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當時的外國人翻譯的(金剛經)與(心經),今天還是經典

2021-01-16 一般明月

(金剛經)裡最驚豔的是這一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最不可思議還是把梵文翻譯成漢語的鳩摩羅什。請注意,鳩摩羅什他從來聽不懂漢語。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一位印度婆羅門的貴族,母親是龜茲國國王的妹妹(龜茲國在現在新疆的庫車)。鳩摩羅什自幼對於佛學估計有天賦,12歲時可以登壇說法,萬人空巷。

鳩摩羅什像

也正是名聲過於顯赫,以至於當時以長安為都城的前秦皇帝苻堅對他深為仰慕。皇帝要得到一個人的方法那就用皇帝的方法,苻堅派心腹大將呂光帶領數萬人馬,滅了龜茲國,請鳩摩羅什歸長安。

作為名人總得需要曲折的命運為名人背書。等呂光大軍風風光光回師的時候,統一了北方的一代雄主苻堅錯誤的估計了東晉的實力,在淝水之戰敗北後,被深信的手下大將姚萇所殺,姚萇建立了後秦。呂光部隊成了無家可歸的孤軍,於是,在武威駐紮,趁機建立了後涼。而呂光對佛教並不看重,所以鳩摩羅什在半軟禁中無所事事,於是鳩摩羅什就向呂光部隊中的戰士學習五花八門的漢語方言。一住居然是十七年。

佛在哪

弒殺恩主的姚萇倒也是痴迷佛學,一再地派遣使者請求呂光讓鳩摩羅什赴長安弘揚佛法,呂光始終護著不放。姚萇死後,兒子姚興繼位,用的也是簡易的流程,派軍隊消滅了後涼,把心儀已久的鳩摩羅什迎入長安。於是,鳩摩羅什在長安的逍遙園潛心翻譯佛教經典。而鳩摩羅什的翻譯版本後來成了漢語佛教的典範,他竟然讓人瞠目結舌的達到了所謂的「信雅達」這翻譯的至高境界。創作了「心田」「煩惱」「愛河」等等沿用至今的詞語,於是,(金剛經)、(心經)、(華嚴經)等等膾炙人口的大乘佛教經書有了漢譯本,後世的玄奘等很多大師的版本誰也無法超越他。

佛海無邊

(金剛經)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指的是本經書有無堅不摧的力量,般若與波羅蜜多本著無法找到合適詞語不翻的原則,採用了音譯,前者在梵文裡是指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後者是指通過尋找達到彼岸的意思。

讀了好久,雲深不知處。有兩則公案倒意味深長。

一則是說古代有個書生,對一位小姐暗生情愫,大概經常在小姐窗前徘徊,不敢吐露衷腸。小姐窗下中了一排芭蕉樹,於是在芭蕉葉上提了幾句詩:「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小姐一看就明白了書生的心意,也在芭蕉葉上接了幾句:「是君思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另一則說的是有位年輕人跟隨一位法師學佛,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砍柴擔水,法師始終不明示佛法。於是,有一天,已經中年的追隨者手拿一把刀,在一座獨木橋處與法師狹路相逢,追隨者說你再不傳授佛法,今天別想過橋,老法師握住追隨的手說,我要過去,你過來。追隨者大徹大悟了。

(金剛經)結尾用的是,誰都耳熟能詳的「一切為有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觀。」

你要是懂了就懂了,不懂就等著懂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
    是啊,這個世界,已經有很少人懂你了,連自己都快不懂自己,這樣活著是為了什麼。厭倦卻不能脫身,心裡堆積千言萬語,無處話衷腸,一杯酒下肚,看似掩蓋了心靈的迷茫,卻逐漸迷失自己。以前總是不能理解那些天天誦讀《心經》的人,直到經歷人事,才懂得,心靈也需要打開窗戶,偶爾透透氣。今天給大家介紹佛教三大經典:《楞嚴經》、《心經》、《金剛經》。
  • 別小看那些讀《金剛經》、《楞嚴經》、《心經》的人
    人們常說:「《金剛經》破色相,《楞嚴經》破空相,方顯《心經》。」在佛教的語境裡,「色」指代世間一切存在的實體,「空」指真空的本體,也指幻象,「相」的含義更宏大,指人心中的執念。所以,《金剛經》看世界,《楞嚴經》看自己。那這幾部經書又都是誰寫的,怎麼流傳進中國的呢?
  • 《金剛經》和《心經》為代表性的般若經典,核心即要內外結合!
    特別是傳統中國佛家思想以大乘佛教發展為核心,就一部《金剛經》就能讓許多人耗盡一生來研究。作為中國的大乘思想,基本核心以般若為主,它的代表作有玄奘大師的「般若經。」般若經共有六百卷之多,其中較具為代表性的有《金剛經》與《心經。》那麼,《般若經》的核心到底講了什麼呢?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與探討以《金剛經》和《心經》為代表性的大乘般若思想,主要核心是什麼。
  • 永遠不要瞧不起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的人
    《楞嚴經》是歷史上經典的佛法百科全書,號稱開悟的利器,極其富有文學價值,有人曾說:「自從一見《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粕書。」2、《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是佛教中國最著名的經典之一。《金剛經》由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的對話組成,主要討論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如何修證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
  • 金剛經常識: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
    心經和金剛經是眾生都能修的經文,而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只是更全面的了解了這些經文。有很多人認為天眼看這兩部經文,與普通人看這兩部經文是有不同的。其實天眼只是看透了心經和金剛經所講的內容,也看透了事物的本身。實際上只要大家能用心去修這兩部經文,那麼就能對經文所講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也會有更多領悟。
  • 《金剛經》常識:心經和金剛經哪個更適合普通人讀
    心經和金剛經都是佛法非常重要的經文,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也沒有適不適合,只要自己選擇了這部經文,那麼就是和你是有很大的緣分的,佛法中最講究的就是一個緣分,所以說我們只要選擇了這部經文,認真的修行誦讀就可以了。
  • 心經釋疑:心經和金剛經能一起讀嗎
    心經和金剛經都屬於佛學修行道路上的經典經文,我們在修持經文的時候,如果能夠堅持不懈的每天進行修行的話,我們能夠獲得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因為我們自身的功勞不是很深厚,所以不建議一開始就直接修行兩部經文。接下來讓我們對於心經和金剛經做一下簡單的了解吧!
  • 金剛經第十四品之二
    這一段無須再做翻譯,大家都看得明白。是圍繞解釋「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來解說的。佛接著就給出了答案。金剛經開示的是第一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波羅蜜就包含無相的智慧,一個人心中無相,沒有人我之分,就不會對萬事萬物起驚訝恐怖之心,萬事萬物自然也包括了金剛經這部經典。
  • 《金剛經》《心經》《仁王》《大品》等皆屬此時所攝
    聲聞人很執著的認為這就是終極目標,所以沉空滯寂,安住小法,不肯發大心行菩薩道,所以,佛陀為了破斥小乘人得少為足的狀態,開啟了「方等時」大乘經典的教導。佛陀用了八年時間,處處彈偏折小、嘆大褒圓,讓二乘人慕大恥小,自悲敗種,生起回小向大之心,雖然如此,但是他們對小乘的斷證之法卻久久不能忘懷。
  • 與其說是金剛經成就了慧能,不如說是慧能成就了「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說大乘經典,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可以說是流傳最廣、受眾最多的佛說經典之一。金剛經有六種譯本,最為常見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也是最早的譯本,現在我們所說的金剛經一般就是指鳩摩羅什的譯本。玄奘法師是一位有大成就的高僧大德,譯有金剛經譯本的玄奘法師必定深得金剛經義趣。對後世的影響力遠遠不如慧能,那只是世人依無明喜好而選擇的結果。鳩摩羅什翻譯金剛經的時間最早,大約在公元402年,義淨翻譯金剛經的時間最晚,大約在公元703年,自鳩摩羅什之後的幾百年間,不斷有新的金剛經譯本譯出,直到與慧能和尚同一時期的義淨法師。
  • 《心經》解釋: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有好處嗎
    《心經》是非常經典的經文,也是佛弟子必修的經文,修持《心經》的方式可以是抄寫,也可以是念誦,不管是念誦還是抄寫《心經》的好處都是很多的。能夠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更是有巨大的好處。《心經》是從600卷《大般若經》中選出來的。
  • 十部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還有在家居士可熟讀的十部經典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經》很短,只有兩百多字。這部經典所講述的佛理雖然比較深奧,但讀起來很容易理解,相信大家對這部經典很熟悉。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金剛經》的經文長度適中,大概五千字左右,佛理簡要精深,因此它成為了漢傳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
  •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金剛經》在我國廣為流行,每每讀來都覺得句句很有道理。佛當時說這部經時,當機者是須菩提,在佛的諸多弟子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般若經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禪宗從六祖慧能開始,就用《金剛經》印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
  • 廣為人知的《心經》為何少有人了解真義?學者:具大智慧才能讀懂
    (圖片來自 IC photo)真知堂國學館:《心經》又稱《般若心經》全稱《摩訶波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般若部的核心經典,因為其地位殊勝,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故稱《心經》,唐玄奘法師譯本最為廣泛流行。和大多數朋友一樣,筆者最早接觸的也是《心經》。說實話,開始讀了那麼多年,也沒有看懂它到底說什麼。哪怕背得滾瓜爛熟,亦不知所云。
  • 都知道學佛,可你知道《心經》是怎麼念的嗎?
    即使不學佛,很多人也都知道佛教幾部經典《金剛經》、《地藏經》、《心經》等,也都知道佛教幾位慈悲度世的佛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如來佛祖、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還有事件以肉身廣益佛法度化眾生的著名禪師如:達摩祖師、法海禪師、玄奘法師等。進入佛門後,到底哪部經書在佛弟子心中位置最高?
  • 楊穎英文名字為何讓外國人一臉懵?翻譯過來是這個意思,有點微妙
    大家都知道楊穎的英文名是Angelababy,翻譯過來是天使寶貝,據楊穎自己在節目當中所說的,她曾經剛出道的時候,英文名就叫Angela,但是突然覺得Angela,叫起來比較繞口,於是就直接喊她baby,再之後,這兩個名字就融合到了一起,成為了著名的「天使寶貝」,這也是為什麼楊穎一直有一個外號叫楊天寶?
  • 《心經》講了8個字,如何理解
    因此,就算是證到菩薩這樣的果位,想要成佛,還是得修行。很多人覺得成佛難或是不可思議,其實並沒有錯,事實上就是這麼難,若是容易的話,人人都可覺悟成佛了。《心經》講了8個字,即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如何理解呢?其實《心經》是大乘經典,是講給覺悟之後的人聽的,也就是證得阿羅漢以上果位的人才能聽得懂,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搞不明白的,因為《心經》並不是佛教的普及讀物,也就是說,我們所看的《心經》文字雖然簡單,但其意義卻是很難悟明白,就算有幸悟懂了佛理也用不了,因為我們都不曾覺悟。
  • 佛教:心經中的「究竟涅槃」,到底指的什麼?
    心經是佛教中用於修行的一部佛經。很多人以為,心經是佛教「專屬」佛經,只有出家人才能看得懂。其實,真正的修行,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只要一個人有了修行的願望,就可以修行。只要一個人修行,心經就能對他起到一定的作用。心經篇幅較短,非常適合現在這個社會中,工作比較忙的人群。只要平時抽出一點時間來看一看心經,就必有所得。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個道理。
  •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郭博士您經常建議網友們念心經,卻又說不希望大家去參拜觀音。為什麼呢?先要澄清一下,你說錯了。我由始至終都沒有反對別人的信仰的。沒有不讓人去參拜觀音菩薩,而是要人們要「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