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金剛經》是一部開啟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南懷瑾先生曾數次講述自己誦念《金剛經》的切身體驗。

南懷瑾(圖片來源:南懷瑾學術研究會提供)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能斷金剛」意指比金剛還堅固,「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即《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

《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不僅是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更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南懷瑾先生不僅多次講《金剛經》的智慧,還多次分享自己與《金剛經》的因緣,誦念《金剛經》的體驗。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南懷瑾先生年輕時在杭州讀書,認識了聖士和尚。聖士和尚學禪參禪,成就頗高,按禪宗所謂三關來看,南懷瑾先生認為聖士和尚是「真正破了初關的」。

兩人成為朋友後,關係密切。聖士和尚請南懷瑾教他打拳練劍,南懷瑾開玩笑叫聖士和尚「四眼和尚」,因為聖士和尚戴個眼鏡。

又一次,南懷瑾在聖士和尚的桌子上看到一本很漂亮的《金剛經》,覺得很有興趣,有種特別的感情,就跟聖士和尚說:「送給我吧」。

南懷瑾那時住學校宿舍,早上一定四點起床去操場練功夫,練完了有時再鑽回床上,和大家一起睡到吹起床號再起床。

拿到《金剛經》後,早上就多了一個念《金剛經》的環節。那時,南懷瑾不希望別人撞見自己念《金剛經》,怕被「認為老土落伍,居然讀起佛經來了」。

開經偈(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南懷瑾剛拿到《金剛經》時,根本不明白內容,不過心裡就生歡喜,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管他是般若還是菠蘿,也不去找佛學字典,就這麼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念了下去」。

就這樣念了不到一個禮拜,有一天,南懷瑾念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突然發現:「完了,念不下去了,因為我都沒有了,我自己沒有了,找不到我了」,就愣在那裡。

之後,南懷瑾趕快跑到閒地庵找聖士和尚。

聖士和尚看南懷瑾這個樣子愣了一下,笑一笑說:「怎麼樣?」

南懷瑾就說:「你那本《金剛經》給我,我回去就念,今天念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找不到我了,我的身體也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而且經也念不下去了,不要念了,不是不肯念,是沒有念頭可起了,也沒有文字可找了。」

聖士和尚就合個掌說,恭喜你,我也不過只到這個樣子。

南懷瑾先生曾經多次講解《金剛經》,因時代不同、對象不同,講解的方式和重點也各次不同。但在《維摩詰的花雨滿天》《南禪七日》《金剛經說什麼》中,在南懷瑾先生都提到這了這段經歷。

在《金剛經說什麼》一書中,南懷瑾先生還提到《金剛經》的力量非常大:「抗戰八年,出門在外,跟家裡父母分離,生死不可知,那時我只有一個願力,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

可見,《金剛經》是一部極為殊勝的無上法藏。

發心即菩薩 無心摩訶薩

一心為眾生 妄心自然除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命是永恆的
    活動期間,「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每月將有一本南懷瑾老師著述的有聲書免費播放,用戶可登錄「老古書屋」線上平臺免費收聽。摘錄自《金剛經說什麼》《金剛經》原文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9月29日 當代大德南懷瑾居士往生紀念日
    是當代大德南懷瑾居士往生一周年紀念日。南懷瑾先生為溝通中西文化,創辦東西精華協會,設總會於美國。曾主持臺北老古出版社,發行過知見雜誌、十方雜誌等佛教刊物。南懷瑾先生之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其學問涵蓋儒、釋、道三家,並且精通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在臺灣時,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人物。南先生卻拒絕一切溢美之詞,自謙為一「凡人」。
  • 失而復得《金剛經》:原來你的好運裡藏著累世的善緣
    後此經卷散落寺廟,又經歷了改朝換代,大多已經遺失。 辯悟拿著經書,心中感慨,千恩萬謝帶著經書坐船離去,不巧在船上眾人繁多,嘮開了家常,辯悟忍不住也插話,說起自己剛經歷的事,並大大讚頌相國夫人的善心。
  • 夢參老和尚說:讀《金剛經》就是荷擔了無上正等正覺
    但是要比起來聞到《金剛經》信持、不逆者,不對《金剛經》對抗,真正地真誠信,信《金剛經》的功德,比一天三時布施供養無量身的功德要大。如果你書寫《金剛經》,受持不是一天,天天如是,不止信心不逆,而且要讀誦領受了,領受《金剛經》的義理,就持之不舍。就像拿手轉個東西,一直轉著不放下,這叫受持、讀誦。完了再加為人解說,給人家講。捨身命不如讀經的功德大,舍那麼多身命,不如一念的信心。
  • 這個當時的外國人翻譯的(金剛經)與(心經),今天還是經典
    (金剛經)裡最驚豔的是這一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最不可思議還是把梵文翻譯成漢語的鳩摩羅什。請注意,鳩摩羅什他從來聽不懂漢語。鳩摩羅什的父親是一位印度婆羅門的貴族,母親是龜茲國國王的妹妹(龜茲國在現在新疆的庫車)。
  • 被前世冤家索命的金剛經行者和法界體制內外
    兩位鬼使就請他帶路到欽謨家,但是鬼使剛入門,就退出來說,欽謨正在家念誦《金剛經》,我們無法抓走他,三天後再來。欽試夢到這裡一驚而醒,私下向家眷說起了夢境,但開始沒有人相信,覺得就一個夢而已,何必大驚小怪。他就去驗證,發現欽謨正好在誦金剛經,和鬼使說的相符。
  • 南懷瑾: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而是這四個字,少有人想得到
    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其實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而是這四個字: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侮辱,正反兩種都沒有,永遠是非常平靜的,這個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為了名與利奔波勞累,終其一生追逐成功的幻影,不如停下來,享享清福,而「清福」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分。「富嫌千口猶伶仃,貧恨身存似紲刑。
  • 南懷瑾:修行到一定階段,身體會有些變化,但不用害怕
    他在全書的開頭列舉了世界各地的信徒們苦修的方式,有的端坐在火焰之中仰面望著太陽,有的倒懸身體經受濃煙的燻烤,有的將自己終生鎖在一棵樹下……在他看來,他和他的鄰居們每天所經歷的生活遠不及那般痛苦,簡直是小菜一碟。知足常樂,這是指導梭羅一生的重要準則。
  • | 南懷瑾
    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果報不可思議啊!學佛的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費力氣,隨便觀想一下,實際行為一點都沒有做到,有什麼用? 這個世界上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諸根不只六根,身體有缺陷的都叫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
  • 金剛經常識: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
    心經和金剛經是眾生都能修的經文,而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只是更全面的了解了這些經文。有很多人認為天眼看這兩部經文,與普通人看這兩部經文是有不同的。其實天眼只是看透了心經和金剛經所講的內容,也看透了事物的本身。實際上只要大家能用心去修這兩部經文,那麼就能對經文所講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也會有更多領悟。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的注意事項
    在誦讀任何經文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心態沒有放正,沒有一顆純淨的心的話,那麼誦讀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在誦讀經文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明白經文的意思,比如金剛經講述的就是關於法空的話題,但是在經文中卻沒有一個空字,所以要想知道經文的意思的話,還是要進行理解的。
  • 南懷瑾經典|國學大師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
    說起改變命運,曾對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較為精通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就有說到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堪稱經典。本文大茶經就依據南懷瑾先生這十六個方法給予簡單的闡述,看看這十六個方法是否對你有所感悟。第一個:心相「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 補財庫,還壽生債最好的方法——金剛經
    虛雲老和尚的《禪門日誦》中提到了用《金剛經》還受生債方法,持一遍金剛經在地府可抵3000貫錢,所以《金剛經》很厲害,冥府對其非常重視,如果把金剛經的竅訣掌握好了,補財庫也是可以的。也有人說這冊禪門日誦是後人偽造,裡面有一些內容是不可靠的,包括受生債和補財庫,正統佛教根本不搞這個。為什麼這裡要說念金剛經還陰債,因為在感應錄裡面金剛經最大的護法,是閻羅王,冥府很注重金剛經。
  • 文武奇才,近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
    老陽按:嗚呼,南懷瑾先生,國學大師,他的文章著述等,曾經影響了一代人,國內外對於南懷瑾先生的評價都是極高的,老陽也看了很多南懷瑾老師的書,也是特別尊敬他,今天和大家介紹一下南老師。南懷瑾作為一代大師,集「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縱橫古今、博融東西之學於一身,卻連個像樣的文憑也沒有,更有甚者、曾經有許多國際名牌大學,要冠以南懷瑾為名譽教授、博導之類的榮譽都被一一謝絕。南懷瑾宛然笑曰:「我才不受這個騙」。因此一些所謂科班出身的學者,往往藉此對南懷瑾的著述和學術產生疑問,並吹毛求疵者亦有之。
  • 南懷瑾:1987年以後中國有兩百年大運,比康乾盛世還好
    他之一生,在那個年代沒有經歷牢獄之災,甚至很少陷於困境,履跡輾轉幾地(中國大陸——臺灣——美國——香港——中國大陸),終了順利落葉歸根,高壽至95,兒孫滿堂,著書立說,門徒遍布海內外,聲名遠揚……凡此種種,與同輩人相比,簡直是太幸運了。
  • 南懷瑾:玩了一輩子,我會看相但從來不看相,你們就沒有資格學了
    南懷瑾先生又憑什麼說別人沒資格學呢?南懷瑾先生會看相,倒也不奇怪,看相本就是中國一種傳統文化,南懷瑾先生學識淵博,對古代典籍研究很深,而且南懷瑾先生對禪宗佛理、道學八卦都有所涉獵,是一個實打實的「全能高手」,正因為南懷瑾先生涉獵甚廣,所以他才會接觸到「看相」這門學說,而且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裡頭奧妙領悟的很是全面。
  • 《金剛經》常識:心經和金剛經哪個更適合普通人讀
    心經和金剛經都是佛法非常重要的經文,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也沒有適不適合,只要自己選擇了這部經文,那麼就是和你是有很大的緣分的,佛法中最講究的就是一個緣分,所以說我們只要選擇了這部經文,認真的修行誦讀就可以了。
  • 「克妻」的蘇軾,一生感情波折不斷,但誦讀《金剛經》的她是例外
    但有一點讓人感到有意思的是這些個悽婉的愛情故事居然和《金剛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金剛經》的思想是不適合拿來談戀愛的。金剛經說的是修心,做人,做事,講的是讓人放下,放下心中執念。而戀愛學本身就是個玄學,沒有規律可循,也沒有人能夠徹底研究明白。我們先來看看兩位名人的愛情故事跟《金剛經》之間的關係。萬裏海涯,百日訃聞。拊棺何在,夢溼濡茵。
  • 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
    以前總是不能理解那些天天誦讀《心經》的人,直到經歷人事,才懂得,心靈也需要打開窗戶,偶爾透透氣。今天給大家介紹佛教三大經典:《楞嚴經》、《心經》、《金剛經》。1、《楞嚴經》《楞嚴經》又叫《大佛頂經》,由唐般刺密諦譯,唐中宗元年,般刺密諦口誦,沙門懷迪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