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華嚴自度度人

2021-01-15 清新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其中,大為包含,方指規範,廣為普遍,也就是心法之界廣大無邊;而華的喻意是成就萬德圓備之修行,嚴則飾佛果之深義,意味著佛華嚴而經言教。

華嚴經是如來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說自內證法門,它也是華嚴教法的根本法輪,屬頓教法門或稱初頓華嚴。華嚴三聖指的是自性法身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佛,體性周遍鄰於極聖的普賢菩薩,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的文殊妙德菩薩,其毗盧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主智門立於毗盧佛左,普賢主理門位於毗盧佛右。

據法藏華嚴經傳記,龍樹菩薩在龍宮發現本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中本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隱而不傳,所傳下本即是華嚴經共有十萬多偈品。漢譯六十華嚴有七處八會之說,處即演說場所,會即演說回數。唐譯八十卷本品目較完備,其九會說在漢地廣為流傳,一會佛在菩提道場初成正覺,普賢菩薩承佛發威;二會佛在普光明殿蓮華座上顯現神變,文殊菩薩頌佛的無邊功德行願;三會佛升須彌山帝釋莊嚴宮殿,十方佛世界法慧等菩薩集會偈頌佛所修行的無量勝妙功德;四會佛升向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等十大菩薩偈頌佛周遍法界的行願功德;五會佛又升兜率天王莊嚴殿,金剛幢等十大菩薩和微塵數菩薩偈頌佛德,承佛力入智光三昧並摩頂;六會佛化自在天宮摩尼寶殿,金剛藏菩薩借佛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向眾菩薩演說甚深的十地法門行相;七會佛在普光明殿,普賢借神力向眾廣說十大三昧高深法門和十種神通與法忍等十無量法;八會佛在普光明殿,普慧問菩薩依、行和涅槃等二百個問題,普賢分別演說了二千法門得到諸佛贊喜;九會講佛在逝多園林和文殊普賢等五百大菩薩,以及大聲聞和無量世主聚會,佛顯現種種神變、法門和三昧等相,文殊菩薩說頌稱讚,諸菩薩、比丘、善財童子和善知識,得到諸行願海證入法界。以上便是新譯經九會三十九品的內容梗概。

富貴的華嚴有很多美麗的佛句,如一花一世界和一葉一如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和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等等。佛陀認為,一切有為法皆由心造無自性,往昔所造惡業皆由身口意三業不淨感召而來,佛陀倡導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眾生皆有佛性,應自度度人自覺覺他,要想成佛,就要放低姿態做佛的龍象坐騎,先學會做牛馬去普度眾生才行。

相關焦點

  • 為何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一起聽聽星雲大師的開示
    佛門中有一句話叫做「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佛之人,或者是對佛學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下《華嚴經》。」可見《華嚴經》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星雲大師也是這樣認為,他說:「《華嚴經》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當年釋迦牟尼佛得道以後,給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講的第一部大乘經典。經文中所提到的觀點,都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其中有四句話,若是能悟透,大師說:「福報無量。」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含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是一部很長的佛教經典。常言「不讀華嚴經,不知人間富貴」那麼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經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 華嚴學前教育(一)
    在這之前,我曾簡略的講解了《華嚴經》三十九品大意,及華嚴法界三觀、十玄門。
  • 弘法寺隆重舉行華嚴共修大會 印順大和尚主法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領眾主法,殿內外上千四眾弟子虔誠誦讀大乘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梵音齊唱「華嚴字母」,稽首禮佛。共修、共學、同參同悟華嚴大經。研討義理,增長智慧,積聚福慧資糧,發大乘心,如入因陀羅網境界。 上午八點,華嚴法會正式開始。
  • 走進華嚴宗祖庭——長安華嚴寺
    華嚴寺是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同時也是「佛教八宗」之一「華嚴宗」的祖庭,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少陵塬北接曲江大唐芙蓉園,瀕臨煙波浩渺的曲江南湖,南望風景秀麗的秦嶺終南山,是唐代文人墨客駐足蟄隱之處,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詠誦。杜甫在此度過了人生不得志的10年,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 佛教:《華嚴經》中最經典的四句話,悟透福報無量!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華嚴宗的立宗之經,它是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主要指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即釋迦牟尼佛及其左右兩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位聖者合稱「華嚴三聖」,亦稱「釋迦三尊」。
  • 弘化社結緣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即《大方廣佛華嚴經》,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王於三藏,無論恭敬讀誦、禮拜、受持者,均可藉此獲培無量功德。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本社刊印版為八十華嚴。
  • 世界唯一石刻版《華嚴經》:武則天親自作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羅照教授接受採訪(攝影:範麗芳) 「山西晉祠的《華嚴石經》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歷史最久、且是唯一石刻的《華嚴經》版本,有著極高的藝術、文物、書法、佛學價值。」在14日進行的五臺山第三屆國際佛學研討會現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的這一觀點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羅照教授、日本華嚴研究所所長小島岱山等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同。位於山西太原懸甕山下的晉祠,是奉祀西周初晉國開國侯唐叔虞的祠堂。陳列於內的碑碣中,以刻於唐武周年間、唐代女皇武則天親自作序的《華嚴石經》最為珍貴。
  • 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佛教在線消息  2007年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
  • 朝暮課誦:善財童子得真傳——好聽的《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善財童子得真傳,秘密義幽玄,功德無邊,唱誦利人天。(圖片來源:資料圖)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歡。可是因為四祖寺這邊沒有人會唱,所以這幾年誦《華嚴經》的時候是不唱的。
  • 中國佛學院舉行夏安居華嚴共修法會
    暑假期間,7月21日至8月9日,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法源寺首座宗性法師將率領師生集體共修《華嚴經》。中國佛學院堅持以「學修一體化,學生生活叢林化」為準則,實行學校與叢林相結合的辦學方式,將傳統叢林生活制度與現代教育體制融合、為培養合格的佛教人才營造完備的修持體制、嚴肅活潑的學習生活環境。
  • 圖解華嚴宗的教理「六相圓融」,古建築的房子用在這裡很形象!
    華嚴宗的創始人法藏和武則天的關係不一般,沒有他用佛教給武則天登基上位做輿論宣傳,武則天掌控朝政是很難的事情,當然了,如果沒有武則天也就沒有華嚴宗的創立。華嚴宗的思想有很深的哲學意味,比如互為因果,法界緣起,六相圓融等理論。
  • 白居易《僧院花》,細看便是華嚴偶,方便風開智慧花
    細看便是華嚴偶,方便風開智慧花。桌案上的花瓶裡插著幾支百合,是在蓓蕾初綻的時候插進花瓶的。悄然間,百合已經綻放出潔白而芬芳的花朵,怒放的花蕊中一縷幽香瀰漫開來,讓忙碌到昏昏沉沉的頭腦猛然清醒。經常被各種俗事纏繞,人也會忙亂到眼盲心盲,忽略掉紅塵中這些轉瞬即逝的美好。當驚覺那縷幽香已經嗅不到時,才發現百合花落,一桌零落的殘瓣。
  • 淺談《華嚴金師子章》的「十玄無礙」和「六相圓融」思想(上)
    一、緒言《華嚴金師子章》是唐代法藏法師為武則天宣講華嚴義理的記錄整理稿。法師借鎮殿金師子為喻,闡明華嚴思想的基本綱要。本篇試根據章中重點「六相」和「十玄」,說明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的思想。《華嚴金師子章》全文共分十段,一如喜好用「十」數來論述佛教教義和各種問題的華嚴宗哲學特點,亦包含了法師讚嘆其派別教義圓滿無盡的用意。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善財童子遍求法門要義,初參文殊師利菩薩,復遊行南方,先參德雲比丘,次第輾轉指示,終參普賢菩薩,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華嚴改運 拜拜大法(三) 要點
    你若認為說,佛前大供這麼長,那跟各位介紹一種偷懶的方法,就是你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這是華嚴十六字洪名。若要更有誠意,就最少念21遍,這樣構成修行的一個單元。你念一遍拜一拜,就是真正供佛;你起觀想,觀想諸佛菩薩來臨,在這邊吃飯。
  • 李連杰參訪中國首所華嚴大學九華山翠峰寺
    參訪華嚴大學舊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翠峰寺)印剛法師與李連杰先生一行在華嚴大學舊址前(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翠峰寺)李先生一行在印剛法師的帶領下,來到地藏殿和獅吼堂敬香,印剛法師詳細介紹翠峰寺的歷史、華嚴大學的創辦以及華嚴大學碑記遺址;之後在接待室,李連杰先生一行和印剛法師進行交流。印剛法師首先對李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寺院工作人員向李先生一行端上「翠峰夢覺香」茶,李連杰向印剛法師說明了此次來山參訪的心願。
  • 普賢菩薩以大願大行聞名 華嚴三聖踐行第一(圖)
    中國網2月29日訊 在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以大行大願而聞名,是華嚴三聖之一,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左脅侍, 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普賢菩薩乘坐牙白象隨緣應化、普度眾生,足跡遍及法界,他從遙遠的過去劫中,便已深切地發起大菩提心,依照十大行願身體力行,最終得以具備各種功德。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