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私無私:老子對人性的演繹超凡絕倫!

2021-01-13 大國小鮮

人性到底怎樣?

這是一個困擾了人類兩千多年的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哲學派別都無法迴避的命題。

不談人性,無以為哲學。

百家爭鳴說人性

01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對人性的爭鳴,主要糾結於「善」和「惡」。

孟子主張「人性善」。孟子對滕文公宣揚「人性善」,話題和意旨常常離不開堯和舜這樣的大佬。他還以類比的方式論證說: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

荀子則針鋒相對,主張「人性惡」。他甚至逗趣地說: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都是假裝的。

告子模稜兩可,提出「人性本無善惡」論。他說,人性無所謂善或惡,就像水無所謂向東還是向西流一樣。他還舉例說,吃飯和做愛都是人的本能,無所謂善惡。

孟子主張人性善

關於人性善惡的爭議綿延不絕,一直延伸到西漢。西漢時有個文學家揚雄,企圖在孟子和荀子之間「和稀泥」,提出「善惡混搭」說。揚雄認為,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你把善的一面發揚光大,你就是個大好人;你讓惡的一面無限膨脹,你就是個大壞蛋。

那麼,儒家的開山鼻祖孔子是如何論說人性的呢?搜遍《論語》,也沒見他老人家說人性是「善」還是「惡」,只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但後天所受教育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卻很大。哎!跟沒說差不多。

人們不禁會問:道家的開山祖師老子是怎樣論說人性的呢?遺憾的是,他老人家似乎什麼也沒說,烏央烏央的「老學家」們也因此不置一詞。

這是真的嗎?

荀子主張人性惡

02

當然不是真的!事關人性這麼重大的議題,老子怎麼可能缺席呢?

但老子確實沒明說,他似乎認為:人性其實沒那麼複雜,它只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你只須捫心自問,即可見真章。爭什麼爭?

也許基於這樣的考量,大哲學家老子並沒直接說人性如何。他老人家舉泰山若茶几,在《道德經》中說了這麼一段美妙的話: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聖人把自己的得失置於眾人之後,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的利害置於身外,反而能成全自身。因為他無私,反而成就他的自私。

孔子似乎什麼也沒說

作為「子中之子」,老子果然不同凡響,他做了一個類比論證。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天地大公無私。就像孔子所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那麼,天性無私,人性又如何呢?老子其實並不虛偽,他大大方方地承認:人性本私。但他並沒有單單論證人性的自私,在老子看來,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他是把「自私」和「無私」當作一對矛盾,並且按照物極必反、對立轉化、反中求正的辯證邏輯,從方法論的角度論證聖人如何成就自己的私心的。在老子看來,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天地大公無私。聖人師法天地,效法自然,大公無私,恰恰滿足了他最大的私心:成為王者。在老子看來,自私的最高境界恰恰是無私。或者說,利他才是堂堂正正的利己;無私才是問心無愧的自私。老子所謂「無私」,既是做人的一種境界,同時也是成為領導者、成為王者的方法論。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道德經》本來就是帝王的「政治教科書」。

老子還進一步論證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恆常沒有私心,把百姓的心當做自己的心。他在論證舍與得的關係時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聖人不存佔有之心,而是盡力幫助別人,他自己卻更為富有;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大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老子認為,天地由於「無私」而長存永在,「聖人」由於公而忘私反而成就其人生理想。

老子主張

03

您還記得大禹治水的故事嗎?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水經常泛濫,人民不堪其擾。大禹和他的老爸鯀,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禹的父親鯀用「圍堵」的辦法治水,遭到失敗。大禹汲取他老爸鯀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辦法,終於使黃河水患得到治理,體現出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而且最令人感動的是,大禹治水13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盡千辛萬苦。百姓感念他的功德,推戴他為天子,成就他自己的人生理想。

古今中外那些英雄豪傑、偉人大物,莫不具有無私這樣的特質。沒有這樣的特質,就不可能凝聚人心,建立不功的功業,更不可能成就自身。

可見,聖人並非沒有私心,他只是成就私心的方式與凡人大不同。

按照老子「反中求正」的哲學邏輯,並遵照老子「正言若反」的語言特質,我們發現一個真理:

利他者利己,無私者大私 。

利他是利己的前提和手段,只有利他才能夠利己;無私是自私的前提和方法,最大的自私恰恰是無私。或者說,自私的最高境界恰恰是無私。「無私」和「自私」、「利他」和「利己」竟然可以貫通起來,這正是老子辯證法的邏輯,也是老子的最高明處。

「大私無私」,堪稱是老子發現的一個最偉大的定律。

大禹治水

04

眾所周知,人性非常複雜,有相互對立的很多面。譬如,善與惡,自私與無私,偽善與真誠,刻薄與寬容等等。自私,無疑是人性最深沉的一面。因為人作為一個物種,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必須首先佔有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講,自私等同於利己。這是由資源的有限性決定的。我們知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人類除與其它物種發生爭鬥外,也與同類持續地發生著競爭。一言以蔽之,為了生存,個體的人不得不為自身考慮,為自己負責。不自私,人類無以在這有限的資源中生存。

人們諱言「人性本私」,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誤將「私」與「惡」等同起來。一提到「私」字,人們就覺得「罪莫大焉」,「要鬥私批修」、「要大公無私」、「狠批私字一閃念」,好像一沾上個私字,就沾上了罪惡。

其實,「私」也並不等於「惡」,「性本私」不等於「性本惡」。但是,「性本私」畢竟很容易演變成「性本惡」。當人們一己之私而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並進而損害社會公義的時候,「私慾」就會變成「罪惡」。

不錯,人性中也有利他的一面。當人性中利他的一面展現出來時,人們稱之為「善」。不要忘記,利他仍然以利己為依歸。人們利他,未必為了物質利益,仍然可以得到精神利益。你救了落水兒童,拋卻「見義勇為」的褒獎不說,還可以得到內心的愉悅。

司馬遷主張人的利己性

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這話再形象不過地闡明了人的利己本性。明代思想家李贄則明確提出「人性本私」論。李贄論證說:自私,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沒有自私心,就是沒有人性的。他還不厭其煩地舉例說,耕田者、居家者、為學者、做官者都是為了一己收穫,才辛勤勞作、努力積累、上進拼搏的。

無論是諸子的「性善說」、「性惡說」,還是「善惡混搭」和「人性本無善惡」論,都是似是而非的理論,都沒有跳出「善」與「惡」來洞察人性,難以令人信服。他們不知道,人性最深沉的一面,是「性本私」。無論是「利己」說,還是「人性本私」說,他們說出了事情的一部分真相。遺憾的是,他們把「公」與「私」、「利他」與「利己」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只是靜止地、片面地看人性,容易造成混亂。

老子的「大私無私」論,把「無私」與「自私」聯繫起來,把「利他」與「利己」貫通起來,把「目的」與「手段」結合起來,把「價值觀」與「方法論」統一起來,在方法和境界上更高一籌。

不得不說,老子對人性的演繹超凡絕倫,大有深意,為諸子及後世思想家望塵莫及。

立足於「人性本私」的基本假設和「大私無私」的絕妙方法論,人們才得以瞻仰人性的光輝,享受人生的無限美好。

相關焦點

  • 他油畫裡的少女形象,天生麗質,美得超凡脫俗!
    張錦龍運用那細膩的筆鋒,美好的色彩,與對藝術的感悟用繪畫語言發掘妙齡女性的內心世界,筆下的少女形象超凡脫俗, 天生麗質。
  • 看看《老子》說的「善」的理念
    我們現在來看看《老子》說的「善」的理念,解讀一下其中的智慧。我們這裡選擇幾條重要的說說。第一條,人際交往要從善出發。老子教導人們,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2章)在善與不善上面,老子當然要人們追求的是正面。老子說的是很有哲理的,無論在歷史還是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就是這樣,除了智力上有障礙的,人人都不會太傻,都分得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
  • 老子和孔子在黃河邊曾有過一番對話,看過之後就知道誰的境界更高
    這四大家的思想代表了三種社會狀態,也是人性的三種層次。人性若惡,則以法家之法治之,人性若善,則以道家之道治之,人性若在善惡之間,則以儒墨之理治之。這四大家中,法家的思想適合亂世,儒墨的思想適合盛世,道家的思想適合前世和來世,也就是物質相對貧乏的原始社會和高度發展的未來社會,道家的思想就是原始的共產主義思想。
  • 這部韓劇全是老戲骨,人性演繹入木三分!
    這部韓劇全是老戲骨,人性演繹入木三分!《伊甸園之東》是韓國MBC電視臺於2008播放的月火劇,講述同一天誕生於同一醫院的兩個男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展現了過去40年的時間裡韓國現代社會的曲折變遷,看看都有哪些主演們吧。
  • 進化論角度分析人類如何能獲得超凡智慧及...
    但超凡智慧的人往往會逃避世俗生活和忽略生活瑣事而顯得愚笨,正如老子所言:大智若愚。 據說達文西、特斯拉、牛頓被公認為世界三大天才,他們竟然全是光棍。當然還有很多大哲也是光棍,如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等,太多太多。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是太監、指南針和火藥基本和道士相關,印刷術據說也源自印經文,反正都不是世俗常人。
  • 怎樣理解老子「聖人處無為之事」和「聖人行不言之教」之「聖人」
    老子《道德經》中「聖人」都有哪些?《道德經》全篇81章其中講到「聖人」的共有31個章節。而道篇有12個章節,德篇有19個章節。我們雖然不能一一全面道來,但可以從其中章節中了解老子對「聖人」的理解以及老子的所描述的「聖人」的含義。
  • 有大智慧,把人性看的很通透的星座!
    人性這種東西呀,最好不要輕易的去揣測,否則你看到的只有深淵借著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人性是很可怕的東西,它是多變的,複雜的,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只有一種,那你一定還沒有完全看透這個東西。那有哪些人性是會把人性看的非常通透的呢?
  • 有大智慧,把人性看得很通透的星座!
    人性這種東西呀,最好不要輕易的去揣測,否則你看到的只有深淵。借著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人性是很可怕的東西,它是多變的,複雜的,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只有一種,那你一定還沒有完全看透這個東西。那有哪些人性是會把人性看得非常通透的呢?
  • 老子的處世思想:節儉淡泊、謙下不爭寵辱不驚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講講老子的處世思想。老子認為人生應純樸自然,真實無偽。矯揉造作,裝腔作勢,表裡不一,華而不實乃是他所深惡痛絕的,而現實中由於追名逐利、貪圖物慾,人早已失去了其純真的天性。所以老子要求人們要少私寡慾,在名利物慾之濁流中超拔出夾,返樸歸真,保留自己的那份天性。
  • 《獵人手遊》超凡虛空副本打法技巧 偷偷告訴你超凡虛空副本怎麼打
    《獵人手遊》超凡虛空副本打法技巧 偷偷告訴你超凡虛空副本怎麼打時間:2020-02-15 16:57   來源:九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獵人手遊》超凡虛空副本打法技巧 偷偷告訴你超凡虛空副本怎麼打 獵人手遊超凡虛空副本怎麼過,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副本如何通關,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獵人超凡虛空副本打法攻略
  • 《超凡小達人》第四期混血小達人戰勝智慧機器人 每周更新時間
    ­  6月29日,由愚恆影業出品,爵美影視製作,惠氏S-26鉑臻獨家冠名的全球頂級少兒才華展演秀《超凡小達人》第四期將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本期節目,共有4組小朋友展示才藝,不僅有freestyle小舞王和劉畊宏比舞技,還有混血小才女現場背古詩,被贊「行走的中華詩詞庫」,更有「精選小仙女」和「會飛的小芭比」震撼來襲。
  • 一般人根本壓制不住的3個星座,霸氣絕倫,絕非凡人
    一般人根本壓制不住的3個星座,霸氣絕倫,絕非凡人獅子座獅子座的心裡自成宇宙,沒有人能夠真正進入他們的世界。誰也壓制不住獅子人,誰也不能夠讓他們聽話。獅子座誰的話都不聽,完全聽從內心的安排,甚至自己都不受自己控制。
  • [大唐星傳聞]有大智慧,把人性看的很通透的星座
    人性這種東西呀,最好不要輕易的去揣測,否則你看到的只有深淵借著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人性是很可怕的東西,它是多變的,複雜的,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只有一種,那你一定還沒有完全看透這個東西。那有哪些人性是會把人性看的非常通透的呢?
  • 《超凡校草》超凡登場 二次元概念強勢來襲
    網易娛樂4月19日報導 《超凡校草1貼身校花的秘密》是由楚人勤導演,新生代演員:程紫城、鏝熙(青春女團SISP成員)、李沛槿、張冰倩、張譽鋒等人主演的青春科幻電影。據導演楚人勤介紹,《超凡校草1貼身校花的秘密》只是這個系列電影的開始,後面續集的開發工作已經被提上日程。這些讓他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新生代演員,將會有更加顛覆性的出色表演,而整個影片的故事走向也將更加撲朔迷離!
  • 和老子有什麼關係?
    他鎮守函谷關的時間最少不下三十年,一到任就命令屬下一個叫孫景的嚴密注意,只要有儀容不俗儀仗超凡的人,就一定得攔住。先疏通一下故事的矛盾之處。《史記》中所說老子出關當在孔子問禮之後,孔子所處的時代大致為周靈王至周景王時期;《雲笈七籤》中記載老子出關為周平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三才圖會》中說老子於周昭王三十三年七月駕青牛出函谷關,而尹喜卻是周康王時大夫。
  • 老子「道德經」兩大價值:終極追問與理性邏輯
    王東嶽評論老子【道德經】是先秦時代朱子百家之元祖,說老子目光別致而深遠,其思想所達到的高度,中國後世文人學者,無人能企及。有讀者反駁說,難道當今中國,沒有人能超過2000年前的老子?我們今天來分析下,為什麼老子的思想能達到如此高的高度,以致於被評價為中國唯一哲人。為什麼說中國後世文人學者,無人能企及老子的思想高度?
  • 最懂得「駕馭人心」的星座,深諳人性,心思玲瓏,令人不寒而慄
    但是不得不說總有一些人,他們總能在其中找到竅門,駕馭人心,玩弄人性,永遠遊刃有餘。他們尤其對人性的惡和陰暗,感觸頗深。天蠍座就像是一個深淵裡生長出來的星座,他們帶著絕望而來,卻滿懷希望而生。他們從不相信別人,也很少相信世界,甚至連自己都不相信。因為天蠍座知道人性的複雜和陰暗,天蠍作為黃道十二宮第八宮,這個被冥王星掌管的星座,他們對於生與死的議題,以及陰暗的背後從來都是理解深刻。天蠍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惡,以至於他們對於人心,對於人性,總能遊刃有餘。
  • 最懂得「駕馭人心」的星座,深諳人性,心思玲瓏,令人不寒而慄
    人性兩面,善惡同行。人性的複雜絕對是超出我們想像的,一個人有光明的一面,就有陰暗的一面。沒有人是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壞人。但是不得不說總有一些人,他們總能在其中找到竅門,駕馭人心,玩弄人性,永遠遊刃有餘。
  • 「民老死不相往來」,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為何生出最蠢理想?
    「民老死不相往來」,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為何生出最蠢理想? 老子是中國最古老的哲學家之一,憑藉一本《道德經》,奠定了他無人撼動的地位和影響力。
  • 老子就是獅子座,怎麼樣!
    老子就是獅子座,你們總是覺得獅子座的我們脾氣暴躁,像小孩。總是覺得我們控制欲很強。那麼請問,我有要求讓你被我控制嗎?還不是你們總是那麼主動,以至於被我們獅子座記住。老子就是獅子座,就是那個脾氣暴躁的小小女孩和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