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中有一句話叫做「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佛之人,或者是對佛學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下《華嚴經》。」可見《華嚴經》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星雲大師也是這樣認為,他說:「《華嚴經》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當年釋迦牟尼佛得道以後,給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講的第一部大乘經典。經文中所提到的觀點,都蘊含著無窮的智慧。」
其中有四句話,若是能悟透,大師說:「福報無量。」
01恆以清淨心,供養於諸佛
經常學習有關佛學的經典書籍或者影視作品就不難發現,佛教人士經常將「清淨」二字掛在嘴邊。
其實這就是來自於《華嚴經》中所講述的如何供養諸佛:「恆以清淨心,供養於諸佛。」
那麼「清淨」在佛門中是如何解釋的呢?正如《中阿含經》中說:「清淨心盡脫淫怒痴,成就於三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清淨心要完全擺脫世俗的淫慾、怒氣和痴愚,最終成就天眼智明、宿命智明、漏盡智明。」
眾生生在塵世間,對待功名利祿以及其他具有誘惑性的東西難免會動心起念,只要是有了一些不正當的念頭,其實都是會汙濁自己的心靈,久久不自理。
就像是在清水中放了汙穢,一整個清水都被汙染了,等到汙穢擴散,那時候再加清水,就為時已晚。
因此,這也體現了「恆以清淨心」中「恆」的妙處,意思就是要眾生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要有一顆清靜的心,這也是《華嚴經》認為供養諸佛最好的途徑,也是信佛修行最好的方式。
02大慈無礙,大悲究竟
人們還經常聽到的一句佛語就是「我佛慈悲」,「慈悲」兩個字在人們的耳邊出現的頻率也很高。那麼什麼是「慈悲」呢?
星雲大師解釋說:「與樂為慈,拔苦為悲。」意思是:「能夠給予他人快樂,就是慈;能夠去除他人的痛苦,是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