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僧院花》,細看便是華嚴偶,方便風開智慧花

2021-01-16 龍女之聲觀自然

本文由作者雅質愛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僧院花》·白居易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偶,方便風開智慧花。

桌案上的花瓶裡插著幾支百合,是在蓓蕾初綻的時候插進花瓶的。悄然間,百合已經綻放出潔白而芬芳的花朵,怒放的花蕊中一縷幽香瀰漫開來,讓忙碌到昏昏沉沉的頭腦猛然清醒。

經常被各種俗事纏繞,人也會忙亂到眼盲心盲,忽略掉紅塵中這些轉瞬即逝的美好。當驚覺那縷幽香已經嗅不到時,才發現百合花落,一桌零落的殘瓣。面對這悽然凋零的一幕,心猛然被撞擊,讓人不禁有些發呆。曾經嬌嫩的花蕾,轉眼間從潔淨的白變成了枯萎的黃,這瞬息榮枯,真是讓人觸目驚心。

想起白居易一首寫花的詩,那是開在僧院中的花朵: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偶,方便風開智慧花。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大詩人,青壯年時,他積極參政,盡顯抱負,但卻經不住官場風雨,屢遭貶謫。中年之後,他逐漸灰心,開始學佛,淡然塵世。他在自己撰寫的墓志銘中說,「外以儒行修其身,內以釋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風月歌詩琴酒樂其志」。他還寫有一首《白樂天淨土頌》:「餘年已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可見他醉心佛學的程度。

在白居易看來,為了參透佛法,才在院落中栽下了一棵花樹。細看這花的盛開和凋零,難道不就是一首華嚴偶嗎?《華嚴經》裡說:因果緣起,終究寂滅。那些開在風裡的花因緣而開,因果而落,觀花悟道,那豈不是一朵朵智慧之花。

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的風催開了嬌嫩的花,花因風而綻放,因風離去而枯萎。可是,這一樹花朵看似此生彼滅,日日不同,但它們最終會凋零淨盡,只留滿枝濃蔭。年年如此,歲歲不變。這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有不無的精深禪理。從喧囂中看出寂靜,從豔麗裡看出寂滅,這開在枝頭的每一朵花都蘊含著無邊的智慧。

如同花朵一樣,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每一個人因緣而降落人世,緣盡而離開人世。緣起緣滅間,我們經歷了一場美麗人生。但生命的結束並不是最終結局,我們會因緣而進入另外的天地,開始另一種經歷。所以,我們不必歡喜,不必悲傷,只要好好地經歷自己的人生,便是隨緣,便是智慧。

再吟誦一遍白居易的這首詩,那已經消散的花影和花香似乎又滲透進心中,成為再也不會消散的因緣。

對於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參考資料:古詩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是作者雅質愛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與人方便,即與己方便
    明朝馮惟敏的《僧尼共犯》第四折說:「誰想巡捕老爺大開方便之門,放俺回俗,便成配偶。」對於「方便」,佛典解釋為權宜、善巧的意思。按照佛門智慧,有所謂「實智」、「權智」的分法。實智為離開一切思議、分別的真實之體;權智為臨機應變,因人設教的方便之用。
  • 富貴華嚴自度度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其中,大為包含,方指規範,廣為普遍,也就是心法之界廣大無邊;而華的喻意是成就萬德圓備之修行,嚴則飾佛果之深義,意味著佛華嚴而經言教。華嚴經是如來成道後的第二個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宣說自內證法門,它也是華嚴教法的根本法輪,屬頓教法門或稱初頓華嚴。華嚴三聖指的是自性法身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佛,體性周遍鄰於極聖的普賢菩薩,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的文殊妙德菩薩,其毗盧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主智門立於毗盧佛左,普賢主理門位於毗盧佛右。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
    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教菩薩的經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相反我們更加應該去修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講什麼。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先講了釋伽牟尼佛在成佛之後於菩提樹下為各位菩薩講佛法,主要是與五十五為佛法的對話,與菩薩一起探究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奇妙之處,之後又用善財童子努力修行,精進求道,最後成就菩提正果的事來勉勵眾生,讓眾生能夠向善財童子學習。
  • 詩詞飛花令——飛「花」的詩詞
    ——杜甫《曲江二首》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以總統名字命名的花是什麼花?
    RISIS新加坡飾品品牌由一朵真花製作而成,而這朵花是以總統名字命名的。那麼這朵花是什麼花?後經新加坡著名花卉專家卓錦女士品種改良,於1928年培育成新花種「卓錦·萬代蘭」。 胡姬花命名是新加坡最高禮遇 以貴賓命名新加坡胡姬花的儀式由來已久,新加坡國家胡姬花園早在1957年起,就用來訪貴賓的名字為胡姬花的新品種命名,這項「胡姬花命名儀式」被視為新加坡最高禮遇。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其一,發心要清淨。佛前供花,屬於供養法門,意為將鮮花盛於器皿內,擺放於佛前,是佛門中極為常見的儀軌。此外,香、燈、果、塗等等世間美好之物,也經常被用來供養佛菩薩。實際上,不管哪種方式供佛,都是佛菩薩以無量慈悲,用種種方便善巧,啟發我們。
  • 朝暮課誦:善財童子得真傳——好聽的《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善財童子得真傳,秘密義幽玄,功德無邊,唱誦利人天。(圖片來源:資料圖)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歡。可是因為四祖寺這邊沒有人會唱,所以這幾年誦《華嚴經》的時候是不唱的。
  • 華嚴改運 拜拜大法(三) 要點
    若是修密法的人,那對顏色就要有所了解,要紅的﹖還是要白的﹖要用什麼顏色,都要照密法要求布置,像修息災法,供養的花、果都要白色(或淡色),等大家比較精進後就不會再執著這些了,但那時候你會有你應該要做的工作。現在我們剛開始還沒有那麼深入的了解沒關係,有這個形式來做就好了;因為剛開始嘛!
  • 成語裡的那些「花」都是什麼花
    我們用的這些成語中,有許多是帶有「花」字的成語,這些成語很有畫面感,短短四個字卻是唯美動人。那麼這些帶花字的成語中, 都蘊含著哪些花呢,它們脫離開文字都長什麼樣呢,我們下面就選取幾個著名的來看一看。 一、梨花帶雨梨花帶雨是指像沾著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後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 像白居易那樣飲酒:三杯即酩酊,或笑任狂歌
    文人的酒,便是文人的品格,蘊含了他們的寄託和情懷。但若說愛酒和懂酒,這些人中還要屬白居易為最。宋人方勺在《泊宅編》中寫道:「白樂天多樂, 詩二千八百首, 飲酒者九百首。」作為唐代產量最大的詩人,白居易有近三分之一的詩作都與酒有關。「一生耽酒客,五度棄官人。」自稱為「醉吟先生」的白居易,終生都在與酒為伴。酒於他,已經是「百慮齊息」的良藥,是「萬緣皆空」的最後留戀。
  • 花,人間四季的精靈。
    從古至今,無數人寫花讚美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詩篇。題都城南莊唐代: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雪梅·其一宋代: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裡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 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法慧菩薩由於佛的威力,入無量方便三昧,受到諸佛讚嘆並摩頂,他出定廣說十住的法門,每住中各有聞、修十法(《十住品》第十五)。這時正念天子來問,法慧向他宣說修習梵行種種無相觀法(《梵行品》第十六)。又天帝釋來問,法慧向他宣說菩薩初發菩提心所得的種種無量功德,發心便能和佛平等,也無所得(《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 「詩魔」白居易的《短歌行》,頗具禪味,讀來如沐春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瞬便是永遠。 愛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我們都在浮世當中尋找、經歷、感悟、歡喜或悲哀著塵世的因緣,但有多少人能夠凡事都做到「一笑」?能拈花者,智者;能一笑者,大徹大悟矣......正如白居易在《短歌行》中寫道:「曈曈太陽如火色,上行千裡下一刻。出為白晝入為夜,圓轉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為君舉酒歌短歌。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
  • 二十四節氣對應的花有哪些 臨沂朋友見過這些嗎
    大家都知道花的種類有很多,而且很多節日都有自己的花,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花,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 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詩詞賞析
    一日一花一詩:萱草枯木《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唐】白居易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老衰勝少夭,閒樂笑忙愁;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酬夢得比萱草見贈》這首詩作於唐開成四年(839年),選自《白氏長慶集》,是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唱和眾多詩詞中的一首,在該詩的注引處,白居易自己做了題注,是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贈樂天》,原詩已佚失,其中有「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一句,把白居易比作萱草,因此白居易為了表示感謝而和的詩。
  • 弘化社結緣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即《大方廣佛華嚴經》,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王於三藏,無論恭敬讀誦、禮拜、受持者,均可藉此獲培無量功德。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本社刊印版為八十華嚴。
  • 白居易詩詞裡的春天,美到心醉
    《長安春》唐代:白居易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青門柳:長安城東南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這裡泛指京城東門的柳樹。黃金色:指枝葉的衰黃顏色。街東酒薄:指東街所賣的酒其酒力太小。
  • 「櫻桃口」和「小蠻腰」都出自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到底有多風流?
    大詩人白居易是個情痴、情種。他生於官宦人家,父親白季庚先為徐州別駕。但他出生之後不久,自領平盧淄青節度使的李正己與田承嗣、薛嵩、李寶臣、梁崇義發起叛亂,戰火搞得民不聊生。徐州陷於戰亂區,白季庚無奈將家屬送往宿州符離安居。在符離,白居易認識一個叫湘靈的女孩。兩人剛認識時,白居易11歲,湘靈7歲,可謂青梅竹馬。
  • 不為固定符號所限,花與女人的永恆故事
    從最古老的年代起,花朵與女性之間的聯繫便已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熟知:3000年前的中國,花朵往往和女性結伴出現,「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古埃及人將「尼羅河上的新娘」睡蓮,送給妻子作為最珍貴的禮物;在古希臘,神話中的花之女神Flora,被賦予了美貌、智慧和理性等諸多美好品質,將妻子扮作花神的模樣,是當時最為流行的習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