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菩薩到佛,需要做什麼?《心經》講了8個字,如何理解

2021-01-11 問過藍天

學佛的人都知道,菩薩跟阿羅漢和佛一樣,都是佛弟子們修行的目的和需要證悟的果位,在這三個果位中,阿羅漢最低,佛最高,菩薩位於中間。

因此,就算是證到菩薩這樣的果位,想要成佛,還是得修行。很多人覺得成佛難或是不可思議,其實並沒有錯,事實上就是這麼難,若是容易的話,人人都可覺悟成佛了。

佛像

那麼,從菩薩到佛,需要做什麼?《心經》講了8個字,即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如何理解呢?其實《心經》是大乘經典,是講給覺悟之後的人聽的,也就是證得阿羅漢以上果位的人才能聽得懂,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搞不明白的,因為《心經》並不是佛教的普及讀物,也就是說,我們所看的《心經》文字雖然簡單,但其意義卻是很難悟明白,就算有幸悟懂了佛理也用不了,因為我們都不曾覺悟。

菩薩像

如講到菩薩修行的這一段,即「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這段話中的「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智慧,我們凡人就是沒有辦法「依」,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慧智達不到,儘管我們勉強可以知道它指的是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意思,但沒辦法用,因為這個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我們凡人沒有的智慧。而是真正解脫得大自在的智修悟成慧的智慧。

這個智慧《心經》中的解釋徹底,菩薩儘管已覺悟,無牽無掛、但是要遠離顛倒夢想,證得究竟涅槃就是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才行,三世諸佛所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一樣需要通過它。

儘管佛法無邊,眾生平等,但根器卻是有所不同,也就是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儘管皆是解脫之道。但如果你沒能證到一定的層次,是不可能一通百通的,更不可能像菩薩一樣,把證得的智慧落實到生活中,自己受用,讓他人也受用。

換句話說,只有證到菩薩那樣果位的,才有可能在生活中驗證,才不至於反覆糾纏在文字相裡。才能夠真正地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的道理。

當然,現實當中,也有很多人聲稱自己知道,但並不了解。因為了解是通過自身體驗,而知道也來自外在,兩者有著天壤之別。也就是說,你說你知道開悟或者禪定,但是如果沒有別人的描述、沒有經典的記錄,你如何知道?換句話說,你知道的那些其實只是別人的經驗,而不是你的經驗。只有你通過自身體驗,才能算作真正了解。

因此,我們學佛,更多強調的是實證,而不是知道,那些一味鑽牛角尖,甚至不相信菩薩或佛存在的人,其實是自己沒有實證而道聽途說而已,事實上,他們並不是真的知道。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金剛經》《心經》

相關焦點

  • 學佛也需要「選專業」,你拜的哪位佛菩薩為師?
    別人吃素,他也跟著吃素;別人誦經,他也跟著誦經,學佛已久,但是似乎只落得個表面功夫。不過,如果能夠做到吃素誦經,與人為善,學佛的功夫也算是沒有白費。但是相信很多人並不滿足於此,那麼如何「正確且快速」的學佛呢?在此,我談一點自己的愚見和做法。大家都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的說法,這麼多法門怎麼學的過來?別說一世,即使像唐僧一樣十世為人,也未必學得完。
  • 《心經》中1個字,越讀越開悟,受用一生,很多人不知道
    幸好有一部《心經》很短,全文只有260個字。《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單易記,是所有佛經中最短的。雖然只有短短的260字,卻包含了600卷大乘般若的核心,是大乘佛法的教義和總綱。《心經》是在講自己的心,是心的修行,與每個人都關係密切。相傳,《心經》是由觀音菩薩化作老僧傳於玄奘大師,護佑西行取經路上一路順遂。至今為止,民間廣為流行的也是玄奘法師的譯本。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別再搞錯了
    心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之一,也是大多數學佛人最為熟悉的經典之一,雖然多數人都會背誦心經,也能夠理解心經的經文意思,但在一些細節上,還是會有一些人容易理解錯誤。如果問你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這兩位菩薩是同一個人嗎?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觀自在菩薩一定是觀音菩薩,然而這樣的回答其實並不準確。如果問你心經中提到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
  • 念誦心經時,念心經的心咒作用是什麼?
    心經的心咒作用是什麼?李罕誦心經 2019-07-05 12:07心經咒語雖然中只有幾句,但它的功效以及意義是極大的。所以大家在念誦心經時,也一定要念誦心經咒語,這樣念的心經才會更加完整。而且心經咒語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心經》的第一個字:觀
    這部經典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就是佛門留給我們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通常則稱為《心經》。大多數人不知道,道家經典裡也有心經,字數更少,僅有一百二十八字。吾從無量劫來,觀心得道,乃至虛無。有何所得?為諸眾生,強名得道。——《太上老君說了心經》幾個關鍵問題1、我們每時每刻的存在都離不開本體,它是涵容萬物,且與萬物合一的永恆之「體」。
  • 佛教:六大殊勝密咒——四大菩薩,綠度母,心經,請收藏誦讀
    其中最殊勝且簡單易記的六道心咒——分別是四大菩薩心咒,綠度母心咒,心經心咒,今天紅塵一起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多多受持誦讀,功德無量,福德無量。第一道:心經心咒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個字,卻攝受小乘大乘一切法門,被稱為萬經之王。 而心經最後的心咒又被稱為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同樣也是所有心咒之王。
  • 《心經》密碼:什麼決定命運?
    那麼,什麼是決定性因素呢?我們先說說《心經》,回頭再說這個問題,否則沒法談。《心經》,我們都很熟悉。它是最簡短的佛經,也是流傳最廣的佛經。據說,只要抄寫、誦讀它多少遍,就可以對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起到神奇的效果。如果能深刻理解它,肯定更有幫助。
  •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金剛經》在我國廣為流行,每每讀來都覺得句句很有道理。佛當時說這部經時,當機者是須菩提,在佛的諸多弟子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般若經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禪宗從六祖慧能開始,就用《金剛經》印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
  • 都知道學佛,可你知道《心經》是怎麼念的嗎?
    即使不學佛,很多人也都知道佛教幾部經典《金剛經》、《地藏經》、《心經》等,也都知道佛教幾位慈悲度世的佛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如來佛祖、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還有事件以肉身廣益佛法度化眾生的著名禪師如:達摩祖師、法海禪師、玄奘法師等。進入佛門後,到底哪部經書在佛弟子心中位置最高?
  • 為什麼有人說佩戴佛菩薩掛飾不好,真的不好嗎?
    有人發文章說,人不應該在身上佩戴佛菩薩掛飾。文章中這樣說到,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佛教經典中有佩戴佛像的說法嗎,真的是「男戴觀音女戴佛」嗎?佩戴佛像到底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後果?今天的這一篇常識文章非常重要,各位有緣的佛友要看仔細了。
  • 佛教:念「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功德無量!
    據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經圓滿佛果,號「正法明如來」,後來因菩薩慈悲受苦眾生,寧願降格為菩薩,倒駕慈航、普渡眾生。觀世音菩薩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有著極深的淵源。阿彌陀佛曾救助過觀世音菩薩,是菩薩的老師,同時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是阿彌陀佛的一生補處菩薩,與其右脅侍「大勢至菩薩」一起合稱「西方三聖」。
  •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郭博士您經常建議網友們念心經,卻又說不希望大家去參拜觀音。為什麼呢?先要澄清一下,你說錯了。我由始至終都沒有反對別人的信仰的。沒有不讓人去參拜觀音菩薩,而是要人們要「求真」。
  • 《心經》和《大悲咒》真的不可思議,竟然有這麼多的「秘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經典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全文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入了諸佛經典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了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 學習《心經》或者誦讀、抄寫《心經》究竟有什麼神奇的效用呢?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二、心經解釋:從前,又一個善於自我觀察的人,根據開悟到彼岸的方法進行了修行。
  • 觀音菩薩《心經》共7個版本,玄奘法師譯本,去掉頭尾更易傳播
    觀音菩薩的《心經》共7個譯本,從時間先後分析,每一位譯者都會借鑑前人的作品,進行再次翻譯。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對《心經》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跟《心經》結緣的緣起。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訶《心經》作為一部佛經,玄奘法師翻譯的版本全經共260字,去除頭尾之後更加沒有宗教色彩。
  • 《心經》解讀之四:16字真言
    一本書的結尾,往往最容易讓人忽略,但很多書的結尾往往就是其精華所在,《心經》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這最後16字真言其實全書的基礎,也是所有學佛之才必須要具備的,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方能談到覺悟的問題。藏傳佛教因此《心經》的最後這16個字非常重要,這16個真言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16個字的包含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它翻譯過來的意思、意義。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 為什麼要抄《心經》?抄寫《心經》的功德利益?
    《心經》的全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思是「完成至高無上智慧的首要法門」,簡稱為《心經》,雖然通篇只有260個字,卻濃縮了整個般若類經典的精華,受持讀誦此經功德無量無邊。《三藏法師傳》中寫到:玄奘法師在四川時曾遇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法師憐憫此人,施與衣服飲食,病者乃授大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七、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無論是《心經》的哪一種譯本,都提到了「般若波羅蜜」幾個字,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幾個字可以分開來解釋:「般若」我們可以理解為智慧,這裡的智慧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智慧,因為般若的智慧,是超越一切智慧之上的,所以這兩個字並沒有直接翻譯成智慧,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般若理解為智慧或是終極智慧,無上的智慧。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 《心經》260字中,唯有一個字最要緊,修佛人一定要知道
    想要學習佛學的人,通常都是先從《心經》這類經書入手。《心經》在佛教的經文之中是最簡短的,攏共不過260個字,但其實它唯有一個字是最要緊的,只要明悟了這個字,就讀懂了心經,乃至於明悟了何為菩提。《西遊記》裡面如來佛就曾對孫悟空說「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對如來佛來說,孫悟空作為頑石,本來從不招惹紅塵是非,待在花果山上逍遙自在,而化作靈猴後,先是憂心生死而去尋仙訪道,接著捲入到天庭之事,白白生出了諸般事端。《紅樓夢》裡面,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同樣慨嘆於賈寶玉這蠢物的遭際,作為女媧補天之石,在青埂峰無憂無慮,心頭何曾有過悲喜之念?只因為化形入世,經歷起諸般情愁,白白遭受了紅塵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