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裡了!

2021-01-15 網易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組對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

  2.有兩邊及其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

  3.有兩角及其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SA)。

  4.有兩角及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條件有:斜邊及一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①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長、面積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上的高對應相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的角平分線相等。

  ⑤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上的中線相等。

  3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從結論出發,看要證明相等的兩條線段(或角)分別在哪兩個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可以從已知條件出發,看已知條件可以確定哪兩個三角形相等;

  (3)從條件和結論綜合考慮,看它們能一同確定哪兩個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慮添加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證明中包含兩個要素:邊和角。

  缺個角的條件:

  

  缺條邊的條件:

  

  4

  構造輔助線的常用方法

  1.關於角平分線的輔助線

  當題目的條件中出現角平分線時,要想到根據角平分線的性質構造輔助線。

  角平分線具有兩條性質:

  ①角平分線具有對稱性;

  ②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關於角平分線常用的輔助線方法:

  (1)截取構全等

  如下左圖所示,OC是∠AOB的角平分線,D為OC上一點,F為OB上一點,若在OA上取一點E,使得OE=OF,並連接DE,則有△OED≌△OFD,從而為我們證明線段、角相等創造了條件。

  

  例:如上右圖所示,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點E在AD上,求證:BC=AB+CD。

  提示:在BC上取一點F使得BF=BA,連結EF。

  (2)角分線上點向角兩邊作垂線構全等

  利用角平分線上的點到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來證明問題。如下左圖所示,過∠AOB的平分線OC上一點D向角兩邊OA、OB作垂線,垂足為E、F,連接DE、DF。

  則有:DE=DF,△OED≌△OFD。

  

  例:如上右圖所示,已知AB>AD, ∠BAC=∠FAC, CD=BC。求證:∠ADC+∠B=180

  (3)作角平分線的垂線構造等腰三角形

  如下左圖所示,從角的一邊OB上的一點E作角平分線OC的垂線EF,使之與角的另一邊OA相交,則截得一個等腰三角形(△OEF),垂足為底邊上的中點D,該角平分線又成為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以利用中位線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

  如果題目中有垂直於角平分線的線段,則延長該線段與角的另一邊相交,從而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可總結為:「延分垂,等腰歸」。

  

  例:如上右圖所示,已知∠BAD=∠DAC,AB>AC,CD⊥AD於D,H是BC中點。

  求證:DH=(AB-AC)

  提示:延長CD交AB於點E,則可得全等三角形。問題可證。

  (4)作平行線構造等腰三角形

  作平行線構造等腰三角形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①如下左圖所示,過角平分線OC上的一點E作角的一邊OA的平行線DE,從而構造等腰三角形ODE。

  ②如下右圖所示,通過角一邊OB上的點D作角平分線OC的平行線DH與另外一邊AO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於點H,從而構造等腰三角形ODH。

  

  2.由線段和差想到的輔助線

  遇到求證一條線段等於另兩條線段之和時,一般方法是截長補短法:

  ①截長:在長線段中截取一段等於另兩條中的一條,然後證明剩下部分等於另一條;

  ②補短:將一條短線段延長,延長部分等於另一條短線段,然後證明新線段等於長線段。

  截長補短法作輔助線。

  在△ABC中,AD平分∠BAC,∠ACB=2∠B,求證:AB=AC+CD。

  

  因為AD是∠BAC的角平分線

  所以∠BAD=∠CAD

  在AB上作AE=AC

  又AD=AD

  由SAS得:△EAD≌△CAD

  所以∠EDA=∠CDA,ED=CD

  又因為∠CDA=∠B+∠BAD, ∠BDA=∠C+∠CAD, ∠C=2∠B

  所以∠BDE=∠BDA-∠EDA

  =(∠C+∠CAD)-∠CDA

  =(2∠B+CAD)-(∠B+∠BAD)

  =∠B

  所以△BED為等腰三角形

  所以EB=ED=CD

  所以AB=AE+EB=AC+CD

  2

  對於證明有關線段和差的不等式,通常會聯繫到三角形中兩線段之和大於第三邊、之差小於第三邊,故可想辦法放在一個三角形中證明。

  在利用三角形三邊關係證明線段不等關係時,如直接證不出來,可連接兩點或廷長某邊構成三角形,使結論中出現的線段在一個或幾個三角形中,再運用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係證明。

  例1:已知如圖1-1:D、E為△ABC內兩點,求證:AB+AC>BD+DE+CE.

  

  (法1)證明:將DE兩邊延長分別交AB、AC 於M、N,在△AMN中,AM+AN > MD+DE+NE;(1)

  在△BDM中,MB+MD>BD; (2)

  在△CEN中,CN+NE>CE; (3)

  由(1)+(2)+(3)得:

  AM+AN+MB+MD+CN+NE>MD+DE+NE+BD+CE

  ∴AB+AC>BD+DE+EC

  

  (法2)如圖1-2, 延長BD交 AC於F,延長CE交BF於G,在△ABF和△GFC和△GDE中有:

  AB+AF> BD+DG+GF (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1)

  GF+FC>GE+CE(同上) (2)

  DG+GE>DE(同上) (3)

  由(1)+(2)+(3)得:

  AB+AF+GF+FC+DG+GE>BD+DG+GF+GE+CE+DE

  ∴AB+AC>BD+DE+EC。

  3

  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任何和它不相鄰的內角時如直接證不出來時,可連接兩點或延長某邊,構造三角形,使求證的大角在某個三角形的外角的位置上,小角處於這個三角形的內角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

  例如:如圖2-1:已知D為△ABC內的任一點,求證:∠BDC>∠BAC。

  

  分析:因為∠BDC與∠BAC不在同一個三角形中,沒有直接的聯繫,可適當添加輔助線構造新的三角形,使∠BDC處於在外角的位置,∠BAC處於在內角的位置。

  證法一:延長BD交AC於點E,這時∠BDC是△EDC的外角,

  ∴∠BDC>∠DEC,同理∠DEC>∠BAC,

  ∴∠BDC>∠BAC

  證法二:連接AD,並延長交BC於F

  ∵∠BDF是△ABD的外角

  ∴∠BDF>∠BAD,同理,∠CDF>∠CAD

  ∴∠BDF+∠CDF>∠BAD+∠CAD

  即:∠BDC>∠BAC。

  注意: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證明不等關係時,通常將大角放在某三角形的外角位置上,小角放在這個三角形的內角位置上,再利用不等式性質證明。

  3.由中點想到的輔助線

  在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點是三角形某一邊上的中點,那麼首先應該聯想到三角形的中線加倍延長中線及其相關性質(等腰三角形底邊中線性質),然後通過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中線把原三角形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

  即如圖1,AD是ΔABC的中線,則

  SΔABD=SΔACD=1/2SΔABC(因為ΔABD與ΔACD是等底同高的)。

  

  例1 如圖2,ΔABC中,AD是中線,延長AD到E,使DE=AD,DF是ΔDCE的中線。已知ΔABC的面積為2,求:ΔCDF的面積。

  (2)倍長中線

  已知中點、中線問題應想到倍長中線,由中線的性質可知,一條中線將中點所在的線段平分,可得到一組等邊,通過倍長中線又可得到一組等邊及對頂角,因而可以得到一組全等三角形。如圖,延長AD到E,使得AD=AE,連結BE。

  

  4.其他輔助線做法

  (1)延長已知邊構造三角形

  在一些求證三角形問題中,延長某兩條線段(邊)相交,構成一個封閉的圖形,可找到更多的相等關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例4.如圖4,在△ABC中,AC=BC,∠B=90°,BD為∠ABC的平分線.若A點到直線BD的距離AD為a,求BE的長.

  

  延長AD、BC交於F,

  ∵∠DAE+∠AED=90°,∠CBE+∠BEC=90°,∠AED=∠BEC,

  ∴∠DAE=∠CBE,

  又∵∠ACF=∠BCE=90°,AC=BC,

  ∴△ACF≌△BCE,

  ∴BE=AF,

  ∵∠ABD=∠FBD,∠ADB=∠FDB=90°,BD=BD,

  ∴△ABD≌△FBD,

  ∴AD=FD=1/2AF, AD為a

  ∴BE=2a

  (2)連接四邊形的對角線,把四邊形的問題轉化成為三角形來解決。

  例如:如圖8-1:AB∥CD,AD∥BC 求證:AB=CD。

  

  分析:圖為四邊形,我們只學了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必須把它轉化為三角形全等來解決。

  (3)連接已知點,構造全等三角形

  例如:已知:如圖10-1;AC、BD相交於O點,且AB=DC,AC=BD,求證:∠A=∠D。

  分析:要證∠A=∠D,可證它們所在的三角形△ABO和△DCO全等,而只有AB=DC和對頂角兩個條件,差一個條件,,難以證其全等,只有另尋其它的三角形全等,由AB=DC,AC=BD,若連接BC,則△ABC和△DCB全等,所以,證得∠A=∠D。

  

  (4)取線段中點構造全等三角形

  例如:如圖11-1:AB=DC,∠A=∠D 求證:∠ABC=∠DCB。

  

  分析:由AB=DC,∠A=∠D,想到如取AD的中點N,連接NB,NC,再由SAS公理有△ABN≌△DCN,故BN=CN,∠ABN=∠DCN。下面只需證∠NBC=∠NCB,再取BC的中點M,連接MN,則由SSS公理有△NBM≌△NCM,所以∠NBC=∠NCB。問題得證。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裡了
    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組對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 2.有兩邊及其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
  • 初中數學知識點:四邊形
    初中數學四邊形知識點     一、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及判定     1.兩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性質:(1)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且平行;(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鄰角互補;(3)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定義、性質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你還能記住多少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難度適中的題目,重點是通過這道題來複習一下正方形的有關知識,正方形的定義、性質以及判定方法,在好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用到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下面先看題目:如圖,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DE∥AC,AE=AC,AE與CD相交於F,求證:CE=CF。這道題是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放一塊來出的題,整體難度中等。
  • 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實例講解,掌握不好的保存
    今天我們講一下平行四邊形,很多同學會有一種誤區,感覺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特別簡單,都能把課本上的內容複述下來,但是一做題完全沒有思路,根本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確實平行四邊形這一章講的知識點並不多,性質和判定。而且這兩個知識點還基本上一樣,只是顛倒了一下。但是這一章的運用真的挺難的。
  • 初中幾何(三角形、四邊形、圓)輔助線大全(最全版)!
    初中數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初中的重難點很多,而幾何比較抽象思維。幾何是數學學習中一個比較常見的重難點,在試卷中經常會出現。尤其是上了初二之後,幾何輔助線的大量涉及使很多同學很難適應摸不著頭腦,以至於很多同學到了八年級學數學的自信心都受到了很大打擊。
  • 初中數學重點題型解題技巧!考前必看
    許多同學都在問:怎麼才能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快速提高數學成績呢? 數學複習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除非你直接押中所有考題,否則沒有捷徑可走。數學想要得高分,首先要搞懂基本原理,打好堅實基礎才能舉一反三;其次呢,答題技巧是重中之重。
  • 【數學幫】期末必看!7-9年級重難點分析+思維導圖+解題指導!
    >  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學計數法及分式化簡等都是初中學習的重點,它貫穿於整個初中數學的知識,是我們進行數學運算的基礎。三角形與四邊形  (全等、相似、角平分線、中垂線、高線、解直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考中佔總分25%左右。  三角形是初中幾何圖形中內容最多的部分,也是學好平面幾何的必要基礎。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菱形四邊相等埋伏命題信息,稍有不慎易丟分
    與矩形類似,菱形也是平行四邊形,具有所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同時,菱形相比較平行四邊形而言,有一組菱邊相等,所以菱形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比如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菱形的每一條對角線都平分一組對角;菱形也是軸對稱圖形,菱形的對稱軸有2條,即兩條對角線所在直線;菱形還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兩條對角線交點。
  • 初中數學幾種常見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九年級開篇第一章
    菱形的性質:從概念可以看出菱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所有的性質它都有.不過也肯定有特殊的地方,不然它不就是平行四邊形了麼,那它有什麼不同?額外的性質: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2.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3.菱形是典型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非常好找,就是對角線所在的直線。
  • 4月5日九年級數學練習題
    4月5日九年級數學練習題先來看看題目:本題考查了反比例函數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徵:反比例函數y=(k為常數,k≠0)的圖象是雙曲線,圖象上的點(x,y)的橫縱坐標的積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質.此題考查了四邊形綜合題,關鍵是根據菱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分析.此題難度較大,注意掌握輔助線的作法,注意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 初中數學知識結構圖,看懂這幾張圖,你就掌握四邊形與圓的性質
    中考數學複習一般都分三輪進行,第一輪複習的重點是理清知識結構,夯實基礎。而建立思維導圖是提高複習效率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下面分享矩形和菱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點和圓、直線與圓的思維導圖。證明一個四邊形是矩形的基本思路:(1)若四邊形(或可證)為平行四邊形,則再證一個角是直角或對角線相等;(2)若直角較多,可證三個角是直角。利用矩形的性質解題的基本思路:(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可將矩形問題轉化為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去解決;(2)對角線將矩形分成四個面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可將矩形問題轉化為等腰三角形的問題去解決。
  • 2020初三數學複習:1個垂徑定理是如何裂變成30個定理推論的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垂徑定理、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根據題意作出輔助線,構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題的關鍵.7. 分析根據題意,可以推出AD=BD=20,若設半徑為r,則OD=r﹣10,OB=r,結合勾股定理可推出半徑r的值.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垂徑定理的應用、勾股定理的應用,關鍵在於設出半徑為r後,用r表示出OD、OB的長度.8.
  • 人教版初三數學複習目錄(全)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複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七年級下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5.1.2
  • 中考數學想考高分必須掌握線、角、四邊形這些基礎知識
    二、三角形全等(1)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對應線段(高、中線、角平分線)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1: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邊邊邊」或「SSS」).判定2: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邊角邊」或「SAS」).
  • 小學數學重點攻克,金牌老師整理,幫你彌補幾何短板(三角形)
    上篇文章為大家整理了有關《線和角》相關的知識內容,本篇文章將繼續為大家整理和分享小學數學中《三角形》的幾何相關知識內容,對文章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點個關注。小學數學難點攻克,金牌老師整理,幫你彌補幾何短板(線與角)目錄思維導圖三角形知識點總結小學三角形我們應該掌握什麼?
  • 初三數學公式大全(人教版)
    學了三年的數學知識點,有很多公式,同學們都記得嗎?下面教育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 公式,一起來看看吧!180° 8、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 9、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10、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1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12、邊角邊公理(SAS)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3、角邊角公理(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初中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這些知識你必須要搞明白?
    本文我們主要分享一下初中數學中相交線和平行線的相關知識,這部分屬於初中平面圖形的基礎知識,因而中考中考察的頻率也較低,難度一般,而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相交線中的一些角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進行探究,後面我們會單獨講解平行線中的相關模型及其構造方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學生和老師有所感悟,接下來我們也將進行詳細講解,至於其他未涉及內容我們將會在後續更新出來,也請大家持續關注
  • 八年級數學《三角形》知識點總結,明白學習目標,清楚重點和難點
    八年級數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分水嶺,學得好就能步步高升,學不好就可能越來越退步。要學好八年級數學先從學《三角形》開始,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端正態度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學習目標,清楚每個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
  • 初中數學-幾種特殊的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1.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2.兩組對邊分別相等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4.對角線互相平分5.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矩形: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菱形1.定義: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 初中幾何公式、定理、推論總結146條
    23 角邊角公理 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