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2021-01-11 李罕僧伽吒經講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我們一切眾生其實本來就是佛,只是被欲望蒙蔽了心智,讓我們不能在見到自己的本心,而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尋找我們本心的過程,也就佛心,就像蒙蔽了灰塵的燈光是灰暗的,讓拂去灰塵的時候,燈光依舊是那麼的亮。

讀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可以讓我們知道怎樣去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本心,我們要想感悟到佛陀的智慧需要我們怎麼做。以上只是作者的個人理解,又不對的地方,還望各位師兄海涵。

相關焦點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含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是一部很長的佛教經典。常言「不讀華嚴經,不知人間富貴」那麼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經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弘化社結緣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即《大方廣佛華嚴經》,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王於三藏,無論恭敬讀誦、禮拜、受持者,均可藉此獲培無量功德。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本社刊印版為八十華嚴。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善財童子遍求法門要義,初參文殊師利菩薩,復遊行南方,先參德雲比丘,次第輾轉指示,終參普賢菩薩,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從發心開始起,就能常見諸佛,常見菩薩,常見善知識,常以清淨光明去除滅眾生的煩惱,常以智慧去生長一切眾生的善根,常以眾生的好樂去為他們現身說法,常以清淨上妙的法音去開悟法界的眾生。#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漢譯本有三種: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
  • 弘法寺隆重舉行華嚴共修大會 印順大和尚主法
    華嚴法會上,眾人同誦《大方廣佛華嚴經》  攝影:鄧銀生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領眾主法,殿內外上千四眾弟子虔誠誦讀大乘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梵音齊唱「華嚴字母」,稽首禮佛。共修、共學、同參同悟華嚴大經。研討義理,增長智慧,積聚福慧資糧,發大乘心,如入因陀羅網境界。 上午八點,華嚴法會正式開始。
  • 富貴華嚴自度度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其中,大為包含,方指規範,廣為普遍,也就是心法之界廣大無邊;而華的喻意是成就萬德圓備之修行,嚴則飾佛果之深義,意味著佛華嚴而經言教。華嚴經是如來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說自內證法門,它也是華嚴教法的根本法輪,屬頓教法門或稱初頓華嚴。華嚴三聖指的是自性法身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佛,體性周遍鄰於極聖的普賢菩薩,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的文殊妙德菩薩,其毗盧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主智門立於毗盧佛左,普賢主理門位於毗盧佛右。
  • 世界唯一石刻版《華嚴經》:武則天親自作序
    《華嚴經》被譽為東亞、中亞的思想源泉,由西域傳入中國。陳金華介紹,武則天執政時期,她有博大的國際情懷,希望建立一個佛教帝國,決定對佛教重要經典《華嚴經》進行重新翻譯,於是傾全國之力將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高僧以及當時最優秀的文學能才聚集起來,從事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並親自為《華嚴石經》作序。石經雕成後曾被存放於唐朝龍興之地晉陽,這一石刻祖本成為首尾完整的經文方柱型石刻群。
  • 佛教:《華嚴經》中最經典的四句話,悟透福報無量!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華嚴宗的立宗之經,它是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主要指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即釋迦牟尼佛及其左右兩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位聖者合稱「華嚴三聖」,亦稱「釋迦三尊」。
  • 中國佛學院舉行夏安居華嚴共修法會
    共修現場佛在世時,弟子追隨佛陀,參加夏安居,隨佛陀共住三個月,聽聞佛陀說法,與同參道侶互相切磋,交換修行心得。在這段期間,嚴禁無故外出,以防離心散亂。中國古德按氣候及風俗民情,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期,安居制度漸成叢林道場的清規之一,實行「冬參夏講」的制度。中國佛學院謹遵佛制,今年依律實行結夏安居制度。暑假期間,7月21日至8月9日,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法源寺首座宗性法師將率領師生集體共修《華嚴經》。
  • 為何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一起聽聽星雲大師的開示
    佛門中有一句話叫做「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佛之人,或者是對佛學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下《華嚴經》。」可見《華嚴經》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星雲大師也是這樣認為,他說:「《華嚴經》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當年釋迦牟尼佛得道以後,給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講的第一部大乘經典。經文中所提到的觀點,都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其中有四句話,若是能悟透,大師說:「福報無量。」
  • 智慧法語:臨命終時誦這部經最好
    ——《華嚴經》 【經文解釋】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治我們眾生的病的。就像藥房裡的藥,你有什麼病,他就下什麼藥。你覺得哪一個法門好、能治自己的習氣毛病,能與自己相應,就選哪一個法門好了。 念佛法門,是佛到忉利天為母說法,摩耶夫人看到娑婆世界很苦,所以佛最後開一個方便,將西方極樂世界示現給大家看,叫大家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 智慧法語:佛說常供養清淨僧人能得到信心不退的境界
    【經典介紹】《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 今生端正容貌好,香花點燈供佛前(宣化上人)
    什麼叫端正人?什麼叫相貌圓滿?就是生得五官端正,鼻子不會生到嘴那兒,眼睛不會生到鼻子那兒,眼睛也不會生到頭頂上,盡看上邊的人,下邊的人看不見。所以這五官,眼睛、耳朵、鼻子、口,各得其所,也就是各得其位,例如眼睛長得正是眼睛的地方,不會長到耳朵上,這叫端正人。
  • 華嚴改運 拜拜大法(三) 要點
    2、要用「具體」、「真實」的物品供佛  要有個具體的物品,真正的、至誠的供什麼就得什麼福報,供多一點當然福報較多!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供養不要用假的供品,假如用假的來拜,那你就如同銀行裡坐櫃檯的那個小姐,你會經手很多錢,但都不是你的,雖然你摸過很多錢,但你都不能用,所以我們家裡要拜,就要拜真的。
  • 智慧法語:佛說為度化眾生 菩薩也會示現妻子恩愛相
    ——《圓覺經》 【經文解釋】佛說這些是以防有的人會懷疑,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利益眾生,示現有父母妻子,是不是因愛欲而來呢?所以佛告訴,在家菩薩示現有夫妻關係,示現種種的世間恩愛等,但這些並不是以父母的愛欲為根本。
  • 智慧法語:佛說文殊菩薩會化身貧窮苦惱的人來為你培福
    據《首愣嚴三昧經》、《放缽經》記載,文殊菩薩在久遠劫以前已經成佛,號「龍種上佛」,在過去世曾是無量諸佛(包括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佛教:佛陀一生說法有五大階段,分別都講了什麼經?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五時」,或者說是五個階段——分別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而且每個時段代表的佛經是什麼。看過這篇文章之後,相信各位師兄就對各類佛經有個基本了解了,然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來學習。這裡多說一句,這個指的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教是不承認這些的。
  • 今天是文殊菩薩聖誕日——推薦抄經
    在著名佛典《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推薦在線抄經抄寫經文是一種傳統修行方法,而在線抄經則是一種在如今高度信息化時代演化出的一種極為便捷的現代修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