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廈門演講 稱現代社會需要誠信、勤勞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俗名李國深,原籍江蘇揚州(江都),為臨濟正宗第48代傳人。

  ■開山宗長

  國際著名佛學大師,1967年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傳教世界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創辦9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出版社、12所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16所佛教叢林學院。

  ■終身成就

  著作等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居功至偉。2013年獲評「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原聲】

  閉著眼睛不看外面

  「閉著眼睛,不看外面,慢慢就會看到自己,看到心裏面的仇恨、嫉妒、妄想等骯髒的東西,覺得自己要改。要是能發覺到自己不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極大的進步了。」

  用禪改變心境

  「只要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體會禪味,抓住禪機,我們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為例,大人喝茶覺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卻覺得很澀很苦。因為每個人對口味的感受不同。同樣的道理,一旦有了禪,我們生活的感受就會改變,生命的境界也會因而提高。」

  文/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圖/本報記者 姚凡(除署名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日在輪椅上開講夢想時說,廈門的「米水營養」,通過佛教,成長了我。

  87歲的星雲大師當日下午,以《看見夢想的力量》為題在廈大建南禮堂舉行夢想「公開課」,3000多名聽眾冒著細雨參加。這也是廈大93周年校慶活動之一。

  星雲大師說,夢想的魅力在於:即使我們眼耳鼻舌身子不能動,但是我們的心可以做夢,夢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週遊天下,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夢。

  有的人認為夢想是假的,但是,星雲說,夢想是能成真的,他講了四個人的故事來說明「夢想能成真」,這四人分別是:太虛大師、趙樸初、鑑真大師、六祖惠能大師。

  最讓觀眾意外的是,星雲大師在演講中「抖出」 了他和廈門的因緣。

  啟蒙老師大多來自閩南佛學院

  星雲大師第一次到廈門來,是到廈大。廈大校長朱崇實說,2003年,星雲大師到廈大參加一個佛學研究會。

  2011年,星雲大師第二次到廈門,也是到廈大,參加廈大90周年校慶。

  這次,是星雲大師第三次到廈門。

  不過,星雲大師說,他和廈門因緣其實很深厚。1927年出生在江蘇揚州窮苦家庭的星雲,12歲出家。他說,當時自己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位於南普陀的閩南佛學院畢業的,年輕有為,志向宏大。

  星雲昨天帶著濃厚的揚州腔說,老師把廈門的「米水營養」,通過佛教,成長了我,可以說,我是受閩南廈門之文化、禮儀而成長。

  兒時偶像是南普陀方丈太虛

  昨日的演講,星雲大師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南普陀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太虛大師的夢想。他說,太虛大師是他兒時的偶像,給了他力量。

  資料顯示,1927年,太虛(1889-1947)應邀來南普陀寺就職,不過,他經常外出弘法。1929年,太虛遊歷歐美各國歸來後來廈親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閩南佛學院事務。1933年,太虛連任南普陀寺兩屆方丈(兼院長)任滿,引退返滬。

  9歲出家的太虛大師被認為是近代佛教改革大家,他提出「人間佛教」的理論,倡導以佛學道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他的夢想就是要使佛教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向家庭,從僧眾走向信眾中。

  太虛大師為星雲種下了弘揚「人間佛教」的種子。星雲說,我當時幼小的心靈裡「覺得這很好」,心目中有了這個崇拜的偶像,增加了我的力量,我覺得在佛門裡有方向,有目標。

  【故事】

  廈大「不敢」給大師開演講費

  張銘清首次披露與星雲大師的莫逆之交

  與三年前一樣,星雲大師在廈大建南大禮堂的演講,被慕名而來者擠得水洩不通。同等規格的演講,廈大付費幾萬元人民幣並不是什麼稀奇事。那麼,請星雲大師來演講,廈大需要付多少費用呢?

  「大師分文不取!」海協會原副會長、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笑呵呵地答。三年前那場至今還常被提及的演講,牽線搭橋的就是他。那時,星雲大師推遲了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一年一度的演講,答應了張銘清臨時提出的到廈大演講的邀請,足見兩人交情之深。

  風雨故人來。昨日,星雲大師的輪椅緩緩分開如潮人流,這張輪椅正是三年前張銘清送的。那時,大師到鼓浪嶼參觀,上岸時,所坐輪椅不慎被弄壞,張銘清便給大師買了這部新的。

  昨天,對兩人交往一向低調的張銘清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首次講述與星雲大師這些年來的真情故事。

  2010年 臺北

  「讓我請你喝碗粥吧」

  張銘清遇襲後首次赴臺,大師凌晨從高雄坐車到臺北請他喝一碗粥

  張銘清與星雲大師神交已久,但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才首次見面。在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主持的歡迎晚宴上,張銘清與星雲大師一見如故,兩人相約佛光山再會。

  同年底,張銘清臺南遇襲,星雲大師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還在臺南的張銘清,問身體狀況如何,並說:「不要在意這些人,絕大多數臺灣民眾都是歡迎你的。」

  2010年,臺南遇襲後的張銘清首次赴臺,星雲大師打電話熱情邀張銘清到佛光山做客:「讓我請你喝碗粥吧!」但因行程太緊等原因,張銘清沒能赴邀。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張銘清就接到星雲大師身邊人的電話:「大師已於凌晨從高雄坐車到臺北,現在臺北道場設早宴,恭請您喝碗粥。」彼時,張銘清正與許歷農等將軍準備吃早茶,在座的都被星雲大師的真情所感動,馬上「放」張銘清去與大師一起「喝碗粥」。

  在這次餐敘中,星雲大師說,今後涉及兩岸事務的活動,無論在哪裡舉辦,遍布世界的240多個佛光山道場都會提供免費接待。2011年和2012年,有眾多學者參與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先後在日本和澳大利亞舉辦,研討會就是由當地的佛光山道場承接的。

  2011年 高雄

  「我一定要來接你」

  張銘清乘高鐵抵達高雄時,遠遠就看到了坐著輪椅的星雲大師在站臺等候

  2011年1月,張銘清赴臺北出席兩岸和平論壇,他對組織者說:「我哪兒也不去,就去佛光山!」

  當張銘清搭乘高鐵抵達高雄時,遠遠就看到了坐著輪椅的星雲大師在站臺等候,張銘清很感動,忙快步迎上去。大師說:「你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所以,我一定要來接你。」

相關焦點

  • 稱蔡英文媽祖婆惹爭議 星雲大師回應:蔡民調高
    前兩天,星雲法師在出席一場活動時,出人意料地誇讚蔡英文是臺灣的「媽祖婆」,明年「可以當選」。此話一出,輿論譁然。大家紛紛猜測,作為臺灣指標性的公眾人物之一,星雲大師是不是要換方向了? 今天,星雲法師在臺灣《聯合報》刊文,對此坦露心跡,表示自己今年近九十,做了近八十年的和尚,七十一年的國民黨黨員,不會忘記初心,不會改變做和尚與黨員的身分。
  • 星雲大師「無言有罪」 臺灣理性哪去了?
    近日島內有「反核」人士把矛頭指向臺灣佛光山創始人星雲大師,據說是因為有人「查出」星雲大師去年生日時,曾發表「挺核」言論。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星雲大師被反核人士「圍剿」只是近期臺灣社會亂象的冰山一角。「反服貿」、「反核四」運動雖然已經落幕,但卻給臺灣社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何以星雲大師「無言有罪」?臺灣的理性聲音到底去哪裡了?
  • 星雲大師智慧:人生諸事不順,就要悟懂這2字,越早做到越早轉運
    當下社會,很多人反映自己過得一塌糊塗,生活忙碌又無趣,工作力不從心,前途一片迷茫,充滿焦慮。其實萬般困擾,皆是以為你心不淨。心中充斥著貪念、欲望、執念、功利等妄念,影響著你的思緒,引導著你的行為,最終推動著命運進行。星雲大師曾在演講中說過:一切社會問題,皆來自心靈有病,急需解決的問題要從「心」開始治理,做到「淨心」,人生方能清晰。
  • 信用知識|什麼是社會誠信?
    中宏網1月12日電 社會誠信是指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社會誠信的形成不僅包括個人誠信,還包括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認可的道德及規則。
  • 廈門電商備戰「雙十一」 「狂歡」的背後,更是誠信與服務的較量
    ——平常商家需要為點擊費用支付1—4元的成本,而「雙十一」一天的優惠活動,會為商家帶來極為驚人的流量尤其是後續流量,這意味著至少可以節省十幾天的網絡推廣費用,更不要說品牌整體形象推廣支出。   10月26日,廈門電商協會正式啟動「廈門誠信電商評選」活動,通過評選出一批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的電商企業,呼籲更多電商企業增強誠信經營意識、提升服務質量。   這是廈門市首次針對電商企業的誠信評選活動。評選結果由專家評審和大眾投票共同決定。
  • 臺灣星雲大師稱蔡英文為「媽祖婆」 法師:很正常,不然怎麼講
    據臺媒報導,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12日出席「餘陳月瑛紀念策展」時談到,前高雄縣長餘陳月瑛和高雄市長陳菊是媽祖婆,「一定可以當選的蔡英文更是我們的媽祖婆」,引發討論。據了解,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則表示,大師只是比喻,公開場合這樣講很正常,不然在大眾面前要怎麼講。
  • 星雲法師稱洪秀柱是觀世音 媽祖婆是觀音弟子
    洪秀柱出席星雲大師新書發布會 星雲大師稱洪秀柱是「觀世音」 洪秀柱趨前跟星雲大師說話。 星雲法師現場致辭提到,他做了71年的中國國民黨的黨員,不會再有其他的政黨黨員什麼了。 隨後,洪秀柱在致辭時說:「我非常高興能受邀出席,並得到星雲大師的親筆籤名,自己『何其有幸,非常有福氣』,也謹記大師所說的『三好』、『四給』、『五和』」。
  • 星雲大師「力挺」蔡英文 背後另有深意實為警示
    陳自創:一般性的客套話而已,我相信任何人,只要他有影響力,他到星雲大師的前面,來跟他說要做什麼樣的選舉的時候,大師都會說,你可能發揮媽祖婆的影響力,將來可以做媽祖婆的大事業,大概是這個意思。那我的意思是說,假設洪秀柱將來哪一天,來到星雲大師面前,我相信星雲大師大概也會講類似的話來祝福她,甚至於來勉勵她,因為這是一般我們所謂的佛教上來講,或者慈悲為懷的大師,他應該有的一個氣度。
  • 星雲大師:我可以稱臺灣中國人
    星雲大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我可以稱臺灣中國人 趙無任《慈悲思路‧兩岸出路──臺灣選舉系列評論》代序 二○一六年臺灣大選在即,從今年(二○一五)六月底起,《人間福報》每天刊登趙無任針對臺灣選舉評論的系列文章
  •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簡介
    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赴臺,擔任《人生雜誌》主編、「臺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於臺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眾手冊
  • 扒學佛騙子三大招,扯星雲大師大旗,眾多明星全躺槍
    02今年一起「詐騙和尚落網案」結案,了解的人無不拍手稱快!畢文管,1985年生人,籍貫山東,從2010年開始,利用「紹淨法師」等稱號在微信、微博、陌陌、QQ等社交軟體上招搖撞騙,虛構捐建寺廟、捐建佛像、供養師傅等理由,共坑騙翁某等60名被害人錢財用於個人揮霍,詐騙數額共計人民幣172561.67元!
  • 星雲大師:諸事不順的時候,不妨領悟一下這一字
    現在社會上展開的各種企業文化、情商培訓、團體教育等精神運動,其實都是圍繞一個字展開的,那便是——「和」。和,和諧、融洽、包容之意,指能夠順應天意、順應人意,創建和諧人生、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文化自產生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應用到治理國家、領兵大戰、修身養性、教育子女等等方面。
  • 「社會需要接納我們本來不完美的樣子」| 法國舞蹈大師傑羅姆...
    曾多次受邀於當代藝術雙年展和各博物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館、第13屆文獻展、羅浮宮等)進行演出和放映。其中兩部作品Véronique Doisneau和Shirtology被蓬皮杜國家現代藝術中心博物館收藏。傑羅姆·貝爾定期受邀於各高等院校(早稻田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福大學等)舉辦講座。
  • 星雲大師:新年的意義
    甚至把倉儲的貨品點算清楚,把自己與人合夥的商務關係做一番檢查,對自己的財務盈虧更需要做一番了解,這都是過新年的意義。家中的兒童也不應該把新年只用來遊戲,胡混時光,藉此新年長假,可以複習功課,可以預習下學年的課業,也可以三朋五友,做一些益智的研討,或者外出旅行參訪。最好一半居家,一半戶外,事先做好妥善的規劃。
  • 星雲大師:家中掛上一「吉祥」,寓意好運連連,事事大吉
    佛門高僧星雲大師就十分喜愛「吉祥」二字,他認為吉祥現在已經融入到了各種事物之中,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就拿吉祥的動物來說,南方人喜歡「喜鵲報喜」,把喜鵲當成吉祥動物,北方人則視烏鴉為吉祥鳥。現在一般社會大眾更歡喜以「龍鳳呈祥」、「龜鶴延年」、「鯉躍龍門」、「一馬當先」來祝福人。沒錯,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語言、圖案等等,都有很多有著無與倫比的美好寓意。
  • 「逞強必惹禍」,星雲大師說:命好的人,絕不會在這4點上強勢
    在社會中摸爬滾打越久,就越覺得這話是千真萬確。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是有胸懷的人,他們遇事情不會逞強逞能,這種不強勢的性格讓別人和他們交往感覺很舒服。但是在生活中要想做一個讓人感覺很舒服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言行過頭了,讓人感覺強硬,言行過軟了,讓人覺得好欺負。
  • 中國現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中國知名的十大國學大師名單
    當代中國國學大師排名、中國現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近現代十大國學大師名單、中國知名的十大國學大師;  近現代十大國學大師名單: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
  • 星雲大師:過了50歲,漸漸明白,做好這2字,輕鬆自在
    禪宗高僧星雲大師對「淨心」二字非常推崇,他說過:「 縱使過著清貧的生活,只要覺得心安,日日都是花紅柳綠。倘若坐擁華廈的巨富,不知回饋社會,福利大眾,身陷在貪慾的火宅,怎能聽到清脆的鳥語,聞到芬芳的花香?」星雲大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淨心」的真正意義,心中有欲望,被欲望驅使便享受不到輕鬆快樂,若心中清淨,縱使過著清貧生活,也依舊幸福快樂。
  • 星雲大師:房子再豪華,也要懸掛一「福壽」,如意吉祥,增福運
    但名滿華夏的星雲大師曾經說過:「社會上一般人總認為要長壽多福,應該向神明、菩薩、佛祖祈求,把信仰建立在貪求、饜取的層次上。其實福壽並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植福壽的因緣,福壽是不會憑空降下的。」星雲大師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世人像神明祈求「福壽」,並非有求必得,因為關鍵在於自己。
  • 星雲大師:不求速成
    國王認為此法甚妙,欣然應允大臣所求。經過十五年後,大臣帶著公主回國,國王一看,公主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大喜,於是下令犒賞大臣。但是,國王哪裡懂得,世界上哪裡有「立刻長大」的法術呢?現在社會上的青少年,總想一步登天,凡是希望躐等(逾越等級),沒有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不懂「大器晚成」的人,即使速成,也不會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