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考古,絕對紀年最早的一把大彬壺,萬曆甲辰年大彬制款長方壺

2021-01-09 海上書房

紫砂考古,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萬曆甲辰年大彬製款長方壺

四川省三臺縣文物管理所藏

口長8釐米,口寬5釐米,高8釐米,底長10釐米,底寬6.5釐米。

紫泥胎,呈發黃的磚紅色,胎質細膩。

口圈、壺身、底足均為長方形。

出土時壺蓋已破損,肩部配有一柄錫制提梁(據觀察應為原紫砂提梁損壞後重新配製的),出土後脫落。

外底中部縱向陰刻「萬歷甲辰年 大彬製」八字兩行楷書款。字體筆畫清晰,刀法遒勁有力,乾淨利落。

1972年四川省三臺縣基建工地明末窖藏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明末景德鎮民窯青花日用瓷等,同裝於一隻壓壞的木櫃中。

萬曆甲辰年,即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此壺是目前為止出土的時大彬壺中,有絕對紀年最早的一把。對於研究時大彬壺的早年面貌,具有重要價值。

時大彬,號少山,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人。是早期紫砂著名的「四大家」之一時朋之子。他對紫砂陶的泥料配製,成型技法,造型設計與款識銘刻都頗有研究,是紫砂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

相關焦點

  • 43把頂級老紫砂壺
    3,(明)時鵬 水仙花六瓣方壺 刻款:時鵬-明,萬曆(16世紀中葉) 12,(明)李仲芳 觚稜壺 「(李)仲芳」刻款-明,萬曆
  • 你手中的紫砂一廠老壺是真的嗎?仿一廠老壺都長這樣
    紫砂一廠不管是在我們做壺人心中還是玩壺人的心中都是很神聖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紫砂一廠人才濟濟,其所出產的紫砂壺泥料也都是精品。所以,至今很多人對於一廠老壺念念不忘,甚至很喜歡收藏一廠老壺。那麼,你手中的一廠老壺到底是不是真品呢?今天就和大家看看那些刻意仿製的一廠老壺!1.
  • 紫砂壺友們2021牛氣沖天
    【關於化工壺】 化工泥一般是由外山料、高嶺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屬氧化物調製的,現調現用,使用的金屬氧化物往往超標添加。 化工調配的紫砂泥可以製成各種效果,比如:天青泥、桃花泥、大紅袍等等。
  • 【重磅】名家紫砂作品遍地皆是 贗品比例高達一比十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就像被架在一堆柴火上,不斷有人往裡添柴,紫砂就是火堆上被焙烤的藝術品之一,這裡面的溫度到底高到什麼程度?這堆火還能燃燒多長時間? 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去觸摸這滾燙的紫砂。  村民:全國各地都有。  村民範秋芳,在村子裡從事做壺賣壺生意已經十多年了,以前範秋芳家的這個小屋就是個臥室,現在讓她布置成了一個小展廳。  紫砂藝人 範秋芳:把電視櫃拿掉了,人來太多、北京的、天津的、西安、廣州、深圳、珠海。
  • 方器中比較經典的6把四方壺,你擁有幾款?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學習正確的紫砂知識。
  • 玻璃杯、蓋碗還是紫砂壺?
    在六大茶中,綠茶是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茶,喜歡喝綠茶的人非常多,數不勝數,充分說明綠茶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人對於如何正確喝綠茶不是完全清楚,常常將茶湯泡苦泡澀了,很難喝,把綠茶泡黃了,很難看,實在可惜。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泡綠茶要使用什麼茶具,常見的有玻璃杯、蓋碗、紫砂壺這3種。
  • 新年首聊——「壺小聚香」,這個說法從何而來?
    新年新氣象,假期後上班第一天就是陽光明媚的溫暖天氣,此時最適宜泡一壺茶,坐下來聊一聊玩壺的那些事。 見到大多數玩紫砂壺的壺友,除了有特殊用途以外,都偏愛小壺,不僅因為小壺看起來更文雅,圈內更流傳一種「壺小聚香」的說法,這個說法是真的嗎?起源於哪裡?
  • 2個億|2019春拍紫砂重器前20
    在此期間顧景舟一共做壺五把,三把「小供春」,兩把「鷓鴣提梁」。其中一把給了幫助聯繫住宿和治病的周聖希,一把給了每天給徐義寶送菜的原鐵畫軒的老闆戴國寶的兒子戴相民,一把「小供春」交給了工廠,作為自己的工作指標。此壺即為二把「鷓鴣提梁」壺其中之一。
  • 紫砂匠人的原創歌曲,在線等待大家起名字。關鍵字:大雪,愛人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煙臺有這樣一位酷愛紫砂和音樂的手藝人-孫小龍。01出走宜興,落腳煙臺一九七六年出生於江蘇宜興制壺世家的孫小龍,自幼受到祖輩的薰陶,從16歲開始進紫砂廠學藝,很快掌握的「古法」製作「紫砂壺」技藝。上世紀90年代末,孫小龍帶著「紫砂礦石」來到膠東半島山東煙臺並在煙臺安家立業,專門為膠東人手工製作「紫砂壺」。
  • 你手上的紫砂一廠老紫泥壺真假難辨?一廠老紫泥的這些特徵要記住
    紫砂一廠不論是在制壺人,還是玩壺人的心裡都是比較神聖的一個地方。畢竟現代紫砂界的大佬很多都出自紫砂一廠。而且一廠作為,紫砂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地方,出產的紫砂作品向來受人追捧。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廠老紫泥,聽著就比較有歷史感。那麼一廠老紫泥到底是什麼料呢?如何去區分一廠老紫泥料的真假呢?
  • 正器紫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潘持平《黑虎》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90年代初期,壺界評選出紫砂「四天王」,潘持平就是「四天王」之一的方器天王。在業內有句話「一方抵十圓」意為相比較圓器,方器的製作難度更大,耗費的時間精力更多,稍有缺陷,便無所遁形。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做紫砂壺的老師,做圓器的多,而真正擅長做方器的甚少。
  • 宜興紫砂人家賀歲題材新作「『牛』轉乾坤」寓意吉祥
    在迎接牛年到來之際,這一款紫砂茶具套件的創作匠心獨運:砂壺部分壺型凝練,壺身飽滿,流把弓張,壺把和壺嘴對稱相攜大於九十度的角度,似有羽翼飛升之感;瓷杯部分光澤亮麗、晶瑩剔透,仿佛盛滿了生活的玉液瓊漿。整套作品的亮點在於壺蓋,耕牛開拓,引用梅花,枝葉三兩,足印點點,似有無窮意境。壺蓋與壺身、壺底有機統一、渾然一體,顯得古樸拙雅、雍容大方、靈秀大氣。
  • 紫砂作品取名有很大的隨意性,「笑罌壺」,寓意何在?
    傳統作品中,壺身有正圓扁圓橢圓諸多圓形樣式,幾乎無心形之作,此壺作為新產品,在「廣交會」上一亮相便獲得好評,千淨利落的線條和清爽的塊面,受到人們的喜愛,每年都有大宗訂貨,成為紫砂工藝廠的常年暢銷產品。笑罌壺的心形壺身,後來被朱可心用於報春壺和常春壺,可見朱可心是如何滿意女弟子的傑作的,也可以把此壺看作是朱可心本人的心血的結晶。
  • 「紫砂七老」王寅春之傳人——高旭峰《葵伴》
    壺無精神,便為俗器 《葵伴壺》,以葵為題材 採原礦紫泥製成 泥色溫潤雅致,質樸拙雅 彰顯深厚古樸的韻味
  • 人美心更美 紫砂女藝人夜晚被攔車果斷救人
    拍攝結束後,當天晚上筆者在朋友圈裡了解到宜興發生了一件紫砂藝人救了被異物卡住喉嚨的外地孩子的事情,而救人者正是陳建英。我向陳建英了解情況,她說得輕描淡寫,說是晚上8點多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對外地夫妻攔車求助,說是他們的孩子誤吞硬幣被卡住了喉嚨,需送去醫院急救;她將三人送至醫院急診處就回家了。聽完她的講述,我感到欽佩的同時也有點意外。
  • 這把壺,美得不尋常,用的卻是一萬年前的手法
    今天,一條生活館為大家推薦一款充滿意趣的手捏壺——柴燒手捏壺,來自江西景德鎮柴燒品牌「萬合堂」。 紫砂壺中的開山鼻祖「供春壺」,就是由供春手捏泥坯製成的。 相比於傳統茶器的光潔,手捏壺具有獨特的趣味:表面凹凸不平,指紋交錯,布滿手作的痕跡,令人怦然心動。
  • 中國最早的紀年法,比公元紀年更悠久,如今已有4700多年
    但很顯然,「公元紀年」並非真正的「公元」,而是一種西方宗教色彩很濃的紀年方法。更為重要的是,紀元相當於一個民族國家的文明起始,在歷史學和社會學中都有特殊定義。那麼,作為擁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國,有什麼自己的紀年法呢?鮮為人知的是,中國最早的紀年法,比公元紀年更悠久,如今已有4700多年!
  • 「明之亡,亡於萬曆」,考古隊打開萬曆龍棺,學者:我們冤枉他了
    導言後人認為明朝的滅亡正是由於萬曆帝的怠政,才導致明朝滅亡。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 紫砂天目浴火曜變之謎
    創業選中特色紫砂天目「天目釉源於天目山,日本、臺灣把天目做得很精緻,宜興紫砂礦脈是天目山的餘脈,宜興應該有屬於自己特色的紫砂天目。」孫研說,四年前的夏天,被朋友從臺灣買回來的精美天目吸引,朋友一句「你琢磨琢磨把紫砂與天目釉結合,做出宜興特色的天目」,讓他開始四處搜集並學習天目釉製作工藝、材料選取等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