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因緣,有善緣貴人,也會有惡緣小人。但不論是何緣分,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都要接納。對於惡緣,要修懺悔;對於善緣,要懂珍惜。有句話叫:別人如何對我,那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那是我的修行。
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修好自己。佛法講「境隨心轉」,把自己的心修持好了,再壞的外境也能轉好。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面對惡人、小人,如何做才能趨吉避兇?碰到小人,心中默念這3句話,反敗為勝!
一、不必理會,一切自有因果。
佛陀當年四處遊歷弘法利生的時候,曾有一人問道佛陀:如果有人罵我,我該怎麼辦?佛陀開示道:如果有人贈你禮物,你不接受,那麼這個禮物是不是仍屬於送禮物的那個人?同樣的,有人罵你,你不聽、不接受,那這個人是不是在罵他自己?佛陀說完,大眾恍然大悟。
當我們面對別人的誤解和傷害,往往是捶胸頓足、氣憤至極,其實大可不必。如果是別人的錯,不值當生氣;如果是自己的錯,更沒必要生氣。誤解也好、稱讚也罷,都要理性接納,認識自己很重要。不要把別人的看法看的過重,否則會失去自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不要生氣、嗔怒,活在別人的看法裡,是對自我的一種折磨。不要有報復心,報復是最愚蠢的行為,只會加深彼此的惡緣裂痕,讓傷害更加嚴重。我們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只管做好自己,其它的交給上天、交給因果。惡人自有天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要和小人爭辯,小人是不會和你講道理的,所以不必理會他們,做好自己該做的,其它的交給天意。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二、小人是對我們的考驗,幫助我們修忍辱心。
有句話叫「佛眼中是佛,魔眼中是魔」,我們看他人是小人,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有分別。小人是「魔」,也是「佛」,若能將小人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化為精進修行的動力,那麼所謂的痛苦其實就是人生的「逆增上緣」,來強大和成就我們,這樣看來,小人其實也是來渡我們的「佛菩薩」,他們不惜造業來渡我們,我們應當感恩。
人生總是福禍相依,任何事換個角度看,結局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對傷害,如果我們沒有智慧和心量,只知道抱怨牢騷,滿腹負能量,那樣事情只會更糟糕,對於自己而言,那就是無邊痛苦。但若我們積極應對,隱忍堅持,熬過去就是柳暗花明。
娑婆世界本就諸苦充滿,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歷劫的過程,身不苦,則福祿不夠;心不苦,則智慧不生。正因為苦,所以我們學會了放下,學會了修慈悲心、包容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我們的心量越來越寬,越能容忍的時候,會發現世間處處都是歡喜。
三、小人是自己感召來的惡緣,要懺悔。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的一切緣法都是自己起心動念的結果。貴人是自己的善業,惡緣自然是自己的惡業。「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都曾在過去世中因無明造諸惡業,今日惡緣具足,惡債顯現。認識到因果不空,就要從當下懺悔。
懺悔要從心而生,就如我們拜佛低頭的那一刻,要真心悔過、誓不再犯。「心若滅時罪亦亡,是則名為真懺悔」,消解惡緣、廣作功德,回向給與自己有緣的冤親債主,令其離苦得樂,利益十方有情。
願天下人活得都好,南無阿彌陀佛。明月天心恭敬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