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在地球與太陽之間,為何夜晚能看見,此圖讓你秒懂

2021-01-09 動物猿

金星大家最為熟悉,是一顆類地行星,其質量與地球類似,直徑1.2萬公裡,地球為1.3萬公裡,也相差不大,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

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霸主,排第二,肉眼看是個點,但你用高倍望遠鏡看它就是一個圓形,說明離我們不算遠,至於那些遙遠的恆星,用任何望遠鏡看過去還是個點,直觀的感覺到它們太遠了。

金星的位置如上圖,在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白天那一面被太陽光掩蓋自然看不見,但是黑夜那一面又在背面,現實中怎麼又看到了它呢?

如果完全按上圖排列確實看不到,現實中並不總是如此,地球自轉有傾斜,太陽,地球,金星的三者位置在一定區域足以讓人們看到金星。

如上,這是地球與太陽,以及它們之間的金星在某一時刻的相對位置圖。面對我們的是地球夜晚的區域。

在圖中東邊的部分區域,金星此時會處於地平線上方,而太陽卻在地平線下方,所以就能在夜空中看到閃爍的金星啦。

地球上能在夜晚看到金星區域還不少,一年有很長時間段能看到,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在深夜的時間段肯定是無法見到的。

相關焦點

  • 金星將從地球和太陽之間穿越
    金星是距太陽第二遠的行星,也是繼太陽和月亮之後地球天空中第三亮的天體。為什麼它有時被稱為「晨星」和「昏星」?最近幾天如何在天空中找到金星?讓我們來看看吧。02金星周期從以地球為中心的角度來看,金星的運動有非常明顯的節奏。在8年的周期後,金星、太陽、地球和群星會再次處於相同的相對位置。地球繞著太陽轉8圈,金星繞著太陽轉13圈,描繪出一條漂亮的曲線。
  • 近日清晨金星木星齊現天宇,是星星相吸也是惺惺相惜,你看見了嗎
    金星與木星到底有多亮,肉眼可見輕易看見嗎?金星與木星在夜空中算是比較明亮的星星了,即使在稍微有些光汙染或霧霾的情況下,也能看見它們的身影,尤其是金星,堪稱夜空中最亮的星(除月亮、銥星閃光外)。所以,如果您所在地天氣晴朗,那麼上班族或學生族的你,不妨在路上花費少許時間仰望下天空,你就會輕易的看見,天空中掛著2顆明亮且靠得很近的星星。
  • 若盾牌座UY與比鄰星互換位置,在地球上的人類將能看到什麼?
    然而,一顆盾牌座UY相當於2億億個地球,週遊盾牌座UY是一件窮盡一生都無法完成的事。接著看太陽,若將地球比作玻璃球,那太陽便好比是瑜伽球,太陽的體積比地球的大許多。那麼太陽與盾牌座UY相比的結果是什麼?從數量上來看,一顆盾牌座UY相當於45億個太陽,而從光子運動的角度來看,光束繞太陽赤道一周僅需花費14.5秒,而繞盾牌座UY赤道一周,至少需耗費9小時。
  • 太陽光這麼強,古人是怎麼觀測到水星、金星和火星的?
    古人為何能觀測到水星、金星和火星?因為太陽系的各大天體運行並不完全同步;運行軌道也存在傾角,而非在一個絕對平面上,所以從地球看去,其他行星相對於太陽的位置是會發生變化的,水星、金星和火星自然也不會永遠湮沒在陽光中。
  • 金星因為離太陽近,「水」早已經被烤乾,為何水星卻還存在大量冰
    在太陽系內,有些行星衛星距離太陽非常近,也有一些行星距離太陽非常遙遠。比如地球因為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氣候舒適,才變成了宇宙中的綠色生態星球,若地球距離太陽再近一點或再遠一點,或都不可能孕育生命。由於人類對生命的形成依舊充滿疑問,故而初步認知,只能將地球生態環境當作生命的條件。
  • 夜晚的星空中究竟有多少顆星星?
    天氣晴朗的夏季夜晚,你是否有數過天上的繁星。天上繁星點點,那麼星空中究竟有多少顆星星呢?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在地球表面人眼所能夠看到的星空中星星的數量。其實白天有時也可以看到幾顆星星,除了月亮和少數幾顆星星,絕大多數的星光都被太陽的光芒掩蓋了。
  • 地球上太陽不會打西邊出來,金星上卻可以,然而在上面會度日如年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其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所以想讓太陽從西邊出來,在地球表面基本是無法做到的,所以人們常以「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來表示不可能出現或實現的事情。
  • 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轉,為何北鬥七星、啟明星位置不變?
    另外啟明星就是我們所說的金星,這個如果留意的話它每天都在變化,有時候它會在傍晚看到它,有時候又會在清晨看見它!最近看到的金星是清晨才能看到,這是內行星在公轉軌道上與地球相對位置以及地球的自轉方向造成的!位於地球前方時,由於地球自轉在上圖看來是逆時針,因此只能在清晨是觀測到,而落後於地球時則會在傍晚位於西方天空,一般認為東大距最適合觀測!
  •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金星和火星為什麼不宜居? 「宜居帶」也叫「可居住區域」。對於任何動物、植物以至於微生物來說,都會有一個最合適其生存的地帶。在太陽系,這個地帶位於金星、地球、火星這三顆行星之間。
  •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金星第二,為何金星表面比水星還熱?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一個恆星系統,包含了8顆行星和無數小天體。在8顆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作為太陽系唯一的熱源,太陽通過核反應,向周圍的宇宙空間提供熱量,給行星們加溫。按理說,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應該是最熱的行星,金星次之。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在太陽系,這個地帶位於金星、地球、火星這三顆行星之間。  如何理解太陽系宜居帶?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劉慧根解釋,把恆星比喻成一個發光發熱的物體——火堆,人如果靠得太近就會被灼傷,靠得太遠就會感覺到寒冷,靠得適中才會感覺舒適。
  • 你能在西天看到的明亮的光?這是金星
    在溫暖的夜晚和晴朗的天空中,你可能注意到西邊有一個明亮的燈塔,比夜空中除了月亮以外的任何東西都要亮得多,你想知道那是什麼嗎?那顆明亮的「昏星」實際上是一顆行星——金星。從北半球看,整個4月到5月,人們都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它。
  • 圖片看宇宙;太陽、水星、金星及地球的罕見大圖
    世界那麼小,宇宙那麼大,總有一顆星星屬於你!一,太陽表面驚現的一團「蓬亂鬈髮」。美國航天局NASA的解釋:「這一壯觀的現象,其實是漂浮在太陽表面的一團帶電粒子云,被磁力束縛住而形成的」。(衛星最少的行星。)
  • 同樣是太陽的近鄰,金星早就被烤乾了,為何水星不受影響?
    同樣是太陽的近鄰,金星早就被烤乾了,為何水星不受影響?為了尋找一顆與地球高度相似的星體,科學家們大費周章,最後也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說起金星,它曾被認為是地球的姊妹行星,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人類通過探測器抵達金星後,卻大失所望,金星的環境與想像中的環境截然相反,不僅沒有液態水,環境極度惡劣,表面溫度達到500攝氏度,即便有生物生存在此,早就被化為灰燼了。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按理說金星不該是這副樣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太陽是影響金星的來源通過一番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找到罪魁禍首,那就是太陽。
  • 金星已經被太陽烤乾,而水星離太陽更近,卻為何還存在千億噸冰?
    在火星以前,人類一直以為金星是一顆與地球高度相似的行星,但是隨著人類的探測器到達金星後,才發現原來事實與想像恰恰相反。因為金星上的環境與地球完全是兩個極端,它的地表溫度高達500攝氏度,在這種環境下,整個金星可能連一滴水都看不到!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呢?
    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太陽光是經過太空照射到地球的,為什麼地球沐浴在太陽的光澤下非常的溫暖,太空卻依然那麼的寒冷呢? 為什麼太空中那麼多正在「燃燒」的恆星,溫度卻沒有絲毫的上升,永遠處於絕對零度的狀態呢?
  • 2018年8月18日金星東大距(傍晚可見)
    18日前後數周,如果天氣晴朗少雲,就可以在傍晚日落後的方向上看見一顆很明亮的星星,那便是行星金星。金星因離太陽很近又有濃密的大氣層,所以顯得格外明亮。是除日月外最為明亮的天然星體。此次金星東大距的時間為8月18日1時31分,與太陽的最大角距為46度、視星等-4.5、視直徑24.4角秒。金星位於室女座內,日沒後見於西南方天空,天文望遠鏡中看起來呈半月形狀。如果站在金星上觀地球,這時的地球為西方照。所謂金星東大距,就是從地球看上去二維天空中的金星與太陽的目視角度最為遙遠,也可以這樣理解:金星與太陽張角最大。
  • 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地表至少有100億冰,金星卻被烤焦是為何?
    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地表至少有100億冰,金星卻被烤焦這是為何?人類首次和金星接觸後,感覺它是一個恐怖存在,它的地表溫度能夠達到500攝氏度,起初大家認為地球和地球一樣是「姊妹行星」,但是金星卻讓大家失望了,在這顆星球上連一滴水都沒有,主要因為它的地表溫度實在是太高了,而它能變成現在這般模樣,背後的兇手和太陽有很大關係。自從太陽出現後一直持續發光發熱,它釋放的能量能足足把金星烤焦,可是為何在太陽附近的水星卻沒能受到影響呢?
  • 金星離地球最近,處在宜居帶上,為何沒有出現生命
    當太陽升起前,東方地平線上有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那就是金星,我們也稱之為啟明星。在中國古代,又稱它為太白,長庚等。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而且它也處在所謂的宜居帶上,為何只有地球發現了生命呢?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地球公轉軌道 圖片來自:環球網)距離測算歷史上第一個測量到太陽的距離的人是大約公元前250年的希臘天文學家Aristarchus(阿里斯塔克)。他利用月相測量月亮到太陽的距離。在半月期間,三個天體應該形成一個直角。通過測量月球和太陽之間的夾角,他判斷出地日距離是地月距離的19倍,因此太陽有月球的19倍大。事實上,太陽的直徑比月球大400倍左右。