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三品主要講了三件事,二個主題。
第一件事:怎麼樣降伏其心。人分分秒秒有各種念頭,就會滋生各種想法,就是心。每個人在同一時間,想法和念頭都是千變萬化,百家爭鳴的。這些千萬種心念,造就這個大千世界、花花世界,也滋養著我們的社會裡日新月異的事情,也就每天人經歷許多的事情,都是每個人心念造成的結果。所以,佛的意思是,要想自己始終祥和,超然出在社會中被各種事情糾結的狀態,就需要降伏自己的心念。
第二件事:大千世界的各種形態的生命。有卵生,如雞生蛋蛋生雞,如魚生籽籽生魚。有胎生,如人、鯨魚、大白鯊。有溼生,如水裡生的動植物。有化生,我一直在想,蜈蚣等諸多小蟲,化生的可能性大,經多次觀察,發現溼朽的木頭裡容易長出蜈蚣來,一個地方本來沒蜈蚣,但放一截溼朽的木頭埋進土裡,過不多久就有很多很小的蜈蚣。
有有色的生命,如看得到的動植物。有無色的生命,如細胞體生命。有有腦思維的生命,人肯定是的,家寵如狗狗,也是有腦思維活動的,即靈長類的動物都是有的。有無腦思維的生命,這個還不能確定,有的說樹無思維,但有科學家做實驗,花草聽著愉悅的音樂會生長得更好。有象是有思維又沒思維的生命,處於混沌狀態的生命,這個也還待於科學家們發現。
第三件事:菩薩的境界。無我相,從字面意思上是沒有我,然這句話認為是一種境界,而並不是沒有我。從個人來說,一顆凡心,七情六慾,貪嗔痴,為此糾纏,煩惱都是因為此,所以,一種無我的境界,可以超然於物外。
無人相,與他人之間,沒有你我他,沒有分別喜惡之心。比如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在路邊乞討,有的人想施捨,但會想,這人是真乞丐嗎?他真需要人幫忙嗎?有的人會心生憐憫就給了。這兩種姿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都沒有分別。窮人和富人遇到一起,誰優誰劣?不一定。沒有分別。在眼裡,就不分什麼窮人和富人,一律如一。
無眾生相,一隻蚊子咬了我一口,我自然的一巴掌拍死。可是,佛在喝水時,都要用一塊濾布過濾喝,說,這碗水裡,有萬千生命,它們和我們都是一樣的。一切眾生皆平等。所以,才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和尚因為踩死了一隻螞蟻,被師父罵後,準備跳崖來了解因果。
無壽者相,從字面來說,沒有著長壽的相,這裡也認為是一種境界。狗狗的壽命是20年,人的壽命是80年或100年,誰更長壽?誰更短命?短命和長壽有分別嗎?超然於生死、超然於長壽。
第一個主題:要降伏己心,須先做到無我涅槃,即「無我涅槃而滅度之」。達到一種無我的境界。
第二個主題:度人者自度之。在降伏其心這件事上,只有靠自己。如果,你覺得你達到了無我境界,你想去度別人,對不起,你度不了,只能靠別人自己才能度自己,即使是佛自己,即使他讓很多人成了佛,那也是那些佛自己度的。事實上也是,他人講再多「真理」,自己心裡沒想通,那都不是真理。所以說:「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無眾生得滅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