以開始聊天。
  • Soul和探探的競品分析——陌生人社交APP分析
    在戀愛方面,女性對於外貌的要求相比男性剛需性要低,女性更加感性、細膩,在社交方面追求的也更為注重感覺及內心等更深層次的需求,因此soul主打的不看臉社交,通過算法匹配找到soulmate的產品定位顯然更為合適。
  • 以「探探」為例,解析產品思考的3步驟
    文章以「探探」為例,解析了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分析問題,希望給各位帶來些啟發。前天「探探」剛剛D輪融資成功,那今天就借勢以」探探」為例,把上面的模型運用到」探探「的分析中。
  • 探探攜手全國婦聯開展「橙色日」行動 反對性別暴力
    此外,探探還在站內發起以「你知道『橙色日 』嗎」為主題的倡導,號召用戶拍下身邊的橙色,共同關注該議題,推廣性別平等理念。1999年,聯合國大會將11月25日定為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號召在這一天舉辦活動,提高公眾對此問題的認識。  橙色是制止暴力侵害女性活動的主題色,在「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這一天,世界各地關注女性權益的組織或個人,會以點亮橙色燈光、佩戴橙色飾物等方式,表達反對性別暴力、提倡性別平等的理念。
  • 探探安卓應用市場下架 陌陌股價受波及
    探探平臺監管待加強探探成立於2014年,是一款面向年輕人的社交產品。打開探探App首頁即為陌生異性的照片以及年齡、職業、星座等信息。左滑選擇忽略,右滑配對聊天。用戶可以在探探上通過充值會員或者付費獲取滑錯反悔、超級曝光、超級喜歡等相關增值服務,這也是探探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
  • 《詭探前傳》再有重力級人馬加盟拍攝 曾是TVB力捧一線小生
    本文由 港劇劇透君編輯部軒逸君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由Viu TV拍攝製作的劇集《詭探》,相信各位觀眾都依然記得。《詭探》於2017年首播,由尹揚明、邵仲衡、蔣祖曼、駱振偉、楊思泳、陳子豐等演員領銜主演,並由車保羅、張雷、餘曉彤、陳觀泰、劉錫賢、白彪、趙碩之及河國榮聯合主演。據悉,該劇主要香港都市傳說的懸疑故事為主題,深受劇迷追捧,收視非常不錯。鑑於此,Viu TV於早前宣布拍攝《詭探前傳》,並宣布邀請了殿堂級演員「秋官」鄭少秋加盟劇組參與拍攝,令到不少粉絲為之期待。
  • 探探、陌陌、Tinder...到底什麼社交軟體最能交到朋友?-虎嗅網
    ,它有近一千萬日活,是我國最有名的陌生人社交軟體之一。當然加法做多了,社交軟體就不純粹了,現在的陌陌,你不能說它是個好的社交軟體,因為上面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有,但你也不能再說它是約炮神器,因為它主打的是展示才藝,是網紅女主播和禮物打賞。比起以前的陌陌,現在的陌陌可能更像YY,更像2016年以後的人人網。
  • 3 個維度,拆解 3 款主流陌生人社交app(soul、探探、積目)
    ,界面主要內容有與該用戶的匹配度,對方的引力籤,雙方相同的引力籤,共同之處,例如年齡或城市,還有提供破冰參考話題,例如「跟ta聊聊最喜歡吃的食物吧」,「有什麼喜歡的運動嗎,跟ta講講是因為什麼喜歡上的吧」,但實際用處不明顯,在陌生人第一次對話中稍顯突兀;圖⑤為個人主頁,主要顯示用戶註冊天數及所發布的動態數量及引力籤項和動態內容。
  • 向硬派越野看齊 雪佛蘭探界者底盤懸掛解析
    這次拆解測評的是雪佛蘭探界者,它同樣是採用了承載式車身,這和「非承載式車身」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款動力搭載了先進的9AT,不但擁有順暢的加速表現,同時綜合工況油耗僅為8.3L/100km。  以上數據和雪佛蘭探界者的駕駛表現證明了其是一款優秀的城市SUV車型,但有不少購買城市SUV車型的車友,其實心裡多少還懷揣著「越野」的小夢想。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雪佛蘭探界者名稱中有「探界」二字,它到底能不能陪伴它的主人去開疆拓土,徵服無限呢?
  • 入「蠍子王陵墓」探《格鬥10》M42
    穿梭遊走在《格鬥10》每一個風格迥異的場景中,我們都已瞭然於心;與《格鬥10》中每一個奇形怪狀的BOSS交手過招,我們都深諳其道。就算《格鬥10》始終具備著、時刻變幻出紛繁有趣的新內容、新元素,對於作為格鬥高手的我們而言,依舊是小菜一碟,完全能夠泰然自若的應對!
  • 雙11回歸社交,探探和朝陽大悅城跨界突圍
    探探和朝陽大悅城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90後最大的社交平臺探探和地鐵6號線上的北京(樓盤)時尚生活中心朝陽大悅城聯手,重回「雙11光棍節」的社交屬性,深挖探探用戶照片興趣標籤以及年輕人的社交行為,基於朝陽大悅城海量的消費數據,出具了一份最新鮮最年輕的星座報告,開展了一場以「星座連連看」為主題的線上線下聯動主題活動,。  那麼,這場跨界聯姻的突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 雪佛蘭探界者:銷量不好連跌5萬,14萬開回家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一個問題,你覺得雪佛蘭中型SUV最低能值多少錢?這個話題確實不太好回答。今天我們聊的這款車型就是雪佛蘭的探界者,這是一款美系中型的SUV,探界者廠家指導價16.99萬元到24.59萬元,這款車型在不少地區優惠高達5萬元。
  • 《旗袍美探》:馬伊琍紅唇、柳葉彎眉搶眼,誇張式表演卻被吐槽
    8月28晚,由馬伊琍與高偉光主演的民國題材電視劇《旗袍美探》開播。 《旗袍美探》屬於懸疑犯罪類電視劇,時間選定在民國時期。馬伊琍與高偉光分別飾演探員蘇雯麗和探長羅秋恆。整部電視劇以破案為主線,蘇雯麗與羅秋恆在共同破案過程中的情感變化為輔線。
  • 「探探」等從未用過的APP給你發簡訊,還直呼真名
    和生日管家一樣,探探發送的簡訊開頭也直接點名稱呼,有你的一位手機聯繫人在探探上將你設置為「暗戀對象」。如果你也「暗戀」Ta,你們將配對成功,並附上了APP下載連結。記者隨後下載這三款APP,發現它們都需要讀取用戶的通訊錄。當用戶開啟相應功能後,APP會代發簡訊給被手機聯繫人裡被標記的好友。
  • 《旗袍美探》:馬伊琍紅唇、柳葉彎眉奪人眼球
    晚,由馬伊琍和高偉光主演的民國電視連續劇《旗袍美探》開始播出。《旗袍美探》屬於懸疑犯罪電視劇,選自民國時期。馬伊琍和高偉光分別是飾演代理蘇雯麗和檢查員羅秋恆。整部電視劇以破案為主線,以蘇雯麗和羅秋恆在一起破案過程中的情感變化為輔助線。
  • 《旗袍美探》:馬伊琍紅唇、柳葉彎眉搶眼,可誇張式表演卻被吐槽
    8月28晚,由馬伊琍與高偉光主演的民國題材電視劇《旗袍美探》開播。《旗袍美探》屬於懸疑犯罪類電視劇,時間選定在民國時期。馬伊琍與高偉光分別飾演探員蘇雯麗和探長羅秋恆。整部電視劇以破案為主線,蘇雯麗與羅秋恆在共同破案過程中的情感變化為輔線。
  • Soul產品分析報告:不約不戀不看臉,得女性者得社交
    在隨後的六年裡,它橫掃戰場、踏殺天下,硬生生拉扯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網際網路黃金神話。這個神話還將延續下去,並且不斷被世人奉為圭臬。 只是現在的人們已不復記憶,神話的開端——LBS雛形上開發的「搖一搖」,才是微信這個產品第一次迎來爆發式量級用戶的功能。以搖一搖、附近的人等為撬動點,滿城的「卡嚓」聲響起,無窮盡的寂寞之心和欲望之體才終於有了簡單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