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讀書方法——《實用性閱讀指南》

2021-01-09 夕茜de簡慢人生

現代社會,讀書改變命運,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是對於讀書能有什麼用,很多人還是會覺得困惑。

畢業了還要讀書嗎?這樣的問題,是很多人想問卻沒有問的,因為我們已經自覺把讀書和上學劃上了等號。

上學時讀書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到文憑。工作了,還讀書,如果不是為了考什麼資格證書,那麼還有什麼用呢?

讀書的目的,說穿了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讀書方法。

不過書讀多了,不一定都有用。就像飯吃多了,也不一定都是營養,也可能是腰上的贅肉。

如今生活富裕了,吃飯都講究吃得少,吃得精。讀書也是如此,也要少而精。

上學時,讀書為了考試;工作時,讀書為了完成業績,說通俗點,就是謀生的手段。

夏丏尊,我國著名文學家曾這麼說:「讀書並不是什麼風雅的勾當,而是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書籍並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乃是培養生活上知識技能的工具。一個人該讀什麼書,該看什麼書,要按照他自己的生活來決定、來選擇。」

讀書改變命運,因為讀書幫助你提升了生存能力。凡是不能對你的生活產生幫助的,不能解決你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這種讀書就是耍流氓。

這正合了《實用性閱讀指南: 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一書的宗旨——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大巖俊之大學畢業後,陸續在四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於他很勤奮,銷售業績總是名列前茅,於是他就產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想要創業,需要知道的東西很多,他找了很多創業成功的前輩請教,發現了一個秘密:成功人士都很喜歡讀書,擁有很多藏書,學識也很淵博。

於是大巖俊之也開始讀書,他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一年讀300本書。他學習了快速閱讀的方法,並把自己的閱讀速度提升到速讀的極限,並創造了自己的「緩速讀書」法。

大巖俊之發現,成年人只有在帶有目的的情況下,讀書效率最高。閱讀的關鍵就是怎麼把書中講的知識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只有這樣讀書才是有用的。於是大巖俊之把自己的領悟和發現,總結下來,寫了這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 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在書中,大巖俊之用大量的書和實例來講解,如何記筆記,如何牢記書中內容,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實用性閱讀指南: 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教我們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並把它轉化為自身能力。

首先是你要設定一個讀書目標

上學時,我們都知道,平時看教材時,往往什麼都記不住。但是到了考試前,那幾天看書效率特別高,一旦考完了,就全忘了。

這說明有了目標,你讀書就有了方向,效率特別高。

美國人艾德勒曾寫了一本有關閱讀的書,他說,只有主動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也就是說你如果你不想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你就不會好好閱讀一本書。

你必須知道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沒有目的,就沒法集中火力,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一本書如果讀的時間太長,你就會忘記之前看過的內容。因為沒有目的,不知道在書中需要記住什麼,你的大腦會選擇性忘記所有的內容,這是大腦的自主選擇。

所以從前有句話叫:書非借不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借書總有個目的吧,借來的書要還吧,就有了緊迫感。有目的,又有時間要求,你讀書的效率就會成倍增長。

要是為了考試,你得記住重點,比如你是為了考證,你得把考綱範圍內的書籍都看遍,根據考試可能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為了確認你的答案是正確的,你還需要找更多相關的書籍來驗證,這能幫助你開拓思路和眼界,不至於被困在一本書中。

相關焦點

  • 4.23世界讀書日,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有人讀「火」了一生?
    01 同樣讀書,結果相差甚遠對於讀「火」了人生的高手,讀書的成效源於讀書人的悟性,讀書的方法和所讀書之間包裹著豐富而周密的內涵。他們讀書似乎不是在讀書,而是像跟「老朋友」會晤,商量問題,具有在書的字裡行間,透視著閃動的智慧和靈感,從而誘發形成自己深邃思想的能力,比常人讀書棋高一籌。
  • 《洋蔥閱讀法》:1天讀完1本書不是夢,怎樣在1張紙上記錄精華?
    但我發現:寫作,是自我增值,並實現階層躍遷的最好途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開始了學習閱讀方法之旅。我讀過《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高效能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等書。也可能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雖然當時可能收穫很多,現在讓我回憶起裡面的精華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了。最近參加了八期頭條訓練營,因為要交作業,我又開始逼自己輸入。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我挑戰過年閱百本,嘗試過快速閱讀,也試過細嚼慢咽的閱讀一本書,還試過一本書反覆的讀的那種感覺,所以作為一個有幾年閱讀經驗的人來,簡單分享下我對於閱讀方法的幾點理解。
  • 成語積累不在多 學以致用是關鍵
    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著一些道理,閱讀成語故事,不僅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還能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靈活運用。因此,閱讀成語故事書成為了許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成語的首選。那麼,小學生該如何選擇閱讀成語故事書?又該怎樣學以致用呢?為此,記者請教了教學經驗豐富的逸景第一小學(金穗校區)語文科長康洪萍老師。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平時是怎麼更有效的讀書?掌握這4個方法
    後來為了讓自己能更有效的看書,就開始去學習研究,怎麼讀書才更容易記住、更有效,而不是看完就忘。所以開始講究方法,提升看書的效率,更快速且能記住的去看。分享一下我的看書4步法,不談虛的,只講步驟。01、帶著問題去看書、去思考◢/01 為什麼?要什麼?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是想要通過這本書獲得什麼東西?
  •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9個閱讀方法,是你人生最好的進階石
    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的思維模式,最重要的是,閱讀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並且離夢想越來越近。之所以我能從一本書都記不住,到現在的一天閱讀一本書,寫作一本書評,就是因為我改變了看書的策略,先從讀書最低的等級開始入門,我想讀了關於如何閱讀的大部分書籍,今天分享的就是其中一本,叫做《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 《高效閱讀》教你讀懂實用的書,並把重要的知識點記住
    有一本書的書名叫,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我覺得我非常認同,因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但你必須要學會讀書,才能改變。在閱讀實用型的書籍時,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認為讀書太難了,不知道作者說的那部分對自己有用,密密麻麻的字,章節又多,實在是沒耐心看完,又想知道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更痛苦的是,讀完之後,完全記不住書中的知識點。
  • 世界閱讀日|關於閱讀這些大咖和你聊一聊
    閱讀3000問:有讀有問,好禮相送想讀書卻不知道哪本書和自己『氣味相投』?空巢青年如何過上精緻生活?疫情之後我們需要學習哪些實用經濟學?……作為「閱讀泰dou」首發的線上話題互動活動:「閱讀3000問」中,西西弗書店將於抖音發起#閱讀泰dou#話題,面向讀者徵集閱讀趣事、生活難題及精彩書單。
  • 《閱讀7堂課》①:書難讀?揭秘不同類型書籍的10種閱讀法(上)
    新的一年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發了過去一年閱讀的總結,並計劃在來年再接再勵讀更多的書,可卻很少有人說自己真正get到了多少技能。所以,讀書的目的,從來不是為讀而讀,而是你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7堂課》這本書,你將學會怎樣把一本書」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實際技能。這本書的作者是秋葉、秦陽。
  • 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會寫讀書筆記等於不會讀書
    寫讀書筆記是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不會寫讀書筆記就是不會讀書。就像是一個人到了寶山,遍地是寶,但是卻空手而歸。即使是帶著寫讀書筆記的想法去閱讀,最後的效果也是比泛泛而讀的效果好太多。這樣你閱讀的時候,是一種主動的狀態,而不是被動的狀態。通過主動的思考,鍛鍊我們多種思維能力,包括歸納、分析、總結、評價、聯想、理解、記憶甚至創造性。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您家孩子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
  • 閱讀APP競品分析:掌閱 VS 微信讀書
    掌閱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高質量閱讀平臺,從書籍的上架到用戶閱讀的體驗,讓讀書變成一種高品質的享受。而微信讀書秉承其祖微信簡潔克制的產品風格,在進入頁面中,連slogan都沒有。但是微信讀書能獲得這麼多的活躍用戶,也絕非一言能蔽之。先說說掌閱的產品定位。2019年初,掌閱發布了《2018 掌閱數字閱讀報告》。
  • 每天忙碌的職場人該怎樣讀書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呢?這有三個方法
    這兩天我剛好看了著名自媒體人秋葉老師攜手PPT高手秦陽老師共同撰寫的新作《閱讀7堂課》,裡面詳盡地列出讀書方法、怎樣閱讀才能讓自己得到最大的提升等秘訣,正好適合分享給像我前同事那樣不擅長從讀書中找出對自己有用知識的職場中人:01| 讀書方法千萬種,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讀書不一定要追求有用。有人說讀無用之用的書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懷,有道理。
  • 掌握5個閱讀技巧,從此寫作不再犯難,讓書評文信手拈來
    人人都在讀書,可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寫出一篇完整的書評來,這是為什麼?因為很多人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比如讀書速度太慢了、沒有時間去讀書、無法進入讀書狀態、讀完一本書過後總是記不住,不知道講了什麼。我也是有這樣子相同的困惑,於是集中學習了笑薇老師的書評專欄,發現讀書和寫作,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想走寫作這條路,輸入是必不可少的。
  • 讀書對一個人影響,究竟有多大?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
    讀書對一個人影響,究竟有多大?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讀書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事情,這是不可或缺的路程。一個滿口書香的人,遇到粗俗不堪的人,讀書與不讀書那是高低立判。讀書對於一個人還是有影響的,全然看你如何看待這種事情。
  • 孩子不愛讀書,也討厭做讀書筆記,怎麼辦?(非深度長文)
    推薦一系列必讀書單,全班孩子同步共讀,每天必讀多少頁,抄寫好詞好句,讀完還要寫深刻的讀書體會,還說」閱讀理解題丟分那麼厲害怎麼辦?就靠多讀書解決啊!「讀書=閱讀理解=學習成績=各種人生大意義?」閱讀理解題「需要的是答題技巧和概括表述能力,強制性的讀書根本解決不了」閱讀理解題「的丟分問題,反而讓孩子越來越懼怕、討厭讀書,因為讀書給孩子的記憶全是痛苦。
  • 鄔書林星雲大師等聚焦全民閱讀 談閱讀如何涵養價值觀
    我沒進過學校,但並不表示我沒有讀書,孔孟之書、唐詩宋詞,現代文學包括魯迅、巴金、茅盾的作品都在我的閱讀範圍內,可以說,我現在的成長也是從文化的書香中孕育來的。現在科技很發達,但讀書的重要性只會增強,不會被減弱。大家光看電視、看報紙是不夠的,要坐下來多讀書、讀好書、做好人、做好事,因為開卷有益嘛。   王京生:閱讀,對於社會和個人而言都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讀書也要掌握主動權
    我問她:你怎樣讀書?她說:從頭看到尾。我說:也許有更好的方法,於是我講了自己是如何讀《原則》這種大部頭書的。今天也和大家聊一下。我的讀書方法中,最重要的經驗是一定要「以我為主」,而不是「以書為主」,這其實也是「掌握主動權」在讀書中的體現。具體怎麼做呢?以《原則》一書為例,我會先仔細審閱書籍目錄,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那一個章節,直接跳到此章節閱讀。
  • 21天陪伴式讀書營,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寫作一定要從閱讀開始
    通過這三周的讀書和寫作訓練,我也對書評的寫作漸漸地摸到了一點門道。想要寫好書評,就要學會閱讀,《洋蔥閱讀法》和《快速閱讀術》的針對性非常強,兩位作者傳達了一個共同的理念: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為了讀書,不打算動筆,大可不必浪費時間閱讀這兩本書。第一周閱讀的《洋蔥閱讀法》,是一本非常全面的基礎閱讀方法論書籍,全書以遊戲化場景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