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該街道堅持「因地制宜、凸顯特色、打造品牌、形式多樣」的原則,全面推進和諧、幸福、文明社區建設,不斷創新基層黨建、社區服務、城市管理、文化惠民等工作模式,著力突顯各社區的特色,構建「一居一品」發展格局。至目前,街道下轄的6個社區已打造出「智慧黨建」 「三屋服務」「綠橄欖之家」「樓道讀書會」等10餘個特色服務品牌。
一、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用好黨建引領「指揮棒」。一是「網際網路+黨建」。以社區黨支部晉升版和黨員先鋒指數考評管理為基本要求,發動各黨支部建立黨建微信群、黨建網站等,各社區共開闢1個黨建網站、7個微信群、4個QQ群,其中文峰社區積極探索基層智慧黨建,實現百姓線上「點單」,黨組織與黨員線下服務。二是社區黨建創新競賽。按照項目化思路,開展社區黨建創新競賽活動,創立文峰社區「智慧黨建」、屏山社區「小巷紅色驛站」、金川社區的黨員服務直通車、東明社區「金色鐮刀」行動、定陽社區「雷鋒超市」、渡口社區「特色黨小組」等8個黨建項目。三是黨員「兩雙」管理。健全黨建網格化管理機制,全面推行「黨員奉獻積分卡」,社區各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實行「1+N」組團式服務,在黨員幹部中推行「工作單位黨組織活動+社區黨支部活動」 「工作崗位服務+社會公益服務」的「兩雙」管理模式。
二、創新社區服務內涵,暢通居民溝通 「連心橋」。一是推行「三民工程」進社區。製作135民情導航圖、安裝「民情通」系統,通過建立戶情、民情檔案,創建內容更加詳實、標識更加清楚的民情「活地圖」。健全樓道長民情民意收集制度和「民情溝通日」制度,建立健全乾群對話互動「零距離」機制,開通社區論壇、微博、微信,暢通居民溝通「連心橋」。二是實施「親情居家」服務。依託「義工家園」平臺,深入實施「親情居家」(居家養老、居家就醫、居家就業、居家安養)服務模式,東明社區打造「三屋」(愛心屋、援助屋、民心屋)服務,定陽社區建立「三生」服務隊(計生、民生、衛生),金川社區建立「綠橄欖」之家;屏山社區開展樓道書會活動等。三是開設「愛心儲蓄銀行」。建立起社區志願者服務活動「付出、積累、回報」機制,聯合常山村鎮銀行開設「愛心儲蓄銀行」,推行「愛心時長、愛心積分、愛心許願、愛心共贏、愛心增值」等有「存」有「取」愛心儲蓄。至目前,共有2894位黨員群眾領取「愛心儲蓄卡」,出動志願者服務5000多餘人次,銀行愛心儲蓄時間5633.6小時。
三是創新城市管理模式,織好城市「形象網」。一是數字城管實現「信息化」。街道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中隊配備6名工作人員和1輛專用執法車,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全面實施數位化城市管理。至目前,共辦結交辦件256件,辦結率達97%,緊急案卷全部按期完成處置,無案件緩辦延期情況。二是物業管理走出「新路子」。針對老小區環境衛生管理難的問題,引導居民「三自」(自我組織、自我動手、自我管理),推動樓棟「三聯」(片區、樓幢、家庭),實行責任「三包」(包衛生、包整潔、包治安),社區衛生面貌得到很大改觀。2015年社區居民衛生費收繳94.57萬元,收繳率達到93.6%。三是義務巡防亮起「平安燈」。選聘107名離退休老幹部和黨員志願者,組建社區義務巡防,均配備四季巡防服、反光背心、手電等巡邏設備,開展義務巡邏活動。近年來,小區發案率明顯逐漸下降。
四是創新文化惠民活動,人人享受「文化餐」。一是推進特色文化創建。加快休閒廣場、文化長廊、老年活動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組建社區老年舞蹈隊、桌球隊、象棋隊、健身操隊、口琴隊等業餘文體隊伍80餘支,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文峰社區打造書香型特色文化社區,金川社區打造柚文化社區,屏山社區打造和諧文化社區等。二是開展「鄰居節」活動。連續舉辦8屆以「溫馨鄰裡、快樂鄰裡」為主題的鄰居節,通過開展趣味運動會、餃子王大賽、鄰裡百家宴、家庭時裝秀和居民才藝比拼等樓道文化活動,進一步融洽鄰裡關係。三是表彰社區先進。開展社區先進黨員、優秀 「小巷雷鋒」、文化藝術之家、文明家庭、好鄰居、最美業主等各類社區先進評選活動,樹立居民身邊的榜樣,表彰先進,營造氛圍,掀起學習最美精神、爭做社區先進、做好群眾楷模的熱潮。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臺——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