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航天英雄楊利偉飛天壯舉:祖國託舉成偉業

2021-01-10 東方網

東方網11月13日消息:10月16日清晨6時23分,遼闊的內蒙古草原,「神舟」五號返回艙身披晨輝,翩然而落。望著歡騰的人群,楊利偉一句滾燙的話語脫口而出:「我為祖國而驕傲!」

祖國,是您用強大的身軀託舉起我們的飛天英雄,完成了這千秋偉業。

2001年11月,楊利偉和戰友們第一次來到酒泉載人航天發射場。站在高高的發射塔架下,一位老科學家對航天員們說:「神舟飛船是航天科技寶塔上的王冠,航天員就是王冠上的明珠。現在,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共有50萬人參與研製,30萬人在一線日夜奮戰,就是為了把這座寶塔的一磚一瓦砌結實,好讓它早日託舉明珠飛上太空!」

那天晚上,楊利偉輾轉難眠:在我們14名航天員的身後,是多麼雄壯的一支科技大軍!

想飛天,夢飛天。就在楊利偉和戰友們期待飛向太空的日子裡,祖國連續4次成功發射了「神舟」試驗飛船,為航天員鋪就了順暢的飛天之路。

在出徵太空的送行儀式上,「神箭」總設計師劉竹生拍著楊利偉的肩膀鼓勵道:「大膽飛吧,我們的火箭是最可靠的!」一向出言謹慎的7大系統的總設計師們都紛紛表態:「利偉,我們的系統沒問題!」

那天,88歲高齡的航天老總任新民也趕來為楊利偉鼓勁。那天,奮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線的522名科技工作者,聯名給楊利偉寫了一封信,放在飛船裡陪伴英雄遨遊太空……

走進巨大的發射塔,楊利偉感到那高高的發射塔,就像一代代航天人用血肉、用智慧、用汗水澆鑄的「天梯」,託舉著他去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

乘坐「神舟」遨遊太空,楊利偉覺得自己並不孤單。茫茫天宇上,還有20多顆「中國星」在他的身邊運行。這些祖國自行研製發射的衛星,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遙控下,晝夜為航天員平安歸來觀雲測雨。祖國派出的「遠望」號航天測量船隊遠涉重洋,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排兵布陣,用電波牽引「神舟」。在「神舟」飛船海上預備著陸場,海軍戰友正在預定海區晝夜戰風鬥浪守候,一旦「神舟」在海上濺落,那裡就有戰友溫暖的臂膀。

在喀拉蚩、納米比亞等設在異國土地上的測控站裡,祖國的航天測控專家也在操縱著先進的跟蹤設備,為「神舟」導航。「神舟」飛上太空後,我國外交部緊急召見有關國家的駐華武官,把「神舟」五號返回艙的艙門鑰匙轉交給他們,反覆交待:「萬一中國飛船在貴國降落,請千方百計保證航天員楊利偉的安全。」

祖國的關懷、戰友的鼓勵,讓英雄縱然高飛九天,依然感覺到母親懷抱的無比溫暖。

楊利偉出徵太空的那天,軍委首長、總裝首長指示:「兒行千裡母擔憂啊,把利偉的雙親接到指揮大廳來,我們陪著老人家一起給利偉壯行!」楊利偉在太空飛翔,總裝首長又臨時動議:「讓利偉一家說說話!」於是,妻子張玉梅、兒子楊寧康與楊利偉的「天地對話」,成了「神舟」五號飛天過程中唯一的「計劃外程序」。

航天員大隊,是楊利偉的第二個「家」,14名戰友朝夕相處,親如兄弟。在酒泉等待飛天的日子裡,航天員大隊所有的戰友都給楊利偉打來電話,反覆提醒他一些技術細節。10月15日凌晨,楊利偉就要登上塔架,翟志剛和聶海勝兩位首飛梯隊的戰友拉住楊利偉的手,囑咐他入艙後束縛帶不要系得太緊,提醒他入軌段對抗載荷的動作不要做得太猛……

楊利偉在太空飛行,戰友們的心跟著他一起飛。在北京航天指控大廳,戰友們主動請纓,設立了技術支持崗。戰友們說:「我們對飛船的操作了解得最全面,利偉在天上飛,我們在地面模擬,必要的時候可以幫他一把!」

那一天,北京古觀象臺、南京紫金山、廣州白雲山……無數的人帶著各式各樣的望遠鏡,在夜空中尋找著「神舟」,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

一位家住廣州越秀區,名叫攸子銘的14歲小朋友,早在3年前就創作了一首鋼琴曲《航天員叔叔,紅領巾祝福您》,並把錄音光碟寄給了航天員大隊。首飛成功後,楊利偉從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封賀信中,又看到了小子銘的來信:「我要像您那樣為祖國爭光,我要像您那樣去努力!」

香江迎來飛天英雄。11月1日,楊利偉來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4萬座位的香港大球場座無虛席,當楊利偉乘坐敞篷車入場時,全場歡聲雷動,數萬香港市民同聲高唱國歌。目睹此情此景,楊利偉感慨地說:「我在太空中心律平穩,可是現在我的心跳加快了!」

「利偉,你在太空看見長城了嗎?」很多記者在採訪楊利偉時,都問過這同一個問題。楊利偉總是誠實地搖搖頭說:「沒有。」

但是,億萬雙眼睛凝望「神舟」,億萬雙手臂託舉「神舟」,祖國人民心連心、手挽手,不就是一道偉大的「長城」嗎?今天,每當有人說楊利偉為祖國圓了飛天夢想時,楊利偉卻總是發自肺腑地說:「不能這樣說,是祖國讓我圓了飛天夢!」

相關焦點

  • 英語作文:介紹航天英雄楊利偉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英語作文:介紹航天英雄楊利偉 2013-01-16 11:53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今天|10月15日,16年前,中國千年飛天夢圓,楊利偉太空回復:感覺良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2003年10月15日 中國千年飛天夢
  • 北航李錦記航天獎學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當天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的以「飛天夢 中國夢」為主題的啟動儀式上,北航首批獲獎學生30人接受獎學金,北航學子與中國老中青航天英雄匯聚一堂,圍繞中國航天人才培養進行了探討,共同暢想中華民族偉大飛天夢的輝煌未來。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神秘「敲窗」聲,16年後得知真相:萬幸撿回一命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這是中國航空史上首次載人航空飛行,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神舟五號」載人工程的成功,對中國人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然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 今天的日曆上,記錄著三臺人的英雄壯舉
    一位小夥子,在潮起潮落的波濤中,用稚嫩的雙手,三次託舉起跳海女子,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這種壯舉,為我們真實還原了一個血肉之軀所蘊含的力量;這種壯舉,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普通生命可以抵達的高度;這種壯舉,引發了全國網友集體點讚和追憶,稱他為「託舉小夥」。這位「託舉小夥」,就是咱們四川省三臺縣忠孝鄉的熊斌。
  • 參考日曆 | 它的成功,讓中國在航天領域和美俄三足鼎立
    實際上,不止嫦娥四號,中國這些年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獨一無二的「中國速度」無一不讓國人驚喜、引世界讚嘆。就在18年前的1月10日,也發生了一件令中國人激動不已的喜事。2001年1月10日凌晨1時0分3秒,中國第二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11艘神舟系列飛船。
  • 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國飛天捷報頻傳的一年。6月23日,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北鬥成功組網。7月23日,「天問一號」 成功發射,首次拉開火星探測的序幕。12月22日,長徵八號成功首飛,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這一個個飛天壯舉之下,都印著「西安製造」的烙印,都離不開航天基地硬科技的支撐。西安「金牌動力」託舉航天夢發展航天,動力先行。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有著「航天液體動力之鄉」的美譽。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969年也曾出現,難道真是外星人?
    楊利偉是我國的航空英雄,他是中國第1個成功登上太空的太空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自古以來都是第1個吃螃蟹的人最危險,在中國沒有任何載人航天經驗的時候,楊利偉成為了我國進入太空第1人,這也意味著他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風險。
  • 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
    2018年12月29日,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 「鴻雁」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和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首期投資200億,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投資規模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商業航天項目。 星座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建成後將開展面向全球的智能終端通信、物聯網、移動廣播、導航增強、航空航海監視、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等服務。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帶血,他返航時遇到了什麼?五臟六腑可能被震碎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的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後,於16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返回地面。楊利偉成為第一個乘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掀起了中國探索外太空嶄新的一頁。
  • 星辰大海: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
    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中國便是一個領先者,但這份領先卻來之不易,是用汗水、淚水和鮮血澆灌而成的。中國從古代開始,無論是嫦娥奔月還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無不代表了中國人對於太空的嚮往。但是由於近代中國的孱弱,航天項目遲遲沒有起步,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正式將航天項目列入了國家發展的日程。
  • 雙子座名人-航天員楊利偉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楊利偉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位於中國東北的遼寧省綏中縣,母親是縣中學的語文老師,父親先當教師,後改做行政工作。楊利偉的妻子同樣是一名解放軍軍官,兩人有一個兒子。
  • 六年級作文:我愛你祖國
    我愛我的祖國,她不但有遼闊的地域,而且有壯美的山河。我們中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國,有960萬平方公裡,她擁有14億的兒女,是位了不起的母親!祖國有很多風景秀麗的高山名川,我環遊過富饒的臺灣島、登上過險峻的華山,遊覽過美麗的鴨綠江,去過一望無際的內蒙古草原,還攀登過雄偉的長城……我們祖國有三十幾個省,有眾多風景區,有機會我一定要多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愛我的祖國,她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有珍奇的寶藏。我參觀過故宮博物館、北京軍事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館、秦始皇陵博物館,見到到許多「寶貝」。
  • 楊利偉首次回應「太空遭遇的詭異敲擊聲是什麼」
    楊利偉參加浙江省寧波市少先隊員主題教育活動  楊利偉首次回應太空敲擊聲:可能是物品結構或氣壓變化所致  今天上午,在參加浙江省寧波市少先隊員主題教育活動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首次回應太空遇到的敲擊聲
  • 胸懷祖國 翱翔宇宙 記英雄航天員劉旺
    航天英雄劉旺1998年是被中國航天載入史冊的一年。新年剛過,中國首批經選拔的航天員正式組成航天員大隊,14個年輕人的人生軌跡由此改寫。1998年1月5日,航天員大隊全體航天員向國旗莊嚴宣誓,為祖國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高考那年,陰差陽錯,從沒想過當兵的他,趕上了空軍在縣城招飛,面對百分之六七十的淘汰率,他成功入選。
  • 楊利偉太空遇詭異敲擊聲 網傳航天史十大未解之謎
    楊利偉太空遇詭異敲擊聲,網傳航天史十大未解之謎。「飛天」其實一點也不好玩,可以說是身、心、靈的巨大煎熬,身:除了身體遭受的極限挑戰,還要忍受孤獨,寂寞,恐懼,還有各種不可知的詭異事件——沒錯,真的有詭異事件,比如有敲擊飛船的聲音……
  • 楊利偉太空執行任務時,聽到的神秘「敲窗」聲,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歷史第一位載人航天飛行的太空人。他經過了重重考核以及嚴格的訓練,肩負13億中國人的希望去往外太空,最終成功地王者歸來。彼時,那是中國第一次進行載人航天的嘗試,儘管此前已經有了美國和前蘇聯的經歷參考,但對於中國而言,還是存在許多未知和神秘的事情,其中,就包括楊利偉在太空中執行任務時,聽到的神秘的「敲窗」聲,這個聲響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楊利偉敘說太空經歷時,他談到,自己在神舟五號上執行任務的時候,他聽到了一個奇怪的敲門聲。
  • 楊利偉在太空時,聽到了敲艙門的聲音,難道是外星人?心中發毛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這裡是「阿佳歷史故事」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第一位登上太空並且成功返航的太空人,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他的航天之旅中很多不為人知的事也漸漸的被揭露出來,在楊利偉的自傳中,他曾經提到這樣一件事。
  • 是外星人敲門麼:楊利偉太空聽到的不明敲擊聲究竟是什麼?
    楊利偉的自傳《天地九重》中曾講述在太空遭遇神秘敲擊聲。楊利偉說:「我在太空碰到另外一個仍然原因不明的情況,就是時不時出現的敲擊聲。這個聲音毫無規律,不知什麼時候就響幾聲。而仿佛是誰在外面敲飛船的船體。無法準確描述它,更像拿一個木頭錘子敲鐵桶,咚..咚咚..咚..因為飛船的運行很正常,我沒有向地面報告這個情況。
  • 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飛船外神秘的敲擊聲到底是什麼古怪?
    楊利偉在他的自傳體著作《天地九重》裡,描述自己作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所經歷的一件怪事,原文是:「我在太空中碰到另外一個仍然原因不明的情況,就是時不時出現的敲擊聲……不是外面傳進來的聲音,也不是飛船裡的聲音,而仿佛是誰在外面敲飛船的船體。」他在接受採訪時也說過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