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爸爸打電話,我們一家過年準備不回來了,給爸媽打了5000塊錢辦年貨,1000元買臘肉。
從2009年大學畢業到今年,已經北漂10年了。2019年因為全國疫情原因沒有回去,本來想著今年能早早回家陪爸媽過個團圓年的,現在河北疫情加重,今年回家的計劃又要泡湯了!
馬上進入臘月,離過年不遠了,過年除了回家能陪爸媽,最讓我懷念的是老家的一道美食—臘肉。
每年臘月一到,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家家戶戶都會或多或少買一些雞鴨魚肉醃製也好,燻制也好,為過年提前做好準備。
家家戶戶窗外掛滿臘肉,進進出出都能看見,別提多帶勁啦!
曾幾何時,幾乎每年這個時候爸媽都會為我準備一堆年貨:臘肉、麻辣香腸、糯米香腸、排骨香腸,還有我最愛的臘豬蹄膀,想到這兒我就直咽口水。
現在爸媽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也很少做臘肉了,媽媽做的臘肉便成了我內心深處最深的記憶。
早些年,回去一次很不方便,不是坐綠皮火車就是坐長途汽車(而且是沒有空調的那種),那時候最怕的就是來回的路途太艱苦了。
就因為一年到頭也回去不了一次,所以臨走時,媽媽都會塞很多臘肉給我,經常是推來推去,推得我要發脾氣的那種境地。
我記得大概是2012年過完春節,我也是沒回家過年,爸媽要來北京看我。要給他們臥鋪,他們不肯,非要買綠皮火車的硬坐,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才到了北京。
那次的相聚讓我淚眼朦朧:因為爸媽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所以在家裡出發前,我就叮囑他們到北京西站後只能等在出站口外面等我,不能換地方,不能亂跑。
結果我那天下班晚了半小時,再匆匆忙忙坐地鐵換來換去,到北京西站的時候,爸媽的火車早就抵達了北京西站。
我一路狂奔過去也還是晚了,還沒到出站口,我就邊跑邊四處張望,終於瞧見了兩個左右手拎滿,地上也堆滿了大包小包的老人:「那是我的爸爸媽媽!沒錯!是他們!!」我趕緊跑過去,站在他們面前。
那一刻,我看見爸爸額的頭髮被風給吹散開了,我媽媽那花白的頭髮也已是凌亂不堪,在頭頂亂成一團糟,時不時還被風吹得滿臉都是,汗水把媽媽的頭髮牢牢地粘在了臉上,因為媽媽騰不出手去扒開它們,只好任風在她的頭上、臉上作威作福!
爸媽看到我來了,那種欣喜若狂的表情,像極了走丟了的孩子突然找到了家長。媽媽有些靦腆地笑著說:「可算是來了,我們生怕你找不到我們哦……」
看到年邁的爸媽無助的樣子,我的眼淚立馬湧了出來,我趕緊低下頭去拎地上的包,生怕爸媽看到我哭了。
回到家打開大大小小的袋子和包,這些包裹裡除了一個包裡裝的是爸媽帶的換洗衣物外,其餘全是家鄉特產:臘肉、香腸、鹽菜、米豆腐、湯圓粉……甚至連他們養的雞鴨下的蛋都給我存了100多個帶過來。
越翻我越心痛:「你們這是做什麼哈,蛋不留著自己吃,都帶給我幹啥,這裡又不是買不到蛋」!
媽媽說:「外面買不到自己家養的雞鴨下的蛋,這臘肉和香腸也是今年過年的時候,你二媽自己家養的豬呢!」
我的鼻頭一酸,淚不由得往下流……牽掛自己的人永遠是爸爸和媽媽,尤其是像我這種常年漂在外的子女。
習慣了北漂的生活,再也沒有從前的年味了,在外沒有家鄉的臘肉,總感覺缺點什麼。
曾經的大包小包的臘肉往外帶的煩惱,想不到竟然成了如今,臘肉是年味更是媽媽的味道。
這款四川臘肉,我買了一份試了下。很不錯!真空包裝,打開包裝,一股臘肉香味撲鼻而來。
精選後腿豬肉,三肥七瘦,恆溫控制,精心醃製,將醃好的臘肉放入燻房中燻烤,關鍵點控制,隨時觀察肉的狀態,柴火果木燻制,臘香濃鬱!
吃不完大家可以把臘肉包好放在冰箱裡急凍,下次有需要拿出來再吃,這樣保存的臘肉香而不膩。
臘肉是南方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不管是自己吃,還是招待客人,都是一道上桌的硬菜!
馬上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必備臘肉。跟臘肉相配的美食很多,像臘肉炒辣椒,臘肉炒青蒜,不管是蒸著吃,還是燉著吃,是香味撲鼻,年味十足。
不管是遠在他鄉不能回家的朋友們,還是年底準備回家的朋友,來一份家鄉的臘肉吧!
建議買2份,自己留1份,送親戚朋友1份,值得推薦!喜歡的朋友,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